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

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

1867年7月1日。

《北德意志邦聯憲法》正式生效。

這部憲法的意義是普魯士在法律上主導了北德意志地區的事務和軍政大權。保持了普魯士在聯邦中的統治地位及普魯士國王在政府中凌駕一切的權力,也罩上了民主的外衣。

北德意志地區從法律形式上成爲普魯士的自留地,藉着這股東風。

恩斯特的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建立了,這支船隊的規模達到了十一艘,(統一前德國,登記德國海上商船隊總共只有4350條帆船和175艘輪船。)在整個北德意志地區規模也不算小。

加上地中海以的裡雅斯特爲母港的黑興根遠洋船隊,恩斯特名下的商船規模就達到了50多艘。

其中許多船是跑遠東到東非航線的,慢慢取代僱傭的荷蘭人商船。

新建立的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其主要任務是在承擔德意志地區遠洋貿易的同時,幫助恩斯特捎帶一些去往東非的機械設備。

畢竟和奧匈帝國不一樣,德意志地區底層民衆文化水平高,不好忽悠,所以不以移民爲主要任務。

恩斯特名下的船隻規模都不小,畢竟跑海路,船隻越大越好。

其中威尼斯的自家造船廠,建造的自用船,也才個位數,大多還是從歐洲各國採購的船隻。

隨着新式蒸汽輪船的推廣,尤其是鐵甲艦的出現,傳統的帆船價格一直在跌,所以恩斯特不費多大力就買到了一批質量不錯的遠洋帆船。

如果加上從桑給巴爾蘇丹國繳獲的船隻,恩斯特手中的大型船舶數量就有六十多。

同時隨着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建立的還有新的黑興根造船廠(漢堡)。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對威尼斯黑興根造船廠的拆分工作也就隨之展開了。

早在收購馬丁造船廠時,恩斯特就以老闆的名義在其中加塞了不少德意志員工,如今他們將成爲黑興根造船廠(漢堡)的骨幹。

這些德意志員工裡還有許多華人實習生,大多是黑興根學校裡的學生,其後半生基本是被買斷了,要在這個行業工作到退休。

造船業一直是歐洲重要的工業部門,其對手下員工的經驗和學歷要求比較高,所以每一個有經驗的造船工人都是一筆無形財富。

隨着未來德國的統一,和德意志經濟的爆發,未來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的規模肯定是很可觀的。

奧匈帝國境內的黑興根遠洋船隊,實際上盈利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去往東非,拉的一船都是移民,根本賺不到錢,只能靠返航時從東非帶回的特產回回血。

而走遠東航線的船隻就更慘不忍睹,其絕大多數都是人貨混裝,移民和貨物被放在一起。

哪怕是租用荷蘭人的船隻也是如此,光拉移民,哪有那麼多錢倒貼,還是要說道拉點貨回回本。

而漢堡港的船隊,其重要任務就是盈利,在德國統一後,整個德意志地區的商船數量是翻倍增長的,迅速成爲世界遠洋貿易中的頂級力量之一。

而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就是要藉着這股東風來壯大自身。

比如黑興根財團,其名下公司的商品和銀行業務開拓,都需要發展世界市場。

德意志地區商品的運輸和貨物進口,這些在未來都是不錯的買賣,就算做二道販子也是很有前途。

除了賺錢外,爲未來東非殖民地積累經驗,技術和人才也是一方面原因。

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造船業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運用到船舶製造上。

要想未來不落後時代,光靠威尼斯造船廠是不行的,衆所周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兩個中心。

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美國,美國恩斯特是插不上手的,但德國可是目前恩斯特的基本盤。

作爲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員,恩斯特自身就是德意志地區統治階層的一員,利益和德意志地區深度綁定。

藉助德意志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發展,恩斯特才能爲未來東非儲備技術和人才。

德意志是現在,東非是未來,先後順序不能胡來,只有在普魯士政府的庇護下,當前黑興根財團才能發展壯大。

只有未來東非殖民地有能力抵擋住了歐洲各國對非洲的刮分狂潮,恩斯特纔敢把產業主體轉移到東非去。

不然白白便宜了其他殖民者,恩斯特哭都沒地方哭。

把德國作爲東非的產業孵化器,至少在一戰之前都是安全的,而且德意志當前正處在技術爆發的紅利期。

高端技術和人才不是威尼斯可以比的,一戰時就透過德國海軍就可以看出來。

雖然德國海軍最後失敗了,但是那時世界上能和英國在大海上掰手腕的對手又有幾個?

只有美國人還算不錯,連法國人都在海洋軍備競賽中掉了隊。

所以德國在統一後海上力量的瘋狂擴張,還是背靠強大的教育體系和第二工業革命的技術積累。

未來東非的造船業想吃到這份紅利,就只能先在德意志地區慢慢積累。

東非未來的定位是印度洋沿岸的海洋強國,所以在造船業這一塊不能拖沓,既然東非當前沒有能力和實力來親自發展造船業,那就先在德意志地區苦練內功。

東非目前掌握的優良港口就有四處,而且隨着東非殖民地的開發,其貨物運輸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

未來還有其他港口也要開發,比如肯尼亞境內,和坦桑尼亞南部,未來都能大有作爲。

加之東非內陸的大型湖泊未來也需要內湖船舶,所以先積累經驗,技術和人才準沒錯。

東非的湖泊都是大傢伙,水上交通和內湖捕撈業都離不開船舶發展,尤其是大湖(維多利亞湖),其航運價值,在未來至少擁有北美五大湖四分之一的潛力。

而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腓特烈湖……都有水面船舶的需求。

這些湖泊都深居內陸,經濟和戰略價值都很重要,對其開發所需的水面和水下船舶發展潛力巨大。

(本章完)

第153章 送酒第1154章 斷案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99章 加入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30章 跑路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474章 討論第379章 黃金葉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968章 分歧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00章 分裂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99章 討論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41章 回國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44章 到家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50章 移民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810章 海岸線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559章 南美德意志化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98章 太特市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31章第1章 穿越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37章 颱風第99章 岸防炮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515章 狗咬狗第1章 穿越第417章 炊事車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60章 衝突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57章 索加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299章 預判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82章 抉擇第837章 颱風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95章 鼓動第577章 收尾第1304章 坎帕拉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898章 太特市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531章 協商
第153章 送酒第1154章 斷案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99章 加入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30章 跑路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474章 討論第379章 黃金葉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968章 分歧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00章 分裂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99章 討論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41章 回國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44章 到家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50章 移民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810章 海岸線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559章 南美德意志化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98章 太特市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31章第1章 穿越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37章 颱風第99章 岸防炮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515章 狗咬狗第1章 穿越第417章 炊事車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60章 衝突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57章 索加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299章 預判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82章 抉擇第837章 颱風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95章 鼓動第577章 收尾第1304章 坎帕拉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898章 太特市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531章 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