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

“校長,打起來了!他們真的打起來了!”

只見戴笠的聲音在黃山別墅裡大聲地想着,那些衛隊不知道爲什麼軍統的戴局長怎麼這麼激動,不知道委員長的住所不允許大吵嗎?不過這些衛隊士兵可不敢開口阻擋這位特工老大,於是就這麼讓戴笠進了委員長的屋子。

“什麼打起來了?”當戴笠進了屋子,正在與陳誠和孔祥熙談事的老蔣,疑惑地問道。

戴笠突然這麼一打擾,陳誠和孔祥熙都有點不高興,不過見是戴笠這個特務頭子本欲打算說的話就嚥了回去。

“校長,是蘇聯和日本打起來了。這是剛剛得到的消息!”

“什麼?真的打起來了?”

聽到蘇日開戰,老蔣十分的高興,有了蘇聯加進來,他就可以大鬆一口氣了!

其實他錯了!

第一是,蘇聯跟日本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即便是陸軍沒有準備好,但是他們的戰機卻是交戰不少。雙方在休整好之後,陸軍便爆發了數次大規模的戰鬥,不過跟歷史上的還是改變了不少。

歷史上參與諾門坎戰鬥的有安岡正臣的戰車第一團,但是這個時空的戰車第一團在綏寧會戰損失慘重,雖然經過補充,但是戰鬥力大減。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抗聯的襲擾,也讓日軍的補給線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其中有一輛火車,直接被抗聯的士兵給炸燬了,車上的物資大多被搶。

不過日軍雖然在這些方面被削弱了,但是在空中格鬥以及對付蘇聯坦克方面卻有很大的經驗。因爲日軍跟裝備了蘇式戰機和坦克的八路軍交手過數次,也知道一些t-26坦克的一些弱點,讓蘇聯的坦克損失比歷史上更大了。

這其實還跟蘇聯的士兵有關。雖然蘇聯的機械化部隊規模和坦克性能都比日軍強,並有着一個朱可夫指揮,但是由於大清洗,造成基層官兵的能力很差勁,新提拔上來的軍官毫無戰鬥經驗或者缺乏指揮這種規模戰鬥的經驗,損失非常大。

老蔣錯了的第二點就是,蘇聯雖然跟日本開始大規模衝突了,但是雙方都很剋制,沒有擴大戰線,最主要的是雙方都沒有向對方宣戰。雖然就差那兩個字,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

“戴局長,蘇聯跟日本真的打起來了?”旁邊的陳誠連忙問道,顯然這個消息是個非常有震撼力的。

“的確打起來了,不過具體怎麼回事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得知日軍派了不少部隊去海拉爾,而且還有不少傷兵運回來。”

“不對!戴局長,蘇聯和日本雙方宣戰了嗎?”陳誠想到什麼突然問道。看來還是有明眼人,一下就問到了事情的關鍵。

“沒有宣戰,這也是我也不解得原因,兩邊都打起來,而且日軍出動了至少兩萬人,但是雙方居然沒有宣戰。”

一聽沒有宣戰,老蔣那高興的表情瞬間平和下來,他也意識到了其中關鍵,“要是沒宣戰,那麼蘇聯和日本估計都不想大打,白高興一場,還以爲這兩個歷史冤家能幹起來呢!”

“委員長,也說不定!萬一他們打出了火氣,那樣可能下面的士兵就會逼着他們上層繼續打下去!”旁邊的孔祥熙站起來笑着說道。

“要是真像你所說,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老蔣聽到這話還是比較滿意,便笑着說道。

就在這邊老蔣等人在高興蘇日開戰的時候,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讓老蔣一衆人直接傻眼了。

先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就讓人覺得有點不對勁。因爲就在這個條約裡,蘇德兩國達成了瓜分波蘭的秘密約定,也就意味着蘇聯其實已經知道並打算和德國一起進攻波蘭,不過這些外人根本不清楚。

隨後在九月一日,德國自導自演了一場鬧劇說波蘭進攻德國,然後就揮軍80多萬大軍,在2000多輛坦克或裝甲車、近兩千架飛機的掩護下,開始大規模進攻波蘭。

隨後英法對德宣戰,一幅世界大戰的序幕已經拉開。

就在老蔣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爆發邊界衝突的蘇日兩國,在大戰結束後,加快了和談的進程,這讓老蔣期望數日開展的美夢給破滅了。

。。。。。。。

甘肅蘭州,蘇波戰爭的爆發以及英法對德宣戰,讓中共一衆高層都把李衛國當做什麼看待,還真被他說中了。德國真的那波蘭先開刀,英法也對德宣戰,這很明顯的是大戰爆發的節奏。

“衛國,你這預測的還真準,現在歐洲亂了,蘇聯與日本也停止了戰鬥。這短短這麼十幾天發生這麼多事,估計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忙壞了吧!”

老毛家裡,只見主席把他的書放下之後,對着來的李衛國笑着說道。

“亂肯定亂了,但是還沒有到我真正想要的那種局面出現。美國和蘇聯加入這場世界大戰,那才最好的時候。”李衛國微笑着說道,不過顯然他的話也把主席給驚呆了。

“衛國你的意思是美蘇兩國也會捲入這場曠世大戰?”

“美國是百分百會加入的,他的主要利益就在歐洲,又跟英國穿的同一條褲子,英國有難他不會不幫忙的。畢竟一個由德國統治的歐洲可不符合美國人的利益,出手是必然的,就看選擇什麼時候了。

至於蘇聯這就得看希特勒的想法了,他若是真的把蘇聯捲進來,這場仗才叫有意思。只要捲入的國家越多,大國也都無一倖免,我們中國纔有機會崛起,我們中共纔有機會成爲中國的執政黨。”

李衛國很有自信的說道。

“衛國這麼有自信我們能在抗戰勝利後打過國民黨?”這個問題恐怕很多高級將領都想過,但是那在怎麼也得抗戰勝利後才能進行的事。

不過對於抗戰勝利,其實老毛等人還是挺有自信的,無非就是一個一個時間問題。不過對於大概國民黨,這個這個時候很多領導人都沒有這個自信,想的最多是跟國民黨平分中國,一起治理這個國家。

“難道主席沒自信?之前內戰的時候,我們纔多少人,國民黨尚且不能拿我們怎麼樣。等抗戰勝利後,我們黨的實力絕對比現在還強數倍,到時候國民黨更沒辦法把我們怎麼樣了。

而且中國自古是以北往南打,成功的機率更大,那樣才能統治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南方政權,主席你見過有幾個長久了的,而且國民黨內部問題那麼多,估計我們還可以少費不少力氣。”

李衛國自信的說道。他的自有他的看法,歷史上除了明朝前期是從南方發家打下整個明朝疆域,但是朱棣還不一樣把首都搬到了北京。除了明朝,其他的南宋、南明、東吳、東晉,這些王朝都是定都南方,後面有多悲劇,熟悉歷史的人也都知道。

真正的大一統王朝,基本都是從北方發家,從北向南打。這或許是南方一個不好的原因,就是建都南方的王朝沒一個有出息的,估計是得益於南方的繁華容易讓那些封建統治者沉迷於享受。

不過對於中共來說,立足於北方,那是因爲老蔣的勢力很弱,自己的勢力可以很好的發展。

聽到李衛國這麼說,老毛雖然有點驚訝,但很快換成一個笑臉,並說道,“衛國,你這一說,我這自信心十足啊!”

“主席你就別擡舉我了,這些相信主席心裡早有定論,不過是藉着我的口說了出來而已!”李衛國謙虛的說道,對於主席這個人的能力,他跟其共事越久,越能體會到其的能力。

雖然有些地方因爲自己所處環境有一些侷限性,但是卻比領導人更具那種領袖的思維和能力,其他人想取代也差點事。難怪這位boss經過那麼多磨難,能笑道最後,沒有兩把刷子,誰信?

“對了衛國,最近老有人來我這裡建議,說讓我們把中央搬到西安去,說蘭州這裡太遠離前線了,交通、指揮這些也很不方便,你覺得呢?”突然主席好像想到什麼,便突然問道。

“還真有人在提這件事了!主席,對於這個事,洛甫、老惲他們是什麼意思?”聽到這個話題,李衛國不是很驚訝,他也聽到了不少人向他建議過。

“他們也有想法,但是有些顧慮,這個事也沒開會討論過,都是一些下面的人來建議。現在你從前線回來了,我就想問問你的意思,我們應不應該搬到西安去。”主席平淡的說道,這讓李衛國也不是很清楚對方到底在想什麼。

“這事其實就看主席怎麼想的,搬還是不搬,其實也就你一句話而已!不過搬到西安,我覺得應該有幾點得注意。”

聽到李衛國的話,主席心還是蠻舒服的,畢竟這也就意味着他是老大,“哦,你說說是哪幾點?”

“搬到西安代英他們猶豫不決的原因無非就是國民黨的態度,畢竟西安是我們從張學良、楊虎城二人那裡接手過來的。若是貿然搬過去,國民黨肯定會有所不滿。

其次就是管理問題,因爲西安的特殊原因,我們對那裡管理的較鬆,而那裡城市繁華,下面的同志不一定能經得住誘惑!而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席在後方應該也有所察覺吧,下面的同志比以前相比,有不少已經開始腐化了。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蘭州安全,西安並不是那麼安全。現在我們佔領了包頭,日軍想要轟炸蘭州就得從山西起飛轟炸機,但這個距離,鬼子的戰鬥機根本無法護航。

但西安不同,它隔着山西太近,現在就經常遭到日軍的轟炸,中央若是搬過去,肯定瞞不住日本的特務。”

李衛國把他的看法說了出來,其實他也有想法讓中央搬過去,不過一直猶豫時機不對,所以就沒有向主席提過這事。現在既然對方主動提及,他也用不着遮遮掩掩,全都說了出來。

聽到李衛國所說的,主席也在沉思,顯然對方說到了一些點子上,讓他不得不思考一下,“你覺得我們在黨內召開一個整風運動如何?”

什麼,整風運動?聽到這個詞,李衛國心裡不禁十分驚訝,顯然沒想到這個詞會在現在提出來,難道整風運動得提前進行了?雖然不知道主席倒是是何想法,不過歷史上的康生現在已經被送到南洋去了,想來應該不會擴大化吧!

而對於李衛國的反應,主席也不知道他爲什麼這麼奇怪,不就整風運動嗎?至於這麼大驚小怪,你又不是沒搞過。

李衛國想了一會兒後,他便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才認真地說道,“主席,那你對這個整風運動是打算控制在什麼範圍,這種事情若是搞大了,估計引起一些非議。

特別是經歷過肅反的那些人,估計會對這個詞很敏感!”

“我說你擔心什麼呢,原來你擔心這個運動後面不受控制演變成肅反?衛國,我沒有那麼不知輕重,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現在黨內的思想有些浮躁,一些人的信仰也不是很堅定,借這個整風運動,我打算殺殺那些不正之風、教條主義等等。就像你說的,我們是起步階段,若是心不齊,怎麼能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聽見李衛國這麼說,主席便笑着說道,讓他放下心,不會出現那種擴大化的情況。

“原來主席心裡有所打算,看來是我想多了!不過主席我有些點小建議,還望主席能聽聽!”

李衛國這才放下心來,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62章 西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114章 歸程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65章 西征(八)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08章 諜影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95章 入川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3章 四一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
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62章 西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114章 歸程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65章 西征(八)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08章 諜影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95章 入川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3章 四一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