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

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

巴拉圭戰爭造成了大量的孤兒外,其實最多的還是單親家庭和單身婦女。

目前巴拉圭戰爭還沒有結束,但至少估計也積攢了七八萬失去丈夫和父親的孤兒寡母。

隨着黑興根財團的介入,一部分人已經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前往東非開展新的生活。

按照前世巴拉圭戰爭結束的時間,這個項目還可以持續個三四年。

在巴拉圭新政府建立之前,東非殖民地至少可以吸納數萬巴拉圭移民,如果協調的好,十幾萬也不是不可能。

這種事也就是戰爭期間可以做,畢竟作爲人口小國的巴拉圭,本來人就少,戰前也就五六十萬規模(也有數據說一百多萬,畢竟那個時代許多國家沒有人口普查)。

東非殖民地的做法,就是在挖斷巴拉圭的根基,但是巴拉圭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本來巴拉圭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未來多吸納些移民就行了,當然這話和放屁沒有區別,要是移民那麼好招募,恩斯特也不會那麼難做了。

而且戰後的巴拉圭又是被割走大片土地,國內又是一片廢墟,哪個移民如此不長眼想來巴拉圭發展,隔壁的巴西和阿根廷不香麼!

這一點,東非殖民地反而強的多,雖然東非殖民地開闢時間不長,但已經是非洲(不包括北非)發展相當不錯的地方了。

而東非的環境,不說和阿根廷比(畢竟和歐洲類似,移民不用適應),總和巴西高原差不多。

加上東非殖民地有計劃,有預謀的招收移民,比那些靠自發移民的美洲國家快多了。

也就是東非殖民地寧缺毋濫,對一些地痞流氓,小偷小摸的移民比較排斥,同時防範一些不好統治,不利於穩定的移民團體,比如鄉黨,宗族。

不然,每年移民數量超越美國都不是夢,光遠東的移民就能排到世界各國移民數量第一。

這不是誇張,因爲當代移民,想買的起一張船票,那是相當的困難,除非能遇到一些殖民地緊急招募人手的情況,問題是這種情況不是持續的。

也不是沒有國家想好好建設殖民地來反哺自己,當年英國人在美洲付出的心血可不少,最後一場獨立戰爭全打了水漂。

所以恩斯特對東非殖民地的移民把關相當嚴,杜絕出現美國那種反骨仔。

美國之所以能獨立,是因爲其大量的精英分子存在,畢竟五月花號逃到美國去的不是難民,而是有知識的和組織的清教徒。

前世有一種說法,就是加爾文的清教主義理論是美國的立國基礎。

所以恩斯特對任何可能團結移民的理論和信仰,或者血緣和宗族……大爲排斥。

東非殖民地連傳教士和教堂都沒有,而且移民的信仰混亂不堪,新教徒,天主教徒,東正教徒,甚至有少量的綠教徒。

來自遠東的移民信仰就更混亂了,什麼祖宗,家仙,老天爺,玉皇大帝,城隍……甚至有些和西方移民接觸多的人,還會給上帝和真主猜一猜,充分體現了其實用主義思維。

東非殖民地在管理上類似於公司,恩斯特自然不會主動推動教堂的建設,而且沒有招募傳教士的想法。

東非的移民大多都是文盲和老農民,沒有系統學習過宗教知識,即使自發的在家中來些儀式,也不過是一知半解,靠的是世代傳承的經驗。

而傳教士是可以通過對宗教的解釋權,同時通過傳教活動,串聯民衆的,所以恩斯特嚴格禁止宗教人士進入東非殖民地。

而東非殖民地的移民,大多是些普通人,也沒什麼野心,領導層大多是退休就回到德意志養老的德意志人。

加上忠心耿耿的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牽制,黑興根財團對領導層的不間斷充實。

當前東非殖民地政府相當穩定,處在多方牽制的狀態中,而唯一維繫東非殖民地的樞紐就是恩斯特。

至於說在東非殖民地搞事,不說各方之間的牽制,就是離開黑興根財團的外貿體系,東非殖民地的經濟結構就會解體崩潰。

……

1867年9月10日。

莫根斯·克羅格。

東非殖民地,下濱海區,羅恩羅達市,馬薩西鎮,恩加加村的村長。

他正帶着從巴拉圭分配到恩加加村的移民,看他們的新居所。

“各位女士,當前東非地區的條件還不是太好,所以這些房子裡的傢俱等設施還比較簡陋,但是環境絕對不算差。”

莫根斯·克羅格指着門外說道:

“你們看見那些成片的良田了麼?是不是感覺很好,要知道一年前,恩加加村還是一片只有野生動物生存的荒野,而隨着移民的到來,恩加加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開發出來,所以不用擔心東非殖民地的居住條件和未來發展前景。這裡遠離戰爭,而且秩序井然,隨着政府對周圍野獸的清理,已經看不到野獸的蹤跡,十分安全。”

負責翻譯的是巴拉圭會說德語的居民,這些從巴拉圭到東非來逃避戰亂的移民,雖然大多數都是西班牙裔,但是德意志早些年的支離破碎和戰亂造就了大量的德意志人出走海外。

目前普魯士整合了北德意志地區纔好起來,移民潮被降溫,而女翻譯就是祖輩移民到巴拉圭的德意志人,所以會德語和西班牙語兩種語言。

莫根斯·克羅格接着說道:“而且你們絕對是趕上了好時候,爲了照顧你們這些因爲戰爭原因造成的孤兒寡母,普魯士的恩斯特王子殿下,也就是東非殖民地的所有者,親自討腰包,補助伱們這些可憐人,而且東非殖民地免費提供你們的孩子接受教育……所以安心在恩加加村生活,未來會好起來的。”

聽過莫根斯·克羅格村長的介紹,這些從遙遠國度漂洋過海的巴拉圭婦女放下心來。

有的喜極而泣,對着上帝,祝福恩斯特身體健康。

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她們也是可憐人,而且戰爭還在繼續,看不到結束的希望,所以許多人爲了孩子的安全,不得不離開巴拉圭那個是非之地,到東非來生活。

當然,生活補貼也給了她們下一些決心,畢竟以後孩子只能靠自己拉扯大了,有一筆補貼能減輕自己的壓力。

在來東非之前,或許還擔心當地政府食言,現在房子一分,心立刻就安定了下來。

(本章完)

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453章 借款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72章 菸草種植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444章 到家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326章 野望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377章 賄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233章 抓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063章 推力第240章 大借款第163章 年底第361章 k001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21章 申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949章 戰敗第545章 孤兒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368章 插曲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236章 敖德薩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72章 心態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418章 學徒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98章 新年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84章 通吃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315章 交接第861章 分贓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688章 巡邏兵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821章 裁軍第821章 裁軍第810章 海岸線第822章 卡賓達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2章 麪粉廠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37章 颱風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372章 平原省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77章 放牧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32章 押解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8章 衝突升級
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453章 借款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72章 菸草種植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444章 到家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326章 野望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377章 賄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233章 抓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063章 推力第240章 大借款第163章 年底第361章 k001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21章 申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949章 戰敗第545章 孤兒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368章 插曲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236章 敖德薩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72章 心態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418章 學徒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98章 新年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84章 通吃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315章 交接第861章 分贓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688章 巡邏兵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821章 裁軍第821章 裁軍第810章 海岸線第822章 卡賓達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2章 麪粉廠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37章 颱風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372章 平原省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77章 放牧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32章 押解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8章 衝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