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

恩斯特的建議很多都是萬金油,不過也確定了東非茶葉產業的整體發展方向,那就是靠題海戰術和機械化生產來助力未來東非茶葉產業的發展,畢竟前面兩個茶葉大國都不是善茬,東非想要和它們競爭就必須“卷”起來。

相對來說,遠東帝國的茶葉產業對東非反而沒有什麼威脅,因爲遠東帝國茶葉發展,沒有政府扶持,私茶盛行,各自爲戰。

前世印度就是在遠東帝國茶葉產業這種醉生夢死的情況下,在19世紀九十年代徹底超越遠東帝國,當然,主要指的是出口方面,畢竟遠東帝國自身那個體量,比全世界其他茶葉產地和市場都要大,而且遠東帝國喝茶講究,外國茶根本就擠不進去。

東非和遠東帝國的進出口貿易也反映了這一點,那就是咖啡比茶葉更受歡迎,咖啡實際上纔是現在遠東帝國眼中的“洋茶”,還能喝個新奇。

……

在得到恩斯特的吩咐後,馮德萊恩就準備着手對東非茶葉產業進行整合,其中就包括開闢一處新的茶葉主產區,因爲多在大湖(維多利亞湖)沿岸的原因,目前初步確定有兩個名字可以選擇,所以在離開前馮德萊恩還是要請示一下。

“殿下,剛纔你說的關於西大湖省茶葉擴產的事,我們如何給它命名?是用‘西部’還是‘大湖’作爲前綴。”

這是一件小事情,所以恩斯特想都沒想就說道:“就以大湖茶區命名好了!畢竟東非西部那麼大,還有安哥拉一片土地,所以用大湖來命名更合適一點。”

恩斯特清楚的記得,安哥拉也是茶葉產地,只不過遠遠不能和東非高原相比,但是前世非洲的情況,大家也清楚,黑人的農業技術很差,安哥拉又有石油託底,所以沒必要在茶葉種植上瞎折騰,那是浪費資源。

實際上恩斯特對前世非洲國家是否合格,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分析標準,那就是那個地區穩定,長期沒有發生過戰爭,少來點戰爭,那非洲人的日子都勉強還過的去,就比如前世東南非一衆國家,破事明顯比西北非少。

不過一想起安哥拉,恩斯特發現自己最近好像有些忽視了這個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至少是和南莫桑比克相比,因爲南莫桑比克和開普敦挨的比較近,所以重視程度自然也就高一點,潛意識裡總是認爲葡萄牙不能成事。

但是安哥拉距離葡萄牙本土,距離可比莫桑比克近的的多,所以葡萄牙說不定會在安哥拉的籌碼比莫桑比克要多一點。

“沒有什麼事,你就先去忙吧!”恩斯特把馮德萊恩打發走,又讓人去把思維特叫來,很快,思維特趕到了恩斯特的會客廳。

“安哥拉殖民地這幾年有沒有什麼大動作?”恩斯特直接開門見山問道。

“殿下,這是必然的,我們現在和安哥拉的接觸面積,比莫桑比克要大一點,不過莫桑比克挨着馬塔貝萊省,所以我們的重點一直放在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在東部,而東非的精華地帶也在東部,所以總參謀部肯定會盯死莫桑比克的一舉一動,一個疏忽,東非在馬塔貝萊省的工業投資就可能損失慘重,不過因爲馬塔貝萊高原的原因,東非地勢比莫桑比克要高,這一點在軍事防禦上對東非很有利。

而葡萄牙人顯然和東非的計劃相反,葡萄牙人準備的戰略是西攻東守,因爲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這兩個殖民地對葡萄牙的價值都差不多,而距離本土更近的安哥拉顯然更重要一些。

這也和東非海軍存在有一定關係,現在東非在印度洋沿岸,海軍實力相當強大,而且葡萄牙想支援印度洋無非兩個方向,一個是紅海航線,一個是開普敦航線。這兩條線在葡萄牙人來看都不安全,反而是安哥拉所處的位置,從葡萄牙本土出發,沿着西非海岸線,不需要經過東非海軍影響區域或者東非沿海就能抵達。

這也不是葡萄牙人慫,而是這些年老大帝國的心氣早就被磨沒了,東非只不過是加快了這一進程。

當然,現在葡萄牙兩塊殖民地的既得利益者和葡萄牙人,在抵禦東非這件事上比葡萄牙本土積極多了。

只聽思維特說道:“安哥拉殖民地的種植園主和礦主,自從上次割地後,就組織了一支軍隊,不過具體情況我們並不是很清楚,因爲安哥拉不像南莫桑比克,南莫桑比克雖然敵視我們,但是經濟上同東非也很緊密,這使得我們在南莫桑比克更容易獲得情報。”

“同時,葡萄牙本土也有軍隊在安哥拉集結,包括海軍陸軍,他們的海軍時常從本格拉港出發,和我們在南方的大西洋海軍分隊碰上,相比較於印度洋沿岸,我們在大西洋海域的海軍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發生衝突,那一定會處於劣勢。”

“不過,自從芒鯨公路開通以後,我們倒也不用擔心安哥拉從西南非洲沿海突襲進入我國領土,反而是陸上和安哥拉接壤的地區應該注意,我們西部和安哥拉接壤的幾個省,人口不多,交通上也不通暢,確實有些危險,但是中部支援起來也不算太難,至少可以保證把安哥拉軍隊抵禦在西部省份之內。”

東非和安哥拉接壤的地區,去除掉剛果雨林,主要以多瑙河省(金沙薩西南),贊比西省(贊比西河源頭地區)萊塔尼亞省。

其中萊塔尼亞省還託管着三分之的南安哥拉地區,也就是前世和納米比亞接壤的安哥拉南部國土。

實際上這三個省份都是殘缺的,恩斯特當時在劃分省份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因爲這三個省份想要定型,那就必然要等東非徹底吞併安哥拉之後。

只有徹底得到安哥拉,東非才好,重新劃分西部省份的面積,這樣有利於東非未來產業佈局。

以至於現在三省省會都是臨時辦公地點,畢竟非洲西部的好地方,包括氣候,海港,優質土地,都集中在安哥拉地區。

還有東非一直等待打通大西洋口岸的中央鐵路橫線西段,而中央鐵路規劃圖上的終點就是葡萄牙人控制下的本格拉港。

恩斯特:“既然這樣,那就更不應該忽視安哥拉,尤其是西部三個省份,軍方應該在其區域內重點佈防,現在能抽調軍隊的應該只有東部軍區,南方芒古市存在,所以萊塔尼亞省不用太過擔心,北方的多瑙河省和贊比西省是重點。”

“多瑙河省地形比較複雜,多山地,所以應該不會成爲葡萄牙人優先選項,反而是北方的多瑙河省和安哥拉之間一馬平川,而且沒有鐵路能快速支援,我們會重點在多瑙河省佈防。”思維特回覆道。

實際上這兩三年葡萄牙人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在東非吃的虧,反手就從剛果王國身上找了回來,現在剛果河下游兩岸的剛果王國領土都已經成了安哥拉的一部分。

整個安哥拉殖民地的軍事力量也有所北移,所以多瑙河省的防務壓力確實是最大的。

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48章 普吉島第1章 穿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494章 假情報第618章 良知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7章 補丁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45章 教育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97章 建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600章 嘗試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360章 安排第137章 補丁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89章 佔領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50章 移民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549章 潰兵第382章 渡河第546章 許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298章 香蕉園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09章 起步第1262章 慫恿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531章 兵城第1224章 收網第1024章 監視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299章 預判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774章 搬遷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56章 氣吐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938章 換血第822章 卡賓達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5章 牛馬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3章 姆特瓦拉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61章 影響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74章 討論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443章 監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
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48章 普吉島第1章 穿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494章 假情報第618章 良知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7章 補丁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45章 教育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97章 建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600章 嘗試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360章 安排第137章 補丁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89章 佔領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50章 移民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549章 潰兵第382章 渡河第546章 許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298章 香蕉園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09章 起步第1262章 慫恿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531章 兵城第1224章 收網第1024章 監視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299章 預判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774章 搬遷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56章 氣吐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938章 換血第822章 卡賓達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5章 牛馬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3章 姆特瓦拉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61章 影響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74章 討論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443章 監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