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加大投資

紐約,黑興根銀行北美分行。

“喬納森先生!這是從總部發來的重要信件,請你過目。”

“嗯,把它拿給我!”

喬納森接過信件,看了一下信封。

“你先出去,接下來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進來。”

“是,行長。”

等到下屬離開後,喬納森纔開始小心翼翼拆解信封,然後讀了起來。

不久,喬納森的表情有些驚訝,甚至有些不敢置信,這是總部的決策?他們瘋了!如果這麼幹,那要損失多少錢?

至於總部的評估風險,喬納森是不太相信的,按照目前美國的情況,喬納森感覺它的經濟纔剛剛起步,雖然美國社會治安有些混亂,但是黑紅也是紅麼,混亂一樣可以促進經濟活力,至少說明當地政策很寬鬆,就像那些意大利人在美國搞黑色產業,一樣可以爲美國社會創造價值。

就比如前世美國的癮君子們,產生的市場,至少養活了上百萬墨西哥人,爲平衡美墨貿易做出巨大貢獻。雖然毒品這玩意危害巨大,但是一點也不妨礙它是產業,灰色產業也是產業,一樣有價值,這是資本主義市場價值觀下的必然。

雖然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拿走,但是隻要能留在美國,那就是美國的,他們又不傻,在美國,錢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同時象徵社會地位,可比遍地貴族的舊大陸待着舒服。

不過,喬納森雖然不理解,還是準備照做,誰讓自己只是個打工的呢!

把信件銷燬後,喬納森開始召開會議。

喬納森:“從現在開始,進一步放開限制,我們準備在美國大幹一場,爲推動美國社會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美國的情況就是好的不得了,做什麼都掙錢,但是黑興根銀行的審覈機制對一些傳統行業很不友好。

現在,喬納森根據總部指示要放開這方面限制了,也就是說新的大量資本即將被注入美國市場。

“只要確定可以賺大錢,風險大一些也無所謂,在今年年底前我們都要以這個目標來開展本行的業務!”

黑興根銀行北美分行,在美最大投資就是科技板塊,主要就是電力行業,現在則是要進軍所有產業。

和美國所有銀行一樣,別管他是什麼,只要賺錢,這個項目,我投了!

不過這次投資只會持續半年,明年開始北美分行的活動目標是把這些臨時炒作起來的項目在高價位出售掉,什麼時候是高價位,這個問題很難搞清楚,不過總部給的時間一到,賣就對了。

這件事,喬納森並沒有和下屬們透露,也是喬納森最不理解的,要是賣掉後,這些資產的價格還在上漲怎麼辦?那豈不是虧大了!

……

不僅僅是美國,在遠東,黑興根財團也在加大力度投資,不過錨定的產業主要針對遠東國內市場,而不是出口產業,遠東平民也有巨大的需求,黑興根財團通過和晉商,徽商合作,一起開發遠東北方市場。

不可否認,黑興根財團的投資,會造成許多傳統手工業破產,而且晉商領袖,喬致庸有意學習西方銀行模式改造晉商的票號,會加速這種情況。

他們在學習西方銀行模式的時候,也必然會接觸到國際上的新事物,而這對於晉商來說恰好是他們所欠缺的,晉商從鼎盛到突然衰落,本質上就是缺乏國際視野,

歷史上在晉商發展的輝煌時期,西方資本主義也正在蓬勃發展,而晉商在和俄國打交道時,對他們的大機器生產毫不感興趣,在和歐洲船隻進行貿易往來時,除了自己所需的商品外,其它彷彿都難以入晉商的眼,他們急於求成,固步自封,沒意識到自己正在和世界大環境脫節,他們懶於學習新技術,也捨不得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投資在新的機器設備和技術上,只顧眼前利益購房置地。

但是黑興根銀行這個競爭對手的出現,直接把晉商在華北東部的地盤在極短時間內搶奪過去,讓喬致庸看到了晉商所面臨的巨大危機。

連正常商業行爲都競爭不過西方人,如果晉商繼續固步自封,那北方市場遲早有一天會被黑興根銀行吞掉。

至於和晉商關係密切的清政府,也不能拯救晉商,面對西方人,清政府也曾試圖過閉關鎖國,保護本國市場,但是很明顯,在西方人的堅船利炮下失敗了。

黑興根財團在北方的極速膨脹就是證明,畢竟黑興根財團背後有兩個世界列強,還有一個不爲世人熟知的“大國”,光是德國的虎威就夠清政府畏懼的了,那可是憑藉一己之力擊敗了法蘭西的存在。

加上黑興根財團的帶動,就讓德意志商人在遠東北方真的形成了可以和英法美競爭的潛力。

目前,其他國家在遠東還僅僅是停留在沿海和交通便利地區,黑興根財團卻硬生生克服內陸交通不便,進入其腹地。

而黑興根財團能辦到這件事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山東南部沂蒙山區交通不便,自古以來這裡就經濟不太行,而蘇北雖然一馬平川,卻也保受黃河氾濫之苦,直到咸豐年間黃河大改道,才結束蘇北地區千百年來的水患。

但是咸豐黃河大改道發生時,偏偏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軍務緊張,無暇治理黃河,南河總督楊以增上奏清廷,建議“暫緩堵築”。

也就是擺爛了,導致山東黃河洪災更爲頻繁而嚴重,山東濟水兩岸的城鎮因此衰落,以齊東縣城爲代表。

東非之所以移民來源豐富的源頭也就找到了,也就是說黑興根財團在華北的勢力範圍本來就是滿清的經濟窪地。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蘇北地區也是東部沿海地區的一處斷裂帶,發展遠不如南北,大的港口也只有一個連雲港,發展的也不太理想(相對蘇南和魯東而言)。

如今黑興根財團經濟勢力範圍內經濟最好的城市就是開封,也是唯一一個省城,但是開封以東直到沿海,基本上都是滿目瘡痍,天災人禍並行的地區,這種地方,自然不能吸引除了黑興根財團以外的西方勢力,畢竟比條件,其他地區比這裡強的多。

第318章 朱壩鎮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46章 許可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942章 宣戰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09章 聖誕節第1280章 達沃市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445章 凱末爾第1344章 輿論戰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41章 學習第168章 餐具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17章 炊事車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285章 挖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53章 下一站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88章 換師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87章 初交手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77章 放牧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1章 坦噶港第1239章 兵變第727章 艦隊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76章 開始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76章 “老朋友”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06章 “收破爛”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18章 良知第606章 後悔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58章 方針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30章 入侵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354章 電報第426章 回歐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361章 影響第903章 萊茵宮第961章 危與機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章 接觸戰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
第318章 朱壩鎮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46章 許可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942章 宣戰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09章 聖誕節第1280章 達沃市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445章 凱末爾第1344章 輿論戰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41章 學習第168章 餐具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17章 炊事車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285章 挖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53章 下一站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88章 換師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87章 初交手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77章 放牧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1章 坦噶港第1239章 兵變第727章 艦隊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76章 開始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76章 “老朋友”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06章 “收破爛”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18章 良知第606章 後悔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58章 方針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30章 入侵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354章 電報第426章 回歐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361章 影響第903章 萊茵宮第961章 危與機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章 接觸戰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