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第260章

便坐之內,劉景神色悠然地把玩着精緻的漆盒,蔡瑁可真是神助攻,只要看看室中諸將憤怒的樣子就知道了,還有什麼比這激勵效果更好?劉景笑着對使者道:“這份禮物我收下了。不管是我的頭顱,亦或是蔡瑁的頭顱,總歸有用到它的一天。”

使者沒有接劉景的話,知趣的告辭,他雖是抱着必死之心前來,但能活,誰又願意死呢?

劉宗心中猶氣憤難平,大罵道:“區區手下敗將,也敢作祟,來日我定親自斬下蔡瑁的狗頭,置於盒中,每日賞玩。”

劉景聞言頗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的族兄還有這般變態喜好,搖頭道:“蔡瑁,一介小丑耳,不值得從兄如此動怒。”

劉宗一臉陰沉地道:“我可不如仲達豁達,我歷來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劉祝、王彊亦開口道:“古語云:‘君憂臣勞,君辱臣死。’蔡瑁如此侮辱劉君,我等如果不能洗刷今日之辱,還有何顏面立於劉君左右?”

其餘衆將也都爭相表態。

劉景擡起雙手,室中瞬間恢復安靜,隨後其緩緩起身,微笑說道:“對於此戰,我之前有八分勝算,如今,則有十分矣。自古凡‘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衆,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驕兵者必滅。’蔡瑁即如此,其性情驕豪,剛愎自用,北軍以此人爲帥,豈有不敗之理?”

“明廷所言極是,蔡瑁不足爲慮。”褚方出言道。他現在的官職是長沙北部都尉、羅縣令,早已非劉景的直屬部下,可他仍然稱呼劉景爲“明廷”,以臣下自居。“不過……蒯異度卻是楚之人傑,有統、御之能,明廷不可輕忽。”在場所有人中,褚方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人,畢竟他在臨湘和蒯越對抗了一年多。

劉景輕輕頷首道:“我亦知蒯異度才智過人,十倍於蔡瑁,絕不會輕視他。只是以我觀之,蒯異度長於智略,短於攻戰,而酃縣城乃是我花費數載苦功修建,城防如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摧,麾下更有無數良將精卒,蒯異度就算本事再大也沒用。”

蔡升、馬周、韓廣紛紛慷慨言道:“只要有我等在一日,北軍便休想踏入酃縣一步。”

劉景欣慰地點點頭,又道:“我等抵禦蒯越自是不難,可想要擊退荊州軍卻實非易事。因此,此戰水軍乃是關鍵,水軍若能獲勝,我方便可立於不敗之地,而敵人,則必會進退失據。”

劉宗自信滿滿地道:“今水軍樓船、鬥艦,皆列裝拍竿、牀弩,可謂遠近皆宜,何況我等還有地利優勢,可以得到岸上的支援,荊州水軍絕非我等敵手。”

劉祝、王彊同樣表現得信心十足。

劉景暗暗點頭,由於酃縣城東緊鄰湘水,他在這一側安置了數以百計的投石機,足以覆蓋大半個湘江水面,相信到時候一定會給蔡瑁一個巨大的驚喜。

接着劉景看向劉修,說道:“從兄,舊城就交給你了。”守城最忌諱死守,所以他讓劉修、劉亮、嚴肅率三千餘人守酃縣舊城,與新城隔江,成掎角之勢。論險要,舊城並不比新城遜色多少,劉景當初之所以搬走,是因爲這裡地勢低窪,十年九澇。

劉修重重一頷首,他的任務是儘可能牽扯荊州軍的兵力,使荊州軍不能放手進攻劉景。

酃縣舊城的位置頗爲敏感,如果荊州軍放任不管,一意攻打劉景,劉修不僅可以向西渡過湘水,從背後突襲荊州軍,更能向北渡過耒水,切斷荊州軍後路。因此荊州軍若想免除後顧之憂,至少需要在兩個方向佈防。

劉亮顯得有些悶悶不樂,酃縣舊城這裡固然重要,卻非主戰場,根本沒什麼立功表現的機會,他還是更想跟隨劉景左右,與荊州軍痛痛快快戰上一場,可惜劉景無情地拒絕了他的請求。

劉景對其視而不見,又交代了幾件事,隨後宣佈散會。

諸將三三兩兩離去,直到房中僅剩下劉景、劉瑍二人。

劉景問道:“文朗,你真的不準備離開嗎?”由於劉景麾下兵力還算充足,用不着酃縣諸吏參戰,是以諸吏大多避往平陽、鍾水二鄉,選擇留下者寥寥無幾,劉瑍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最令劉景感到意外的人。

劉瑍無奈道:“你之前不是問過了嗎,怎麼還問?”

劉景不解道:“你一向最忌繁蕪,而世間最繁蕪的事情,莫過於戰爭,我實在想不明白你爲何選擇留下?”

劉瑍道:“我固然不耐繁蕪,可我是你的主記,是你的心腹近臣,哪有危急關頭,主簿拋棄縣君逃跑的?事情傳揚出去,我還不得被人笑話死。”

劉景想想也是,劉瑍固然“特立獨行”,卻也沒有脫離這個時代士人的作風,即將名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同樣選擇留下的,還有陶觀,他如今已經出任軍市市掾長達一年有餘,期間因爲他的形象問題,發生多次風波,所幸他都平安無事的挺過來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外人委實難以想象。

比如,他現在身爲軍市市掾,乃是劉景軍水步兩萬人的大管家,稱得上是劉景麾下數得着的人物了,可是劉景召開會議,他卻沒有資格入席。

劉景不是沒有隱晦的和人提過,想讓陶觀參加會議,畢竟,陶觀現在手中掌握着軍需資源,絕對有資格列席。但此舉卻遭到了族兄劉宗、劉修,縣丞嚴肅、主記劉瑍在內,文武一致反對,他們現在或主動、或被動,慢慢接受了陶觀的身份,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能夠接受自己與陶觀同席而坐,實在是不成體統。

其實這話都已經說輕了,君不見昔日以孔子之仁,亦有誅侏儒之舉,他們這些豪族、士子,豈能和侏儒同席而坐,這簡直與故意羞辱他們沒什麼兩樣。

對此劉景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作罷。

大戰設計出bug了,這兩天差點憋死。

(本章完)

第273章 攻城(上)第426章 拔箭第204章 曲轅第260章第260章第344章 中箭第194章 羌笛第269章 地突第328章 許都第210章第179章 到來第351章 班底第319章 還禮第190章 三窟第446章 入城第477章 要求第530章 仁義第229章 鳴金第408章 試探第386章 面曹第505章 周鳳第310章 親近第425章 中箭第542章 出兵第213章 女誡第34章 志向第305章 內附第440章 匕見第240章 說和第363章 攬才第483章 定議第506章 桃李第508章 南昌第76章 新左史第103章 營壘第193章 耒陽第427章 身當第466章 射策(上)第480章 買馬第305章 內附第19章 桓階第344章 中箭第84章 魚梁洲第338章 烏滸第30章 陶觀第360章 獻計第342章 陷陣第430章 落幕第352章 尊卑第40章 悲歌第165章 猛將第433章 堅韌第288章 義士第439章 文聘第462章 郊迎第294章 輕鬆第13章 張羨第90章 朝會第211章 計劃第151章 全殲第377章 再孕第316章 禁酒第261章第503章 餓虎第477章 要求第163章 解土第212章 寫信第303章 復仇第148章 警鼓第341章 衝鋒第364章 使者第88章 臘月第420章 評價第178章 來接第175章 授田第486章 主力第245章 巡視第535章 人望第245章 巡視第281章 面見第396章 怒吼第502章 選將第108章 名望第169章 奔襲第320章 來投第339章 出戰第42章 點評第77章 赤驥第215章 南下第439章 文聘第128章 甘寧第464章 上書第537章 茂才第459章 焚橋第500章 敗慈第22章 交談第453章 攔路第30章 陶觀第338章 烏滸第476章 冬至
第273章 攻城(上)第426章 拔箭第204章 曲轅第260章第260章第344章 中箭第194章 羌笛第269章 地突第328章 許都第210章第179章 到來第351章 班底第319章 還禮第190章 三窟第446章 入城第477章 要求第530章 仁義第229章 鳴金第408章 試探第386章 面曹第505章 周鳳第310章 親近第425章 中箭第542章 出兵第213章 女誡第34章 志向第305章 內附第440章 匕見第240章 說和第363章 攬才第483章 定議第506章 桃李第508章 南昌第76章 新左史第103章 營壘第193章 耒陽第427章 身當第466章 射策(上)第480章 買馬第305章 內附第19章 桓階第344章 中箭第84章 魚梁洲第338章 烏滸第30章 陶觀第360章 獻計第342章 陷陣第430章 落幕第352章 尊卑第40章 悲歌第165章 猛將第433章 堅韌第288章 義士第439章 文聘第462章 郊迎第294章 輕鬆第13章 張羨第90章 朝會第211章 計劃第151章 全殲第377章 再孕第316章 禁酒第261章第503章 餓虎第477章 要求第163章 解土第212章 寫信第303章 復仇第148章 警鼓第341章 衝鋒第364章 使者第88章 臘月第420章 評價第178章 來接第175章 授田第486章 主力第245章 巡視第535章 人望第245章 巡視第281章 面見第396章 怒吼第502章 選將第108章 名望第169章 奔襲第320章 來投第339章 出戰第42章 點評第77章 赤驥第215章 南下第439章 文聘第128章 甘寧第464章 上書第537章 茂才第459章 焚橋第500章 敗慈第22章 交談第453章 攔路第30章 陶觀第338章 烏滸第476章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