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借人

1879年4月。

西大湖省,布瓊布拉市。

布瓊布拉作爲西大湖省省會,卻建在索倫(坦噶尼喀)湖畔,三四月份正值長雨季來臨的時間。

今年的雨水來的相當迅猛,布瓊布拉市年降水量往常年份在800mm到1000mm之間,今年卻突破了2000mm,局部地區甚至超過3000mm,洶涌的河水大多順着河道排入索倫湖,但是仍然有不少區域,河水沒有跑贏雨水的彙集速度,淹沒了河流兩岸的大片農田。

這就讓西大湖省高官納金很是憂慮,他皺着眉頭道:“今年西大湖省的雨水充沛的有些過分,我們已經接到多地報告,在西部接近黑森省的區域,雨水甚至一度達到一天一百三十毫米,全省大部分區域降水量突破峰值,今年全省的的糧食生產計劃恐怕會受到極大損害。”

西大湖省由前世布隆迪,盧旺達全境,坦桑尼亞,烏干達,剛果部分區域構成,所以西大湖省這次洪澇災害波及範圍很廣,省會布瓊布拉反而受災不算嚴重,其他區域尤其是多雨區遭受了較大損失。

不過布瓊布拉這個不嚴重,也是針對西大湖區省內其他地方而言,布瓊布拉所處的位置實際上是平時雨水本就偏少的區域,現在連布瓊布拉都遭了災,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

“高官閣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天災不可控,我們只能儘量挽回損失,對全省河道進行疏浚,防止大水淹沒更多的農田,對於省內的搶險救災也應該開始執行。”助理說道。

助理的話把納金的思維拉回到解決問題上來,他苦笑道:“是啊!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你馬上組織人員對這次災情進行統計,各地糧庫做好準備,隨時準備賑災,衛生部門也不要掉以輕心,俗話說大災後必有大疫,做好消毒工作……”

納金有條不紊的佈置着賑災工作任務,作爲雨水充沛的西大湖省,這種雨水異常增加的年份,西大湖省隔幾年就會遇到一次,所以見多了,應對經驗也就豐富了。

相應的,北大湖省,南普魯士省,高原省這幾個大湖區周邊省份也受到這次大雨的波及,不過這幾個區域雨水大一點不是壞事,尤其是高原省,平時降水就比較少,現在大水一來,蓋倫塞蒂草原上的動物們過的都更滋潤了。

大湖區整體受災,今年糧食減產成爲必然,消息很快上傳到了中央政府。

恩斯特:“大湖區是東非第二大糧食生產基地,大湖區受災對於今年全國糧食產量影響很大,看來我們要加快對大湖區的工程改造了。”

最近幾年,沿海平原地區因爲水利工程建設,尤其是中央省,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包括開挖運河,農田灌溉系統改造,河道治理,建設水庫等,極大穩定和提升了沿海平原地區糧食產量,做到了旱澇保收,超過大湖區重回第一的位置。

康斯坦丁:“你打算把在沿海的那一套措施放在大湖區?”

恩斯特:“大湖區的自然條件本來就比沿海平原要強的多,甚至比法國的自然條件還要優越,缺乏的只是基礎設施,不然大湖區的農業發展水平應該超過法國。”

要說農業這方面,法國是真正的遙遙領先,雖然美國也很強,但是美國的農業很粗獷,更多的還是靠着龐大耕地面積堆積起來的,按照平均水平來說法國更優秀,尤其是法國的耕地不是像美國那樣從印第安人手裡搶來的,法國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比較高。

東非的土地和美國一樣來路不正,農業發展也不如二者,幸好東非地處熱帶這個優勢,使得東非的熱帶農業經濟發達,避開了和衆多溫帶國家的競爭,能夠和東非同臺競技的無非就是巴西和東南亞,東南亞現在完全沒有發展起來,巴西則比較動盪混亂,沒有東非那樣政局穩定。當然,巴西先發優勢不可忽略,但是東非正在迅速抹平掉巴西的先發優勢,而東非縮小差距的手段就是興修水利。

水利工程可大可小,東非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解決這個問題,而巴西或許應付小型水利工程還可以,大型水利工程能力就遠不及東非了,畢竟巴西政府沒有東非政府強勢,大型水利工程避不開佔用土地,讓巴西政府收買那些大地主太爲難他們了。

恩斯特對着康斯坦丁說道:“現在政府沒有什麼大事要做,內陸很多地區沒有開發,所以這次乾脆在全國範圍內照着沿海平原水利工程修建模式,大修水利工程。”

康斯坦丁沉思了一下說道:“這個工程量有些大啊!”

恩斯特:“父親,沒有關係,我也沒想着一下子完成,畢竟非洲開發程度實在太低,在世界各大洲裡恐怕只比大洋洲強上一點,趁着現在我們手裡的黑人還比較充裕,多搞一些大型工程縮小和其他大洲的差距才行。”

東非區域內絕大多數地區,可以說都是併入東非後,才第一次踏入農業社會的,很多地方可以說維持着地球原本的樣貌,所以東非想開發土地,所遇到的困難很是艱鉅。

不過東非的自然條件比較優秀,這些土地只要開發出來,就能產出不錯的農業收益,所以在恩斯特看來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不過,東非想短時間趕上那些發展了幾千年,上百年的地區,就必須做出巨大的犧牲,幸好東非黑人數量龐大,東非可以把這些負面因素轉嫁到黑人頭上,要不是恩斯特來自後世,知道殖民會反噬自身,恩斯特真想把這些黑人一直留着,作爲剝削的對象。

康斯坦丁:“好吧,既然決定了就去實施吧!”

恩斯特點點頭,然後就去安排這件事了,有沿海水利工程的經驗,這次恩斯特直接向德奧兩位老大哥求助。

住建水利工程也需要專業人才,這次恩斯特打算在全國興修水利,需要的人才缺口可不小,所以乾脆從德奧兩國借些人手過來指導東非全國水利工程修建工作。

對於東非的求助,德奧兩國政府直接就答應了,借些人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就當賣東非一個人情。

於是在兩國政府的聯絡下,東非一次性從兩國請到了二百多位水利方面的技術專家,來東非指導水利工程修建工作。

這次水利工程建設,恩斯特打算直接來一波飽和式進攻,用二十年時間,走完其他國家幾百年走的路,給東非農業發展鋪平道路。

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7章 擴大生產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449章 野心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469章 鯨灣港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206章 “收破爛”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08章 歷史課請假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60章 安排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612章 美食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26章 野望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65章 電燈第1276章 酒精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65章 高原省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837章 颱風第1402章 契卡第797章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1章 煤礦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89章 定居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04章 飲食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99章 建交熱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618章 良知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章 在柏林第460章 衝突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290章 長絨棉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14章 他鄉故知
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7章 擴大生產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449章 野心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469章 鯨灣港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206章 “收破爛”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08章 歷史課請假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60章 安排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612章 美食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26章 野望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65章 電燈第1276章 酒精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65章 高原省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837章 颱風第1402章 契卡第797章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1章 煤礦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89章 定居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04章 飲食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99章 建交熱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618章 良知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章 在柏林第460章 衝突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290章 長絨棉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14章 他鄉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