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人口危機

在經濟危機的加持下,東非迎來難得的移民潮,在東非移民潮是專門用來指德意志移民,而非其他移民,如果東非真放開移民政策那人口增長速度就太恐怖了。

所以在1874年,東非再次反其道而行之,進一步提高了移民門檻,對移民的健康審查進一步嚴格。不要小看健康審查這項指標,單這一項能篩選掉一大批不符合恩斯特心理預期的移民。

19世紀實際上是黑暗和發展並存的時代,21世紀遠東人看西方的毒品問題感覺西方很亂,但是19世紀才叫真的亂,因爲毒品在19世紀並不是問題,是一件習以爲常的事。

這件事恩斯特在前世非洲就可以感受出來,非洲人的生活狀態其實就和近代歐美以外的地區沒有太大區別。

在非洲街頭的癮君子,幾乎許多非洲城市都有,而且不像美國人講究,高科技製作或者從墨西哥進口,什麼止咳糖漿,膠水,航空燃油都可以吸食。

WWW▪тt kǎn▪¢O

19世紀沒有那麼多胡裡花哨的,就是鴉片和化學類藥物氾濫,加上沒有監管制度,普通人購買很方便。

所以東非對健康審查嚴格起來後,立刻就能篩選掉百分之二十的移民,當然,不僅僅是毒品問題,還包括其他指標。

實際上任何人處於恩斯特的位置,都會對暴增的移民感覺恐懼,一兩天沒有感受,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己當初定的移民政策還是有些粗糙。

東非人口增長速度太快了,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要快,拿同是移民國家的美國對比,美國在1800年人口只有五百萬,到了1850年就直接變成了四倍多,達到兩千三百多萬。

按照美國這個人口趨勢,那東非如果執行和美國一樣的人口制度,那等到十九世紀末,東非人口至少四千多萬。

可是東非顯然和美國不一樣,東非人的生育率明顯比美國高,而且民衆生育慾望至少在未來三十年內不會有太大變動。

這種事情恩斯特都不用多想,在21世紀,遠東農村許多老一輩人都維持着“多子多福”的想法,恩斯特父母也是如此,而東非一個農業國,即便在極短時間內變成工業國,社會思維依然會按照慣性繼續維持很長時間。

工業化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會在早期工業化階段迎來一次人口暴漲,這一點東非可能不會出現,因爲東非的人口增長已經爆炸,而且有一套比較初級的工業體系。

所以即便生產力水平和醫療水平提高,東非的人口增長也不會再次驟然大幅度增加。

因爲當前東非的出生率就已經是東非的極限了,這和東非的社會分配問題有關,雖然黑興根王室的財富和國家財政是兩個體系。

黑興根王室資本是東非建設的主力軍,而國家財政收入雖然少,但是支出負擔也比較輕。

說是計劃經濟,實際上國有企業只有寥寥幾家規模不大的工廠,國家的農業稅收是其最大財政來源。

不能小看農業稅,東非不是一般的農業國家,算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稅比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財政收入都要高。

所以東非王國的財政收入和許多國家相比並不算少,而財政收入支付的大頭就是供養東非新出生人口。 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幾個大的項,這使得前十年東非人口能夠肆無忌憚的野蠻增長,所以恩斯特打算在1875年終止這一項扶持計劃,東非人民再這樣生下去就不是國家能負擔起來的了。

而且現在東非人口成謎,已經好三年沒有統計人口數據,不是東非懈怠了,而是統計難以像以前一樣細緻,你今天統計的數據,明天就可能因爲新生兒數量增加被推翻,如果每年都統計人口數據,那東非的統計人員能被累死。

當然,停止新生兒補助,不能說幹就幹,要先讓政策變動傳遍東非,別到時候有民衆不知道政策變動。還接着大生特生。

“東非人口增長速度超出預期,所以從明年開始,除了教育依然免費以外,其他各類生育扶持都要縮減和停止,東非的一些家庭已經七八個孩子,有的甚至超過十個(這種屬於家庭移民),如果這種現象在東非成爲普遍現象,那二十年後,東非人口會是多少?大量新生兒已經成爲東非的負擔,所以我們現在要讓東非的人口增長率回到正常水平,減少政府幹預和引導。”恩斯特在東非人口會議上說道。

恩斯特發言完畢後,其他人也展開了激烈討論。

“殿下,雖然我國出生率高,但是成活率應該達不到那種程度。”

“話是這麼說,可我們的新生兒成活率也不低,甚至比一些落後地區要高,即便一家新生人口數量達不到七八個水平,至少四五個總該有的,而且這不是極限,東非從殖民地到王國總共才十年,人口基數已經培養起來,下個十年會怎麼樣?”

“這還沒有算移民,移民數量也相當多,我們的移民規模和美國是一個量級的,尤其是這次經濟危機,恐怕又有不止百萬規模人口流入東非。”

“所以不僅僅是新生兒補助,移民人口也應該加以限制,現在東非是比較空曠,但是我們不能爲了開發東非就盲目輸入人口,土地再多,它也是有限的。”

“還有國民意識形態問題,作爲移民國家,我們東非的國民意識形態尚且不牢固,源源不斷的外來人口,會稀釋我們之前所做的努力。”

有反對的,就有支持的,不過支持者的理由都不太具有說服力。

畢竟東非王國由不是要搞節育,只是停發生育補助,你想生沒有人攔着,但是要看工資夠不夠用,如果自願節衣縮食生孩子可以繼續,但是在東非,棄養可是重罪,所以必須量入爲出,慎重考慮。

“好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現在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你們要通知各級政府,把這次政策變動通知到每家每戶,明年包括以後出生的新生兒,都不再享受政府補貼,當然,今年在孕的要統計到位,接下來五個月是最後的窗口期。”

1874年政府日常工作會議上,東非人口政策發生轉變,實際也說明了東非人口不需要移民同樣可以完成自我更新和滿足東非的建設需求。

東非王國的人口已經不再是國家短板,同時東非對人口的追求也開始從數量向質量過渡。

雖然西部內陸人口依然不足,但是東部人口已經達到可以滿足外溢的條件,加上移民工作仍然進行,消化西部內陸只剩下時間問題。

第520章 發電廠第1184章 通吃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749章 南下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78章 無線電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28章 打探第926章 機耕路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789章 態度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44章 到家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13章 不畏戰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12章 萌芽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39章 鄰居論第797章第949章 戰敗第531章 兵城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52章 夏威夷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09章 事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79章 總部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402章 契卡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67章 推銷第418章 學徒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81章 “火車頭”第187章 勸說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33章 拖拉機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749章 南下第1211章 集中營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1章 坦噶港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976章 開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89章 佔領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73章 籌備第688章 巡邏兵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請假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04章 卡賓達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878章 無線電
第520章 發電廠第1184章 通吃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749章 南下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78章 無線電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28章 打探第926章 機耕路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789章 態度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44章 到家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13章 不畏戰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12章 萌芽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39章 鄰居論第797章第949章 戰敗第531章 兵城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52章 夏威夷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09章 事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79章 總部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402章 契卡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67章 推銷第418章 學徒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81章 “火車頭”第187章 勸說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33章 拖拉機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749章 南下第1211章 集中營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1章 坦噶港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976章 開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89章 佔領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73章 籌備第688章 巡邏兵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請假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04章 卡賓達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878章 無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