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到家

在第一鎮市,衆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種情形算是第二次出現,上次還是康斯坦丁到東非來,恩斯特雖然也來過第一鎮,可是急急忙忙的參與到南方戰場去了。

這一次就不一樣了,王儲大婚怎麼也要搞得熱烈一點,初到第一鎮的恩斯特和卡琳娜又按部就班的在第一鎮市“再次結婚”。

不過相對於維也納,東非就沒有那麼多貴賓了,簡單接受了下屬們的祝福,一家人就聚在了斯維特王宮。

“卡琳娜,我也沒什麼好東西送給你,這是我託人在歐洲製作的王冠,算是給你的見面禮。”康斯坦丁笑呵呵的讓隨從把王冠呈給卡琳娜。

兒子終於結婚了,下一步就該抱孫子,然後繼承黑興根王室打下來的大好河山了。這對於康斯坦丁來說格外重要,貴族教育使得歐洲貴族對家族格外重視,甚至高於自身。

康斯坦丁和恩斯特雖然都是霍亨索倫家族,但是黑興根算是霍亨索倫家族下和普魯士皇室,錫格馬林根王室並行的支系。所以黑興根王室一脈發揚光大,才符合康斯坦丁的想法,而什麼叫發揚光大,自然是人丁興旺,權財兩得,現在權和財都有了,就差人了。

“謝謝,陛下!”卡琳娜恭敬答道。

這就是哈布斯堡家族,或者說索菲太后教育上的體現。

“先帶上看看吧!”恩斯特取下王冠,戴在卡琳娜的頭上,有了王冠加持,確實更加靚麗。

歐洲王室已婚女性是可以戴王冠的,當然這麼說也不對,這種東西直接和女性掛鉤,稱女性王冠更合適,按照恩斯特的理解這其實就和髮卡的作用差不多,起裝飾作用。

東非的王冠,在寶石的應用上從來都不吝嗇,“貴重”的鑽石只能起到打底作用,賦予其生命力的還是其他寶石。

王儲妃的王冠把一旁的夏洛特公主眼睛都看直了,這也是沒有辦法,在東非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寶石,以至於肯尼亞這種資源比較稀缺的地方,都盛產各類寶石,好在東非實行封閉的計劃經濟。

要不然,東非人說不定都會跑去挖“石頭”,這估計就是一些殖民地的現狀,糧食出口值幾個錢,而且不具有稀缺性,所以殖民者更熱衷於高利潤的產業,像寶石這些在國際市場利潤高,且受歡迎的東西也是殖民地開發的重點。

眼高手低,不扶持基礎產業,最終回報殖民者和買辦的是高利潤,但是惡果就回應在底層平民身上,沒有優良健康的農業基礎,以至於一些自然條件稟賦優良的國家,國民連飯都吃不上。

前世巴西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多數人印象中巴西人很窮,尤其是巴西的貧民窟在全世界都很出名。

但是巴西實際上很強,農業和工業都相當不錯,巴西的耕地面積是12億畝,而且作物一年三熟,水熱資源優異,人口才兩億多,巴西糧食總產量達到了2億多噸,相當於每人每年可以分到1噸糧食,遠遠超過某東方大國,直逼美國,優越的農業也讓巴西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淨出口國之一,是世界第一大咖啡、蔗糖,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等,按理說巴西人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但是巴西百分之五十的人吃不飽飯,這其實從巴西離譜的城市化率就可以看出來,巴西城市化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問題是巴西工業體量根本不足以支撐數量這麼多的人口,這樣巴西許多人口就流入灰黑色產業,黑幫在巴西盛行。

但是巴西工業不足以支撐巴西人口就業,可巴西工業體量放在全世界也前十存在,還有獨立的飛機制造業。

21世紀能夠在民用飛機制造業佔據一定市場份額的國家,在恩斯特看來那都是相當厲害的。說到底,巴西這個國家創造的財富,平民是一點也分不到,兩極分化過於嚴重。

所以恩斯特認爲國家發展,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穩定國家穩定和存在的肯定是農業,先把農業的生產和分配搞好,纔是許多後發國家最應該先做好的。

搞好了農業問題,纔能有力支撐工業發展,減少對外國資本的依賴,就拿東非來說,東非的發展是超速的,如果只靠農業,東非依然可以發展起來,但是速度上不可能這麼快,而東非發展的提速器就是黑興根財團。

黑興根財團對於東非來說就是一種“外國”資本,是德意志地區生產力外溢的部分,借款搞發展是國際社會常態,恩斯特玩的也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戲,但是資本流動一輪,東非的工業就發展起來了。

至於無商不富的問題,也很好理解,富是相對的,我比你多一塊錢那就比伱有錢,所以商業的目的是把別人的錢掏進自己的口袋。

把別人的錢掏進自己的口袋恩斯特認爲有三大類,一是搶劫,二是詐騙,三是交易,搶劫就是殖民主義,詐騙就是金融行業,交易就是發展出口貿易。

這三類東非都有所涉及,殖民主義是東非立國的基礎,兩千多萬黑人就是東非劫掠的對象,金融行業東非沒條件搞,但是黑興根銀行再做,這次經濟危機中黑興根銀行的資產暴漲,割的就是歐美的韭菜,出口貿易這一點就不用說了。

這麼一想,恩斯特突然感覺自己好像是有點心狠手辣,爲了東非發展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牽連其中,不過再一想,這錢自己不拿也會被猶太資本和其他資本吞掉,給他們用來“放貸”,還不如自己拿來發展非洲呢!

恩斯特在一旁發散思維,引起了康斯坦丁的不滿:“恩斯特,別發呆了,今天不是平日,沒有那麼多國家大事要你想!”

“呃,父親你說的對,我只是看卡琳娜有些入迷了而已!”恩斯特急中生智的說道。

搞得卡琳娜有些羞赧,不過這也正常,貴族之間見面,那就是互誇的。

“嗯,最好是這樣。”康斯坦丁說道。

“大公閣下,這次你們夫婦乾脆也搬到第一鎮來住,說到底東非的熟人還是太少,卡琳娜來到東非也沒有什麼玩伴,所以還要你們做父母的多陪陪她。”康斯坦丁對斐迪南夫婦提議道。

斐迪南大公因爲工作原因長住巴加莫約市,那是因爲當時東非海軍草創,就斐迪南大公一個人是懂行的,現在東非海軍的架子已經搭起來了,還有奧地利海軍扶持,沒必要所有事親力親爲,而且康斯坦丁考慮到斐迪南大公夫婦當初爲了去墨西哥,把女兒留在美泉宮,現在讓他們一家團聚也算補補課。

“當然,過段時間把海軍事務處理好,我就和夏洛特搬過來。”斐迪南大公說道。

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551章 交涉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7章 探險隊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19章 農忙第1233章 抓捕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64章 肉類第539章 鄰居論第981章 捷徑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98章 新年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1326章 野望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749章 南下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71章 戰鬥第403章 撤資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633章 “故”人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22章 卡賓達第882章 出口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30章 客人第968章 分歧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320章 雙標第830章 蓄水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189章 邀請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36章 軍售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447章 趣談第104章 飲食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04章 借人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30章 跑路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60章 革新第941章 “萊茵帝國”
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551章 交涉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7章 探險隊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19章 農忙第1233章 抓捕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64章 肉類第539章 鄰居論第981章 捷徑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98章 新年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1326章 野望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749章 南下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71章 戰鬥第403章 撤資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633章 “故”人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22章 卡賓達第882章 出口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30章 客人第968章 分歧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320章 雙標第830章 蓄水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189章 邀請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36章 軍售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447章 趣談第104章 飲食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04章 借人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30章 跑路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60章 革新第941章 “萊茵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