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

就在西安已經開始轟轟烈烈的展開整風運動的時候,日軍這邊消停了許久之後,再次開始集中大量的兵力,對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掃蕩,相比於前兩次,這一次的規模十分的大。

現在華北地區,八路軍和日軍的地盤交錯,表面上日軍佔領了整個華北,但是實際上控制範圍僅限於鐵路以及主要公路兩側幾公里的範圍內。再偏遠的地方,那都是八路軍的地盤。

特別是之前國民黨的第一次反共"gao chao"結束後,八路軍把國民黨勢力逐出了河北地區,山東和山西方面,國民黨的實力也是被削弱的很慘。八路軍的發展,已經讓現任的日軍華北方面司令官多田駿十分擔憂。

但是正面進攻肯定也不現實,之前的綏寧會戰的慘敗讓日軍大本營十分不滿。

雖然這個計劃不是杉山元制定的,他也把責任推給了梅津美治郎,爲了挽回大本營的信任,他還趁着八路軍跟跟晉綏軍的衝突,對河北的八路軍根據地發起了大規模掃蕩,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還導致日軍混成第二旅團的旅長阿部規秀中將命喪其中。

因爲衫山元的無能,讓日軍大本營最後撤掉了其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一職,轉而讓關東軍第三軍司令官的多田駿擔任新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

除此之外,之前因爲綏寧會戰而遭問責的梅津美治郎,居然東山再起,擔任了關東軍司令官。而最大的原因,就是爲諾門坎事件讓大本營下定決心要清洗關東軍上層,打算任用一個能力強而又頭腦冷靜的人,結果選來選去,最後落在了梅津美治郎的頭上。

跟他一起鹹魚翻身的還有筱冢義男,居然接替了梅津美治郎原來的位置,出任第一軍軍長。

而多田駿上臺之後,仔細研究了八路軍,發現如果僅靠掃蕩根本無法從根本上削弱八路軍的實力,而是繼續推行杉山元之前的那一套。

不過多田駿顯然比杉山元要狠,那碉堡修的,只能說很多。雖然八路軍破壞了不少,但他就是繼續修碉堡、炮樓,想盡辦法把八路軍各部給分割開來,然後再一一剿滅。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來,他發現光靠碉堡、炮樓根本無法有效封鎖八路軍之間的交往,特別是那種不知名的‘重炮’,一炮就能讓那些炮樓和碉堡毀於灰燼。

於是在準備一段時間之後,多田駿便發起了他任上第一次大規模掃蕩,也是華北方面發起了第三次日軍總人數超過五萬人的大規模掃蕩。至於小掃蕩,是每個月都有,不過由於規模太小,取得效果不大,所以日軍打算集中兵力對於八路軍的根據地,着重掃蕩。

爲了增加華北方面軍的實力,多田駿想辦法把第四師團踢出了華北方面軍序列,用它跟第11軍(駐漢口)換來了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的第六師團。雖然同是甲種師團,但是第六師團的戰鬥力可比第四師團強了不少,加上之前綏寧會戰的第四師團的糟糕表現,多田駿肯定無法容忍這個師團在其麾下。

換做以前,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肯定不會同意,但是隨着綏寧會戰的中八路軍展現的實力以及第10、14、20、108、109、114六個師團的相繼回國,第5師團調入關東軍,讓華北方面軍實力大減,這才同意這兩個師團對調。

而且,日軍還從國內調來三個三單位師團,並開始加強三單位師團以及獨立混成旅團的人數。原來只有12000---14000左右的三單位師團,補充到17000人左右;只有5000來人獨立混成旅團也開始增加人數,把每個步兵大隊下轄三個中隊編爲四個中隊,以及增加其他輔助人員,使其達到了7500人左右。

所以現在日軍在華北的軍隊就有10個師團、12個獨立混成旅團,大約27萬左右的日軍的,再加上20多萬僞軍,華北地區的日僞軍人數就有50來萬人,基本跟八路軍的正規軍人數持平。

在飛機以及坦克方面,日軍也增加不少。就拿飛機來說,此時日軍在華北地區的戰鬥機數量就超過700架,還不算其他轟炸機、運輸機等,加起來估計就有一千架作戰飛機,而且隨着產量的提高,日軍的飛機數量還在進一步增加。

而這一次,日軍出動了12萬以上的日軍,配合其他十多萬僞軍,共20多萬人,對八路軍總部、晉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冀中軍分區發起的聯合掃蕩。

。。。。。。

山西五臺縣,這是晉冀軍區第九縱隊的司令部所在地,此時司令部裡,李振華正笑着跟一衆搭檔和手下談論這次鬼子對他們的圍剿。

“你們說,鬼子也真看得起我們,集中了三萬日軍,三萬僞軍來圍剿我們。我們這想發展一會兒,你說鬼子怎麼就不給點時間呢?”李振華的笑聲在司令部響着,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在聊什麼開心的事呢。

看見李振華的若不在乎,旁邊的政委曾中生也不覺得奇怪,也很樂觀的說道,“我們這還算好點了,總部那裡可是面臨十多萬鬼子和僞軍的圍剿,那個參與南京大屠殺的第六師團可就是全部參與,這可是現在鬼子在華北的唯一一個甲種師團了,可見總部纔是鬼子的圍剿重點。

而來圍剿我們這的除了那個110師團的一個旅團,其他的要不是三單位師團,要不就是獨立混成旅團。”

就在此時李振華突然冒出了一個膽大的想法,“你們說,我們有沒有機會打太原?”

“打太原?難吧!那可是有着一個鬼子的三單位師團,即便調出來一些,那麼高的城牆就不是我們能攻破了。

最主要的是,我們的部隊無法在鬼子不察覺的情況下突到太原附近,只要鬼子一發現,我們根本無法拿下太原。我們現在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正面攻陷太原太原很難。”一旁的徐海冬搖了搖頭大致的分析道。

“那你怎麼想想,我們這次反掃蕩得乾點啥,不能我們老是被鬼子牽着走,那太被動了。”李振華顯然不滿足於簡單的反掃蕩作戰,也想打出點漂亮仗來,作爲李衛國弟的他,不能給他兄長丟臉。

“大點的太原、石家莊就別想了,那以我們的實力根本沒戲。不過其他的小地方,譬如崞縣、陽泉、忻縣等地我們可以考慮,雖然它們在交通線上,對於這樣的小縣城,我們一打一個準,到時候鬼子的部署自然就亂了。”徐海冬笑着說道。

“先制定一個反掃蕩計劃吧,到時候看具體情況,我們再想辦法幹鬼子一票大的。”

李振華顯然有點失望,打個小縣城明顯不是他希望的,現在也沒合適的機會,只能先一步一步來。只是讓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部隊後面的跟鬼子的作戰中,居然給友軍創造了機會,讓友軍幹了一票大的。

鬼子掃蕩的消息,在八路軍的宣傳下,很快在根據地傳遍了。不過對於鬼子的掃蕩,他們都習慣了,所以在聽說鬼子又來之後,他們並沒有慌張,而是在游擊隊的幫忙下,開始轉移糧食財物,該藏的藏起來,等鬼子走了之後在回來拿出來用就行。

。。。。。。

定襄縣城,此時正是忙碌一片,不少人要麼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要麼就是把大門緊閉着,因爲鬼子就要打來了。

別看定襄離着鬼子佔領了同蒲線鐵路上的忻縣只有30公里遠,但這個縣城卻是八路軍佔領的。

不是鬼子不想佔領,主要陽曲到朔州的鐵路段,只有兩個鬼子獨立混成旅團的15000來人(10個步兵大隊),加上幾千僞軍駐守。這條路上有着陽曲、忻縣、原平、崞縣、寧武、朔州等縣城,再加上那些小據點,兵力都被攤薄了,能防守住就不錯了,哪有那麼多的兵力進攻。

就拿忻縣來說,它的縣城以及附近的鐵路沿線地區,就只有兩個步兵大隊,加上僞軍也就4000人。但在忻縣東西兩側卻有八路軍兩個旅六個團的正規軍部隊,加上那些游擊隊,光靠兩個步兵大隊的鬼子根本掀不起任何浪花,所以也就看着八路軍佔領咫尺之遙的定襄縣城。

“當家的,我覺得東西藏起來就行了,我們幹嘛要走啊!有着八路軍在,鬼子難道還能打進來不成?”

此時一戶百姓家裡,只見一箇中年婦女一臉不解的對着一個正在大包小包往一個獨輪車上搬東西的中年男子說道。

“你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什麼,我這是以防萬一,更何況你也得爲咱家閨女考慮。鬼子都是什麼德性你還不知道,萬一鬼子打進來了,你和咱閨女萬一有點事怎麼辦?

我們先去山裡躲段時間,哪怕是條件苦點,但只要你們安全,也比人不在了好!”這個中年男子一邊搬着東西,一邊解釋道。

而在這個男子的勸說下,他的妻女都在一起幫忙,把一些蓋的被子和吃的放進獨輪車裡,至於剩下的都藏在了八路軍讓他們挖的地下室裡,然後把門一鎖,就開始離開縣城。

而跟着一家一樣打算的人也不少,不過八路軍並未阻止,但是限了時間,過了時間城門就會封閉,等鬼子結束掃蕩纔會再開啓。

而有很多人也沒離開,就待在城裡,因爲他們覺得八路軍應該能保護他們,也就懶得到處折騰,挺麻煩的。

對於像定襄這樣的被八路軍實際佔領的縣城,在鬼子掃蕩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八路軍不會放棄,而是固守。雖然有違游擊戰的核心宗旨,但是戰法也得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

現在的八路軍其實是正面戰跟游擊戰相結合。對於佔領的城市,不會輕言放棄,不然遭殃的肯定是百姓;但也不會把全部兵力放在縣城固守,那樣會很被動。

對於鬼子的這次掃蕩,晉冀軍區的幾個縣城都留了一部分堅守。就像定襄城裡,就有着兩個步兵團的駐守,而剩下的部隊,則是跟衆多的游擊隊一起,在廣大鄉村跟鬼子打游擊戰,策應縣城的安全。

因爲鬼子的進攻主要目標就是縣城,但是想攻下八路軍兩個團防守的縣城,要是鬼子的軍隊不多的情況下,短時間根本就攻不下。只要鬼子攻不下縣城,他們就得面臨八路軍遊擊部隊的騷擾,到時候就看誰先堅持不住。

當然對於敵人要是人數太多的話,這一招肯定不行,那就得全部撤出縣城,堅壁清野。通過拉長鬼子的戰線,找機會在鬼子薄弱的點上,狠狠地幹他幾下,也夠鬼子受的。反正八路軍對與鬼子的方法很多,鬼子不管如何來,八路軍就有專門的一套去對付他。

而在一支八路軍游擊隊在跟一個鬼子據點的士兵發生交火後,這次掃蕩與反掃蕩的作戰行動就這麼打響了。

。。。。。。

山西太原,一個長長的車隊從一處軍營出發,車的數量不多,大概就幾十輛而已,車子上面掛着一面面小的膏藥旗,加上不時露出來的人影,顯然拉的都是鬼子士兵。

不過這羣鬼子士兵卻是很奇怪,雖然穿的是日軍軍裝,但是他們手上的武器都是五花八門的。有38大蓋、有漢陽造、有中正式,機槍也都是捷克式輕機槍,不過卻沒有重機槍。

晚上,這個車隊的鬼子在一個據點下了車,不過藉着燈光可以看到,這些鬼子下車之後就穿上了八路軍的軍裝,有些軍裝還是有補丁的。

而看到這些‘八路’,旁邊據點的鬼子兵雖然好奇,但是卻沒有任何開槍的反應。

只見在領頭的一個‘八路’士兵,再跟隊伍前的一個鬼子中佐,說了幾句之後,就帶着這兩百多人的‘八路軍’消失在了黑暗中。而與此次同時,晉冀魯豫軍區、冀中軍分區、晉陽等地,都有這樣的‘八路軍’出現。

而這一切,真正的八路軍卻沒有任何察覺。

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91章 東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
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91章 東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