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海因裡希

第248章 海因裡希

此時,檢閱場上涇渭分明,同有些散漫的巴登,符騰堡軍隊相比,普魯士軍隊明顯更具有威嚴,除了森嚴的紀律外,一種震人心魄的殺氣自然而然的從普軍中流露出來。

如果把畫面拉回幾十年前,那時普魯士軍隊的軍容軍貌實際比這兩個邦國好不到哪去。

知恥而後勇,是普魯士王國這幾代高層所具有的特性,不間斷的軍事改革,將那些軍隊裡的貴族米蟲徹底請出部隊。

加上戰爭的洗禮,普軍已經具有了相當高的戰術水平,不可否認普法戰爭中普軍人數幾乎是法國的兩倍,但是拿破崙時代法國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也遠超當時歐洲各國,所以勝敗纔是關鍵,而不是人數,人只會記住勝利者。

……

巴登師。

“布萊爾,普魯士人看起來都挺嚴肅,還有他們的紀律,這纔是軍人該有的樣子!”

“窮兵黷武罷了!不過目前德意志地區的危機形勢確實需要普魯士這種強大的陸軍國家來充當抵禦法國人的主力,我們巴登和南德意志各國還是體量太小。”第六團團長布萊爾回答道。

“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雖然兵員和普軍稍有差距,但是戰場上智慧纔是決勝的關鍵,相較於普魯士軍隊,我們巴登規模小,但是靈活性強,把機動性發揮到極致,絕對可以給法國人造成巨大威脅。”

“要說到規模,隔壁那支打着黑興根親王國旗號的部隊,可是更小。”布萊爾說道。

“你知道他們的底細?”

“意外得知而已,我父親和黑興根財團有合作,這幾年糧食種植都換成種植葡萄了,能賺更多的錢。”

“黑興根財團我知道,這幾年在巴登和符騰堡投資不少,不過這個黑興根旅和黑興根財團怎麼扯上關係的?不僅僅是普魯士的一個地名麼?”

“現在普魯士王國下面的邦國多的去了,不說普魯士,北德意志聯邦下的邦國比黑興根強的就有不少,但是單獨地域爲番號的你看到幾個?”布萊爾反問道。

“確實奇怪,早些年黑興根和錫格馬林根併入普魯士後,據我所知,那時兩國軍隊就被取消了,現在黑興根怎麼又出現了呢!難道因爲霍亨索倫家族?”

“霍亨索倫家族的祖地雖然在黑興根,但是這不是黑興根旅出現的原因,因爲經濟上合作的原因,我父親深入調查過黑興根的情況,這幾年整個霍亨索倫家族都有崛起的趨勢,普魯士王室就不說了,前些年錫格馬林根霍亨索倫家族卡爾親王的二兒子,成了羅馬尼亞大公,如果沒有法國人阻撓,大兒子利奧波德現在估計已經成爲西班牙國王。而黑興根這一代霍亨索倫則走的是不同路線,從政治和軍事上轉入商業,現在黑興根財團就是黑興根王室的家族產業。”

“這和黑興根旅有什麼關係?”

“兩個月前的報紙你沒看嗎?”布萊爾說道。

“報紙!我還真沒仔細注意。”

“當時在非洲成立了一個德意志國家,東非王國伱總該知道吧!”

“哦,想起來了,不過當時我只是瞥了一眼,誰關心一個海外土著國家,哪怕他是德意志人建立的。”

“你沒注意,我可是察覺了,想讓奧匈帝國帶頭和那麼多國家站隊承認這一點,可不是隨便一個土著王國能做到的。”

“既然你沒有關注,也應該不知道,東非王國的國王就是普魯士的黑興根親王康斯坦丁,而黑興根財團的當家人就是他的獨子恩斯特王子,恩斯特是哈布斯堡家族斐迪南大公未來的女婿。”

“這麼看來,黑興根王室這幾年確實過得不錯,不過去非洲發展這步棋是怎麼想的?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可能是被隔壁錫格馬林根刺激到了說不定,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猜測,畢竟歐洲王位不是那麼好圖謀的,而錫格馬林根王室就能遇到兩次這種機會,確實讓人有些妒忌。”

“說這麼多,你還是直說這個黑興根旅的來歷吧!”

“當然是黑興根王室的私人武裝,你也可以把他當成東非王國在德意志地區組建的軍事人才培養基,畢竟黑興根王室去東非創業肯定要培養自己的嫡系軍事力量,所以歐洲黑興根本土的兵權被普魯士收走了,但是他們這幾年依託黑興根財團的財力,組建了一個黑興根軍事學院,實際上就是黑興根王室以軍事學院的名義重建軍隊。”

“這就難怪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這個黑興根旅實際並不算德意志地區的軍事武裝,而是東非王國或者說黑興根財團的武裝力量,並不屬於普魯士王國,現在大家都要應對法國人的威脅,所以給予其單獨特權,和我們巴登師一個道理?”

“差不多,就是這樣。”

……

“利奧波德,你看誰來了?”腓特烈三世從遠處過來,對於利奧波德喊道。

“竟然是你……恩斯特?你竟然會到前線來,這我可真沒想到!”

“廢話,我可是校長,現在他們即將提前畢業,我自然要親臨現場,而且這次我可是給你帶了一個人纔來輔助你。”

雖然恩斯特是個甩手掌櫃,但是經常在學生面前出現是必須的,偶爾召來一個全校大會做做全校的思想工作,必須讓學生知道他們效忠的人是誰,如今這一屆學生可是要加入一場載入史冊的戰爭,恩斯特自然也要到前線來鼓舞士氣(最主要的是恩斯特知道法國人還在準備,戰爭暫時打不起來)。

君子不立危牆,讓恩斯特以身犯險那是不可能的,倒不是怕死,恩斯特作爲一個死過一次的人,其實對死亡並不恐懼,而是家大業大,如果出了意外,自己辛辛苦苦闖下的基業便宜別人,那可比殺了自己還難受。

“人才,你可不要給我添亂!”

“放心好了,這位可是柏林軍事學院的在讀高材生,不是我吹的,而是柏林軍事學院教官們認證的,我可是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放人,海因裡希,這就是這次你的上司,錫格馬林根王室的利奧波德殿下。”

海因裡希板正的行了個軍禮:“你好,利奧波德殿下!”

海因裡希,黑興根軍事學院唯二進入柏林軍事學院深造的學員之一,常年成績在前三十名,實際上並不算最出色的,要不然柏林軍事學院可不會這麼容易放人。

目前黑興根軍事學院在柏林軍事學院成績最好的阿登納,穩定在前十名,最高成績達到過全學院第三,而且學習和思考能力非常強,甚至發表了多篇高質量軍事論文,引起過毛奇的關注,已經被普魯士總參謀部看中。

恩斯特之所以把海因裡希叫過來,實際上是爲了他好,阿登納前途一片坦途,而海因裡希就差許多,提前讓他進入軍隊,可以給他的履歷添上一筆,尤其這是普法戰爭,而且因爲黑興根旅的特殊性,可以讓他直接擔任利奧波德的副手,在普魯士軍隊裡,這種起點不可謂不高。

海因裡希畢竟不是地道的德意志人,想在未來德國軍隊裡出人頭地,沒有戰功傍身可不行。

實際上,恩斯特把他和阿登納安排進柏林軍事學院就是打算讓他們進入普軍高層發展,東非移民構成具有特殊性,決定了未來脫離不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影響,所以必須讓這兩個人在德意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同時這也是黑興根旅組建的原因,要讓德意志大衆知道,黃皮膚的德意志人一樣勇敢,聰慧,具有戰鬥力,方便東非人種融合。

恩斯特的做法在德意志的效果先不表,但出人意料的影響到了法國人,爲了鎮壓法屬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日後法國組建了許多東南亞人構成的法協軍。

(本章完)

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15章 交流電第769章 籌碼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38章 換血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6章 戰爭臨近第694章 訛詐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17章 炊事車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64章 肉類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30章 水權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347章 開飯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285章 挖坑第1315章 交接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22章 卡賓達第1294章 俄國變天請假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92章 入籍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71章 “萊茵”市第1102章 備戰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3章 姆特瓦拉第449章 野心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章 接觸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981章 捷徑第1092章 菜市場第230章第698章 魚餌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11章 送行第381章 國禮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60章 革新第850章 移民第976章 開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38章 換血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865章 高原省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
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15章 交流電第769章 籌碼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38章 換血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6章 戰爭臨近第694章 訛詐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17章 炊事車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64章 肉類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30章 水權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347章 開飯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285章 挖坑第1315章 交接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22章 卡賓達第1294章 俄國變天請假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92章 入籍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71章 “萊茵”市第1102章 備戰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3章 姆特瓦拉第449章 野心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章 接觸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981章 捷徑第1092章 菜市場第230章第698章 魚餌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11章 送行第381章 國禮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60章 革新第850章 移民第976章 開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38章 換血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865章 高原省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