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高原省

第865章 高原省

莫羅戈羅雖然發展不錯,但只是這次行程中的一個小插曲,畢竟作爲距離第一鎮市不遠的城市,恩斯特有的是時間到莫羅戈羅視察,實際上恩斯特之前就依舊視察過兩次莫羅戈羅,只不過最後一次視察時間是1888年,那時候的莫羅戈羅顯然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個層次。

火車沒有在莫羅戈羅停留,而是繼續向着下一站多多馬市進發,途徑烏德宗瓦山區,鐵路開始往東北方向繞行,然後再向東非高原過渡,因爲西北部坡度平緩,所以當初中央鐵路建設了北線方案。

南線方案則是直接從莫羅戈羅通往伊林加市然後直達姆貝亞,但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多多馬市,所以當時東非鐵道部照顧多多馬市和高原省的原因選擇了北線方案。

不過這一決策再後來證明是正確的,隨着布瓊布拉—多多馬鐵路開通,使得大湖區也和東部經濟聯繫更加密切。

至於南線方案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可以大大節省達累斯薩拉姆到姆貝亞之間的距離,所以等未來東非鐵路擴建時肯定會修建莫羅戈羅到伊林加市的鐵路線。

……

多多馬。

恩斯特在這裡下了車,列車在這裡會短暫停留一段時間,而今多多馬市作爲高原省省會,其發展程度和第一鎮市差不多,作爲東非高原上經濟第四城,多多馬顯然無法和內羅畢,姆萬紮,基蘇木相比,不過作爲全國性鐵路樞紐之一,多多馬的經濟體量在東非也能排進前十。

尤其是在併入舊霍亨索倫行省(主要是坦噶尼喀湖東岸地區)之後,多多馬發展更加迅猛,全省資源向這裡集中,尤其是工業發展極爲迅速。

這就不得不提到高原省的面積,在東非高原,高原省面積第一,實際上南薩爾茨堡省面積比高原省還大,但南薩爾茨堡省地跨東非高原和加丹加高原,並不完全屬於東非高原上的省份。

體量上的優勢,加上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多多馬市發展比較迅速,不過這在恩斯特心裡,早就已經開始預謀着重新拆分高原省的打算。

如果算上塞倫蓋蒂草原,高原省面積達到驚人的四十萬平方公里,就算放在歐洲這個面積也能成爲一個比較大的國家。

早期高原省之所以面積突出,是因爲當時高原省地區發展整體水平較差,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而今高原省人口密度在東非也屬於上游,其次多多馬在高原省的唯一過於偏東,不利於帶動全省經濟發展。

按照恩斯特的心理預期,未來高原省至少要重新拆分成兩到三個省份,這裡可不是北方省或者西南非洲那種以沙漠地形爲主的地方,農業條件實際上頗爲不錯,尤其是在東非大修水利工程之後,高原省更是成爲東非第一大小麥主產區。

而且在舊霍亨索倫行省撤銷後,而今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流域缺乏像樣的大城市,主要是和大湖(維多利亞湖)馬拉維湖對比。

當然,西大湖省省會布瓊布拉實際上也屬於索倫湖流域,不過西大湖省經濟主要處在大湖流域。

多多馬市也並非省內第一大城市,高原省第一大城市則是大湖南岸的姆萬紮。

不過就憑藉高原省這個面積,未來東非高原上的行政區劃肯定是要大改的,同時區域內部的城市調整也要進行。

而當前,恩斯特沒有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東非當前主要精力在於南方和西部的開發,南方和西部尚且未劃分省界,所以等到兩地經濟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後,東非會將其與高原省等地區一起進行行政區劃劃分。

當然,即便是被拆分後,從高原省拆分出來的省份也不會太差,主要拆分出來的省份體量至少也能超過十五萬平方公里。

要知道前世坦桑尼亞在該區域的一級行政區就超過十一個,坦桑尼亞的一級行政區叫做“區”,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省,當然,面積上會小一點,甚至比美國的州面積還小,因爲美國前世那麼大面積也才五十個州,而坦桑尼亞不到一百萬平方的國土,卻遍佈着三十一個一級行政區。

不過坦桑尼亞整體地形平坦,時候差別不算太大,所以均分的“區”,只要不是和達累斯薩拉姆或者多多馬等城市相比,實力比較均衡。

而東非的省份註定面積不會太小,即便去除剛果雨林,西南非洲,索馬里地區,北部沙漠(主要是南北蘇丹邊境地帶)等不適宜居住區域,東非的國土面積依舊接近一千萬平方公里。

而恩斯特對於東非省份的預期數量應該在三十到四十左右,而當前東非就有二十多個省級行政區,未來還要劃分的更多。

不過也不會像沙俄那樣數量達到近一百多個,沙俄的一級行政區主要是省和州,除此外還有更高一級別的總督區,數量大約是十個,類似東非設立的軍區。

東非和沙俄的國情畢竟不同,在不計算阿拉斯加這個王室領地的情況下,沙俄的國土比東非幾乎多出一個美國。

而美國有接近五十個州,在恩斯特看來也並不是太合理,尤其是美國中西部地區,那種橫平豎直的邊界線,在恩斯特看來十分容易拉來美國各州的經濟實力,同時也不利於中央對地方的分割制衡。

當然,兩國國情不同,東非是集權國家,中央實力遠大於地方,而美國是聯邦制,各州搭夥過日子,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按照恩斯特的想法,那自然是行省制度更好,畢竟這套體系自己最熟悉,而且有利於黑興根王室的統治。

當然,爲了統治需要,恩斯特還有設立公國的想法,不過主要是本土以外區域,就比如阿拉斯加等偏遠地方,這樣方便未來黑興根王室分攤風險。

而且海外遠離東非,離心力強,勢必會要求更大的自治權,如果設置成爲公國,或者附屬國有利於維持聯繫,類似英聯邦那樣,而且黑興根王室擔任海外殖民地未來領導人,也更容易給本土王室安全增加保險。

不過現在想這些還有些遙遠,就是南部和西部開發出來都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所以近幾年恩斯特是沒有大動東非行政區劃打算的。

在多多馬市,恩斯特主要是下車透氣,在車站停留幾十分鐘後,列車再次出發,隨後的幾天,恩斯特會依次在伊林加市和姆貝亞市視察,這兩個區域恩斯特基本上沒有來過。

而等過了姆貝亞,也就是恩斯特這次重點考察“未來首都”選址的中部區域了。

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76章 開始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230章 水權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82章 抉擇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28章 談論第862章 後續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56章 平衡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23章 旱情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98章 和談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04章 卡賓達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938章 換血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343章 屯田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99章 岸防炮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556章 氣吐血第1285章 挖坑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102章 備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474章 人口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32章 稻種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20章 購艦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71章 漏洞第793章 籠中鳥第453章 借款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53章 下一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78章 無線電第633章 “故”人第809章 事後第840章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326章 野望第451章 人口(續)第736章 第九旅第177章 放牧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35章 休整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64章 爭議第594章 矛盾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13章 不畏戰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36章 第九旅
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76章 開始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230章 水權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82章 抉擇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28章 談論第862章 後續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56章 平衡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23章 旱情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98章 和談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04章 卡賓達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938章 換血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343章 屯田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99章 岸防炮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556章 氣吐血第1285章 挖坑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102章 備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474章 人口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32章 稻種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20章 購艦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71章 漏洞第793章 籠中鳥第453章 借款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53章 下一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78章 無線電第633章 “故”人第809章 事後第840章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326章 野望第451章 人口(續)第736章 第九旅第177章 放牧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35章 休整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64章 爭議第594章 矛盾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13章 不畏戰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36章 第九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