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

“軍長,總指揮這個安排對我們來說也太不公平了吧,我們兩個師跟川軍六個師打,這也太難爲我們了吧!”由萬源趕往巴中的路上,第四軍一個參謀對自己軍長李振華抱怨道。

“你知道什麼!給我好好執行命令就行,廢話別太多。”李振華直接很嚴厲的對着自己的部下說道。

“是!”

看着自己這個部下的怨言,他估計等這個消息傳到下面時肯定會出現一些聲音,看樣子自己回去得好好開開會了。

對於這次反圍剿戰爭,李振華可是打算大幹一場的,雖然由於敵人已經嚴重威脅陝南的核心根據地而造成主力都去川東去了。但李振華很有自信,他的兩個師對付一羣雜牌川軍要是還需要同等兵力,白白浪費這麼好的士兵以及武器裝備,那他就可以不用當這個軍長了。

。。。。。。

此時的開江縣,第九軍第二師的第十團正在這裡駐守、

此時的開江縣城一片忙碌,由於敵人正在大舉攻來,他們一個團根本守不住這個地方,所以按照上面的命令,這個團在準備撤退。

“團長,我們真的就這麼撤退了?”此時的十團團長正在組織自己的士兵撤退,只見十團的兩千多士兵排着兩列,開始組建撤離開江縣城。

“瓜娃子,你還想怎麼樣?留下來跟川軍大幹一場,你知道對面有多少人嗎?足足七萬人,就開江這個小縣城,城牆就只有幾個人高,我們拿什麼阻擋敵人的大軍。年輕人打仗光靠不怕死是沒用的,還得有腦子。知道沒有!”

此時隊伍正在撤退,也沒什麼大事,十團的團長便耐着細心給自己的手下普及一下知識,別啥也不知道。

“這麼多人,我們團一共也才2000多人,即便加上那些民兵也就3000多人,跟7萬人打還真打不過!”之前問話的士兵聽到自家團長這麼一說,摸了摸自己的頭訕訕的笑道。

“別在這廢話了,拿好你的東西,我們得撤了!”十團團長對自己的士兵說道。

城門門口,聽到紅軍要走,城裡的百姓都很驚慌,這紅軍要走了他們的財產這些誰來保護!

“紅軍同志,你們怎麼這就走了,你們走了我們怎麼辦?”

“紅軍同志,你得早點回來呀!”

。。。。。

不少鄉親對着正欲離開的十團團長一行人激動地說道。

“鄉親們,你們放心,我們只是暫時撤離,等打退了敵人我們會回來的!還有你們要藏好你們的財物,謹防敵人給搶了!”

說實話十團團長也不想走,但是現實逼着他得率領軍隊撤退至更大的城池。見着這麼多捨不得他們走的鄉親,十團團長也很欣慰,現在的他只能向安撫住這些情緒有點激動地鄉親。

十團團長以及很多士兵,好說歹說才把這些情緒激動的鄉親勸了回去,敵人現在已經在路上了,他們也得快速撤退。

就在十團撤離開江兩個小時之後,王陵基率領的第五路軍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這個縣城,在王陵基等人還沒到縣城就看見城門大開,一羣人在那迎接着他們。

“這是怎麼回事?”王陵基問着一旁提前到達開江縣城的尖兵部隊。

“報告總指揮,我們來的時侯就發現紅匪的軍隊撤退了,而看到我們川軍大部隊到了,所以縣裡的一些人非得要來迎接總指揮你。”旁邊一個騎着馬的川軍軍官對着王陵基恭敬地說道。

“什麼?迎接我們?走上前看看!”聽到這個之前被紅軍佔領的縣城裡面的百姓主動來迎接自己,王陵基覺得有點意思。

很快一行人就慢慢的來到了城門口,只見那些迎接的人拉着橫幅,上面寫着‘歡迎諸位長官的到來!’

“長官,你們可來了,我們之前都被那些紅軍禍害慘了啊,那日子都沒發過了,家產都被搶了。”

一個穿着一身之地還不錯的長衫男子來到王陵基等人的隊伍前大聲說道,聲淚俱下呀!

“是嗎?你們不是可以逃走嗎?怎麼一直待在城裡受紅軍欺負呢?”王陵基略帶笑意的彎下起碼的身子,問着那個訴苦的鄉紳。

“我們也想逃啊,可我們的家人都被紅軍抓起來了,他們還逼着我們做苦力,我們沒法逃啊,幸好紅軍聽到你們要來,急急忙忙的撤走了,我們這些人才得以保留性命啊!”

聽到對面騎着馬的川軍長官質問道,這個鄉紳連忙解釋道,他可不想被扣上一頂‘通共’的帽子。

“王師長,這些人都被紅軍折磨慘了,我們就別嚇他們了!”聽着這些人的訴苦,一旁的範紹增惻隱之心也動了,便對王陵基勸道。

“哈哈,範師長說的沒錯,我們進城吧!”

駕!

不管這些所謂的迎接的人,一行人便浩浩蕩蕩的進了城,此時的城內一片空蕩蕩的,大街上空無一人,早就得知川軍要來的百姓都關好了大門,躲在屋裡。

“城裡的這些人呢?城門口那麼多人迎接我們,怎麼城內的大街上都看不見人啊?”

一進城,範紹增看着空無一人的大街,疑惑的問道,而一旁的街道上還有着隨處可見的紅軍刷的標語,什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呀,在一種川軍軍官看來特別刺眼。

“吩咐下去,把城裡的共匪刷的標語全給我弄掉!”看着那些標語,王陵基看着很不舒服,便對一旁的手下吩咐道。

“是!”

開江縣城都被川軍佔領了,紅軍的軍營也一樣被川軍佔據了。佔領了這裡的川軍,很快便根據現有場地開始動工,不知道是要幹什麼,而且周圍更是駐紮了很多士兵,附近兩公里都開始戒嚴了。

由於紅軍的營地中間本來就有一個很大的操場,在經過川軍的幾天的搗鼓,一條約有一點多公里長的跑道就出現在了這個本屬於紅軍的營地裡,原來川軍這是打算在這裡修建一個臨時機場。

就在這個臨時機場修建好了之後,就看見十幾架雙翼飛機搖搖晃晃的在機場上降落了,看着那些開着的飛機那搖晃模樣,王陵基都在想,這次總司令派空軍來到底是想幹什麼。

就在這個飛機場不遠處的一個叢林裡,幾個身穿普通百姓服裝的持槍男子,看着陸陸續續從空中飛下來的飛機,非常的驚訝。

“去報告上面,就說川軍在開江修建了一個飛機場,並有十幾架飛機駐紮在這。”

。。。。。

“衛國,老徐那裡傳來消息,說是劉湘真的派他的空軍來了,已經有十幾架飛機降落在了開江的臨時機場。”運代英拿着一封電報匆匆忙忙的來到李衛國的家裡,臉上一臉擔憂之色。

“劉湘還真的派他的空軍來了?這些有點意思啊!”聽到劉湘派了十幾架飛機來,李衛國的表情很是怪異,但卻沒有擔憂的意思。

“衛國,那可是在天上飛的,我們的軍隊可拿他們沒辦法呀!”看着李衛國臉上一點擔憂的意思都沒有,惲代英着急的說道。

“老惲,你擔心什麼?劉湘的這些空軍只是擺設,對我們沒什麼威脅,對了你跟老徐那裡說一聲,讓他跟下面的士兵說一聲,別到時弄得手忙腳亂的。”

李衛國之所以不擔心劉湘的空軍主要是因爲,對方的空軍沒有實戰能力。劉湘的空軍雖然有着十幾架各類飛機,但是清一色的都是教練機,說白了就不是戰鬥機或者轟炸機,因爲這飛機沒有掛彈架。

“行,我這就去安排!”

聽到李衛國的吩咐,運代英便又急急忙忙的去發電報。

。。。。。。

川東,達縣城。此時這裡第九軍的第八師在在這裡駐紮,由於達縣是川東的一個大城市,位置比較關鍵,所以也就不能在撤退了。而徐向淺則是打算利用達縣,牽制住敵人部分兵力,好讓大部隊能跟川軍主力作戰,減少己方主力的壓力。

此時第八師師長是第九軍副軍長王維周兼任的,此時的他正在視察自己下面的八師一萬左右的軍隊加強城防,達縣作爲川東大城,城牆也比其他縣城的城牆高不少。

除此之外,這個地方好防守的以一面也是因爲靠着一條河,這條二十多米寬的州河,就是一條天然屏障,在這裡他僅需佈置一個營的兵力就可以守住,也大大減輕了他的防守壓力。

“副軍長,城外不遠處的那幾座山我們需不需派人去防守?”第八師副師長兼26團團長的蕭可指着不遠的那幾座小山,對王維周建議道。

“我也想,可是那個位置很尷尬,我們現在的人手不夠若是在抽調一部分出去,估計直接會被敵人給吃掉,那樣不划算。”王維舟無奈的說道。

本來最好是去外面的那幾座小山坡構建防線,但是尷尬的是達縣城其他幾面的城門外面無險可守,敵人完全可以繞開這幾座小山,到時直接兵壓縣城。

。。。。。。

1932年7月12日,楊森的第四路軍、王陵基的第五路軍都到了達縣城下,看着遠處嚴密的防守的達縣城,兩股剿匪大軍都沒有選擇進攻,而是想商量商量之後的進攻如何安排。

“楊軍長,好久不見!”

雖然王陵基代表的是劉湘,但他在楊森面前還只是一個後輩而已,所以見到楊森之後,王陵基的架子放的很低,即便對方是他們的手下敗將。

“王師長,沒想到這次我們需要一起作戰了!”

看着眼前這些劉湘下面的軍事將領,他心裡也是五味陳雜,當初自己就是被他們在劉湘的率領下給趕出了上川東,現在只能在廣安那個地方苟延殘喘。

“誰叫這些共匪太過囂張,以前我們自己人打打鬧鬧無所謂,但是共匪這個外來者也想在四川插上一腳,這就惹衆怒了。”

此時的四川軍閥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排外,別看他們平時都是一種軍閥在那相互打仗,但是真到有外來軍隊跑到他們這裡來了,他們就會想辦法一起打退外來者。歷史上什麼驅除滇軍、黔軍的戰爭都是這麼來的,只要有人號召,後面就會跟着一大堆大小軍閥一起去討伐。

“沒錯,我們兩路軍合在一起已經有十萬人了,得好好商量接下來的戰鬥怎麼打。”坐在帳篷裡的楊森,淡淡的說道,由於劉湘不在,兩個人也互不統屬,說白了就是爭領導權問題。

論資歷,楊森那是比劉湘還高點,更別說眼前的王陵基、範紹增等人了;但是論實力,楊森不到王陵基等人的一半。

“這樣吧,楊軍長,怎們既然就是兩路不同的剿匪大軍,我把達縣留給你,能不能拿下就是你的事;我則帶領七萬大軍直奔宣漢、萬源如何?”

王陵基明白自己無法領導楊森的部隊,便提出了一個各打各的主意,這樣就能避免雙方還沒跟紅軍交手自己這邊先內訌了。

“軍座,我覺得可行,讓劉湘的部隊跟紅軍死磕去,我們只要拿下達縣就行了!”

聽到王陵基的建議,坐在楊森旁邊的軍官彎腰貼近楊森的耳朵邊建議道,而看見楊森跟部下的交流的王陵基等人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等着楊森的決定。

“王師長,我贊同你的這個提議,達縣就交給我的20軍就行了,你們安心的跟其他紅軍作戰就行!”聽了手下的建議後,楊森便同意道,他也覺得這個提議適合他。

“好,既然楊軍長這麼爽快,達縣就交給你們了!”

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08章 諜影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00章 東征(十)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99章 援助(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章 安仁之戰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62章 西征(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95章 入川第158章 西征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96章 入川(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12章 夜襲(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34章 交易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
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08章 諜影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00章 東征(十)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99章 援助(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章 安仁之戰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62章 西征(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95章 入川第158章 西征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96章 入川(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12章 夜襲(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34章 交易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