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兄弟拉扯

第234章 兄弟拉扯

奧地利,美泉宮。

“哼哼,怎麼!海軍總司令當的不稱心,想反悔了麼!我的傻弟弟。”

弗朗茨對着剛剛回到維也納的東非海軍總司令斐迪南就是一通冷嘲熱諷。

早就變成老油條的斐迪南當即反擊道:“在東非我這個海軍總司令,雖然手下沒幾條船,也比奧地利這個‘澡盆’海軍強的多,未來東非海軍發展起來了,我就下令封鎖亞丁灣,禁止奧地利船隻進入印度洋。”

斐迪南的一句玩笑話沒有得到弗朗茨迴應。

封鎖亞丁灣?貌似東非的地理位置還真的有可行性,雖然東非在紅海沿岸,吉布提,索馬里北岸沒有港口,可其最北端的摩加迪沙到亞丁灣也沒多遠,就像北德意志地區,雖然有面向大西洋的港口,可英國人如果真想用海軍把普魯士堵死在波羅的海完全有可能。

其實弗朗茨還沒想到一點,如果東非真的打算封鎖紅海,根本不可能用所謂的東非海軍,東非海軍什麼檔次和人家大不列顛相比,指望東非海軍封鎖亞丁灣還沒有東非陸軍封鎖亞丁灣靠譜。

按照當前東非的軍力,陸軍不惜代價可以直接衝到吉布提和索馬里蘭地區,一舉把英法殖民地端掉,架上幾門火炮就可以對曼德海峽造成嚴重威脅,東非最新規劃的北方省德雷達瓦軍鎮距離吉布提只有三百多公里路程。

曼德海峽最窄處只有26公里,當前時代東非火炮射程大多達不到這麼遠射程,哪幾門大口徑岸防炮倒是有可能,可惜挪不動,現在技術達不到可是未來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恩斯特不去紅海沿岸和亞丁灣佔領土地的理由,去了太顯眼,容易遭針對,英法,奧斯曼,埃及都不是善茬,但是東非也有威脅這一通道的能力。

而且就算東非真的封鎖曼德海峽,估計英國人能樂翻天,本來開挖蘇伊士運河英國人就不情不願,全靠法國人推動,眼看法國很有可能成功,英國纔出來佔便宜,和後世進退歐盟是一個德性。

蘇伊士沒了,頂多法國人倒血黴,開普敦又能重回巔峰局,加之英國在遠東的印度馬仔也不好解決,英國在印度的軍力有能力跨海攻擊阿比西尼亞帝國而且取勝,其能力就可見一斑。

要知道阿比西尼亞帝國前皇帝提奧多二世雖然自大,可他的眼界可比遠東那幫子蠢驢開闊的多,擴大君主的威權,限制擁有龐大財富的阿比西尼亞教會佔有更多的地產,給士兵發餉,修築道路,購買現代火器和大炮,並試圖取消奴隸制,這些都是這個提奧多二世的成績,最後眼見兵敗,反而有勇氣飲彈自盡,光是他沒有選擇苟且偷生在這個時代也算一代雄主。

當然,眼下東非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去學日本賭什麼國運,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東非一但強大起來,不要說蘇伊士,就是整個埃及也要過來當舔狗,埃及那個氣候環境,當不了越南叢林超人,地理環境也無法變成阿富汗墳場。

……

“怎麼樣?是不是被我的話嚇到了!”扳回一局的斐迪南得瑟道。

“哼,就東非這個情況,再發展五十年也達不到這個能力,你看看美利堅建國那麼多年了,吹牛倒是挺能吹,就恨不得將英國人取而代之,還不是隻敢隔着大西洋叫囂。”

“開個玩笑罷了!你來真的,弗朗茨,看來你還是這麼頑固不化。”斐迪南大公說道。

弗朗茨無語道:“說吧!怎麼有空回來!”

“早這麼正經不就好了!這次我回來當然是看望母親還有卡琳娜的。”

“應該是順路吧!聽說前幾日伱在的裡雅斯特造船廠是在勘察剛剛完工的幾艘炮艇的吧!”

“是順路,那又怎麼樣?你應該知道海上這麼一個來回不容易,而且我每天多忙啊!”

這一點斐迪南沒有瞎扯,他真的很忙,東非海軍草創,爲了讓這些河湖部隊出身的水兵儘快形成戰鬥力,許多事都要斐迪南和“流放”到東非的奧地利海軍青年軍官們親力親爲。

“既然你是回來看望母親還有卡琳娜的,還來氣我這個大哥幹什麼?”弗朗茨不愧話題終結者。

“你當我想!還不是恩斯特那小子讓我來和你談合作的事。”

“這件事他前幾天就和我說過了。”

“我當然知道,可他只是說了合作意向,而不是內容,諾!這是我們東非王國擬訂的合作清單,你看一看吧!”

斐迪南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一大疊合作清單來,弗朗茨接過來仔細看了起來。

兩個小時之後。

“恩斯特,他這個人確實適合做個精明的商人,這麼多東西藏了這麼久。”弗朗茨笑呵呵的說道。

“任何地區只要面積到了,總能找到一些資源,我看東非的資源狀況就大大不如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說道。

“有這種條件就不錯了,奧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天選之地,條件怎麼能是東非這種邊緣之地可以比擬的。”弗朗茨頗爲自豪的說道。

斐迪南狠狠地鄙視了一把自己的哥哥,不過東非也確實不爭氣,百十萬國土,就這麼點資源,也難怪一直沒有被人盯上。

斐迪南作爲東非王國海軍總司令,對東非許多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自然提前看過這份黑興根財團經濟部門提供的資源清單。

東非東部國土兩百多萬,看起來比奧匈帝國大的多,但是資源稟賦確實和奧匈帝國在同一水平,其中還有北方一大片沙漠的無效國土,好在索馬里雖然也是熱帶沙漠,但是有謝貝利和朱巴兩條大河經過。

即便這樣,東非光是東部的資源能達到奧匈帝國水平,也應該引起奧匈帝國重視,爲什麼效果平平呢!

這是因爲清單被恩斯特做了手腳,清單上是東非的部分詳細礦產資源分析報告,以及東非王國的開採計劃。

這份清單,主要公開了是坦桑尼亞南部(馬拉維湖東岸)煤和鐵礦分佈情況,以及肯尼亞地區的礦產資源。

至於大湖區的金礦,自然不會對外開放,還有加丹加高原的銅礦也被東非雪藏了,那處銅礦太巨大,足以改變世界銅礦產業格局,就像前世中東石油會滋生黴菌一樣。

銅這種全世界都稀缺的資源,同時還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普及,用途最廣泛的,使用量最大的金屬之一。

銅自從被人類發現,利用,就一直是最重要的金屬之一,尤其是鐵器時代之前,就是最重要的金屬。

銅礦引發的戰爭也不在少數,恩斯特前世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那就是遠東的商王朝,其喜愛發動戰爭的理由是什麼,其中銅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和黴菌喜歡石油一樣,那個時代銅礦就是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

合作也要防一手,就單單肯尼亞的資源足夠讓奧地利吃的滿嘴肥油了,至於煤鐵兩種礦產,說實話對奧地利吸引不大,奧匈帝國的各項主要礦產資源在歐洲都名列前茅,完全夠用,要是價值不高,有那功夫多從巴爾幹半島想想辦法都比從東非海運強。

而東非政府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要開發南肯尼亞的三個省,也就是東方省,南普魯士省和西大湖省。

想把這些資源運到蒙巴薩港出口到奧地利,怎麼也要幫東非修條鐵路吧!

同時還能替奧匈帝國的鐵路部門和公司拉拉訂單,東非的鋼鐵產能支撐不起這樣的大工程,同時其他設備也要從奧地利進口,而機車也由奧地利提供,東非則用礦產資源還賬。

現在蘇伊士運河開通,運輸成本也被降低了,的裡雅斯特到蒙巴薩距離不算遠,還是很划算的,畢竟誰也不會嫌礦多,失去洛林鐵礦的法國就是例子。

眼下優先開發南肯尼亞地區,至於坦桑尼亞怎麼辦,其實沒有啥好辦法,好好種地就是了,前世坦桑尼亞就是個農業國,其資源狀況不及肯尼亞,這一世頂多強一些,坦桑尼亞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是要看贊比亞的發展,贊比亞發展起來了,坦桑尼亞也就不成問題,畢竟港口都集中在東部,東非高原地理狀況很好,搞定交通變成前世德國那樣東非自己的十字路口還是有可能的。

合作的基礎是能賺到錢,這方面不用擔心,東非政府本身也是買家,生產出來的礦產,自己也能消化一部分,甚至能吃掉一半以上,其他的運回奧地利支持奧地利的發展就解決了。

合作意向很明確,是奧地利而不是奧匈帝國,恩斯特一直在想辦法加強奧地利境內德意志民族優勢,尤其是亞得里亞海附近德意志人的優勢,意大利人不在少數的的裡雅斯特很危險。

的裡雅斯特是連接德意志和東非的通道,自然是掌握在自己人手裡比較好,所以黑興根財團一直致力於在的裡雅斯特招募意大利移民,效果只能說中規中矩,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的裡雅斯特經濟狀況很好,唯一的優良港口,加之奧匈帝國全國作爲經濟腹地,甚至可以輻射到東歐和南德意志地區。

減少意大利人口成果不大,那就增加德意志人口,的裡雅斯特的糧食加工廠區就吸收了一大批德意志人前來工作。

現在解決不了的裡雅斯特人口問題,不等於未來解決不了,恩斯特都想好了,作爲工業城市的裡雅斯特總該逃不過經濟危機的制裁。

(本章完)

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155章 震怖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25章 造船業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37章 戰爭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72章 犀牛園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45章 援助團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7章 擴大生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517章 過剩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18章 良知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20章 發電廠第299章 預判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11章 集中營第82章 麪粉廠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70章 蒙巴薩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865章 高原省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84章 訓練第261章 威脅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727章 艦隊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998章 貝拉市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64章 燃燒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3章 在柏林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89章 易手第775章 紹奎第79章 閒談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403章 撤資第50章 教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24章 海洋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69章 籌碼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1326章 野望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
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155章 震怖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25章 造船業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37章 戰爭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72章 犀牛園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45章 援助團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7章 擴大生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517章 過剩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18章 良知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20章 發電廠第299章 預判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11章 集中營第82章 麪粉廠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70章 蒙巴薩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865章 高原省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84章 訓練第261章 威脅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727章 艦隊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998章 貝拉市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64章 燃燒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3章 在柏林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89章 易手第775章 紹奎第79章 閒談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403章 撤資第50章 教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24章 海洋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69章 籌碼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1326章 野望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