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

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

作爲非洲第一“強國”,具體的體現,自然是社會的發展狀態,雖然東非的社會制度看似“一團亂麻”,但是整體社會風貌和整個時代基本上是同步的。

達累斯薩拉姆市。

達累斯薩拉姆市常年位居東非經濟第一,同時是東非最大的綜合性城市,許多數據位列前茅,所以很多新事物都會出現在達累斯薩拉姆市。

1887年,東非第一輛有軌電車也正式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啓航運行,引起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的圍觀。

早在1881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在柏林近郊鋪設的第一條電車軌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有軌電車雛形。

實際上1870年西門子就開始研究有軌電車,1879年柏林世界博覽會上西門子就有了樣車,作爲同行,柏林電力公司自然不甘人後,在1875年就聯合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開始設計了有軌電車。

1883年成功推出了自己的車型,1885年東非政府就擬定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建設有軌電車線路。

直到1887年,東非第一輛有軌電車,終於在達累斯薩拉姆市運營,同時達累斯薩拉姆市把有軌馬車線路改建成電氣化有軌電車線路,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投入商業運營的有軌電車系統(原歷史是美國1888年)。

當然,在此之前奧匈帝國就在塞拉熱窩試運營了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但是因爲技術上的缺憾,薩拉熱窩的有軌電車還需要馬來提供部分動力,所以並不算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有軌電車。

作爲對比,西門子在德國也不是那麼順利了,時間回到1880年,當時準備大幹一場的西門子,計劃在柏林建造一條高架電力城軌鐵路,然而此舉卻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堅決反對,因爲當地居民認爲,修建高架鐵路會讓房地產貶值。

東非就沒有這個問題,首先在於東非政府的話語權更大,這爲有軌電車推行普及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東非道路早就預留了有軌電車的運營空間,所以改造也不會對東非道路交通造成太大困擾,再者說東非也沒有建設高架的想法。

“在1807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條用馬車牽引的客運軌道公交車,並且在歐洲諸多城市得到推廣,有軌電車就是在此基礎上使用電機作爲動力來源,發展而來的新型軌道交通車輛,屬於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

“爲了保證倫敦的通行,每天有成千上萬匹馬運作,這也給倫敦市的衛生問題帶來巨大壓力,當然,這也是諸多城市的通病,我們達累斯薩拉姆市也是如此,大量的糞便和尿液,是清潔工的噩夢,所以更加環保的有軌電車對於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將發揮巨大作用。”

目前城市主流公共交通依然是公共馬車,但是無可置疑的是有軌電車將會取代有軌公共馬車,成爲城市軌道交通的新寵,在這方面最瘋狂的就是前世美國人,修建了七萬多公里的有軌電車線路,比許多國家的鐵路都要長。

東非作爲在電力領域下重注的國家,像有軌電車這種電力和交通產業的重要新產物,自然十分重視。

目前達累斯薩拉姆市有軌電車廠已經投入生產,整個城市的有軌電車線路也徹底改造完成,可以覆蓋兩座主城區。

“這種電車的軌道,在此之前還以爲是城市鐵路的軌道,沒想到就跑這個玩意,不過這種電車,真的能跑起來麼?”有市民問道。

城市內部鐵路在這個時代並不算罕見,就比如倫敦和紐約的很多火車站建在市內,這是從經濟利益上考量,就比如東非的車站一般建在郊區一樣。 對於見慣新鮮事物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來說,有軌電車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按照官方說法,有軌電車靠的是天上架着的電纜供電。

爲此達累斯薩拉姆市中間道路的綠化帶裡還架起了電線杆,爲其提供動力來源。

“汽車買不起,有軌電車的票價卻極其便宜,完全可以來嘗試一下,而且很多人沒有坐過火車,也可以用它來平替一下體驗!”

東非新修了不少鐵路,但是坐過鐵路鐵路的人卻非常少,有軌電車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種缺憾,而且他的價格十分親民,按照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工資水平,完全擔負的起。

在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沒有出現的時代,有軌電車就是最優的選擇,即便是21世紀,有軌電車也是介於公共汽車和輕軌之間的一種常規城市交通方式。

在恩斯特看來,有軌電車的發展潛力是比較巨大的,就算是未來,也不會顯得過時。

而之所以會在前世20世紀中葉,各個國家大量淘汰有軌電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汽車出現,且汽車發展早期沒有所謂的能源危機,所以按照當時人的思維有軌電車完全比不過汽車好用,一個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年代,世界大戰將整個歐洲變成了一片焦土,而軌道交通維護比較麻煩。

後來在能源危機,環保理念和城市交通發展的大趨勢下,有軌電車又在歐洲和遠東帝國重新“死灰復燃”。

有軌電車其實應該屬於“輕軌”的一種,甚至能和高鐵扯上關係,所以發展有軌電車對於技術積累絕對是利大於弊。

東非是一個能源比較“稀缺”的國家,主要就是石油資源上,所以對於東非而言,電力代替部分化石能源很有必要。

目前東非在電力供應問題上是多極化發展,除了核能門檻過高以外,火電,風電,水電,甚至太陽能,潮汐能都是東非重點攻克的項目。

這也是恩斯特對東非電力領域發展的指導方向,同時特斯拉的交流電也在東非試運營,尤其是長距離輸電項目,這些都爲東非電氣化發展鋪平道路。

火電有南部煤礦作爲支撐,也是當前主流發電模式,而水電則是重點攻關項目,東非的水力資源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是電力供應方向最重要的突破點。

尤其是西部剛果盆地區域,水量大,落差大,且全年流量穩定(僅次於撒哈拉沙漠),如果能得到開發,基本上可以解決未來東非大部分電力供應問題。

而其他能源方面,東非是風力比較充裕的地區,太陽能潛力也非常高,是太陽輻射第二多的地區,除了熱帶沙漠以外,面積龐大的高原爲東非提供了巨大潛力。

最後也就是核能,東非鈾礦非常豐富,可惜這種尖端技術,還不是東非目前可以窺視的。

(本章完)

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09章 事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65章 高原省第1404章 警告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08章 分析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61章 分贓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84章 連環計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17章 輿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361章 k001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44章 魯道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184章 通吃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609章 提升第615章 交流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523章 旱情第1164章 爭議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200章 分裂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11章 輸血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57章 索加第484章 訓練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925章 造船業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31章 兵城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77章 放牧第953章 新家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07章 迂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
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09章 事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65章 高原省第1404章 警告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08章 分析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61章 分贓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84章 連環計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17章 輿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361章 k001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44章 魯道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184章 通吃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609章 提升第615章 交流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523章 旱情第1164章 爭議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200章 分裂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11章 輸血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57章 索加第484章 訓練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925章 造船業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31章 兵城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77章 放牧第953章 新家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07章 迂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