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

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

1896年4月。

馬達加斯加島。

早在1893年,法國政府就加大了對伊默里納王國的入侵力度,並且在當時逼迫伊默里納王國割讓迪亞士蘇勒灣給法國。

而在1895年,法國政府已經決心吞併整個伊默里納王國,並且再次發動戰爭,攻破了其塔那那利佛,在1896年4月終於實現了對伊默里納王國的全面軍事佔領。

當然,在法國人的認知中,伊默里納王國作爲馬達加斯加島上主要國家,基本等於馬達加斯加島。

但是,當法國人全面戰勝英國,控制伊默里納王國之後,他們終於發現,此時的伊默里納王國已經被東非分割在了馬達加斯島的東北方向,

從北部馬埃瓦拉努河流域,到南部馬南巴西河流域,都成了東非的勢力範圍,法軍在追擊伊默里納王國殘餘勢力的過程中,難免和東非國防軍碰面,產生一些小誤會。

“西爾維斯上校是吧?你們爲什麼要越境到我們東非的國土上,作爲法國人,我想你應該知道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所以應該尊重我們東非的領土和主權。”

東非中尉馬斯爾斯上來就給法國佬上了一課,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也就是現代國家領土主權概念的基礎,而這個體系當初正是由法國人主導的,從而實現了對哈布斯堡統治的解構,從而使德意志完全變成一個地理概念。

對於馬斯爾斯的質問,西爾維斯當然不慫,你們東非一個犄角旮旯裡的非酋文明,現在“人”啦?

當然,東非國防軍雖然人數不多,可武器裝備一看就知道不是伊默里納王國那種落後文明可比的,加上誰知道這個馬斯爾斯中尉背後還有多少東非人,所以西爾維斯還是比較剋制的,要不然就憑對方一口流利德語,自己也要教訓一下這羣年輕人。

“馬斯爾斯中尉,你們東非也是殖民紅利中的新興國家,我想馬達加斯加島本來也不是你們東非的吧?如今伊默里納王國已經變成我們法國的勢力範圍,伊默里納王國作爲馬達加斯加島原霸主,我們法國自然由理由插手整個馬達加斯加島的控制。”

馬斯爾斯:“那和我們東非有什麼關係?東非承認伊默里納王國是一個獨立國家,也承認現在伊默里納王國事實成爲法國殖民地,但是伊默里納王國代表不了馬達加斯加島,在此前伊默里納王國就從來沒有事實統一國馬達加斯加島,所以我們東非的領土自然不包括伊默里納王國領土,而是其國土外的區域,現在你腳下站着的就是我們東非的土地。”

好傢伙!被倒打一耙的西爾維斯樂了,要真是如東非一方所言,法國也就認了,可實際上在法國同伊默里納王國作戰的時候,你敢對上帝發誓你們沒有侵佔伊默里納王國的土地?

那……顯然東非是這麼幹了,但是就允許伱法國入侵伊默里納王國,不允許我們東非從中獲利是吧!東非一方自然也是理直氣壯,大家都不是好人,裝什麼聖人。

“馬斯爾斯中尉,難道這土地上寫了你們東非的名字麼?我們現在不過是收復伊默里納王國的領土,畢竟他們可是一直逃到這裡。”

被西爾維斯上校點名的伊默里納王國殘餘勢力則在一旁瑟瑟發抖,畢竟對法國雖然恐懼,但旁邊東非人也不是好惹的。

實際上伊默里納王國也知道東非對本國國土的蠶食,但是當時爲了應對法國這個主要威脅,誰能管的到東非侵吞的那些邊角料,畢竟東非只是要割肉,法國那是衝着他們命來的。

馬斯爾斯瞥了一眼這羣伊默里納王國的殘餘勢力,這羣人實際上是被自己截住的,爲了逃避法國的制裁,伊默里納人自然往東非地盤上跑,哪裡管的上東非,結果就被東非邊防部隊以及法國追兵堵在了“兩國”邊境上。

“西爾維斯上校,這可無法說明什麼,難道比利時人跑到德國的土地上,你就能說比利時人去的地方是比利時領地麼?這完全是強詞奪理,至於土地的歸屬,我們自然是有證據的,你看遠處那塊石碑,就是有利證明。”

順着馬斯爾斯所指的地方,西爾維斯還真發現一塊埋入土裡的棱形石碑,只見上面用德語寫着:“黑興根王國界”。

黑興根王國也就是東非的官方稱呼,當然,依照世界各國的各自習慣,多數國家還是稱爲東非王國這個名稱,就像荷蘭,實際上是尼德蘭一樣,德意志和日耳曼也差不多。

看到馬斯爾斯的所謂證據,西爾維斯真是無語死了,一塊石碑要是就能解決問題,那當初法國在洛林和阿爾薩斯立的石碑就應該能阻止普法戰爭。

當然,西爾維斯雖然不滿,但是東非畢竟是地頭蛇,所以他說道:“這個話題我先不和你爭辯,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和東非發生衝突,但是你們要先將這些伊默里納王國餘孽交給我們。”

馬斯爾斯自然不重視所謂伊默里納王國餘孽,畢竟自己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本來就是爲了堵死這些伊默里納王國殘餘勢力進入東非國土的。

“當然,不過前提是你們先退出我們的國土,我們才能把人交給你們。”

聽到馬斯爾斯的話,西爾維斯不爽到咬牙切齒,但是終歸按照他說的做了,於是法國一方撤到石碑後,而馬斯爾斯也按照約定將這羣伊默里納王國殘餘勢力轉交給法國人。

“上校,這羣東非人太囂張跋扈了!我們就這麼認了麼?”在回去途中,有下屬不滿的問道。

西爾維斯上校不爽的說道:“怎麼,你要和東非打一架?你知道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兵力麼?別看那個東非軍官帶的人不多,可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整體兵力絕對遠在我國之上,如果這種情況下貿然發生衝突,那南非戰爭就是我們的下場。”

“難道你指望本土不遠萬里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然後復刻英國人的‘榮光’……”

在西爾維斯上校一通怒罵中,誰也沒再提剛剛的衝突。

在沉默片刻後,西爾維斯說道:“硬的肯定是不行,這件事只能由政府去和東非這羣鄉巴佬干涉,這就不在我們考慮範圍之內了。”

西爾維斯一行人會去後,自然添油加醋的將今天的遭遇的彙報給了法國政府。

而作爲列強,法國什麼時候受過這個委屈,所以政府對此事的態度自然是……和東非談判。

除了馬達加斯加島地區的爭議以外,實際上法國還有兩塊殖民地和東非接壤,包括加蓬殖民地和法屬索馬里蘭(吉布提)。

當然,其實法屬索馬里蘭和東非之間沒什麼聯繫,雖然有一小段接壤,但也不是讓人重視的沙漠地帶。

重點則是加蓬殖民地和馬達加斯加島殖民地同東非的主權劃分問題,又南非戰爭前車之鑑,法國人自然不可能頭鐵到和東非來一場非洲大戰。

當時英國人可是拉着葡萄牙和幾萬布爾人炮灰都沒在東非手裡佔到便宜,所以和東非溝通,還是要以“理”服人,不能“粗暴”。

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903章 萊茵宮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章 戰爭臨近第1015章 市場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930章 漢薩省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93章 肢解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02章 爭論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45章 空軍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98章 貝拉市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404章 警告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474章 討論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63章 代理人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60章 衝突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歷史課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04章 卡賓達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549章 潰兵第357章 索加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435章 雙總部第780章 追蹤第276章 “老朋友”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222章 會面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11章 送行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402章 契卡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316章 對話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58章 巴拉圭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833章 拖拉機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617章 行動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13章 抉擇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437章 徵兵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426章 鋁都第1437章 徵兵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
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903章 萊茵宮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章 戰爭臨近第1015章 市場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930章 漢薩省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93章 肢解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02章 爭論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45章 空軍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98章 貝拉市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404章 警告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474章 討論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63章 代理人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60章 衝突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歷史課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04章 卡賓達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549章 潰兵第357章 索加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435章 雙總部第780章 追蹤第276章 “老朋友”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222章 會面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11章 送行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402章 契卡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316章 對話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58章 巴拉圭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833章 拖拉機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617章 行動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13章 抉擇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437章 徵兵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426章 鋁都第1437章 徵兵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