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

“除了熱帶果蔬種植業以外,北方省和朱巴省沿海有長達一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線,而我們的漁業資源開發在經濟中佔比不足百分之一,這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漁業資源開發應該被提上日程。”北方省高官羅爾曼·卡林對摩加迪沙市長說道。

開發索馬里海域的漁業資源,實際上一直是羅爾曼·卡林念念不忘的事情,羅爾曼·卡林本身是奧地利沿海小城蒙法爾科內人,所以對海洋有很強的歸屬感。

摩加迪沙市長克拉尼斯對於這一點也很是認同,在東非摩加迪沙本來就是一個綜合性港口,漁業捕撈是摩加迪沙市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只不過這幾年摩加迪沙港更多的資源被用在對外貿易船隻上。

“高官先生,開發漁業資源少不了漁船等必要設施,而在這方面我們摩加迪沙不足十分明顯,尤其是資源方面,我們可能天然不適合發展工業。”克拉尼斯說道。

摩加迪沙水源主要依賴謝貝利河,但是謝貝利河水大部分用於農業灌溉,恩斯特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在索馬里地區發展工業,而且北方省這個邊疆省份地位下,東非更不可能把重要工業建設在這裡,除非是由農業直接延伸出來的農產品加工業等。

除了水資源不足以外,其他資源索馬里也比較稀缺,就比如森林覆蓋率僅達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且主要分佈在同圖爾卡納省交界的埃塞俄比亞山區部分,這在東非屬於較低水平。

現在是十九世紀末,在十九世紀前半期,世界船舶主要以自然風力和人力爲主要驅動力,造船材料主要是以木材爲主。

即便是現在木質造船業依然牢牢佔據着造船業的主體地位,大量的鋼鐵更多應用於軍艦亦或者實力較強的航運公司,而木質造船業更加集中在中小型船隻上,而索馬里的林業資源顯然無法支撐傳統木質造船業發展。

而新興造船業,索馬里地區又面臨煤鐵等資源不足問題,這倒不是說索馬里缺礦,而是目前階段不值得東非政府開發。

索馬里很多地區都是沙漠,採礦業開發本來就要面臨環境問題,這倒不是擔心破壞環境,而是要解決缺水等問題,礦產分佈由不會和索馬里地區人口一樣,集中在兩河(謝貝利河和朱巴河)沿岸。

當然,索馬里沿海也可以學習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經驗,從中東亦或者印度進口鐵礦石或者煤炭來發展工業,但這又繞回之前政策上限制索馬里地區工業發展的問題。

所以索馬里地區想解決工業發展問題,就只能圍繞農業展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食品產業。

農業同樣有很大的發展價值,就比如當前經濟很是繁榮的阿根廷,其經濟靠的就是農牧業,英國資本加持下,阿根廷的鐵路,工業等都得到快速發展,而這些都是圍繞農牧業展開並且爲其服務。

19世紀後期,隨着國際市場羊毛需求的激增以及冷凍技術的發展,阿根廷的羊毛、牛肉、小麥等農產品出口到歐美各地,出口額不斷攀升,阿根廷成爲世界最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

前世阿根廷依靠強大的農業,在20世紀初阿根廷已經成爲世界第七經濟強國、第五大出口強國,富裕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

而在東非影響下的阿根廷,自然發展不到前世那種規模,單從人口方面來說,阿根廷前世這個時期是僅次於美國的歐洲第二大移民目的地,而有了東非後,阿根廷只能排在第三位,從1865年到1880年間,移民人口只有接近五十萬,且以意大利等國家爲主。至於德意志移民在這個時期基本上超六成以上被東非包圓了,這主要還是早期東非無法吸納大部分移民人口的原因,而1873年經濟危機是一個轉折點,東非正式取代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移民目的國,其中德意志和華人移民貢獻率超過百分之六十。

也就是說阿根廷和美國,至少被東非截胡了數百萬移民人口,尤其是美國,至少超過兩百多萬潛在德意志移民人口被東非消化掉。

但是這並不影響阿根廷經濟總體發展,阿根廷經濟發展的根基還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是天然的農牧業強國,其鐵路發展也並不比東非差多少,至少從密度上來說領先東非。

索馬里地區條件自然不可能和阿根廷類比,不過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是阿根廷無法比擬的,在整個東非之中,都屬於第一梯隊,那就是貼近歐亞兩大世界市場海上主航道,不管有沒有蘇伊士運河,都繞不開索馬里地區。

“朱巴省和北方省海岸線漫長,且擁有世界級的優質天然漁場,雖然無法和頂級世界漁場相提並論,但是拋開這那些漁場,索馬里沿海穩居第二梯隊,沿海盛產各種魚類,金槍魚、鮐魚、鯷魚、沙丁魚、鯊魚等資源量尤其豐富,這些都是上帝賜予我們東非的禮物,所以北方省的漁業資源開發,要儘快提上日程,摩加迪沙作爲省會和北方省第一大港口城市,要多下功夫,儘可能的豐富當地產業。”羅爾曼·卡林說道。

克拉尼斯:“這一點我們摩加迪沙市只能說竭盡全力,不過現在主要是條件限制太多,尤其是圍繞‘歐亞果籃計劃’要完成的任務太多,資金等方面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羅爾曼·卡林:“這一點你們倒是不用過於擔心,省政府正在和中央申請,在摩加迪沙市進行新一輪的招商引資,我們會重點和奧地利政府談判,組織奧地利商人到摩加迪沙市參觀。

不過現在中央還在討論,這次‘歐亞果籃計劃’重點是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基建水平提升我想對奧地利商人羣體應該是有一些吸引力的,所以你們先有條不紊的完成基建問題。

俗話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我們北方省在硬件和服務上得到提升,別人看到我們的潛力纔可能放心投資。

所以摩加迪沙市除了提高基礎設施建設以外,政府要把構造和諧的經商環境放在第一位,給未來前來摩加迪沙的投資者樹立信心。”

從中央要不到錢,所以北方省政府只能想辦法從引入外資方面入手,而在這方面東非的北方工業區,和沿海的三座已經成型的開放型港口已經給出示範。

奧地利商人尤其熱衷於在達累斯薩拉姆市,蒙巴薩市和新漢堡港三座沿海城市投資,而摩加迪沙在去年才獲得開放資格。

索馬里海域豐富的漁業資源就是摩加迪沙市吸引外資的重要誘餌,這還事關到商業渠道問題,北方省政府自然無法解決,而這就要靠奧地利資本來完成,由他們拓展相關市場,而北方省自身市場狹小,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至於國內市場,這又涉及到交通問題。

索馬里的交通主要依賴兩條河流,還有海運,所以呈橫向分佈,並不和東非廣大內陸地區直接相連,也就無法和蒙巴薩市,達累斯薩拉姆市,新漢堡港市競爭。

第163章 年底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13章 不畏戰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361章 影響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506章 焦夫鎮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18章 朱壩鎮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89章 佔領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80章 緩衝區第612章 美食節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704章 底氣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02章 爭論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99章 結款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33章 拖拉機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88章 換師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7章 畜牧業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381章 國禮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請假第210章 小丑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93章 籠中鳥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156章 軟刀子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54章 錫礦第255章 五五開第1276章 酒精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
第163章 年底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13章 不畏戰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361章 影響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506章 焦夫鎮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18章 朱壩鎮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89章 佔領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80章 緩衝區第612章 美食節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704章 底氣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02章 爭論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99章 結款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33章 拖拉機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88章 換師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7章 畜牧業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381章 國禮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請假第210章 小丑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93章 籠中鳥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156章 軟刀子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54章 錫礦第255章 五五開第1276章 酒精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