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危若累卵

第533章 危若累卵

先不說海外殖民地的事,遠東帝國即然派人前來交流和考察,東非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

不過恩斯特感覺東非沒有什麼值得考察的地方,東非怎麼來的,這一點其他國家不好複製,其中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東非依然沒有擺脫殖民地本質。

東非從始至終都沒有所謂獨立之說,就是從殖民地直接演變而來的國家,其他獨立國家,比如美國和巴西是帶着前宗主國的烙印,而東非沒有前宗主國,當然黑興根親王國不算,實際上黑興根王室遷到非洲後,所謂黑興根親王國更是進一步被削弱。

當然,影響減弱並不意味黑興根王室放棄這份權利,反正君主身兼多少個爵位都沒有問題,黑興根親王國大小算個“侯國”級別,所以東非國王兼任黑興根親王身份也無可厚非,而且說不定就有可以用上的時候。

就比如和德國交流時候沒有任何負擔,黑興根親王國的地位在德國非常特殊,他既是德意志邦國之一,同時還是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這一點和其他德意志邦國大爲不同,就比如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邦國,而非普魯士王國一部分。

而黑興根親王國實際上和東非王國,阿拉斯加王室領地,理論上屬於同一級別。

都是黑興根王室,亦或者霍亨索倫家族黑興根一脈統治的國家,當然,黑興根親王國是名義統治,後兩者是實際統治。

所以東非王國對德國,或者說普魯士來說是極爲奇特的存在,國家有親疏遠別之分,而東非所處的位置就很耐人尋味。

不過拉攏準沒錯,從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來說兩國都有關聯。

“實際上東非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一樣,他是一個由殖民地演變而來的國家,而且依然在發生演變,並沒有最終形成,就比如我們依然存在奴隸制度這一點,而且我國國情特殊,但是對外交流是通暢的,只不過需要多一道程序,需要以德意志地區爲媒介。”前來接待遠東使團的達累斯薩拉姆市文化局局長萊德爾和這些客人說道。

萊德爾直白的介紹直接給遠東使團搞不會了,怎麼回事?我們就是過來看看,不會以爲我們是來學習東非的吧!

實際上遠東帝國使團之前確實有這個小心思,師夷長技以制夷麼!東非作爲後發國家,自然也可以拿來借鑑借鑑。

不過東非這一套其他國家是絕對玩不轉的,首先就是閉關鎖國這一點,東非還是和遠東學的呢!

東非可以玩閉關鎖國,而遠東目前就沒有這個條件,而且東非的閉關鎖國卻可以從德意志地區汲取養分,遠東帝國只能被其他國家吸血。

當然,被打開國門後,更方便被列強吸血了,但是也在捱打的環境裡逐漸適應和成長。

當然,閉關鎖國未必是壞事,實際上任何時候,政策都是根據形勢而變得。

清政府爲什麼搞閉關鎖國那一套,和海外的反清分子脫不開關係,同時遠東帝國的思維模式一直被儒教束縛,偏偏儒教已經失去活力,不願意接受變革。

儒家思想自然是可以順應時代發展的,畢竟基督教等極端宗教都可以發展出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註解,甚至出現拉美解放神學那樣的派別。

而清代的儒家思想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沒有絲毫悔改的意思,儒家思想一直是發展變化的,但是這種發展變化自清代以後就戛然而止。失去創新力,那自然走上衰亡的道路,而儒家思想還不願意給新思想讓路,其地位可以說是被硬捧出來的,甚至有向宗教演變的趨勢,被稱爲“儒教”,德不配位,那怨不得後來被狠狠清算。

東非就沒有這種煩惱,直接照着前輩們的成果抄襲就完了,東非沒有形成可以和王室對抗的勢力,所以東非的發展方向就控制在恩斯特手裡。

而恩斯特的掌控欲極強,在他看來,東非未來怎麼樣,他還管不到,在他精力還充沛的時候,就必須按照自己的心意來發展。

“萊德爾閣下,你這就謙虛了,我聽聞你們德意志人一般比較直爽,任何國家都有可借鑑之處,所以妄自菲薄沒有必要,而且你們東非發展日新月異,這一點讓我們可是十分羨慕。”

萊德爾可不是謙虛,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所以解釋道:“東非和美利堅合衆國一樣,我們兩個國家都是通過奴隸制度發展起來的國家,同時有大量的未開發土地,這兩點是伱們遠東所不具備的,所以我不是謙虛,而是東非真沒有值得你們參考的價值,有這功夫還不如直接到歐洲和奧斯曼考察考察。”

這一點萊德爾可是真心建議,東非和美國是白紙上畫出來的國家,沒有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

而遠東帝國曆史悠久,國內勢力錯綜複雜,利益集團根深蒂固,他們的變革方式無非兩種,一個是自上而下割肉自保,要麼被動推倒重建。

不是恩斯特看不起清政府,他們的刀子是不敢砍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說沒有人願意捨得付出。

就像故事裡貪婪的猴子一樣:在一個小口的堅固瓶子裡裝了一個大的堅果或者水果,猴子把手伸進去抓,然後手就拿出不來,只要他放下堅果,就能把手拿出來,猴子死活不肯放棄,拖着大瓶子跑來跑去然後就會被活捉了。

但是不可否認,東非這種沒有歷史底蘊的國家,極其脆弱,所以恩斯特才搞了一個閉關鎖國出來,東非如果遭受外部文化思想侵襲恐怕直接跪,這一點從其他殖民國家就能看出來。

恩斯特的責任就是替前世的東非遮風擋雨,等東非的體量達到足以自保的時候,才能讓其自主發展。

這就和芯片一樣,如果不換賽道的前提下,後發者想應對先發者的打壓,就必須先把國內市場保住,才能談生存。

東非的制度有多不穩定,恩斯特是相當瞭解的,甚至比僵化掉的蘇聯還有可能暴斃,而在保證黑興根王室統治前提下,維持東非的穩定,至少需要五十年時間,才能通過查缺補漏,讓東非的政治體系逐步健全。

也就是所謂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有人相信這套模式,那才能不斷爲這套模式補充新鮮血液,完成自我革新。

所以東非看似很大,實際上相當脆弱,只依靠軍隊和武力,並不能維繫政權的長治久安。

更何況恩斯特也不是聖人,他始終要以黑興根王室利益爲主,這就對東非的政治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438章 倒計時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525章 血清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00章 分裂第1008章 分析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44章 魯道夫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71章 生意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24章 要人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0章 教育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0章 新品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471章 漏洞第1239章 兵變第1230章 水權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01章 駁回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04章 “流放”?“潤”!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10章 海岸線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511章 輸血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章 普奧聯動第566章 比較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07章 換牌第1165章 抵押物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54章 斷案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351章 過往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976章 開始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25章 卡塔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58章 巴拉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54章 錫礦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56章 帝國主義
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438章 倒計時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525章 血清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00章 分裂第1008章 分析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44章 魯道夫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71章 生意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24章 要人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0章 教育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0章 新品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471章 漏洞第1239章 兵變第1230章 水權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01章 駁回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04章 “流放”?“潤”!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10章 海岸線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511章 輸血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章 普奧聯動第566章 比較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07章 換牌第1165章 抵押物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54章 斷案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351章 過往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976章 開始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25章 卡塔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58章 巴拉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54章 錫礦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56章 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