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雙雙上新
不止李二郎悶頭乾飯,師徒倆也都各自炫了一碗飯。
一大盆雞肉轉瞬見底。
吳銘頗有些意猶未盡。
這位陸鐺頭確有兩把刷子,正不正宗暫且不論,至少調味和火候都拿捏恰到好處,非要雞蛋裡挑骨頭,也就是賣相差了些,當然,如果當年進獻的版本便是如此,那確實沒有改善的必要。
賣相做得再好看,也比不上“官家同款”四個字響亮。
李二郎撫着圓鼓鼓的肚皮飽嗝連連,這小子原本不吃午飯,下午這頓點心一共幹了三碗飯,直接當晚飯吃了。
“結賬!”
雖說是王鐺頭請客,咱也不能太理所當然了,付賬的舉動還是要有的。
張三快步走至桌前,堆笑道:“王鐺頭已經替三位客官付清飯錢。”
又說:“代陸鐺頭向吳掌櫃請教,不知這禁中佳味是否合吳掌櫃口味?”
吳銘指着僅剩湯汁的菜盆說:“菜合不合口味,瞧瞧吃得乾不乾淨,不就一清二楚了?替我給陸鐺頭帶個話,以薑汁烹雞,吳記川飯尚有另一種做法,陸鐺頭得空時,不妨來小店坐坐,切磋交流。”
三人起身離店,此時雨已停歇,卻並未下透,日頭尚隱在溼漉漉的雲絮後頭,保康門外已是吆喝聲四起。
出了狀元樓,往東走不遠便是城南最大的瓦舍保康門瓦子,這一帶是城南數一數二的繁華地段。
青石板路面蓄着渾濁的積水,倒映着匆匆往來的人影、牲口蹄影和重新支棱起的各色店肆幌子,自檐角滴落的水珠砸落青石臺階上,迸開細小的水花。
三人徑往吳記川飯走去。
謝清歡好奇詢問:“師父,你適才說的另一種做法是什麼?”
“薑汁熱窩雞,以後會教你的。”
吳銘暫時不打算做這道菜,當務之急是把土竈利用起來。
狀元樓這道禁中佳味屬實不錯,現在是我的了!
正好,川味飯館許久不曾上新,是時候推出新菜了!
回到店裡,看一眼時間,下午三點半左右。
時候尚早,他把行頭交給李二郎,囑咐道:“你去柴市尋家正經的柴火鋪,讓掌櫃的每日送五捆柴火到吳記川飯。”
柴米油鹽醬醋茶,柴之所以便排在第一位,不是因爲念着順口,而是因爲作爲古代最重要的燃料,沒有柴,飯都沒法做,還談什麼米油鹽。
東京百萬人口,每日的木柴消耗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建國短短數十年,便將周邊的山林砍伐一空。
爲了維持京師龐大的需求量,朝廷不得不進行能源的升級和轉型,將目光轉向熱值更高、運輸更方便的石炭,也就是煤炭。
石炭一經採掘,便迅速取代過去的木炭,成爲東京乃至於全國百姓的生活燃料。
可以說,宋代對煤的採掘和使用,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規模上,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直到晚清洋務運動時,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重仍未見得有宋時的水平。
不過嘛,煤炭適合拿來取暖燒水,烹飪還得燒柴。
吳銘招呼徒弟備菜備料。
這雨可算是停了,今晚正常營業!
四點半左右,張關索提前到崗。
當東京城裡迴盪起酉時的鐘聲,一衆太學生再度蜂擁而至,歐陽發又衝在最前面,一看就是不認真上課、滿腦子口腹之慾的學渣。 兩天沒來吳記川飯,可把他饞壞了。
心裡想着大飽口福,嘴上說的卻是:“掌櫃的,我來歸還雨傘了!”
過不多時,狄詠也來了,吃完飯仍然要了五百文的滷味,帶回去給爹爹下酒。
吳銘查看過兩界門上的會員列表,狄詠的花銷全部記在了狄青賬上,包括之前在大相國寺的消費,或許是因爲他打包的食物都被老爹吃了吧。
得益於此,狄樞密使雖未親自登門用飯,目前卻已經在吳記川飯消費了三千餘文,僅次於歐陽修。
一忙起來,時間便如白駒過隙,眨眼又是一晚。
打烊閉店,記賬算賬。
前兩天沒啥客流,營業額可以忽略不計,好在上個月給國子監供膳的錢李行老遣人送來了,再加上今天的業績和往日的結餘,成功突破三萬文(未扣除肉錢)!
有房有積蓄,哪怕在富人云集的東京,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發了工錢,三人各自回家歇息不提。
第二天一早,肉行送貨上門時,吳銘囑咐對方再送十隻雞來。
謝清歡聞言嗖一下便閃現至師父眼前,滿臉期待:“師父要教我做薑汁熱窩雞了麼?”
師父昨天只是隨口提了下菜名,她便牢牢記下了,心裡跟貓抓似的好奇,恨不得立刻學藝。
吳銘笑着搖搖頭:“爲師今日教你另一道菜——柴火雞。”
“好!”
謝清歡雙眸生光,能學本事就行,管他是什麼雞,她來者不拒。
“不過在此之前,咱們先把昨日吃的禁中佳味復刻出來。”
“弟子省得!這道菜本就是蜀地菜餚,狀元樓做得,吳記川飯自然也做得!”
你省得個剷剷……
吳銘正色道:“禁中佳味只賣給那邊的食客,待會要做的柴火雞纔在吳記川飯賣。”
“哦……”
謝清歡不是很懂,這道禁中佳味名頭響亮,只要做得好,可以定個很高的價錢,東京的川飯店沒有不做的。
吳銘倒沒考慮賺錢的問題,主要是念及陸鐺頭有正兒八經的師承,算是正統的傳人。
昨天剛和對方進行了友好的交流,今天就抄人家的菜和人家打擂臺,雖然也無不可,畢竟其他川飯店都這麼幹,他只是覺得沒這個必要。
可選擇的菜式多了去了,柴火雞也不差。
把禁中佳味當作一道宋菜賣給現代人更好。
這道菜的做法並不複雜,昨天探店時吳銘已經琢磨出七七八八。
先將活雞宰殺后里外治淨,剁成小塊,再將生薑洗淨,削去外皮,切成薄片。
然後起油鍋,下薑片以小火慢爆出香味和汁水,再下雞肉翻炒,加水和調味料同燉即可。
唯一的問題在於,需要弄清楚生薑的用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