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

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

不得不說,黑人勞工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東非鐵路工人的生活質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

當然,這些年隨着黑人勞工數量減少,以及本國公民人口的增加,東非社會除了農業以外的各行各行還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

不過隨着工業化的穩步發展,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繁榮,東非在引入先進生產工具上也十分積極,試圖通過技術手段來降低生產成本。

就以鐵路系統爲例,採購了大量千斤頂,鐵路專用施工車輛,質量更好的施工用具等等。

當然,鐵路系統可以這麼做,還是和東非政府對鐵路的投入大有關,畢竟鐵路是少有的幾個重要工業部門之一。

……

在新法蘭克福市的鐵路職工加班加點修建新法蘭克福市同萊茵市之間鐵路的時候。

新法蘭克福市的“米”字形鐵路體系也正在成型,新法蘭克福市也將成爲東非第一個通達全國的重要鐵路樞紐。

新法蘭克福市市長羅根斯:“早在中央鐵路建設中期,中央鐵路就已經形成‘十’字型線路,東起達累斯薩拉姆,西達芒古市,北上有基桑市,南下可以抵達新漢堡港。”

“而後一直到現在,隨着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併入,鐵路建設的最後阻礙被消除,我國鐵路格局的最終被敲定。”

“我們新法蘭克福市就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樞紐,通過八條線路,實現對全國的輻射,北部直達阿贊德高原,東部抵達東非沿海平原和東非高原,南部抵達南非高原,西部抵達安哥拉和西南非洲。”

“其中除了西南非洲以外的區域,無一不是我國經濟的核心區域,除了埃塞俄比亞高原以外,主要高原都通過鐵路,在新法蘭克福的輻射範圍之內。”

東非是一個高原國家,高原經濟在東非經濟佔比中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控制了東非的高原,基本等於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和大部分人口。

新法蘭克福市區位交通優勢也就體現在這一點上,它是連接除了埃塞俄比亞高原以外,東非主要高原地區的核心點。

至於埃塞俄比亞高原,在東非經濟中佔比並不高,畢竟本身處於邊境地帶,多山地地形,東非裂谷帶等等因素,所以和東非其他高原區域相比也就比西南非洲,阿贊德高原強一點。

對於市長所言,新法蘭克福市政府官員們自然十分清晰的知道新法蘭克福市在國家交通系統中的重要地位。

“市長先生,現在王室和中央政府已經決定在新法蘭克福市營建新都,這對於我們市而言是又一次機遇。”

對於下屬的話,羅根斯很清楚,他說道:“新法蘭克福市因爲鐵路而興起,所以未來我們新法蘭克福市肯定要承擔首都的交通樞紐職能,所以繼續推動“米”字型鐵路建設是政府的長期工作。”

德語自然沒有“米”的象形漢字,所以在東非“米”字型鐵路這個名稱實際上是一個“舶來品”,據小道消息,是由精通東方學的王儲殿下親自定義的。

目前新法蘭克福市已經建設完成,或者在建的鐵路幹線總共有八條:

達累斯薩拉姆市—新法蘭克福市

基桑(加尼)市—新法蘭克福市

羅安達市—新法蘭克福市

本格拉市—新法蘭克福市

貝拉市—新法蘭克福市

克利馬內市—新法蘭克福市

新漢堡港市—新法蘭克福市

鯨灣港市—新法蘭克福市

目前其中除了克利馬內市—新法蘭克福市,鯨灣港市—新法蘭克福市,這兩條鐵路尚未啓動以外,其他皆已經完成。

(圖)

克利馬內市和貝拉市都是莫桑比克沿海港口城市,而克利馬內市位於北莫桑比克,也就是贊比西河以北。

而克利馬內市—新法蘭克福市鐵路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沿贊比西河鐵路”,起點在贊比西河三角洲北部的克利馬內市,途徑贊比西河沿岸的太特市,然後通過盧安瓜谷地最後接入新法蘭克福市。

這條鐵路的作用實際上是彌補贊比西河和馬拉維湖之間的交通空白區域,畢竟贊比西河谷和馬拉維湖都是條件相當不錯的區域,而太特和下游的克利馬內市都是前世莫桑比克的重要城市。

鯨灣港市—新法蘭克福市鐵路,也就是西南鐵路,因爲橫穿沙漠的原因,正在勘測和調研,加上西南非洲經濟條件太差,沿線基本沒有太大經濟價值,所以在東非鐵路部門中計劃的修建時間比較靠後,鯨灣港市鐵路想聯通內陸還要等不少時間。

新法蘭克福市能成爲東非最重要的鐵路樞紐,還是要感謝中央鐵路的建設,在其“米”字型鐵路中,有五條直接來自於中央鐵路,並且沿線都是東非非常重要的城市,包括達累斯薩拉姆,姆貝亞,哈拉雷等等。

其餘三條也和中央鐵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就比如貝拉市—新法蘭克福市鐵路,實際上就是哈貝鐵路接入中央鐵路後成型。

同理,鯨灣港鐵路則是從布拉瓦約接入中央鐵路,只有克利馬內市鐵路是直接連接新法蘭克福市的新線路。

羅根斯說道:“鐵路樞紐是我們新法蘭克福市最大的優勢,同時加上未來可能成爲萊茵市交通樞紐這一點,優先爭取一批先進裝備製造業落地新法蘭克福市,打造內陸可以媲美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的全國中心城市。”

不得不說新法蘭克福市的野心很大,畢竟單從陸地交通而言,現在新法蘭克福市確實是最強的,不過想要追趕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或許還有一些可能,要超越就有些難度了。

至少在東非其他港口城市發展起家之前,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的地位都很難動搖,尤其是蒙巴薩,帶動整個北方,是北方地區唯一的優良出海口。

這一點達累斯薩拉姆市就差很多,首先就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競爭對手太多,除了東非高原區域,內陸現在大部分地區選擇性已經增加,就包括羅安達,本格拉,和貝拉,中部都已經可以藉助這三處港口出海,並不是非達累斯薩拉姆市不可。

而與蒙巴薩相對應的非洲大陸西部,也就是大西洋沿岸,屬於其他他國殖民地,東非沒有出海口存在,還有剛果雨林這個天然圍牆,進一步阻礙了交通上的發展。

所以北方大部分省份想要出海,在不出國的前提之下,只能優先選擇蒙巴薩作爲出海口,包括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也是如此。

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08章 會面第617章 行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42章 宣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820章 購艦第789章 態度第97章 日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714章 伊林加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6章 戰爭臨近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223章 “療養”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37章 戰爭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287章 西逃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299章 預判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203章 車展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19章 會議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233章 抓捕第3章 在柏林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546章 許可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521章 申請第249章 熱度第536章 間諜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59章 誣陷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3章 站隊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25章 造船業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802章 爭論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0章 入侵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89章 佔領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80章 追蹤第1114章 抉擇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
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08章 會面第617章 行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42章 宣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820章 購艦第789章 態度第97章 日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714章 伊林加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6章 戰爭臨近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223章 “療養”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37章 戰爭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287章 西逃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299章 預判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203章 車展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19章 會議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233章 抓捕第3章 在柏林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546章 許可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521章 申請第249章 熱度第536章 間諜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59章 誣陷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3章 站隊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25章 造船業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802章 爭論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0章 入侵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89章 佔領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80章 追蹤第1114章 抉擇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