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長絨棉

這次整個內羅畢市計劃遷入人口是八萬,加上之前存在兩萬人口,差不多能突破十萬,有望成爲東非第一個人口突破十萬的大城市。

而計劃中支撐內羅畢市這麼多人口的產業是紡織業,內羅畢周圍農業區,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就是棉花。

同時,爲了拓寬產品種類,東非有計劃在索馬里的河流上游區域,引入埃及綿進行種植。埃及棉又稱埃及長絨棉,其在世界上久負盛名,被譽爲“白金”。

埃及棉花原產南亞次大陸,喜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溫帶和熱帶季風地區最適宜其生長,世界範圍內隨着灌溉技術的發展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條件的乾旱地區集中。

但是產出品質最優秀的就是埃及人改良後的埃及長絨棉,東非王國打算直接引入埃及品種的長絨棉種植。

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和尼羅河沿岸,因爲尼羅河的存在保證棉花種植不會缺水,其土壤的水分含量始終如一,溼度恆定在60%左右,氣溫更是恆定的高熱,日光照射和降雨量都太適合棉花的生長了,是個完美的天然棉花灌溉系統,典型的老天爺賞口飯吃。

而在世界範圍尋找類似環境,那索馬里無出其右,雖然沒有世界第一長河加持,但是謝貝利河和朱巴河都是非洲大河。

尤其是謝貝利河,在自然條件上和尼羅河最像,他們都是從熱帶草原氣候區域流向熱帶沙漠,在下游形成灌溉區域。

目前埃及是世界第一大長絨棉生產國,在阿里時代,阿里大力興修水利,疏通舊渠,開挖20條新渠修築近30座水壩,推廣改良水車,試用蒸汽排灌機,引種新作物、新品種,著名的埃及長絨棉就是這個時期推廣的。棉花出口量由1821年的944包增加到1849年的25萬餘包,棉花種植爲埃及棉紡織業發展提供了便利,紡織業發展又爲阿里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來開辦更多的現代化工廠。

當然,現在埃及的經濟體系已經徹底被英國人摧毀,尤其是棉紡織業,英國作爲世界工廠,其最主要的就是紡織業,所以其殖民地的印度和埃及原本的棉紡織業都被其摧毀,變成單一的廉價原材料供應地。

也就是說,現在埃及人是在爲英國人種植棉花,阿里時代建立的紡織業已經不復存在。

東非種植長絨棉,除了其經濟利益豐厚外,同時依賴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地區市場,它們不適合長絨棉種植,所以這方面東非具有天然優勢,也就不會和其本土紡織業發生衝突,因爲定位不一樣,長絨棉的特性註定其主打高端消費市場。

所以恩斯特的計劃,是在索馬里地區的北方省,朱巴省新建數個長絨棉種植基地。

最後這些棉花在收穫後,轉運到內羅畢市,經過加工再輸出到中東和歐洲地區。

威尼斯紡織業有着悠久的歷史,是中世紀歐洲最重要的紡織中心,所以遷徙到內羅畢的工人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同時內羅畢市又處在東非北方畜牧業產區附近,東非有計劃在肯尼亞草原養殖大量羊羣。

推動內羅畢市成爲東非棉紡織中心的同時,成爲東非毛紡織業中心,甚至恩斯特都打算引入遠東的絲綢技術,在大湖區基蘇木市再建設一個絲織品產業中心,同內羅畢,蒙巴薩一起構成東非輕工業製造中心地帶。

目前奧匈帝國因爲戰爭原因,弗朗茨同黑興根王室合作開發肯尼亞地區的計劃也遲遲沒有進行,所以東非只能先單獨對肯尼亞地區進行開發。

而奧匈帝國也不是沒有對肯尼亞開發起到助力,威尼斯地區大量農民隨着移民船隻,在姆特瓦拉港登岸,然後乘船從魯伏馬河逆流而上,經過一段陸地上的行程,到達馬拉維湖,接着換船,再到達馬拉維湖西岸,然後涌入贊比亞地區。

而被奧匈帝國困在城裡的威尼斯市民,則被東非輸入到東部的各個城市,大多數是用來推動東非手工業發展,就比如玻璃製造,紡織業,鐵器製造等。

這些威尼斯市民大多數就是工人,所以具有一定技術,被東非各個城市瓜分,雖然其意大利文化屬性比較深,尤其是內羅畢最爲突出,但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而東非的農村到那時早就只剩下單一的德意志文化人口,所以其所在區域城市,註定會被德意志同化。

通過意奧戰爭,東非的意大利移民數量有望在今年接近斯拉夫移民,而斯拉夫移民除了少量來自巴爾幹半島外,大多數來自沙俄,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則被東非統計時歸類爲德意志人,主要是前世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人,其受到德意志文化影響比較深,在生活上已經和奧地利沒有太大區別,只剩下語言和宗教不一樣,而東非一直在推行德語交流,同時刻意去宗教化。

內羅畢市目前本身就存在兩萬多德語人口,所以在同化方面不存在太大問題,後續遠東移民和意大利移民混居後,其必定產生語言交流上的難題,意大利語和遠東語言不能直接交流,而德語就自動變成這道溝通的橋樑。

總而言之,內羅畢這個在東非原本不起眼的小城市,再通過吸血威尼斯後,將成爲東非重要的工業城市。

現在恩斯特只需要等到奧地利攻破威尼斯那天,再將威尼斯的機械設備白嫖到東非,完成一種強盜式的產業轉移。

黑興根財團的工作人員已經同奧地利軍方打好招呼,黑興根銀行幫助奧地利士兵繳獲的“小玩意”變現,他們則負責把這些“小玩意”搬運到碼頭。

價格也不高,畢竟這些士兵也不可能拿着這些機械設備當戰利品,東非只需要支付搬運費即可。

至於威尼斯的企業主和地主,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奧匈帝國宣佈了死刑,絕大多數都是之前反對奧地利統治和撒丁王國勾結者,他們要麼出逃國外,要麼被流放,其土地和資產會被奧匈帝國沒收,除了給帝國士兵發放報酬外,還會用來安置大量奧地利人。

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092章 菜市場第49章 疾病防控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811章 送行第547章 登陸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63章 代理人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220章第1013章 站隊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37章 電氣化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389章 易手第1404章 警告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591章 歸途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09章 起步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47章 登陸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28章 打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82章 出口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598章 新年第991章 抵達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03章 威脅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404章 警告第998章 貝拉市第1450章 摻沙子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26章 機耕路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726章 深入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72章 平原省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228章 留學生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230章 水權第194章 迎接第1372章 平原省第383章 引入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539章 中東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44章 魯道夫第904章 卡賓達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
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092章 菜市場第49章 疾病防控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811章 送行第547章 登陸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63章 代理人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220章第1013章 站隊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37章 電氣化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389章 易手第1404章 警告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591章 歸途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09章 起步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47章 登陸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28章 打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82章 出口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598章 新年第991章 抵達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03章 威脅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404章 警告第998章 貝拉市第1450章 摻沙子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26章 機耕路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726章 深入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72章 平原省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228章 留學生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230章 水權第194章 迎接第1372章 平原省第383章 引入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539章 中東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44章 魯道夫第904章 卡賓達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