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

“各位老鄉,你們這是幹什麼,我們自己帶有乾糧,你們把這些拿回去自己吃吧!現在鬼子在大掃蕩,你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都是當兵的,實在沒有我們還可以去鬼子、漢奸那裡去搶。”

看着眼前的這些百姓,王爾琢連忙勸道。

“這位八路軍首長,我們這百姓也都是實在人,誰對我麼好,我們也對誰好。這兩年要不是你們八路軍給給我們趕跑鬼子,我們種的糧食都得被鬼子給搶去,今天收成還行,我們也有不少餘糧。

你們不一樣,那是要去打鬼子的,若是不吃好點哪有力氣去打鬼子。鄉親們,你們說是不?”只見這個村長帶頭說道。

“沒錯!”

“村長說得對,八路軍幫我們,我們也得幫你們八路軍!”

“八路軍同志,這都是我們的心意,你們就收下吧!”

一下人羣裡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在那說着,大有八路軍不收下這些吃的,就認爲八路軍幹了什麼壞事的似的。

八路軍從之前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之後,對於農民的政策就有很大的改變。農村階級還是像歷史上分爲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工人,不過政策卻是有不少改變。

地主肯定是被針對的對象,抗戰全面爆發前,西北根據地(不算西安),基本沒有了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存在。很多地主要麼被當時紅軍給沒收了土地,要麼就是主動交出了土地,以保住家產,不過後者佔比很少。

對於富農,由於李衛國認爲雖然算是農民中的有錢的,但是不能作爲被針對的對象,也就沒有把他們怎麼樣。到了抗戰,爆發後沒多久,中央也出來了前線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對待農民各階級的對策。

對於地主都是提倡減租減息,不聽話的那就沒辦法了。對於那些漢奸地主或者家庭,八路軍可沒那麼客氣,土地這些全給沒收並分給其他沒土地的百姓了。

這個時候的土地政策要比歷史上出來的早,而且對於富農都是作爲團結對象,後方根據地跟地主階級的矛盾也就緩和了不少。畢竟抗日根據地跟後方根據地不一樣,政策肯定得有所變化,不然把地主階級推到日僞一方那就不合適了。

因爲作爲地主,一般都是當地有威望的人,在當地說話的分量的也比較重,團結他們有利於聯合抗日。

這個王村的村長是個富農,原來的村長是個地主,因爲給日本人做事被處決了,村長也就換人了。由於村裡的地主死了,村裡也就多了很多土地,就被分給了村裡的人,這些百姓對於八路軍爲何如此感激涕零,那都是有原因的。

“八路軍首長,這就一些吃的,也不算違反你們的紀律。而且你們別擔心我們,我們的糧食足夠我們吃到明年,而且我們都藏得好好地,鬼子即便來了也找不到。”王村村長認真地說道。

“來,娃子,把碗接着,你要敢鬆手,我今天就給你跪在這!”一個大娘直接把一碗吃的,放在了一個士兵的手上,嘴裡還威脅道。

“首長,這。。”看着被大娘強塞到手裡的那個碗吃的,那個士兵看向了王爾琢。

“收下吧,吃完了好好打鬼子!”王爾琢看了看那些百姓充滿期待的目光,心裡也有點被觸動了,便答應了下來。

“你看,你們手上都說了,快趁熱吃了!”

“來,那這個拿着給你們首長,別老吃乾糧,多吃點主食!”

在王爾琢說了軟話後,這些百姓當即就把裝滿了熱騰騰飯菜的碗,往百姓手裡塞,也不管這些士兵能不能拿得下。

“你們這些旁邊的娃,都來搭把手啊!”看着眼前士兵已經那不下了,便對旁邊空着手中的士兵招呼道。

由於王爾琢發了話,這些士兵也都趕忙去接着這些吃的,而且吃的貌似不止這些,有些人把手裡的給完了,又回自己的家裡拿了一些吃的來。

由於村裡村外的八路軍士兵有着一千來人,這個村子也就百戶人家而已,所以拿的好吃的很快就被分完了。不過這些八路軍之前已經用過餐了,每人分點吃了也就夠了,他們這在突圍中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也算是不錯了。

“司令員,這是剛纔百姓們給的,這是你的那一份,你要不趁熱吃了吧!”此時的王爾琢正在處理軍務,除了看電文,還得根據偵查人員傳回來的消息,制定接下來的行動。而在他的旁邊擺着一個碗,裡面裝着一碗麪,上面還有個雞蛋,還在冒着熱氣。

“你們都吃飽了嗎?沒吃飽拿去吃吧!”王爾琢看都沒看那碗麪,就對旁邊的人說道。

“司令員,我們都吃了,這是專門給你準備的,待會冷了面就不好吃了。”

“是啊,司令員,你快點吃了吧!”旁邊的衆人勸道。

“好,那就聽你們的,我把它消滅了!”見旁邊的人不吃,王爾琢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也沒說破,就端起那碗麪,開始吃了起來。

雖然面做的一般,不過王爾琢畢竟是吃過苦的,也知道有吃的就不錯了,所以也沒挑,在那津津有味的吃着。一時間整個房間裡都充滿了面香味,以及王爾琢快速吃麪的聲音。

第二天一大早,王爾琢率領的這些八路軍人員,就離開了這個村子,免得他們在這裡待久了容易引起日軍的注意。到時候不僅會影響部隊的突圍,也會禍及這些百姓,這就註定了王爾琢衆人不能在這裡久待。

冀中很大,別看日僞軍加起來有七八萬軍隊,但是分散在這方圓一百多公里的地方,還是有點人手不夠用。而日軍想要在這這麼大的地方找到八路軍的指揮部顯然也有點困難,但一切都有意外。

。。。。。。

第二天上午

“王桑,這附近是什麼地方,我感覺不像有八路軍大部隊的樣子,這兩天也就發現一些小股游擊隊。”王村以北數公里的地方,一片小樹林裡,一個穿着八路軍軍裝的男子對着旁邊的一個人說道。

“南部太君,我知道附近有一個村子跟八路軍的關係很深,或許我們可以去那看看能不能發現八路軍大部隊的蹤跡。”旁邊那個被稱爲王桑的年輕男子陰險地說道,提到王村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納尼?要是真的如此,我們就去看看,反正我們現在也是八路軍!”這個被稱爲南部的人認真地說道。

這是一支隸屬於日軍第110師團的一支挺進隊,叫作南部挺進隊,隊長是南部中尉。他的部隊是從饒陽過來的,由於八路軍的指揮部之前分散逃走日軍也就失去了目標,只能利用挺進隊打進八路軍內部,來尋找有價值的目標。

不過讓南部中尉想不到的是,他最想找的目標離他不到五六公里。至於這個王桑,叫作王青松,就是王村的人,他的父親也就是之前王村的村長,也是村裡的地主。

因爲他跟日本人幹事,也把他父親勸說跟日本人一起幹事,給日本人傳遞情報之類的。結果這事被八路軍得知就把他的父親給槍決了,他因爲不在家裡,所以躲過了一劫。他不是沒想過要報仇,可是他的家附近都是八路軍根據地,之前日軍也不敢過來,所以就沒報成仇。

現在他們尋找八路軍大部隊剛好路過附近,便有了其他想法。若是能騙到八路軍大部隊的消息最好,騙不到也可以利用日本人的手解決掉村裡的這些人,要不是他們告密,八路軍怎麼可能知道他父親在給日本人做事。

而且在他父親被八路軍殺了之後,王村的村民還把他家的土地全給搶了,所以不僅八路軍是他的仇人,這些村民在他眼裡也是幫兇,自然不肯放過這些人。

“村長,又有一支八路軍來了,不過人不多就100多人,說是在躲避鬼子的掃蕩,想來討口水喝!”此時的王村村長正在家裡幹着手藝活,就聽見村裡的一個民兵跑了進來,大聲地說道。

“八路軍來了,又不是鬼子來了,你那麼大驚小怪的幹什麼,帶他們去井裡打點水就行了!”村長手上忙個不停,一邊忙着一邊說。

“是,村長!”

說那個民兵就拿着他的一支鳥槍就跑出去了。民兵不是游擊隊,他們一般是負責保護村子,鬼子來了掩護村民躲進地道什麼的。武器也都很簡陋,基本上沒什麼槍,大多是長矛大刀,有些還拿鋤頭呢。

村頭的水井處,幾個百姓正在從井裡把裝滿水的水桶拉上來,而旁邊則是佔了不少‘八路軍’,他們眼睛也有意無意的打探着周圍的情況。那個王青松也在隊伍裡,不過此時的他把帽子壓得低低的,躲在那羣‘八路軍’裡面,顯然也是怕村裡的人把他認出來。

“老鄉,咱這裡最近有鬼子來騷擾你們嗎?”此時一個穿着八路軍軍裝的鬼子翻譯,用着地道的河北話對正在給他們打水的百姓問道。

“有你們在,我們怕什麼鬼子。不過你們來的不巧,早上剛有一支你們的八路軍部隊離開這裡,應該是你們的首長什麼的,什麼官我不知道,不過應該不小,你們要是早來會兒,應該就能碰到了。”一個村民笑着說道。

“別瞎說,沒聽昨天那些八路軍同志咋說的!”旁邊有個百姓連忙踢了一腳大嘴巴的百姓,提醒道。

“老鄉,別擔心,我們也是八路軍,不過我們因爲跟大部隊打散了,現在也在找他們。你能告訴我,我們大部隊往哪走了嗎?”那個鬼子翻譯繼續問道。

而此時村裡的一條土狗,不知道找什麼,來到了那羣僞裝八路軍的日軍挺進隊隊員面前,嗅着什麼。

“他們啊。。。”

“汪汪~~”

就當這個百姓想要說話的時候,突然在那羣‘八路軍’面前的那條土狗突然叫了起來,而且聲音非常的大,好像發現了什麼。而且它這一叫,附近也有狗跟着叫了起來,這讓正在打水的幾個百姓也很疑惑。

“大黃,叫什麼叫,還不滾回去!”那個大嘴巴百姓連忙呵斥着自己家的狗。

“汪汪汪~~~”可惜那條狗此時並沒有聽這個主人的話,而是去撕咬其中一個‘八路軍’士兵的褲腿。

“八嘎!”或許是真的害怕了,也有可能是被逼急了,那個‘八路軍士兵’突然罵了一句,而且手上也拿着槍驅趕這條土狗。他罵的聲音雖然不大,可是打水的幾個百姓都聽見,頓時臉色就大變。

“啪”

本來拉到半空中的水桶,由於幾個百姓的鬆手,突然掉了下去,裝滿了水的水桶瞬間就跟井裡的水撞在了一起,濺起不少水花。

“鬼子?他們是鬼子!”

反應過來的百姓連忙大叫道,說着就想跑,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隨着幾聲槍響,周圍幾個民兵以及百姓都倒在了地上,看着已經暴露,這些挺進隊的鬼子也用不着再裝了。

“把他們都抓起來,還有包圍村子,別讓他們有人跑了。”只見鬼子頭南部中尉厲聲說道。

“嗨!”

頓時村裡就雞飛狗跳起來,數十名穿着‘八路軍’軍裝的士兵就開始挨家挨戶的抓人,並開始封鎖村子。

“八嘎,你這蠢貨,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你就給我自殺以謝天皇吧!”只見南部下達完命令後,就來到剛纔開口說了日語的那個士兵面前,直接來了一個耳光,就斥責道。

由於一些原因,後面的很長一段時間估計都是兩更,抱歉!

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3章 北伐(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98章 入川(四)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71章 崛起(二)第97章 入川(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181章 長征(二)第88章 陝北(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
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3章 北伐(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98章 入川(四)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71章 崛起(二)第97章 入川(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181章 長征(二)第88章 陝北(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