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

“這就是你們新改良的飛機?我看着跟殲一戰鬥機長得差不多,不過有點區別。”看着眼前的這架醜不拉幾的飛機,連塗裝、八路軍標誌都沒有的鐵皮飛機,李衛國有點失望的說道。

“總司令,這本就是就依照殲一戰鬥機改良的,由於之前反映的零式戰鬥機火力太強,我們的飛行員抱怨火力太弱的問題,我們在這一架殲一戰鬥機上加裝了的航空機槍,火力大大提升了。

而且這款飛機,我們改善了飛機的操縱性,並把發動機放在尾部,這樣的話,我們飛行員就不會因爲飛機震動太大,而影響射擊精度了。”一旁的飛機設計師熊焰,看着李衛國有點失望的樣子,不禁賣力的解釋道,這可是他跟他的那一個設計小組,幾個月的成果啊。

“這個想法不錯,殲一戰鬥機的發動機放在機頭位置的事,下面的飛行員經常反映,功率太大,影響機槍的射擊精度。不過你們這麼改,會影響飛機的穩定性嗎?”聽到這些飛機設計師的介紹,李衛國不禁點頭道,還是有不錯的地方。

“我們之前的驗證過程中,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具體的情況,還是得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飛,來檢驗這個改良後的飛機性能。”熊焰也沒法保證飛機沒問題,具體的飛機性能,在紙上是看不出來的。

“那就先讓後面試飛之後的效果吧!我這次來,其實就想問問,你們能設計出一款跟零式戰鬥機性能差不多的飛機嗎?”李衛國心裡也沒底的問着眼前這個年輕的飛機設計師。

“總司令,我也想設計出來,不過以我們飛機廠的現有水平,不是那麼容易。我聽前線的飛行員說過這種飛機,那個被打下的飛機殘骸我們也看過,具體的情況我們不是很清楚。

不過若是那些士兵沒誇大的話,以我們的飛機制造水平,想弄出那麼一款遠航程、機動性特別好的飛機,着實費力。

不過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倒是可以幫助前線的飛行員減少的損失。”熊焰突然說道。

本來聽到在這裡要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飛機,李衛國還有點失望,不過聽到後面對方所說,變有點好奇了,“你說,看看是什麼好辦法。”

“總司令,我們從那架飛機殘骸裡發現大量鎂的氧化物,而我們的飛機沒怎麼用這種物質,當時墜落的那戶人家也不存在大量的鎂。所以我懷疑,日本人的這零式戰鬥機的機身材料裡面,還有大量的鎂,這種物質在地身情況下很穩定,但是在高溫下極易燃燒。

要是兵工廠那邊給戰鬥機配備,特製的燃燒彈,或許能在空戰中引燃鬼子的那種新飛機。”熊焰認真地說道,這個也是他們無意的發現。

因爲他們發現那架墜落的零式戰鬥機的發動機功率並不大,氣缸也很小,猜測這款飛機的馬力也不是很大,但爲什麼又能有這如此的機動性,他們便在飛機殘骸裡尋找。

最後得出應該是零式戰鬥機採用了新的複合材料,而且質量輕,這才能讓發動機功率並不大的具備很好的空戰能力,最後就發現了大量的鎂的氧化物存在。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建議,這個我們會讓兵工廠那邊負責的,你們就不用擔心這個了。

現在我們已經打算從蘇聯購買新式戰鬥機,但我也希望你們自己能研製一款真正屬於我們八路軍的戰鬥機。我在這也把話放下,只要你們誰能拿出一款能跟零式戰鬥機性能差不多的飛機方案,並能讓我滿意的,這款飛機的名字,我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李衛國認真地說道。

“真的?”聽到李衛國這麼說,周圍的所有設計師瞬間眼睛放光,顯然對李衛國的這個許諾很是看重。

“我說的話,能不當真嗎?不過這個任務可不是隻有你們參與,還有着其它人的競爭,所以你們自己好好努力。”

後面李衛國也觀看了那款改良的殲一戰鬥機的試飛情況,雖然大改不少,不過還是有着濃濃的殲一戰鬥機的味道。而且性能方面只是改善了操縱性、發動機位置以及火力,其他方面還是無法跟零式媲美。

不過這款飛機的性能要比殲一戰鬥機強點,後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多次試飛之後,還是投入了生產,也就是所謂的殲一ⅱ型戰鬥機,也在開始投入生產。

這也是沒辦法,中共的空軍發展才五年,中間的都是靠蘇聯的填鴨式,一股腦把生產線賣給你的。別看現在中共能生產戰鬥機、偵察機、運輸機以及轟炸機,但是技術雖然消化了,但是自身的設計水平、材料水平並沒有達到那種獨立設計的地步,最多是根據現有的飛機進行改良。

。。。。。。

“兄弟們,給我狠狠地打,不能讓鬼子衝上來!”晉西南垣曲縣境內的王村,一支國民黨軍隊正在與日軍血戰,其中一個穿着中將軍裝的國民黨軍官正在槍林彈雨中指揮着部隊進攻他的部隊。

鬼子的進攻異常的激烈,人數不少,還有着不少火炮,這支國民黨軍隊正在艱難的跟着日軍交戰。陣地上,不斷有日軍的炮彈落下來,除了濺起大量的沙土,不少炮彈還帶走了相當數量的國民黨士兵。

至於這些國民黨軍隊則是很多官兵都帶着傷,但是他們仍然在不斷的殺着日僞軍,。

“軍長,衛長官下令讓我們想辦法東撤,不要再跟這裡的鬼子硬拼了,八路軍已經派了一個師來接應我們,讓我們先撤到山區裡面去!”一個參謀躲閃着那些由鬼子炸彈炸起的沙土,來到正在一線指揮的98軍軍長武士敏身邊,大聲地說道。

“什麼?衛長官回來了?”聽到衛立煌重新回來指揮這些部隊了,作爲其中一支部隊的軍長,武士敏非常的高興。

“衛長官回來也沒什麼用了,現在整個中條山、運城附近的中央軍都潰敗了。第三軍唐淮源軍長已經自殺身亡,麾下第十二師師長寸性奇師長也戰死了,現在曾司令率着第三軍、第十五軍,正在渡黃河,打算撤到洛陽等地,其他的部隊也都在紛紛撤離山西,我們再留在這裡無疑會讓日軍集中對付我們的。”

這個參謀大聲地勸着武士敏,現在這近20萬中央軍可謂兵敗如山倒,數萬人被俘,超過四萬人陣亡,連軍長都死了一個,可謂不慘烈。

剩下的十萬軍隊,大多開始潰敗,想方設法渡過黃河,而此時也就剩下武士敏的98軍還在前線抵擋日軍的進攻。看見敗局已定的衛立煌也不想因此損失一員大將,便下令98軍撤退至八路軍的根據地附近,暫避這次風頭。

“什麼?唐軍長陣亡了?”聽到下屬的彙報,武士敏也很震驚。沒想到戰前還在一起開玩笑的唐淮源軍長,居然死在了戰場上,他的眼睛裡也出現了淚光,顯然不肯相信這是事實。

“這是剛剛傳來的消息,唐軍長部彈盡糧絕,爲了不做俘虜,他選擇了自殺。”這個參謀長說到此處,也流出淚,一個軍長就這麼死了,他也不禁覺得有點悲涼。

“老唐他還是真是做到做到了!”聽到這個消息,武士敏不禁感嘆了一句。

唐淮源曾經放過豪言,說:“中國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千萬不要由第三軍開其端。”他雖然管不了其他的部隊,但他能管住自己和自己的部隊,他和他的一個師長都陣亡在了戰場上。

雖然他的部隊在這場戰鬥中打的不怎麼樣,在軍事上來說可謂毫無意義。打敗仗,有上面指揮的原因,也有部隊的自己的原因,不過他卻用自己的死,來證明了自己,也成了中條山死的唯一一個軍長(歷史上武士敏不是死於中條山的戰鬥裡,而是死於之後的圍剿裡),也是職位最高,上將軍銜。

“軍長,爲了我們的部隊,你還是下令撤吧!這次戰鬥,我們98軍也不是孬種,也打出了我們的名頭,鬼子那麼多,再打下去我們全軍傷亡會更大!”

武士敏看了看自己周圍的那些士兵,一個個都在用命在殺鬼子,即便是敵強我弱,也沒有一絲害怕,想到再打下自己的部隊就成了孤軍,便下令道,“命令部隊,打退了眼前的這夥鬼子,我們就撤退!”

“是!”

有了武士敏的命令,在這些士兵拼命打退了進攻他們的鬼子,然後就是收拾起陣地上自己的東西,扛着武器和彈藥就快速的撤離了此地。武士敏的部隊雖然號稱一個軍,但也就兩個師,之前的戰鬥讓他損失不少,現在也只有一萬出頭,而且很多人都帶着傷。

撤退中,這些士兵一個個臉都很疲倦,士氣也很低沉,這幾天的仗打的太憋屈了。他們98軍在那奮勇殺敵,但是其他部隊卻開始大潰敗,造成整個中條山的中央軍開始崩潰。

在這種雙方投入的兵力總共超過30萬人的戰鬥中,一方出現潰敗可是很要人命的。此次中條山的戰鬥,國民黨最後陣亡超過四萬人,被俘也有三萬多,其中還有數位少將,更別說還有將領帶着軍隊成建制投降。

這一場戰鬥日軍損失的很小,打完下來,日僞軍加起來的傷亡也才3000來人,而國民黨方面陣亡就40000餘人,死亡比估計能達到1:40,這場戰鬥也的確算是中央軍最大的恥辱了。而在這場戰鬥之後,中央軍也就有了遭殃軍的外號了。

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士兵在脫離戰鬥後,士氣都不高的原因,着實沒有臉面。

“誰?”就在武士敏的98軍在撤退至沁水境內的時候,前面的部隊突然發現了前面的道路兩邊的山坡上有人,這些剛剛經歷過戰鬥的士兵,立馬就警覺起來,並開始找地方隱藏。

“怎麼回事?”隊伍中間的武士敏看到自己的前面的部隊,開始警戒的時候,不禁來到前面的一個樹木後面,問着自己的一個師長郭景唐。

“軍長,剛纔前面的部隊發現了隊伍前面的山坡上有人,而且還不少,擔心是日僞軍,便前去查探了。”這個師長臉上也充滿了擔憂,看樣子打仗打到現在都有點杯弓蛇影了,看到這種情況,武士敏也很無奈。

聽到下屬的彙報,武士敏拿着自己那個望遠鏡也開始觀察着前面的情況。由於他的望遠鏡,在之前的戰鬥中,一個鏡片被敵人炸彈的濺起的石頭給擊裂了,鏡片上滿是裂痕,他只能用另外一個孔來觀察。

由於距離太遠,他也看不到山上到底是什麼人,不過沒一會兒,自己的幾個士兵就從山坡上下來了,而且還在跟大部隊大聲招着手,呼喊着什麼。不過在他們身後,就看見一支穿着灰布軍裝的部隊舉着紅旗出現在了98軍上下官兵的視野裡,同時他們心裡也大呼了一口氣。

“原來是八路軍,我還以爲是鬼子呢!”看見是八路軍,郭景唐心裡也就放鬆多了。

不過武士敏看着那鮮豔的紅旗,有點不自然。幾個月前,八路軍打的旗幟還都是青天白日旗,但現在卻成了原來紅軍的紅旗,這意味着什麼,武士敏不是不知道。不過好在他的部隊跟紅軍沒有什麼矛盾,也不用擔心八路軍會對自己的部隊不利。

當八路軍獨30師的部隊出現在98軍面前時,那些98軍的士兵臉上的表情都變得輕鬆、高興起來,就像看到自己人一樣,其實也就是自己人。

隨着武士敏的部隊跟八路軍接上頭,中條山的倖存下來的十萬軍隊的,也紛紛‘突圍’而出,除了大部隊是在中條山附近渡過黃河到達河南的,還有一支部隊居然繞到了河津,並在那裡渡過黃河到了陝西。

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11章 夜襲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34章 交易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95章 東征(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94章 東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67章 西征(十)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98章 援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78章 營救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12章 夜襲(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327章 天津(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60章 西征(三)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97章 東征(七)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
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11章 夜襲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34章 交易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95章 東征(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94章 東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67章 西征(十)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98章 援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78章 營救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12章 夜襲(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327章 天津(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60章 西征(三)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97章 東征(七)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