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

“軍座、師座,以上所說的就是之前跟日軍的交戰的感想!”

新平洋的一處防衛嚴密的建築裡,112團團長陳鳴人正在把自己一個多禮拜前跟日軍交戰的一些看法,向孫立人和李鴻彙報。

聽完陳鳴人的話,李鴻一臉輕鬆,“軍座,看樣子這鬼子還是老樣子,自大、驕狂,還真以爲我們是去年那個樣子嗎?我覺得這次反攻會很順利!”

“李師長,你剛說日軍自大,你現在的心態也有點,小心陰溝裡翻船。我們的軍隊是要比去年改觀很多,但別忘了,我們的部隊大多是新兵,剛纔陳團長也說了,日本人就是利用這點,才跑掉不少人,不可大意!”孫立人還是比較謹慎。

就在孫立人在那討論的時候,他的這個指揮部也迎來了一羣客人。

“軍座,魏德邁參謀長和麥瑞爾司令來了!”

“哦!”

聽到這兩人來了,孫立人幾人倒是有點驚訝,沒想到來的這麼快。很快他們就聽到一陣爽朗的聲音從司令部外面傳來。

“孫,你太讓我驚訝了!首戰告捷,聽說是擊敗日軍一千多人?這可是一個好消息!”只見身穿中將軍裝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的魏德邁走了進來,臉上一副很高興的樣子。而在他的身後,則是跟着梅列爾突擊隊司令,梅列爾准將(梅列爾突擊隊也就是5307部隊,也被稱爲麥瑞爾突擊隊,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問題)。

“魏德邁參謀長,得感謝你們美國給的這些武器,不然我們可取不到這麼好的成績。”

看到是魏德邁,孫立人很客氣,走過去跟對方熱情的握了握手,也順便恭維了一下對方。

魏德邁這人比史迪威更受駐印軍和老蔣等人歡迎,因爲這人挺好說話,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像史迪威那麼武斷。就像對中國駐印軍的一些管理,他也在跟中國方面商量着來,因此駐印軍上下都對他抱有好感。

孫立人本身就是留學美國回來的,魏德邁也是一個半中國通,兩人在交流上沒有任何問題,基本都是英語交流。這也是爲什麼孫立人能這麼受重用的一個原因,美國人看好他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雖然不是主要因素,但卻是讓它成爲新一軍軍長的一個推力。

“哈哈,孫,你就是這麼謙虛。你的士兵我也是看着訓練出來的,我相信他們是靠自己的努力纔打贏的日本人的。”聽到孫立人的恭維,魏德邁心裡也很舒服,也理所當然的受用了。

“孫,現在情況怎麼樣了?”客套話歸客套話,魏德邁來這可不是來聽客套話的,他也是爲了這次的戰事,不然他可不會親臨前線。

“魏德邁參謀長,請跟我來!”孫立人嫌翻譯麻煩,顯然打算自己親自介紹局勢,自然是用英語。“現在我們的部隊有兩個團已經聚集在新平洋地區,後面的新編30師等部隊也在路上,就是裝甲部隊估計得慢點,臨時開闢的道路有點不好走。

至於日軍,18師團已經把師團部搬到了達羅,在附近彙集了以兩個步兵聯隊爲主的一萬多日軍,還有少量的裝甲部隊。現在日軍就固守在達羅和太白加一線,依靠地勢阻擋我軍的進攻。”

“孫,你接下打算怎麼做?”魏德邁比較相信孫立人,誰叫他是南方西點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呢。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無論是史迪威時期,還是魏德邁時期,孫立人都是美軍的紅人,他的經歷就是一個天然的優勢。

“現在我們手上就兩個團,我打算等後面的30師到了之後,分兩路分別進攻達羅和太白加,讓日軍無法相互增援,逐個擊破日軍。”孫立人簡單地說道。

“你說的沒錯,緬甸一戰,身關盟國在東南亞以及中國戰區的走向,不能操之過急。”對於孫立人的策略,魏德邁比較認同。

“司令,我的突擊隊什麼時候使用,總不能讓我們看着我們的盟友跟日軍血戰,我們卻在一旁看着吧。我下面那羣混蛋,現在一天到晚閒的沒事做,看着我都想揍他們,希望讓我們也參加戰鬥。

我早就看日本人那羣猴子不爽了,我要親自率軍去教訓他們。” Www тTk án ℃ O

兩人談話時,一旁的梅列爾准將卻是忍不住了,便開口請戰。(注:魏德邁是在華美軍司令,印度和中國的美軍都歸他管。)

“梅列爾將軍,你的部隊行嗎?日本人可是很擅長叢林戰的,你們的部隊好像沒有叢林戰作戰經驗吧。”一旁的李鴻聽了翻譯的話後,不禁說道。

美軍和中**隊其實一直有矛盾,雙方都看對方不順眼,之前史迪威時期就很嚴重,後面換了魏德邁,情況稍微好點,不過並沒有徹底杜絕。

其實很簡單,美軍士兵瞧不起中國人,認爲中國人太土,像什麼馬桶之類的都不會用,沒少嘲笑駐印軍。中**隊也一樣看不慣美軍,認爲美軍紀錄渙散(譬如調戲婦女、飲酒),沒有叢林戰經驗,就喜歡在那瞎指揮,而且還怕死(當然主要是指的英國人)。

所以李鴻聽到梅列爾要率領他的部隊參加戰鬥,就有點懷疑。

“李,你不要拿英國人的膽小懦弱,來質疑美利堅軍隊。我的麥支隊,可是從巴拿馬等地抽調組成,那些地方都是熱帶雨林,對於叢林戰,我們有很好的戰鬥經驗。”聽到李鴻的質疑,梅列爾當即有點不高興道。

“好了,兩位將軍都別爭了。孫,你要知道梅列爾突擊隊在瓜島等地的表現很不錯,有着很好的叢林戰作戰經驗。我希望這次我們中美聯軍能夠好好地打一場漂亮仗,讓英國人知道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看着有點不愉快的兩個人,魏德邁連忙勸道。

“李鴻,聽魏德邁參謀長的,現在是重要時期,我們應該團結一致,而不是質疑盟友。”孫立人也對李鴻指責道,即便是他也不太相信梅列爾突擊隊,但魏德邁的面子,他必須給。

而且魏德邁也說到一個重點,就是讓英國人明白他們自己的錯誤,跟他們一起作戰。

對於這次反攻,英國方面其實並不贊同。英國人是想從英帕爾向緬中發起進攻,最好是能一波拿下曼德勒、仰光等地。但是這個方案,美國方面並沒有同意,認爲反攻緬北、打通中印的地上聯繫纔是最重要的,反攻緬中以及緬南,太難了。

這次派梅列爾突擊隊過來,是美國人有意爲之。美**官跟中**官的不和,從李鴻跟梅列爾的話就能看出,這就是爲什麼美國人要派自己部隊過來的原因。讓梅列爾突擊隊展現出美**隊的作戰能力,讓中**官能信服美**官,以此緩和兩**官的矛盾。

“是!”孫立人都發話了,李鴻自然不敢再多說,只能服從。

很快這支讓美國人寄予厚望的軍隊就有了用處,因爲前線出事了。

。。。。。

“什麼?112團兩個營被日軍55聯隊給包圍了?怎麼回事?”孫立人聽到這個消息,臉上十分地驚訝。

“師座,樑副團長說,他率領兩個營的兵力於邦地區偵查,不過中了日軍的圈套,現在正被日軍55聯隊包圍在加拉蘇付金額幾個山頭。”

“這個樑砥柱,搞什麼?是第一次打仗嗎?告訴他給我守住,我派人去增援他們。李師長,給113團發報,讓他們立即出發,前往加拉蘇,解救112團。還有給陳鳴人也說聲。”孫立人吩咐道。

“軍座,估計不行。”來人哭喪着臉道。

孫立人臉色鐵青道,“到底怎麼回事,說清楚!”

“軍座,就在昨天,新平洋以東的一條河因爲降雨,引發了山洪和滑坡,現在我們跟陳團長之間的道路暫時中斷,我們的人正在搶修。不過我們的挖掘機並沒有到,靠人力的話,得五天才能挖通道路。”來人解釋道。

“什麼?”

聽到道路中斷,孫立人和李鴻二人的臉色都很難看。緬北的氣候就這樣,動不動就大雨,加上這裡的河也多,發生山洪本身就是個災難,現在道路還因爲滑坡給中斷,這不是要斷112團的活路嗎?

兩人都有點焦急,不過剛好有事來找孫立人的魏德邁進來看到像無頭蒼蠅的孫立人等人,就有點好奇,“孫,你們這是怎麼了?”

看到魏德邁,孫立人眼前一亮,心中便有了主意,“魏德邁參謀長,我想問一下,梅列爾突擊隊現在在什麼地方,他們可以空降嗎?”

雖然不知道什麼事,但魏德邁倒沒有隱瞞什麼,“能啊!是發生什麼事了嗎?”

“是這麼回事。。。。”

孫立人這才把112團的情況告訴了魏德邁,而魏德邁聽了之後,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兩個營面對一個聯隊的日軍,實在是有點危險,要是全軍覆沒,肯定會影響士氣。

魏德邁也意識到這是一個緩和兩軍關係的好機會,“孫,我馬上就命令梅列爾准將,讓他派梅列爾突擊隊出發。你放心,他們都接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最遲明天應該就能空降到加拉蘇地區附近。”

“多謝了!”孫立人感激道。

。。。。。。

“你說什麼?”

於邦地區,一處山坡上,一個士兵正在對112團副團長樑砥柱大聲地說話。不過周圍的炮聲太過激烈,樑砥柱根本聽不清對方說的什麼。

“副團長,師部發來電報,說是美國人派那個什麼梅列爾突擊隊來增援我們,讓我們務必堅持住。”眼前的那個士兵也是扯着嗓門在那喊。

聽到是美國人來,樑砥柱瞬間有點不解,“什麼?是美國人來支援?爲什麼不派113團來,他們不是到了新平洋嗎?”

“副團長,後面那條河發生了山洪,而且還出現了滑坡,113團短時間根本過不來。師座說,美國人在明後天只要不下雨,就能空降到我們附近,從外面進攻日軍。”

聽到山洪暴發,樑砥柱臉色不是很好看,“他孃的,怎麼這麼點背,還山洪,這是要把我往絕路逼嗎?美國人就美國人,總比沒有好!”

“副團長,日本人又開始進攻了!”

“他孃的,這些日本鬼子,真以爲我們人少就怕他們是嗎?兄弟們:

我們的武器可是比國內的都要好,國內兄弟們還等着我們把這麼好的武器裝備給他們送回去,還有我們的家人也在國內等着我們!堅持住,孫軍長已經派了援軍來增援我們,而且軍座還會帶着我們打回中國去的。”

“副團長的說的沒錯。跟鬼子拼了,大不了就是死,死之前再怎麼也得多打死幾個鬼子墊背。”

“就是,軍座會帶着我們打回中國去的!”

樑砥柱的那段話一下子就把這些被包圍士兵的求生**一下激發了。他們知道落在日本人手裡,要麼當場死,要麼被折磨死,反正都要死,還不如拼了。

這些駐印軍,早就想着什麼時候打回中國,他們不想死在異國他鄉。他們之所以戰鬥力能爆發很強,就是一股回國的念頭在支撐着。

就在這邊112團兩個營正在拼死防守幾個山頭的時候,遠在印度的梅列爾突擊隊也開始集合。不過當天晚上以及第二天整天都一直下大雨,根本不敢實施空降,直到第三天,胡康河谷的天才變得晴朗。

由於知道前線戰事緊張,平時雖然相互看不起,但是幾千突擊隊員還是毫不猶豫的登上了運輸機。

今天就一更,晚上有點事,明天還得早起趕飛機。成都霧霾太嚴重了,我得找個地躲霧霾去。

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68章 交易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95章 入川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2章 大婚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30章 天津(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33章 天津(八)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
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68章 交易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95章 入川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2章 大婚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30章 天津(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33章 天津(八)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