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炊事車

陸軍還有什麼可以優化的呢?恩斯特第一點想到的是東非士兵的伙食問題。在南非作戰的時候,恩斯特就注意到東非軍隊目前採用的依然是埋鍋做飯的方式,揹着行軍鍋隨部隊出發相當普遍。

這種方式當然不能說不好,但是有相當大的侷限性,畢竟只靠一口行軍鍋確實很方便,但是在菜品上必定要做出妥協。

在戰爭爆發時,伙食的好壞隨時可能影響士氣,古人都知道戰前饗士卒,而潰敵軍的道理。戰前讓士兵吃上一頓好的,可以明顯平復士兵對戰爭的恐懼,提振士氣。

在和斐迪南大公談完了一些細節後,恩斯特就開始着手對東非軍隊餐廚方面進行調研,他找到陸軍高層和軍隊後勤部的負責人們來商談這件事。

恩斯特直言道:“我想了解一下我們部隊在歷次戰爭中關於士兵餐廚方面都暴露出那些問題,可以把你們在日常中士兵抱怨的一些問題都提出來。”

“殿下,在軍隊伙食方面,我們東非軍隊整體上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吧!我們在物資供應方面不說世界領先,也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國家不太瞭解,至少要強於奧地利和普魯士。”後勤部長說道。

恩斯特:“這我當然清楚,畢竟標準都是我主持制定的,可什麼事都不是能盡善盡美的,尤其是面對突發情況,就比如這次南非戰場,我也在前線,我們的物資是充裕的,但是因爲運輸問題未必能及時發配到各個部隊手裡,這就說明我們的工作並沒有做到更好,這個問題存在,其他問題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東非王國陸軍的餐食標準對標的是普魯士,要強於普魯士,同法國在同一水平線,低於英國。當然,這僅僅是伙食經費上如此,如果按照各國的發展情況來說東非是完全超標的。

就比如之前普魯士,普魯士士兵的月薪大約是四十八格羅申(兩泰勒),但是要注意,普魯士士兵吃飯不是免費的,而是要交伙食費和住宿費,同時購買物資時需要繳稅。

當然,軍隊具有特殊性,所以普魯士士兵購買麪包時會享受免稅特權,但是僅限於麪包,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肉食,蔬菜、鹽和菸草還得士兵自己操辦,飲品裡也就能考慮清水、冷牛奶、淡啤酒和代用品製成的咖啡,至於茶、巧克力等熱飲則完全是天方夜譚。

現在普魯士軍隊水平已經大爲改善,但是以普魯士龐大的軍隊規模,這種改善也是有限的。

而且這種改善,恩斯特是出了大力的,其中德國的菸草價格就是恩斯特打下來的,目前德國軍隊已經離不開香菸,隨着東非菸草大面積種植,大量廉價菸草也涌入德意志地區,打破了外國的壟斷,同時因爲黑興根財團積極開拓遠洋貿易,許多德國難得一見,或者根本不生產的東西也越來越普遍。

就比如奢侈食品——香蕉,在東非投產後,第一時間就用快船免費送了一批供給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

這一直黑興根財團的勞軍傳統,軍隊即是好客戶,也是最好的宣傳工具,光是五湖四海的士兵,就值得黑興根財團大力支持。

這個時代沒有電視,廣播,互聯網,人口流動也不頻繁,軍隊和報紙就是平民瞭解新事物最好的平臺。

僅以普魯士陸軍爲例,普魯士陸軍規模是六十萬左右,每人發一根,就有六十萬人知道索馬里香蕉這種優質產品,而這六十萬人回到家鄉少不了和家鄉人介紹介紹自己在軍隊裡享用到的美味,這是難得的談資,索馬里香蕉就能在平民階層得到大量宣傳。

說回軍隊的餐食,東非陸軍和列強軍隊相比,士兵工資不高,但是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是免費的。

同時因爲東非地處熱帶區域,這就使得東非陸軍註定不會缺少蔬菜,水果供應,實際上等到東非畜牧業發展起來後,肉類和奶製品,蛋也是如此。而東非又是菸草生產大國,所以香菸這種東西幾乎是東非軍隊的標配,所以東非軍隊的伙食根本就不會太差。

但是,這只是理論層面的,實際操作中並非如此,首先就是東非國土面積過於龐大,運輸線極長,而且交通條件十分落後。加上東非王國得到初步開發的區域集中在東部,這就使得只有中央軍區,北方軍區的部隊才能在和平時期達到恩斯特制定的東非軍隊飲食標準,其他三個軍區就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了。這種情況,肯定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逆轉,所以恩斯特就要在其他方面多動動腦筋。

恩斯特:“其他先不說,就以熱食爲例,我們陸軍方面就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我在南非前線時,士兵還是用大鍋熬製各種糊糊,而且每次都要臨時搭建竈臺,浪費掉不少時間,我知道普魯士陸軍裡現在有一種專門的炊事車,這個東西我看就很不錯,我們應該採用,這對於軍隊野外行軍具有很大的優勢。”

1853年,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坎特·蘭姆福特將鍋爐等放到四輪馬車上。從此軍隊的裝備上有了炊事車。

不過當前炊事車只能算一種新事物,並沒有得到普及,各國開始專門研製炊事車,並配發部隊還要在二十世紀左右。

菲利克斯說道:“殿下,你說的炊事車,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見過,我在普魯士陸軍服役多年,一直是用大鍋熬飯。”

恩斯特:“這也正常,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爐竈安裝在馬車上,隨時可以拉着走,不過我認爲這種東西還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說着恩斯特瞬間來了好爲人師的興致,他乾脆讓人找來紙筆,開始自己設計起來。

“首先,這種軍用餐車要考慮到便捷性,所以應該加裝兩個輪子,考慮東非的路況,這種輪子大一點,但是又不能太笨重,還有框架也必須以輕便爲主,所以用木製框架會合適一點,當然,爲了牢固性,可以經受顛簸,用鐵皮和鐵質固定件加固。”

“咳咳咳……殿下,用木製框架會不會有問題!這可是用來燒火的玩意。”

“呵呵,你以爲我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框架是木製的,又不是說和爐竈接觸的部分也是木製的,我們可以用封土作爲隔絕材料。”

說着恩斯特開始設計(抄襲)爐竈,隨着圖紙漸漸成型,豁然可以發現,恩斯特圖紙上就是抄襲的前世遠東的一種簡易土法爐子,一般都是用鐵桶製作。

(圖)

“殿下,爲什麼要把中間設計成圓形?”

按照菲利克斯的想法,爐子當然是方形的,因爲現在主要燃料是木柴和散煤,燒完是要掏爐灰的。

恩斯特:“這是我專門設計的,用來放置一種叫做蜂窩煤的東西,它可以極大提升煤炭的燃燒效率,同時可以持續燃燒小半天時間,用的時候打開下面的抽拉通風口,就能加強上方的火焰,用來加熱飯菜,不用的時候,放上熱水壺,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熱水,而且也可以使用其他其他燃料……”

具體什麼是蜂窩煤,恩斯特沒有細說,畢竟自己的下屬們很多都是小學都沒有好好學習過的大頭兵出身,和他們講科學原理,他們是聽不懂的,只要接下來成品完成後,直接讓他們試用就行了。

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03章 威脅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443章 監視第1024章 監視第8章 普奧聯動第515章 狗咬狗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276章 酒精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117章 輿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276章 “老朋友”第926章 機耕路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56章 鐵路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56章 軟刀子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15章 交流電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053章 波斯灣第612章 美食節第403章 撤資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223章 “療養”第865章 高原省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15章 狗咬狗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6章 西北悲歌第673章 象牙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71章 “萊茵”市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24章 收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87章 初交手第904章 卡賓達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7章 戰爭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518章 旅遊業
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03章 威脅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443章 監視第1024章 監視第8章 普奧聯動第515章 狗咬狗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276章 酒精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117章 輿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276章 “老朋友”第926章 機耕路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56章 鐵路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56章 軟刀子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15章 交流電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053章 波斯灣第612章 美食節第403章 撤資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223章 “療養”第865章 高原省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15章 狗咬狗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6章 西北悲歌第673章 象牙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71章 “萊茵”市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24章 收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87章 初交手第904章 卡賓達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7章 戰爭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518章 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