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

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

東非殖民地,第二鎮。

這裡是前世坦桑尼亞的小鎮魯伏所在地,而小萊茵河前世的名字就是魯伏河。

小萊茵河在東非地區呈西南-東北走向,從烏盧古魯山區出發,向東在基薩基轉東北流向,在巴加莫約以北注入印度洋桑給巴爾海峽。

第二鎮就位於小萊茵河的東部河岸,新分配的五百多華人移民被安置在這裡,同時從第一鎮抽調了已經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五十多移民來指導新移民的生產與生活,還有有三名德意志人負責當地治安管理。

恩斯特倒不怕這些華人移民會起壞心思,這些都是經過挑選,大字不識的老農民,本身沒有什麼反抗意識。

衆所周知,華人在沒有被逼到沒有活路之前的忍耐性是全世界第二高的,第一是擅於不抵抗的印度人,

至於法國人戰場上可以投降,但是你要降低他們的待遇,第二天巴黎刁民就敢圍攻政府大樓。(冷笑話)

這是恩斯特的看法,不過就這個時代而言絕對是如此,畢竟最底層的華人深諳“民不與官鬥”的金科玉律。

看古代,華夏曆史上的那些帶頭反抗者就算沒有接受過教育,也看過幾本書,典型的如剛剛被鎮壓的太平天國,其領導人洪秀全,本身就參加過科舉,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高材生了。

往遠了說,華夏曆史上最早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都能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樣的話,就算他真的沒有讀過書,那肯定聽過些大道理,有見識,畢竟能當屯長大概率接觸的到秦代的下層官僚和地方權貴。

所以恩斯特在挑選移民時,最優先的就是窮過三代的農民,甚至是流民,他們基本上不可能有什麼文化和見識,最多也就接觸過些戲曲,評書。

前世作爲華夏人,恩斯特最懂這些人的想法,沒有人帶頭成不了氣候,可華人又最不願當“出頭鳥”,歷朝歷代加強對底層民衆的思想禁錮,最後導致了“金陵大屠殺”,這樣的悲劇。

奴性民衆是殖民者最喜歡的統治羣體,也難怪英國人那麼喜歡在殖民地使用印度人,聽話是一方面,狐假虎威的本事也是天生就會,剛好配合英國鎮壓各個殖民地。

東非殖民地就不會出現狀況,真正該當心反而是那些暫時被俘虜的土著,現在他們人不多,沒法鬧事,未來就需要警惕了。

至於華人,在東非殖民地的地位可不低,至少理論上如此,畢竟在東非的德意志人和華人在身份上都是黑興根財團的僱傭工人,都是簽了合同的,所以兩者名義上平等。

就像後世說的人人平等一樣,可在公司裡你敢說對上司說這樣的話?所以實際情況是德意志人在東非殖民地都屬於管理層,華人則是被管理層,和公司類似。

而土著從一開始就沒有被算在東非殖民地的民衆之內,目前屬於資產,而且是待出售資產。

受到東非殖民地開發的影響,桑給巴爾蘇丹國甚至玩起了薄利多銷的策略,銷往阿拉伯地區的土著奴隸都降價了。

有了這些土著做比較,新來的華人移民更加老實,賣力幹活,畢竟土著已經證明了德意志人不是善茬,主次要時刻放在心裡。

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鎮很快就開發出來了,有了第一鎮的經驗,只要按照流程第二鎮就出現在了東非的土地上。

這次也有新的突破,那就是水稻種植,這是從印度地區引入的秈型水稻,坦桑尼亞和印度同屬屬於熱帶,所以東非殖民地沒有直接嘗試亞熱帶的水稻種植,且印度運輸過來也方便,距離更近一些,只要和沿途經過達累斯薩拉姆港的英國商人談好價格就能在他們回程時捎帶上一些。

第二鎮緊靠小萊茵河,水源上比第一鎮更有保障,所以在第二鎮大量種植的是水稻,未來東非殖民地那些溼地附近大概率會和第二鎮一樣,選種水稻。

畢竟水稻的產量比小麥高,在同樣需要人力開發的東非殖民地,當前多付出一些人力成本,追求更好的產量也說的過去。

不僅如此,恩斯特未來還打算在東非殖民地種植產量更高的玉米,前世非洲就是玉米種植廣泛的大洲。

……

第二鎮,新來的移民正在開墾新開發的水田,通過水車從河邊將小萊茵河的河水引入溝渠裡,導入到磊好田埂的水田裡。

李鐵柱和同行的農工埋頭挖着新引水渠,黑瘦的身體揮起鐵鍬來顯得毫不費力,一腳踩在普魯士產的鐵鍬上,鬆軟的紅壤就就被鐵鍬帶出來,手一擡,將鐵鍬翻面,泥土順勢磊在一邊的田埂上。

“嘉祥叔,恁來這裡有幾個月了,和俺們說說這基爾曼(德語音譯)人到底咋樣?說話算不算數?”李鐵柱一邊邊挖着溝,一邊問道。

李鐵柱是剛從華北來到東非殖民地的新人,對於東非殖民地的那些德意志人還不太瞭解。

張嘉祥在前邊挖着土,說道:“恁問那麼多幹啥?到哪不是討口飯吃,這以前在大清國不還是給地主老爺當佃農,來到啊…啊飛卡(德語音譯)不就是給基爾曼老爺當佃農怕啥?”

李鐵柱道:“那咱在大清國給地主老爺代代種地,知根知底,這基爾曼老爺咱們可不熟,心裡沒底不是害怕麼?”

“你小子怕啥,年紀輕輕的,基爾曼人在可怕能比伱們村的周老爺可怕?要不是沒有活路,你能跑到啊飛卡給基爾曼老爺種地,整天別瞎想,有的沒的,只要基爾曼老爺給口吃的就謝天謝地了。”張嘉祥對着李鐵柱說道。

“這也是,今年俺那塊天干,河裡沒水,周老爺都跑城裡去過日子了,還收的租一分也不能少,家裡一點糧沒有,餓的不能活了,基爾曼老爺來招工,俺就報了名,最後上了海上的船。”李鐵柱回憶到。

接着說:“那船還是俺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過那麼大的,比周老爺家的宅子還大,就是船上的日子不好過,頭幾天整地上吐下瀉,在碼頭分的那點口糧都喂海里魚了。”

“來到啊飛卡就好了,我開始也是這樣過來的,現在好了天天頓頓能吃飽,還是三頓飯,擱大清國哪感想這好日子!月底收工,乾的好還能分二兩肉,這日子比過年都好啊!”張嘉譯感慨到。

“活幹的好,真能吃到肉?嘉祥叔你可別騙我。”李鐵柱兩眼放光的問到。

“我騙你幹啥?我可是三個月都吃到了,只要不混到最後一名,每個小隊都能分到點。”

李鐵柱聞言道:“那咱們可待好好幹,我都好幾年沒嘗過肉味了!”

說着更加賣力了,其他人也在一旁聽着兩人的對話,心裡也有了期待,修水渠的進度大大加快。

第二鎮也在新移民的手中變得越來越像模像樣,連負責管理的德意志人都對於這些華人的勤勞感到一絲驚訝,單就吃苦耐勞精神層面而言,華人確實令人敬佩。

(本章完)

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185章 速成第936章 軍售第499章 建交熱第332章 稻種第426章 回歐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460章 衝突第742章 大捷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81章 國禮第1395章 下藥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82章 中間商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291章 “偷國”第444章 到家第492章 靜坐戰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02章 爭論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207章 換牌第924章 海洋第327章 南下第128章 打探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523章 旱情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296章 接見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89章 易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413章 拉攏第633章 “故”人第1200章 電氣化第520章 發電廠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02章 妥協第38章 開墾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220章第726章 深入請假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598章 新年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204章 “流放”?“潤”!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56章 氣吐血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51章 過往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936章 軍售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973章 籌備第196章 鐵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
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185章 速成第936章 軍售第499章 建交熱第332章 稻種第426章 回歐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460章 衝突第742章 大捷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81章 國禮第1395章 下藥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82章 中間商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291章 “偷國”第444章 到家第492章 靜坐戰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02章 爭論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207章 換牌第924章 海洋第327章 南下第128章 打探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523章 旱情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296章 接見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89章 易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413章 拉攏第633章 “故”人第1200章 電氣化第520章 發電廠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02章 妥協第38章 開墾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220章第726章 深入請假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598章 新年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204章 “流放”?“潤”!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56章 氣吐血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51章 過往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936章 軍售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973章 籌備第196章 鐵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