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八戰區

在紅軍改編的協議達成以後,西北特區政府下面所轄的被服廠,就開始在那加班加點的生產新的八路軍軍裝。雖然南京政府會提供7萬多套的軍裝,但是中共這邊仍然要生產數十萬套新軍裝,這也是一個大工程,幾十萬套軍裝生產也得花很多時間。

戰事緊迫,先生產出來的出來的軍裝,優先給了第一批入晉作戰的五個師。

新的八路軍軍裝是以南京政府的軍裝樣式製作而成,顏色爲藍灰色,胳膊上貼着有着八路軍的稱謂,帽子上則是配有青天白日的徽章。

由於是新軍裝,而且還是國民黨的軍裝,很多紅軍士兵就有點抵制八路軍軍服,認爲這是向昔日的敵人投降,在發軍裝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困難。於是李衛國便快速趕到了延安,因爲這裡聚集了118、119、120、129四個師的部隊(115距離太遠,還在西安),情況也比較嚴重。

此時一個非常大的寬闊空地上四個師十萬軍隊在這裡集合,一些人換上了新軍裝,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並沒有穿新軍裝。李衛國知道這些沒穿軍裝的士兵這麼幹的原因,所以他把這麼多人聚集起來,就是爲了統一思想。

此時在十萬大軍周圍,擺了不少的喇叭,而李衛國就站在那個臨時搭建起來的主席臺上。

“同志們,我們是你們的副總指揮李衛國,來之前,我聽說你們隊伍裡有很多人不想穿剛剛發下去的新軍裝,我知道你們怎麼想的。但是你們看我,我身上也穿着同樣的新軍裝。

要我說,我也不想帶着這個帶有青天白日徽章的帽子,穿着這身軍裝,畢竟我們曾經更國民黨是敵人。

但是現在什麼情況,你們不知道嗎?日寇正在華北大地殺我軍隊和百姓,正在一步步侵略我們的大好河山,現在是民族危亡的時候,所以我們中國人就得團結起來。

穿着這身軍裝,不代表我們是國民黨的軍隊。你們要相信,無論我們穿着什麼軍裝,只要我們是真心爲百姓、爲國家,我們都是人民的軍隊!

聽我的,黨中央不會害你們,我們更不是投靠國民黨,我們是聯合起來抗擊日寇。同志們,穿上發給你們的新軍裝,我們去打日本人,消滅那些犯我山河的敵人。

你們要記住,我們的接下來的目標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李衛國的那振奮人心的講話,通過衆多的喇叭,傳進了這些士兵的耳朵裡,也讓這些士兵心中熱血沸騰!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名族萬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gcd萬歲!”

在李衛國的話一落下,全場響起了激昂的吶喊聲,那聲音讓人熱血沸騰,聲音直破雲霄!

在李衛國這麼一給說了一通,那些士兵便主動穿起了新軍裝,開始他們的偉大使命,那就是消滅境內的一切敵人。

“副總指揮,大事不好了,總指揮出事了!”就在部隊有序解散的時候,一個通訊員拿着一封電報來到了李衛國身邊,着急地說道。

“你說什麼?總指揮出事了!到底什麼情況?”聽到總指揮出事,李衛國趕忙問道,過兩天等115師一到,作爲第一批抗日的五個師就要進入山西,這個時候,作爲總指揮的朱得出事,這肯定會給士氣帶來一定影響的。

“剛剛蘭州發來電報,說總指揮在來延安的路上出了車禍,總指揮受傷嚴重,現正在醫院搶救,無法前來!同時主席發來電報,經過考慮,讓副總指揮你暫代總指揮一職,指揮軍隊前去抗日!”

“什麼?車禍?”

李衛國聽到這個消息,也覺得很詫異,經過了解,李衛國才知道怎麼回事!原來在來的路上,那個司機不知道怎麼開的車,在路上翻車了,當時把一衆隨行的人都給嚇着了。

好在送醫搶救及時,朱得才撿回一條命,但一直處於昏迷之中,現在還在醫院躺着呢。現在又是重要的時間段,前方大軍不能羣龍無首,所以就有副總指揮的李衛國,暫時執行一把手的權力。

朱得出事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八路軍高層,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總指揮出事了,副總指揮還在呢,若論威望和能力,這個副總指揮不在總指揮之下。所以大家也就在朱得出事之後,首先紛紛發去慰問電文,之後就不再關心這位受傷的一把手了。

在八路軍正準備出征的時候,老蔣那邊再次傳來了新的任命,由朱得出任第八戰區總司令,李衛國出任副總司令,由於朱得同志身體原因,暫代總司令職權。

其中第八戰區下轄八路軍、孫蔚如38軍、王以哲67軍,何柱國第二騎兵軍,並命令這些軍隊即刻開赴山西,準備對日作戰。

而在西安附近的三個原東北軍、西北軍剩下的三個軍開離西安後,黃公略的獨立第五師接管了西安附近的防務,並由他暫時指揮西安保安司令部下面新編的三個師。

除此之外,老蔣同時承認了東北抗日聯軍的合法身份,,但是不算入正規軍編制,至於中共想怎麼給日本人搗亂,給了你一個番號,自己玩去吧,反正老蔣現在是不給錢、不給錢。

原來在得知紅軍正式接管了西安之後,老蔣即便知道也無可奈何,他現在忙着對付日寇呢,誰叫日本在上海登陸呢。看日本的架勢是想直接把他的首都給打下來,老蔣也就沒空搭理關中的事了,反正實際上關中的三個軍都跟中共穿一條褲子了。

當然除了日寇在上海登陸是一個原因,老將之所以大方到,把第八戰區的指揮權送給了中共,那是因爲他有求於中共。因爲剛剛結束的中蘇談判,蘇聯答應了給貸款、援助等,但是那些物資確實要從中共的地盤路過,得罪了中共他把路一斷,自己把援助給吞了,老蔣只能哭去!

而且爲了不讓中共使絆子,老蔣也出了一部分的買路錢,答應每個月給八路軍提供20萬銀元的軍費,一年一付。至於抗聯的事,也就順帶同意了中共的請求。

。。。。。

此時正值八月,南方,日軍率軍登陸上海,淞滬會戰開始,歷史上中日之間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會戰開始了。

而華北方面,日軍出動板垣徵四郎率領的第五師團和獨立第十一混成旅團,關東軍派遣軍司令官東條英機獨立混成第一、第二、第十五和第二飛行集團共4萬多日軍再加上一部分僞軍,企圖攻佔察哈爾。

中國軍隊方面,由湯恩伯指揮第十三軍、第十七軍,在南口、龍關佈防;劉汝明率領68軍在張家口布防,另外傅作義率領第三十五軍、第一騎兵軍在綏遠集結,作爲機動兵力。

雖然中國軍隊奮勇抵抗,但是在日軍精銳部隊以及飛機進攻下,損失慘重,殘餘的部隊退入了山西,戰火從察哈爾、河北開始燒向山西和綏遠。

戰火一到山西,閻錫山着急了,開始催促第八戰區的部隊開入山西,一起抗日!

“哈哈,閻錫山居然也着急了,看樣子是該我們出場了!”延安的李衛國,在收到閻錫山發來的電報後,不禁對旁邊的徐向淺等人說道。

“他能不着急嗎!察哈爾和河北的戰場出現大幅潰敗的趨勢,現在戰火燒在了山西,這個閻錫山也該着急了。

不過我看了情報局遞過來的電報,日軍的進攻非常的猛,特別是他們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國民黨軍隊直接一敗塗地,損失也很慘重。”

不像李衛國那麼淡然,徐向淺等人則是非常的擔憂,別看現在他們的軍隊不少,但是在面對跟日軍的交戰,他們都有點不自信。以前他們雖然能跟國民黨軍隊正面對抗,但是也不至於把國民黨軍隊打得這麼慘,而現在國民黨軍隊可以說是直接潰敗,在日本軍隊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即便一些愛國軍隊在那堅持,但是最後無一不是慘敗。

“你說的沒錯,日本的坦克和飛機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我們手上暫時還沒有武器可以抑制住它們。”

聽徐向淺這麼一說,李衛國覺得也是。他需要的那款通用機槍還在研製中,防空炮八路軍也不多,而且太笨重,目前只能靠捷克式輕機槍了。

捷克式輕機槍打打雙翼機還行,打日本的飛機估計差點事了,除非日軍飛機飛低點倒是有可能。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情況緊急,我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先上戰場再說!”一旁的陳更建議道。

“王以哲、孫蔚如、何柱國三個軍到哪了?”現在這三個軍已經劃入第八戰區管轄,而且三個軍裡面擁有大量中共派出的政工人員,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了。

這次他們三個軍再加八路軍第一批五個師一共20萬人,將一起進入山西,抗擊日寇的侵略。

“何軍長的第二騎兵軍最快,已經到了臨汾了,剩下的兩個軍正在通過火車,在朝太原出發的路上。估計三天後,他們的軍隊就能到太原陽泉一帶集結。”

這次作爲第一批入晉抗日的,除了陳更還在後方,葉劍音跟周恩萊去了國統區,程雲、徐向淺、任畢時則是跟着一起出發,說話的正是程雲。

“那我們也得快速出發了,時間很緊啊!”

現在日軍在攻略完河北、察哈爾之後,已經兵分兩路,分別從晉東北大同、晉東陽泉展開對山西的進攻。

在八路軍渡過黃河之後,便發現,此時的山西已經亂套了,百姓都在南逃或者西逃,很多人都往陝西、甘肅、寧夏等地而去。除了百姓,還有很多學校、工廠都在南遷,河北已經淪陷,他們無法再待在家鄉,只能逃往還沒有被佔領的地區。

逃亡的百姓、學生、工人,都發現了黃河西岸一支支軍隊正在渡過奔赴前線,看着這些軍容整齊,士氣高昂的軍隊,唱着軍歌,很多人都很驚訝!

“咱們政府什麼時候有了這麼訓練有素的軍隊?是中央軍嗎?要是我們的軍隊都這樣,我們也不用這麼狼狽逃躥了!”

在逃亡的路上,有着一羣學生,看着這些唱着一些很鼓舞人心的軍歌往前線開拔,邊走邊討論。

“這不是中央軍,這是八路軍,是紅軍改編而來的隊伍,你看他們胳膊上的標識就知道了。不過說真的,這八路軍軍容士氣都很不錯,難怪之前能跟南京政府的軍隊打了那麼久。”

旁邊一個人,明顯眼很尖,一眼就看出了這些士兵的身份。

“他們就是gcd的部隊呀,聽說他們很早就宣傳抗日,真的很期待他們能擋住日寇的兵峰!”

“我感覺夠嗆,沒看中央軍裝備那麼精良都打不過,八路軍能行嗎?我們還是快點到後方去吧!”

就在此時,一陣嗡嗡嗡的生意傳來!

“敵人飛機來了,快跑!”

“爹,等等我!”

“快跑!”

只見遠處一架飛機從飛過來,這些正在逃亡的人都被嚇得到處跑,現場十分的混亂!

“別跑,快臥倒!”

“臥倒!”

只見正在行軍的八路軍,連忙停下,並取下身上掛着的槍,開始警戒,同時還分出一部分指揮現場,疏散百姓。

“副總司令,飛機來了,我們躲一下吧!”在看到飛機來了,警衛員便對沒有絲毫躲避的意思的李衛國大聲勸道。

除了他,徐向淺、任畢時、程雲等人都蹲在了地上。

“都起來吧,這是偵察機,不是戰鬥機和轟炸機,沒有武器打不死人的!”

李衛國用望遠鏡看了一下,看了是一架偵察機,便對着身邊的衆人淡淡的說道。

聽李衛國的話,旁邊的人都很疑惑,“什麼?偵察機?”

第八戰區這個想法,得感謝書友“在建黨”的建議!

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98章 東征(八)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4章 升職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73章 崛起(四)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182章 長征(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9章 平叛第231章 天津(六)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28章 天津(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84章 新年
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98章 東征(八)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4章 升職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73章 崛起(四)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182章 長征(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5章 大撤退(五)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9章 平叛第231章 天津(六)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28章 天津(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84章 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