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

話說回來,芒鯨公路也不只是一條公路那麼簡單,其還配備了一條郵政部門的電報線,這也結束了西南非洲沒有電報的歷史。

主要還是鯨灣港等西南非洲沿海,通信之前一直靠郵政部的船隻,而就算距離最近的新漢堡港市也有三千公里,中間還有被開普敦的英國皇家海軍截斷的風險存在。

所以這條陸上電報線就顯得格外重要,開通後,未來西南非洲沿海有什麼風吹草動,能夠更早讓中央政府得到提醒,再做出反應。

西南非洲是現在沒有什麼價值,但萬一有人兵行險招,沿海上岸後偷襲東非腹地也不是沒有可能。

……

最近恩斯特總算把攢了大半年的工作處理的差不多,難得清閒,就前往近衛師的武器裝備試驗場看看。

近衛師部署在整個中央省境內,因爲衛戍部隊的特殊性,所以在武器裝備上一直保持一流水準。

而近衛師的武器裝備實驗場建在小萊茵河左岸的基敦達山,基敦達山其實是平原和丘陵地形,而名稱則是從土著那裡繼承得來的。

這裡距離第一鎮市直線距離八十多公里,主要依靠小萊茵的水運和第一鎮市連接,所以交通還算便利。

小萊茵河改造後,大部分河道都已經適合通航,當然,上游的瀑布區肯定無法直接通過,但是東非專門修建了運河,這也是當時中央運河分爲三段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可以繞過。

否則只依靠小萊茵,根本別想通過其原始河道直達上游地區,當然,近衛師的武器裝備實驗場距離第一鎮市不算遠,所以不用通過運河繞路。

恩斯特搭乘近衛師軍艦,兩個小時後就抵達了這裡,在碼頭上岸,可以看見一條道路向着一片建築區延伸。

道路邊上立着牌子:“軍事區域,禁止通行”,這當然是給普通人看的,防止誤入,不過基敦達山武器裝備試驗場也沒有人會刻意到這裡來。

雖然小萊茵河上會有船經過,但是這些船隻的目的地是下游的第一鎮市或者巴加莫約,而且主要以運糧爲主,並不會在基敦達山武器裝備試驗場停留。

“我們基敦達山武器裝備試驗場總面積六十一平方公里,面前的這處建築還有後面,都是這次新建設的‘軍用車輛研究所’在試驗場的東南方位,專門用來研究內燃機汽車對軍隊的應用。”試驗場的負責人馬文修斯向恩斯特介紹道。

從基敦達山的碼頭上岸後,看見的第一處建築,也就是一排小平房,就是所謂軍用車輛研究所,看起來很是簡陋,最主要的是連一臺車都沒看見。

所以恩斯特問道:“這處軍用車輛研究所怎麼一臺車也沒看見,沒有車輛你們研究什麼?”

近衛師參謀萊爾德:“殿下,軍用車輛研究所,目前處在起步階段,還沒有正式樣品和產品,這一點造車企業比我們更有研究,所以我們近衛師,和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有相關合作項目,而一部分試驗,考慮到軍事保密性需要,所以我們只能進行單獨試驗。”

“那你們的試驗品呢?”

“報告王儲殿下,我們有兩臺樣車,都是從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的達累斯薩拉姆市汽車廠採購,只不過汽車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對其中的原理,還有機械的作用,我們的人,除了兩位技術員,其他人都不十分了解,所以這兩臺車現在在倉庫裡被我們拆解研究。”馬文修斯介紹道。萊爾德也在一旁解釋道:“現在軍方的研究所,自然不能和十年磨一劍的汽車企業相比較,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光是一個引擎研究,就是世界領先水平,而軍方連相關研發人員都湊不齊,所以前期依賴企業是必然的,當然,我們近衛師也格外重視汽車在軍事上的應用前景,所以想要很進並且做出成績。”

現在東非的國營汽車廠一共有三座,分別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姆貝亞市,最後是哈拉雷市。

全部靠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今年三月份三家國營汽車廠纔剛剛完成廠區建設,預計產能是一年三十多輛,說不好聽點就是大一點的汽車作坊。

不過這也好理解,前世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汽車產業最發達的美國,年產量也才達到全年幾千輛的規模。

現在全世界汽車產業都是新東西,所以東非國營汽車廠三十輛的汽車產能已經十分龐大。

東非汽車產量如此有限,卻已經是僅次於德意志地區的世界第二大汽車產業分佈區,當然,除了三家國營汽車廠,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同時在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市還有哈拉雷市建設了三家工廠,所以東非汽車產業的格局目前是半公半私。

而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的汽車廠,主要考慮出口問題,在東非組裝生產,然後出口到其他國家去,

“我們現在正在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兩家車企合作,去年從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購入了兩臺試驗車型,技術人員也是從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聘請,而且總共就兩人,所以現在軍用車輛研究所發揮作用十分有限。”

連企業起步都如此艱難,更何況是軍方的軍用車輛研究所,現在近衛師的軍用車輛研究所可以說完全是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成立的一個“小辦公室”,只不過所有權在近衛師。

“國防部也有相關項目,不過他們主要和幾個國營汽車廠合作,直接由企業來擔負相關研究。”

國營汽車廠也屬於政府資產,所以國防部用着毫無心理負擔,而且國營汽車廠的汽車,肯定會優先考慮軍方,因爲本來就不完全以盈利爲目的,而國內能吃下更多訂單的那肯定是軍方。

這些年東非軍隊,除了海軍擴張比較誇張以外,陸軍實際沒有太大變動,甚至人數有所精簡,這就使得東非能在武器裝備上的投入研發經費更加充足。

恩斯特大概也知道了這個軍用車輛研究所的成分,現在爲止還是一個樣子貨,不過這也難怪,汽車出現時間這麼短,對汽車比較瞭解的技術人員恐怕才百十人,大部分還都在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歐洲部分工作。

而其他國家自然也有模仿者,但是現在爲止,市場上依舊只有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有成品出售。

因此從無到有,這一步對東非軍方是相當困難的,不過這已經比其他國家強的多,他們可能連樣品都沒見過。

隨後恩斯特對這裡也就沒有太多興趣,不過還是勉勵了一番:“希望你們能早點做出成績,汽車產業對軍事的影響是巨大的,就和鐵路一樣,先行一步,代表着未來少走百步,而伱們的任務就是加大這個差距。”

畢竟手下人有積極性,所以恩斯特沒有批評,而且具有實驗性質,搞不定還有車企兜底。

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45章 教育第197章 建議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5章 休整第1224章 收網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47章 畜牧業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325章 卡塔爾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5章 牛馬第183章 到達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33章 “故”人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8章 訂婚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14章 輕工業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547章 登陸第867章 推銷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82章 抉擇第199章 結款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47章 開飯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1章 煤礦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3章 抉擇第801章 恭賀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1551章 交涉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87章 西逃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4章 魯道夫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617章 行動第144章 貿易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58章 巴拉圭第97章 日常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156章 軟刀子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96章 接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75章 紹奎第366章 “禮尚往來”
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45章 教育第197章 建議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5章 休整第1224章 收網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47章 畜牧業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325章 卡塔爾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5章 牛馬第183章 到達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33章 “故”人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8章 訂婚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14章 輕工業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547章 登陸第867章 推銷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82章 抉擇第199章 結款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47章 開飯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1章 煤礦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3章 抉擇第801章 恭賀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1551章 交涉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87章 西逃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4章 魯道夫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617章 行動第144章 貿易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58章 巴拉圭第97章 日常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156章 軟刀子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96章 接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75章 紹奎第366章 “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