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會面

費特河是東非和奧蘭治自由邦的天然邊界,除了溫堡這個重要交通樞紐外,整個費特河沿線還有不少軍事據點,特尼森堡就是之一。

特尼森堡在費特河北岸,原爲德蘭士瓦的一個名爲特尼森的農場,東非國防軍在此地修建防禦工事後,改名爲特尼森堡,此地距離布隆方丹也僅有七十九公里路程,戰略地位相當突出。

東非距離奧蘭治自由邦首府距離如此之近,這也是當初奧蘭治人對東非抱有戒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奧蘭治自由邦面積也不算多大,布隆方丹所處的位置差不多在國土中心,所以遷都也是沒有必要的。

因爲不管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不是什麼好去處,西邊有金伯利,金伯利在奧蘭治自由邦經濟佔據重要地位,光是金剛石收入就相當豐厚。

而這一財源重地的控制權卻在英國人手中,英國人每年只給奧蘭治政府一點象徵意義的租金。

而且金伯利西側就是法爾河,距離東非的新巴登省(英屬貝專納)很近,所以往西就受到英國和東非的雙重威脅。

至於往東方向,是原萊索托國土,如今東非南邊疆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東非重兵屯守的地方,南非高原地形平坦,而像萊索托這樣的山地,放在很多地方都是軍事重地。

往南則是開普敦殖民地,奧蘭治人本來之前就投靠了英國,自然不會再往上湊。

因爲奧蘭治人的本意是藉助英國的虎皮來保證自己的利益,避免德蘭士瓦共和國被滅亡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不過事實證明奧蘭治人有些想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錯估了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的兄弟情義,而德蘭士瓦人對奧蘭治人的怨言更多是奧蘭治人不支持德蘭士瓦人北伐。

二者之間的矛盾被英國人利用,而德蘭士瓦人想北伐就要藉助英國人的力量,同時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一樣,相對於奧蘭治人是外來者,所以兩者有合作的基礎,眉來眼去,自然就勾搭成奸。

對於這種忘恩負義的劇情,恩斯特自然相當感興趣,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東非有利,分化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對東非謀劃奧蘭治自由邦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而特尼森堡就成了東非和奧蘭治人聯絡的一處地點,費特河寬不過十幾米,東非國防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奧蘭治人很容易就帶着貨物過來。

其實就算沒有這次奧蘭治自由邦內亂,奧蘭治商人也不會放棄和東非之間的合作。

不要說奧蘭治商人本來就對東非感觀不錯,就是和東非關係不合的德蘭士瓦人,英國人,他們的商人羣體也不會把東非這麼大一個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拒之門外。

至於德蘭士瓦人和英國對東非的矛盾,和他們又沒有太多關係,有奶就是娘,只要東非能帶他們發財,就是出賣國家利益也在所不辭。

只不過現在奧蘭治自由邦爆發了內亂,以前和東非的貿易還遮遮掩掩,現在趁着時局混亂可以更加肆無忌憚了而已。人

三月中旬,國境線上的東非國防軍就接到命令,對奧蘭治人釋放善意,不過準備工作卻進行到了四月份,畢竟奧蘭治人起義是突發事件,這一點東非沒有相關預案。

所以相關援助也就被推遲了一些時間,不過東非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在政府會議後,東非國防軍在彈藥和炮彈上給予了奧蘭治人一些便利。

奧蘭治人的武器來源駁雜,沒有相關軍事工業,所以依賴進口,其中不乏一些從德意志地區進口的武器裝備。所以東非可以提供一些德意志制式的武器彈藥,雖然不能滿足奧蘭治人的需求,但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而這些彈藥主要由前線的東非國防軍從自己的彈藥庫存中勻出一部分,給奧蘭治人使用。

“赫爾巴特將軍,這次多謝東非的幫助,我們才能和英國人還有叛徒周旋一二,不過貴國上次提供的彈藥只夠我們六分之一部隊的使用,這還是在相當節省的情況下,而且我們奧蘭治的德制武器並不是很多,損耗相當高,貴國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槍支?”奧蘭治人代表猶德利向特尼森堡軍事長官赫爾巴特問道。

“稍安勿躁,猶德利先生,我們知道你們的難處,但是你們也要體諒一下我們東非的難處,不是我們東非不像幫襯你們奧蘭治人,而是這件事發生的太過突然,我們之前又要和政府報告,這一來一去就花費了不少時間。

之前政府才發來電報,同意對伱們進行幫助,可你也知道這裡是邊境,而我們東非的核心在東部,所以準備工作根本不足。

最後還是由國防部下令,從我們這些守軍的庫存裡勻出一部分武器彈藥用來支持奧蘭治人爭取自由的事業,這些武器彈藥可都是我們現役部隊使用的,由此可見我們做出的努力。”赫爾巴特對猶德利解釋道。

猶德利滿面愁容道:“不是我想爲難貴國,而是現在戰爭已經進入了很艱難的境地,我們奧蘭治人雖然驍勇善戰,可面對英德聯軍源源不斷的火力優勢,也很難做到一舉改變戰局,我們手中的物資,本來就不多,現在戰爭發生了已經一個月時間,即便有貴國之前的支援,也所剩無幾,這樣下來之前的準備恐怕會空虧一簣。”

赫爾巴特卻對此早有預見,因爲奧蘭治人起義過於兒戲,當然,這也和布爾人國家的國情有關。

布爾人國家都沒有強力的國家機關,奧蘭治自由邦更是如此,這次起義之所以發起,還是各地大地主相互串聯的結果。

他們之間都是平等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所以整體上還是各自爲戰,幸好奧蘭治人的對手人數也不多,否則這場起義早就被鎮壓了,而不是發展到奧蘭治自由邦全境。

不過德蘭士瓦人相對於奧蘭治人還是存在優勢,首先就是有小比勒陀利烏斯這個代表性人物,可以團結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舊臣,並且組建了德蘭士瓦共和國臨時政府,手中還有德蘭士瓦復國軍這樣一支常備武裝力量。

而奧蘭治自由邦中央政府,則被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架空,原奧蘭治自由邦政府的官員,大多數都在德蘭士瓦共和國臨時政府軟禁在布隆方丹,成爲了擺設。

所以奧蘭治人反抗勢力,只能由不滿英國和德蘭士瓦人的奧蘭治地方勢力所組成,但是地方勢力畢竟有侷限性,無法掌控全局和英德聯軍對抗。

北方的奧蘭治地方武裝勢力還好一點,他們背靠東非,能更容易獲得物資上的支持,而南邊勢力很多幹脆還處在觀望階段。

這也是奧蘭治人急於向東非求助的原因,想打開局面少不了東非的支持,不然後面一定會被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清算。

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735章 廓爾喀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82章 出口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207章 換牌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20章 購艦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02章 妥協第867章 推銷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74章 服軟第1399章 加入第71章 海底電纜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878章 無線電第1421章 鑄鐵廠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426章 回歐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600章 嘗試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081章 消耗第936章 軍售第72章 菸草種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77章 賄賂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69章 送別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7章 大臣路線第802章 爭論第1518章 旅遊業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092章 菜市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0章 數據第992章 入籍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231章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13章 野望第930章 漢薩省第97章 日常第1013章 站隊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30章 蓄水池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58章 方針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37章 電氣化第240章 大借款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45章 援助團第161章 檢閱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46章 船隊
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735章 廓爾喀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82章 出口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207章 換牌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20章 購艦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02章 妥協第867章 推銷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74章 服軟第1399章 加入第71章 海底電纜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878章 無線電第1421章 鑄鐵廠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426章 回歐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600章 嘗試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081章 消耗第936章 軍售第72章 菸草種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77章 賄賂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69章 送別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7章 大臣路線第802章 爭論第1518章 旅遊業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092章 菜市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0章 數據第992章 入籍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231章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13章 野望第930章 漢薩省第97章 日常第1013章 站隊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30章 蓄水池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58章 方針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37章 電氣化第240章 大借款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45章 援助團第161章 檢閱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46章 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