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入侵

第130章 入侵

在16世紀中葉,布隆迪已建立王國。以放牧爲生的圖西人到此對當地胡圖人農民建立了他們的統治。

17世紀中葉,布隆迪王國開始向外擴張,到19世紀上半期,國王恩塔爾·魯加安巴統一了布隆迪大部分地區,並佔領了今盧旺達南部與坦桑尼亞西部的一些地區。但是這個王國未能建立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長期處於分散割據狀態。

布隆迪中西部以高原地形爲主,和東非殖民地之間的地形基本上是一馬平川。

負責防守布隆迪王國的主要是東非駐守索倫湖區的軍隊和民兵,即大湖到索倫湖防線的西段。

爲了更加靈活的指揮前線,東非殖民地政府在卡桑達(地名)設立了西北戰時指揮部。

亞爾曼親自坐鎮此地,處理前線事務,根據事先的情報分析,亞爾曼決定先拿布隆迪和卡拉維兩國開刀。

布隆迪王國力量分散,諸侯和軍閥衆多,而卡拉維王國地小人少,尤其在之前的“整肅”運動中,受到的衝擊最大,所以處在半死不活的狀態。

兩個王國都受到了重創,而且由於之前東班圖人諸部的衝擊,變得更加分裂。

所以亞爾曼認爲,可以同時拿下這兩個國家,東非軍隊的主力也被亞爾曼一分爲二,分別負責兩國內的戰鬥任務,兩支主力軍隊最後在伊加拉王國和盧旺達王國邊境匯合。

……

1868年5月3日。

東非殖民地入侵布隆迪王國和卡拉維王國,沒有宣戰,東非軍隊直接越過了臨時邊界。

起初,東非士兵還想着有大戰爆發,因爲這次東非殖民地的動員是空前的,加上域外作戰,所以應該是場硬仗。

但現實和東非政府預想的不一樣,在布隆迪和卡拉維王國南部,東非軍隊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甚至是人影都很難見到。

侵略無外乎殺燒搶掠四個字,但東非軍隊在兩國境內面臨着搶無可搶的境地,殺也要有人抵抗才行,而掠奪人口,那不是東非政府的目標,驅趕土著人口才是東非的既定政策。

上次“整肅”運動效果太好,以至於整個布隆迪和卡拉維南部,東非軍隊猶如無人之境。

三天時間,西線的東非軍隊就推進了一百多公里,一路上土著非常少,村莊被廢棄,反而在密林,郊野有許多逃避戰火的土著。

遇到東非軍隊,算這些土著倒黴,這些土著裡有之前被東非被驅趕的東班圖人,在看到東非軍隊後,立刻就跑路了。

而布隆迪王國的土著那是沒見過東非軍隊的威力,還傻愣愣的留在當地,就捱了東非軍隊的鐵拳。

哪怕是民兵也能憑藉武器上的優勢對土著形成碾壓,被一陣射擊後的土著反應過來,纔開始驚慌失措的向北逃離。

布隆迪和卡拉維王國的土著,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沒有見過黑人以外的其他種族,更不要說槍械這種熱武器。

西北地區活躍的阿拉伯人和一些歐洲探險家倒是有可能攜帶一些先進的武器,但其根本上打交道的羣體還是非洲土著王國的王公貴族,比如阿拉伯人,即便是參與奴隸貿易也會選擇和土著勢力合作,一般不會親自下場,尤其是這麼深的內陸地區。

而歐洲的探險家,其實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其大多由歐洲的資本家和貴族所資助,可以說是侵略者的偵察隊,他們想獲得非洲的一手資料自然也是和非洲的酋長,國王等交流。

雖然說一路上戰果微乎其微,東非軍隊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就比如焚燒廢棄的村莊,整個東非控制區內一時之間狼煙四起。

主要是土著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東西,加上之前戰亂土地拋荒,連糧食這種有價值的物產也沒有生產,那些瓶瓶罐罐東非士兵也看不上,乾脆一把火點了,還能預防一下瘟疫滋生,誰也不知道這些村莊之前經歷過什麼,到底乾不乾淨。

布瓊布拉(坦噶尼喀湖北部城市)。

“唉,還以爲這麼興師動衆,肯定會遇到大規模戰事,結果這土著王國,在我看來還不如東非草原上的部落呢!這麼多天就遇到幾個鳥人。”海生·李和戰友吐槽道。

“這不正好嗎!你就那麼想打仗,現在每天趕趕路,放放火,遇到土著開兩槍,這麼舒服的日子你不過,非要和土著拼死拼活?”約翰·張對着老李說道。

“拼死拼活?我看只有他死我活,憑着手裡的這把槍,俺老李就沒慫過,哪次不是輕鬆解決對方。”海生·李自豪的摸着手中的槍支說道。

“那是你沒遇到狠茬子,這土著拿的都是啥武器,俺屋裡的鐵杴都比那土著的長槍(矛)強。”約翰·張說道。

“這不是他們沒有麼?他們要是也有火槍,那我自然要掂量掂量,誰讓他們沒有這傢伙事。”老李說道。

“也就欺負土著落後,清國不也是這樣被洋人欺負的?”約翰·張說道。

“嗨,別和我提什麼清國,那從上到下,皇帝老兒和地方的地主老財,沒一個好玩意,當年投胎過去絕對是上輩子造的孽,這兜兜轉轉還不如直接生在德意志呢!”老李講到。

“呵,這個時代生在德意志也未必有多好,伱看咱們隊裡的那幫奧匈移民,之前過的不也是苦日子,也就比遠東強點。”約翰·張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人家窮是窮,腰板硬啊!背後有德意志和奧匈撐腰,說話比咱硬氣。”老李反駁道。

“怕啥,咱現在也是德意志人,聽回遠東招人的人說,穿着這身,在遠東咱也是個人了,那些個地主老財,鎮長縣長,看了也要以禮相迎。”約翰·張說道。

“再說了,康斯坦丁親王和恩斯特王子可是三令五申,在東非沒有族羣之分,只要認了德意志這個招牌,那就是德意志人……”

(這是以當時時代爲背景編造的對話劇情,主要是爲了反映移民心態的轉變,請不要代入現代。)

……

奧魯奇·雷斯鬱悶的看着又一處廢棄的村落,從這個村落的規模來看,這裡很有可能是土著王國的一處重要城市。

因爲這裡比其他村子大上好幾倍,雖然按照奧魯奇·雷斯和隊伍裡的其他人的標準,這個城市不管是放在遠東還是歐洲,頂多是個大點的村莊。

但放在落後的非洲,這裡極有可能是區域內的中心城市,甚至是王公貴族的封地。

這座其貌不揚的大村莊就是前世布隆迪首都布瓊布拉,布瓊布拉當前在布隆迪並不特殊,前世也是德國人殖民此地,並以此地爲中心,統治布隆迪地區,布隆迪獨立後就繼承了布瓊布拉的首都地位。

奧魯奇·雷斯率領的隊伍三百多人,一直沿着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東岸向北一路前進。

索倫湖沿岸在以前絕對是布隆迪王國人口較爲稠密的區域,但奧魯奇·雷斯一路而來,也沒有見到多少人。

而按照奧魯奇·雷斯所率領隊伍的速度,要是再碰不到有點實力的土著,沒幾天就能到盧旺達王國的邊境了。

整個布隆迪作戰區域內,大概向前延伸了百十里地,已經和東非殖民地大湖區連成一片(布隆迪比卡拉維王國更偏南)。

正好是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最北端和大湖(維多利亞湖)西南角,連起來的直線以南區域。

而卡拉維王國裡的東非軍隊,主要有兩個進攻方向,一個是直接向北,一直到布幹達和卡拉維王國的邊境。

一路則是向西北方向前進,向伊加拉王國方向挺近,這一路是卡拉維王國戰區的主力,而向北一路的軍隊主要是防止布幹達王國南下干涉,以防禦爲目標。

從最西邊的布瓊布拉,一直到卡拉維王國到布幹達王國在大湖(維多利亞湖)的交界處。

東非軍隊正好形成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直線,自東南向西北慢慢侵蝕掉西北四國。

奧魯奇·雷斯帶領的這支隊伍就是東非軍隊在整個戰線最靠西的一支,目前在布瓊布拉休整,而老李和約翰·張就是這支隊伍裡的華人移民士兵。

奧魯奇·雷斯的隊伍是正規軍加民兵的臨時組建起來的,有四十多正規軍,主要是華人居多,因爲奧匈帝國移民和德意志移民到的比較晚,所以在軍隊里人數相對較少,尤其是德意志地區的移民(主要指德國境內)最近幾個月才大量引入殖民地,所以進入軍隊發展的更少。

新引入的德意志移民主要用來稀釋每個聚居地內的人口比例,加強德意志文化的傳播。

目前,加上奧匈帝國移民實際上泛德意志民族已經佔到了優勢(歐洲人被統稱爲泛德意志民族,和白人通婚的華人被劃入混血,用來分化華人羣體,當然這些都是統計數據引用概念,並不作爲東非政府正式文件。),加上在教育,行政上的引導,東非正在加速德意志化。

而最早的德意志僱傭兵,除了非戰鬥減員(水土不服)和一些倒黴蛋,大多在已經在東非殖民地軍隊和政府機關任職。

而奧魯奇·雷斯就是當初跟隨亞爾曼登陸東非殖民地的那批德意志僱傭兵之一。

(本章完)

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443章 監視第103章 “大殺器”第258章 夜襲第1390章 自治第865章 高原省第820章 購艦第113章 野望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546章 許可第509章 起步第101章 招人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833章 拖拉機第444章 到家第80章 農業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295章 拒絕第774章 搬遷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44章 魯道夫第878章 無線電第1420章 客戶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71章 生意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52章 夏威夷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524章 幸福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504章 借人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8章 打探第810章 海岸線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46章 災情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92章 入籍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11章 送行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810章 海岸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77章 放牧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13章 站隊第949章 戰敗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
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443章 監視第103章 “大殺器”第258章 夜襲第1390章 自治第865章 高原省第820章 購艦第113章 野望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546章 許可第509章 起步第101章 招人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833章 拖拉機第444章 到家第80章 農業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295章 拒絕第774章 搬遷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44章 魯道夫第878章 無線電第1420章 客戶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71章 生意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52章 夏威夷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524章 幸福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504章 借人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8章 打探第810章 海岸線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46章 災情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92章 入籍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11章 送行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810章 海岸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77章 放牧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13章 站隊第949章 戰敗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