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

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

未來東非的意識形態,是一種文明形態,即德意志文明,至於什麼民主,自由,平等那不是恩斯特一個傳統貴族該去學習的,打着那套旗號,就是自掘墳墓。

而德意志文化中的,國家主義,秩序,法治,以及保守主義,纔是恩斯特立身的根本。

這些纔是一個封建君主該大力推廣的,披上一些美麗外衣,比如科技和體育等,黑興根王室就能在東非一直延續下去。

比輿論宣傳,這些在未來肯定抵不過未來美蘇那一套,但自己可以詆譭對方麼!

反正,熬過二十世紀,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到時候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天下烏鴉一般黑。

……

先不考慮這些,眼前東非最要緊的事,還是大力移民,有了移民就有了土地的開發,土地開發了纔能有收益,有收益了才能繼續擴充殖民地的實力,武裝更多的軍隊,裝備更先進的武器。

把東非打造成爲一個歐洲瑞士樣,在非洲所有人都啃不動的硬骨頭,恩斯特就穩了。

兩年時間,移民了接近六十萬人(五十八萬),明年至少可以達到五十萬。

一方面,黑興根的船隊一直在擴充,移民成本在下降,一方面,新的移民源不斷被開發,尤其是歐美地區。

沙俄(農奴制改革大量農奴破產),意大利(南北美移民的重要力量),還有南美各國都是未來有潛力的移民處女地。

遠東移民目前數量則趨於穩定,除非遇到一些災害和戰爭,造成大量流民,但是目前遠東局勢將處在一個平穩和發展期(洋務運動)。

對於當前遠東移民政策,恩斯特打算一直持續到1890年左右,因爲19世紀末是遠東思想最混亂的時期,也是遠東民族意識開始甦醒和重新塑造的時候,到時候恩斯特就要大大提高遠東的移民門檻,防止牛鬼蛇神進來。

從明年開始到1890年,至少還有22年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引入開發東非所需的人口了,按照一年20萬算,那就是440萬人。

加上其他移民,在1890年,東非至少就能引入一千萬左右人口,而原本東非的移民又不是木頭,肯定要生孩子。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農民的恐怖生育能力,到一戰前,東非殖民地人口至少可以翻三倍,至少在規模上達到甚至超過法國的規模。

反正養活這些人口的土地來源是土著,恩斯特和東非政府不心疼,所以堅定不移完成東非的種田大業,纔是東非立業之基。

一個體量足夠的農業國,加上一個相對完善的動員體系和裝備沒有明顯代差的武器,足夠東非在全世界自保了。

至於工業可以慢慢來,先解決農業問題,纔能有精力解決工業問題,畢竟工業人口需要農業來供養。

一上來就發展工業,這些人吃什麼?

而農業開發,不僅可以充實東非殖民地的人口,還可以穩固東非殖民地新擴張的土地,同時糧食作爲硬通貨,比工業品可靠,就算不賣,也可以當口糧。

其他國家殖民者,在非洲除非投入大量本土人口,否則想和東非殖民地在非洲大陸競爭是不可能的。

依靠土著,倒是有可能阻擋東非殖民地擴張,可拿到武器的土著也是會噬主的,其他殖民者若是這麼做,頂多和東非殖民地兩敗俱傷。

要是像英國討伐布爾人那樣,出動四十萬大軍,當前的東非殖民地肯定頂不住。

可等到各國注意到非洲的時候,東非早就一家獨大了,只有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歐洲列強纔會在全球瘋狂圈地,而這個時間的節點正是1890年左右。

二十年的發育時間是恩斯特穩坐釣魚臺的底氣,只要爭取在二十年之內將東非移民人口提升到千萬級別,恩斯特可以說在非洲這塊地上誰也不怕了!

這是東非殖民地生存的問題,所以恩斯特選定農業作爲殖民切入點是考慮充分的。

農業在這個時間段,殖民者眼中不是非常吃香,大多數殖民者熱衷於搞貴金屬礦產和種植園,或者是印度,菲律賓那樣的熟地。

像恩斯特這種,大力發展糧食種植的,很是少見,歐洲的沙俄和奧匈等國本來就是產糧大國,有時還會面臨產能過剩問題,所以糧食種植利潤並不太高,不容易被其他殖民者盯上。

更不要說恩斯特開發東非,最開始其實是在賠錢,雖然隨着東非土地的開發,和作物成熟豐收,現在東非已經可以維持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能貢獻一些經濟價值。

可要是算上移民所需的衣物,船隻,口糧等;殖民地所需的各種物資,比如化肥,槍支彈藥等,現在東非殖民地也就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這個時候的殖民者,基本上都是比較心急的,哪有恩斯特這種耐心來開發殖民地。

英國倒是耐心培養過美洲,結果養出了美國這個逆子,所以殖民也存在風險。

而恩斯特也面臨這種風險,想要壓制這種風險,其一就是壓制各類思想在殖民地傳播。

其二,是將殖民地當做本土來對待,東非未來就是恩斯特的根基,哪怕當前龐大的黑興根財團都沒有東非在恩斯特眼中重要。

黑興根財團未來的定位是根植於東非的世界重要資本力量,所以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其三,就是不能無效投資,就像英國人,在美國的投資打了水漂,要做到這一點,恩斯特的思路是不能一下子給東非移民太多的權益,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可是深入恩斯特腦海。

當然,好處全讓黑興根王室得了肯定不現實,東非民衆,本質上是黑興根王室合夥人,所以恩斯特會慢慢讓利給東非民衆。

這個過程至少要持續到二戰之前,也就是七八十年的時間,如果恩斯特活不到那麼久,自然會安排後代來繼續做這件事。

那時,東非肯定是君主立憲制度,恩斯特會提前拆解黑興根王室,一脈繼續充當國家君主,一脈轉向美國那樣的資本主義家族。

一明一暗,霍亨索倫—黑興根家族就可以隱藏到幕後,通過黑興根財團和軍方等勢力來繼續影響和主導東非的政治。

(本章完)

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220章 萊茵人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488章 情報戰第852章 夏威夷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545章 孤兒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04章 卡賓達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24章 幸福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98章 魚餌第591章 歸途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695章 納塔爾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74章 搬遷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32章 押解第426章 回歐第475章 出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40章 古戰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11章 送行第1272章 犀牛園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189章 邀請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96章 油井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51章 人口(續)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521章 申請第70章 蒙巴薩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32章 雙輸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87章 初交手第315章 清倉第1230章 水權第387章 初交手第926章 機耕路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61章 檢閱
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220章 萊茵人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488章 情報戰第852章 夏威夷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545章 孤兒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04章 卡賓達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24章 幸福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98章 魚餌第591章 歸途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695章 納塔爾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74章 搬遷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32章 押解第426章 回歐第475章 出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40章 古戰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11章 送行第1272章 犀牛園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189章 邀請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96章 油井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51章 人口(續)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521章 申請第70章 蒙巴薩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32章 雙輸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87章 初交手第315章 清倉第1230章 水權第387章 初交手第926章 機耕路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61章 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