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行,就憑你的傾囊相授,我也不會虧待兄弟你的,剛好我知道一家聖彼得堡餐廳,那裡口味不錯,咱們今天就去,至於剩下兩頓飯,下次來聖彼得堡我們再聚。”馬克西姆爽快的答應了約定。

兩個人在忙完工作後,就離開碼頭去吃飯了,而船上的沙俄移民則在惶惶不安中等待未知的命運。

隨着蒸汽煙囪的黑煙滾滾而出,船隻離開聖彼得堡的碼頭,移民教官已經提前入場,可以說這是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從今天開始,你們永遠不再是斯拉夫人了,忘記自己的宗教和民族,我想伱們也知道,自己是被當做貨物被自己的領主賣掉的。

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們必須忘記俄羅斯的一切,不然到了殖民地可沒有你們好日子過,只有成爲我們自己人才能得到公平。”阿赫特曼大聲訓話道。

阿赫特曼其實也是沙俄人,但是他是所謂的“伏爾加德意志人”,也就是祖上在葉卡捷琳娜時代遷居到沙俄的德意志人。

僱傭這些生活在沙俄的德意志人,黑興根財團就能省掉尋找翻譯的功夫。

這些生活在沙俄的德意志人都是被俄國的政策吸引過來的,保留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所以許多人在沙俄都能雙語交流。

他們都是受到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恩惠,在葉卡捷琳娜看來,德意志農民要比俄國人更能吃苦耐勞,組織性也要強得多。因此,葉卡捷琳娜通過提供優厚條件,號召德國人,舉家移民到沙俄從事農業開發。

巧了,恩斯特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在東非玩的這也是這一套,不一樣的是葉卡捷琳娜只是引入德意志移民前往沙俄。

而恩斯特引入德意志移民和其他移民的同時還要將當地的土著清理出去。

畢竟沙俄農奴被稱爲灰色牲口,可比東非的土著強了不止一個層次,對於農奴來說灰色牲口是侮辱性詞彙,但是對統治者來說灰色牲口那就是美妙的詞彙,代表着大量廉價優質勞動力。

本來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農奴是想改變沙俄社會的現狀的,但他可能也想不到恩斯特這種老六會盯上自己解放出來的勞動力。

按理說恩斯特應該優先盯上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德意志人,畢竟那是十幾萬純德意志人。

不過,東非對這些沙俄的德意志人沒有吸引力,受葉卡琳捷娜政策的影響,這些德意志人在沙俄過的還不錯,尤其是之前,擁有諸多特權,也就是這些年慢慢被剝奪。

說起來也是搞笑,德國人辦事重原則,拒絕賄賂,因此當時俄國的很多司法領域高級職務,均爲德意志裔把持。

“你們也不要不服氣!你們不過是領主的私人財產,沒有亞歷山大二世皇帝,你們到現在還都是農奴,俄國社會沒有你們的一席之地,你們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罷了。”阿赫特曼繼續給這些農奴灌輸思想。

首先捧了亞歷山大二世一手,君主麼!當然不可能犯錯,永遠都是仁慈,有愛和神聖的,畢竟恩斯特這種人不可能給自己拆臺。

下面就是找理由,讓這些沙俄農奴別把從前的自己當人,你以爲你是俄羅斯人?不,你連人都算不上,所以別想着俄羅斯的那一套了,潛移默化裡就將其身份和俄羅斯區分開來。

畢竟俄羅斯的文化還算不錯,尤其是宗教和習俗領域保留着顯著特色,和歐洲完全不一樣。

這種帶着自己文化的移民,東非殖民地當然要徹底磨滅其民族特徵,不然後面就是禍患,尤其是沙俄當前在世界上地位還不錯,就像大英帝國平民窟裡的那些窮人一樣,雖然我窮,但是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這麼說來,東非還要感謝清國政府,那些華人移民身上,本民族的特徵就保留的非常少,當然各種迷信不算,除此之外華人農民唯一掌握的學問就是民不與官鬥,槍打出頭鳥,這一類處世哲學。

這玩意完全沒法和歐洲的宗教和文化抗爭,處世智慧根本算不上文化,這玩意全世界都有,甚至一些比較智慧的動物都有。

而且這個時代的貧民從來不是文化的傳播者,只有貴族和有錢人才比較注意這方面。

沙俄移民相較於華人的獨特性在於,其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東正教會的影響,所以恩斯特纔對沙俄移民區別對待。

阿赫特曼拿着教鞭,走上前,指着已經變小的聖彼得堡對着這些移民說道:“看到那裡了麼!那裡就是俄羅斯,但是從今天開始,就和你們再也沒有關係了,你們一輩子也不會再回來。

所以收掉幻想,你們包括你們的後代,永遠都和俄羅斯沒有任何牽連,把所有關於俄羅斯的一切,語言,服飾甚至是東正教會全部都放棄掉。”

阿赫特曼還是很期待有人站出來反抗自己的,自己也好樹立個典型,但是很明顯,沒有人敢出來反駁自己。

也許阿赫特曼說的確實有些道理,都淪落到被領主賣掉的地步,在沙俄混的肯定不怎麼樣。

這個時代的移民,除了那些主動前往美國逃避宗教和****的自由人士,其他人哪有那麼多胡思亂想的權力。

當登上吉奧瓦尼等人馬車的時候,這些移民就對自己的遭遇有所猜測。

現在阿赫特曼的教育對這些沙俄移民來說,完全不值一提,有些人都做好了繼續非打即罵的農奴生活,結果上來一通大道理給沙俄移民自己都整不會了。

但是,沙俄移民還是大概明白了阿赫特曼的意思,不就是和俄羅斯做分割麼?一言爲定,求之不得。

當然,關於宗教方面,有些移民確實心裡有異議,但是形勢比人強,改就改吧,上帝老人家會原諒自己的。

反正脫離了教會,對宗教的解釋權又回到了自己手裡,這個時候可沒有教士和牧師拿着戒律來約束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對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這羣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接觸過書籍的農奴。

一但離開教會,他們對宗教知識的瞭解,也就是知道上帝存在,幾個有名有姓的大神,其他基本爲零。

(本章完)

第1230章 水權第701章 城市化第840章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326章 野望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27章 艦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2章 麪粉廠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30章 蓄水池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67章 奧拓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772章 心態第199章 結款第200章 分裂第564章 貴人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361章 影響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332章 稻種第612章 美食節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83章 引入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231章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210章 小丑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7章 日常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77章 “貨物”到港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42章 宣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402章 契卡第293章 入關!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60章 革新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24章 海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319章 總部搬遷
第1230章 水權第701章 城市化第840章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326章 野望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27章 艦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2章 麪粉廠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30章 蓄水池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67章 奧拓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772章 心態第199章 結款第200章 分裂第564章 貴人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361章 影響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332章 稻種第612章 美食節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83章 引入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231章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210章 小丑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7章 日常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77章 “貨物”到港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42章 宣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402章 契卡第293章 入關!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60章 革新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24章 海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319章 總部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