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趙廷晗正跪在太祖畫像前。
這幅畫像已經在京城樑王府裡供奉幾十年,早已泛黃發舊,然而畫像上太祖爺的那雙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無論趙廷晗從左面看還是從右面看,太祖爺的眼睛都在看着他。
這讓趙廷暄心驚肉跳,每天罰跪的兩個時辰更加煎熬。
罰跪,是永嘉帝對趙廷暄做出的懲罰,從十天前開始,直到太祖爺壽辰,趙廷暄每天都要在太祖畫像前罰跪兩個時辰,且,在罰跪期間,他不能走出樑王府,每隔兩日,國子監會派人來給他傳授課業。
不要小看這項懲罰,今年太祖壽辰早就過完了,因此,趙廷暄要從現在跪到明年的九月。
對於十六七歲的少年人,最令他痛苦的不是罰跪,而是失去自由。
他不能走出樑王府,不能賞春,不能踏秋,雖然可以在府中會友,可是趙廷暄在京城根本沒有朋友!
而趙廷暄之所以會受罰,還要感謝他那位好舅舅聶二老爺。
前面說過,聶二老爺有功名,而趙廷暄既無封號又是白身,按制不能僱用有功名的人做自己的幕僚。
但是他是來京城做質子的,跟隨他一起進京的人,只能有三種人。
一是他的師長;
二是伴讀;
三是隨從(包括幕僚)。
所謂師長,可以是傳道授業的老師,也可以是家中長輩。
趙廷暄的西席利夫子隨行,因此,另一位師長的名額,聶氏便給了聶二老爺。
而那兩個伴讀的名額,則給了聶氏的兩位子侄聶華星和聶華則。
這二人分別來自聶家三房和四房。
聶家嫡支這一代共有四房,聶氏出自長房,聶二老爺是二房的,原本長房想送自家的兩個孩子來京城,可是三房四房不答應,不能好事都讓長房佔了,最後聶家的長輩只能一碗水端平,讓三房和四房各挑選一名男丁給趙廷暄做伴讀。
初到京城時,兩人恭順謙恭,在國子監裡偶爾和其他質子的伴讀在一起,也是處處謙讓。
因此,剛到京城的第一個月,他們在國子監的風評是很好的。
可是也僅僅一個月而已。
這兩人之所以能從其他兄弟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是家裡的驕傲,當然,成爲驕傲的前提,是心肝寶貝。
他們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
他們在國子監發現那些伴讀們都是藩地官員家的孩子,甚至當中還有幾個是寒門子弟,因爲讀書好才被選中來做伴讀。
聶家兄弟心中便不甘起來。
這些人,無論家世還是風儀,沒有一個能和他們相比的,比如那幾個時常被夫子誇獎的寒門子弟。
心有所想,言談舉止便放飛了。
趙廷暄察覺之後,便會出言制止,初時二人有所收斂,然而他們很快便發現,趙廷暄雖然制止了,但並沒有因此而疏遠他們,於是在一次次的試探之後,他們便越發放肆。
事情的起因,是他們嘲諷北燕王世子的伴讀嶽秀“腳上的牛糞還沒洗乾淨,不配談論詩文”。
北燕爲了給世子挑選伴讀,對於北燕境內十歲以上,十三歲以下,身家清白的少年,在各州各縣公開招考,其規模不亞於縣試,筆試之後還要由北燕王親自面試,最終選出的這兩人,筆試成績在前五之中,且相貌英俊,性格堅毅,冷靜內斂。
面對聶華星和聶華則的挖苦,嶽秀只是一笑了之。
若是往常,聶家兄弟自說自話,沒人搭理也就沒了興致,這件事也就翻篇了。
然而這一次,也該他們倒黴,衛國公世子剛好也在。
第一代衛國公,是太祖爺的左膀右臂,他的功績不亞於北燕王和南桂王,太祖要給他封王,他婉拒,他要世代留在京城,捍衛皇朝,保衛京城。
開國元勳的故事世代流傳,其中又以衛國公是放牛救太祖的故事流傳最廣,婦孺皆知。
第一代的衛國公是個放牛娃,偶遇受傷的太祖爺,他將太祖藏在牛羣之中,機智躲開敵軍的搜捕。
太祖爺脫險之後,帶走了放牛娃,放牛娃跟隨太祖,智勇雙全,所向披靡,屢立戰功,助太祖成就千秋霸業。
這一代的衛國公世子名叫燕俠,據說他原本的俠字是名聞遐爾的遐,他長大以後,自己改成了俠客的俠,至於族譜上有沒有改,不得而知,總之,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燕俠,燕大俠!
燕大俠認爲自己生不逢時,他就應該和老祖宗一樣生在亂世,這樣他即使不能像老祖宗一樣成就事業,也能成爲一代大俠。
因此,燕大俠一向以鋤暴安良爲己任,他更在刑部領了一份沒有俸祿的差事,今天抓江洋大盜,明天又去抓採花惡賊,總之,燕大俠很忙,忙到只能偶爾來國子監上課。
今天恰好他來了,又恰好聽到聶家兄弟那一番關於牛糞的見解。
燕大俠雖然想當大俠,卻並不嫌棄自己生在國公府,且,他最崇拜的人就是自家老祖宗,也就是第一代的衛國公。
現在好了,有人當着他的面,說什麼牛糞。
你小子幾個意思,你是藉着嘲諷嶽秀,故意諷刺我們衛國公府吧。
我家老祖宗的確是放牛娃,我們衛國公府也的確是放牛娃的後代,可是這輪得到你們說嗎?
燕大俠揚起鉢大的拳頭,把聶家兄弟打得鼻青臉腫,滿地找牙,然後他又一手一個,拎着兩人走出國子監。
趙廷暄追出去時,見路邊有棵大樹,而聶家兄弟被掛在樹上,而樹下已經圍了一羣人,衝着那兩人指指點點。
燕大俠賞罰分明,沒有牽連趙廷暄,他教訓的只有出言不遜的聶家兄弟。
更何況,衛國公府和樑王府沾親,已故衛國公老夫人和趙廷暄的祖母、老樑王妃是表姐妹。
這個面子,燕大俠還是要給的,所以他只處置了聶家兄弟。
趙廷暄又羞又惱,把這兄弟二人從樹下放下來。
今天的課,他是沒臉再上了,只能帶着二人灰溜溜回到王府。
當然,在路上,他重重地訓斥了二人。
趙廷暄性情淳良,就是訓人也是溫聲細語,可今天他卻加重了語氣,衛國公府,就連父王也要給幾分面子的,這兩人何德何能,敢當着燕大俠的面嘲諷人家。
聶家兄弟萬萬沒想到,一向對他們和言悅色的趙廷暄居然端起了架子,把他們像對下人一樣訓斥。
兩人越想越氣,趙廷暄讓他們在屋裡反思,他們轉身就去見聶二老爺。
聶二老爺來京城,真的就是來給趙廷暄當長輩的。
這裡是王府,趙廷晗遠在樑地,京城的王府如今便是趙廷暄一人獨大。
可是聶二老爺認爲,趙廷暄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孩子,他懂什麼?
王府裡上到長史,下到內侍丫鬟,全都狗眼看人低,壓根沒把趙廷暄放在眼裡。
這些人真的以爲那個病秧子趙廷晗能坐穩王位?
呸!
趙廷晗雖然是樑王了,可是誰不知道他是將死之人?
以後這個王位,要麼是趙廷暄的,要麼是趙廷暄兒子的。
這京城的樑王府,不過就是樑王府的一個小別院而已,這些人現在還看不清形勢,就是腦殘!
聶二老爺在府裡火速挖掘到一個不腦殘的,那就是樑王府的太監總管崔公公。
話說這位崔公公也是個眼皮子淺的,聶二老爺只給他塞了一個不值錢的小玉件,崔公公便對他掏心掏肺了。
且,崔公公對京城很熟,聶二老爺說出自己的喜好之後,不過兩日,崔公公便給聶二老爺找了兩個清客陪他談詩論畫,而其中一名清客又帶着他結識了號稱京師第三風塵才女的柳如煙。
(網文不能沒有柳如煙,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所以,現在的聶二老爺,住在飛檐斗拱雕樑畫柱的王府裡,有人給錢花,有人侍候,有人陪玩,還有柳如煙那樣的紅顏知己。
現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是先樑王的小舅子,現樑王的舅舅,八竿子打不着的皇親國戚。
回到府裡,閒來無事還能在趙廷暄面前端端長輩架子。
聶二老爺的小日子,美滋滋。
今天聶二老爺原本想參加一個詩會,據說詩會邀請了號稱京師第二風塵才女的呂品品。
爲了呂品品,聶二老爺也要去。
想到那號稱八張嘴的人間尤物呂品品,聶二老爺便心癢難耐,老鹿亂撞。
可不知爲何,等了大半日,也沒人給他送請帖。
聶二老爺的那顆熾熱老心,漸漸變涼。
這些人,就是看不起他!
正在這時,聶家兄弟跑過來,添油加醋哭訴那嶽秀如何看不起人,那燕俠如何霸凌,趙廷暄又是如何胳膊肘往外拐偏幫外人。
聶二老爺一聽,好啊,他們聶家在京城這是被人針對了。
這已經不是一張請帖的事了,這是處處針對,處處被人輕視。
聶二老爺親自去找趙廷暄,趙廷暄訓斥完聶氏兄弟,便去了庫房。
京城樑王府的庫房遠不及樑地的,且,趙廷晗離京時帶走了大部分,不過趙廷暄此番進京,聶氏給他帶了不少好東西。
趙廷暄挑選了幾件禮物,雞血石的玉料送給北燕王世子,澄泥硯送給嶽秀,一匣好墨送給另一位伴讀倪靜。
只是送給燕大俠的禮物不好找,趙廷暄在庫房裡翻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一柄玉刀。
他捧着幾樣東西,剛回到書房,便看到聶二老爺一臉慍色坐在那裡。
聶二老爺的目光落在他手裡的錦盒上:“你怎麼又把精力放在這些東西上面,玩物喪志。”
趙廷暄連忙解釋:“舅父誤會了,這是甥兒給幾位同窗準備的賠禮。”
“賠禮?拿過來給我看看。”聶二老爺說道。
趙廷暄不疑有他,放幾個錦盒恭恭敬敬捧到聶二老爺面前:“舅父幫我把把關,看看這些做爲賠禮是否合適。”
聶二老爺把錦盒一一打開。
成色上佳的雞血石,喜歡!
貨真價實的澄泥硯,喜歡!
好墨,喜歡!
最後,聶二老爺看到了那柄玉刀,他一下子就怔住了,喉嚨裡咕咕咕,這樣的玉刀,他見過一柄,是古物,那是京城擷採軒的鎮店之寶,開價六千六百六十六兩!
這四樣東西,目測不會低於萬兩。
萬兩啊,趙廷暄這個敗家子,隨隨便便就把一萬兩送出去了。
那些人配嗎?
北燕王世子?
北燕王雖然同屬八大王,可他是異姓王,懂嗎?異姓王,不是姓趙的。
在聶二老爺看來,樑王和北燕王,等同於親兒子和乾兒子,這能一樣嗎?
不一樣!
北燕王世子,那就相當於乾兒子生的幹孫子,和家生子的區別就差一紙賣身契。
北燕王世子的兩名伴讀,不過都是低三下四的寒門子弟,他們配用澄泥硯和這麼好的老墨嗎?不配!
至於衛國公世子,我呸!
不知所謂的紈絝子,只會舞刀弄棒的莽夫。
還親戚呢?親戚就能不給臉面?
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何況,聶家兄弟不是狗,他們是趙廷暄的表兄弟!
燕俠打了他們,就是在打聶家的臉,打聶家的臉,就是打樑王府的臉!
趙廷暄竟然還要給燕俠賠禮道歉?
聶二老爺板起面孔,正襟危坐:“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是非曲直你不懂嗎?華星華則錯在心無城府,可他們是你的表兄弟,是你的親人,那燕俠仗勢欺人,分明是沒把樑王府放在眼裡,他姓燕,而你姓趙,他何德何能要把趙氏子孫踩在腳下?
你也是,豈能向着外人,你這樣做是寒了華星華則的心,你去向他們道歉,都是自家兄弟,你態度誠懇,他們不會和你計較。
而那北燕王世子和他的伴讀,不過是些上不了檯面的東西,不必理會。
至於燕俠,你現在要做的是將這件事告知御史,讓御史上達天聽,我與都察院的王御史以詩結友,我將此事告知他,他一向仗義直言,最是見不得這些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你放心,有他相助,聖上一定會嚴懲燕俠這等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