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賭徒心理

劉榮的預測,很快便得到驗證。

春正月中旬,高闕爲漢家所奪整兩個月後,河西諸部頭人開始聚集於休屠澤一帶。

至於具體在商議什麼,也不難猜。

——最好,把‘竊據’休屠澤的渾邪部拉下水,一起去河套找漢人的麻煩!

爭取在開春之時,爲分散於幕南地區,受右賢王伊稚斜所掌控的幕南各部,創造奪回高闕的契機。

至少,也得將漢人的部分注意力,從高闕,以及高闕以北的幕南,稍稍分散到河套西部。

當然了,能把渾邪部也拉入夥,是最理想的狀況。

自然也有不那麼理想的狀況——渾邪部不願與河西諸部‘同流合污’,不願意蹚這攤渾水。

如果是這樣,那河西各部自然要改變目標。

從原先,河西諸部聯合,與掌控休屠澤的渾邪部一起,自西向東,向漢家所掌控的河套地區發起侵擾;

轉變爲:河西諸部聯合起來,圍攻休屠澤的渾邪部!

一來,是爲了避免渾邪部作壁上觀,漁翁得利——等河西諸部去河套撞個頭波血流,再在後方搞破壞,或是趁機吞併傷筋動骨的河西諸部。

二來,則是換一種方式,來牽制河套地區的漢人。

休屠澤,雖然實際上是由渾邪部‘竊據’,但理論上,卻已經被渾邪部獻給了漢人。

漢人將來想要在河西有所圖謀,就不可能完全放任休屠澤,以及‘替自己守護休屠澤’的渾邪部不管。

所以,河西諸部圍攻休屠澤、圍攻渾邪部,也同樣能起到牽制漢人的作用,也同樣能爲高闕以北的幕南諸部,創造奪回高闕的契機。

沒辦法。

對於河西諸部而言,高闕爲漢匈雙方的哪一方所掌,將直接關係到河西諸部,對待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態度。

過去,匈奴人佔據高闕,甚至還佔據着河套!

河西諸部一來,是和匈奴單于庭‘同宗同源’,同爲遊牧民族,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親近。

二來,彼時的河套都還爲匈奴人所掌控,河西諸部甚至都不和漢人的領土直接接壤!

若非草原上偶爾出現的行商,河西諸部甚至都不知道漢人長什麼樣,自更別提與漢人取得聯絡,亦或是往來了。

所以在過去——在匈奴人掌控高闕,及高闕以南的整個河套地區時,河西諸部在漢匈雙方之間,是毫無保留的倒向匈奴人的。

畢竟漢人遠在天邊,匈奴人近在眼前。

漢人的友善未必有用,匈奴人的惡意卻必然致命!

更何況河西諸部,也並不全都是和‘匈奴人’毫無瓜葛的異族、異類。

如果‘匈奴人’指的,是曾經那個匈奴部的血脈,那河西固然和匈奴人沒關係。

但倘若‘匈奴人’,指的是一統草原前後,臣服、追隨匈奴單于庭的‘匈奴帝國子民’,那如今的河西諸部,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根正苗紅的‘匈奴人’的。

最重要的是:匈奴人一統草原,成爲草原獨一無二的霸主,是以匈奴任戰勝月氏人,將月氏人趕出河西、敢去西方作爲開端。

匈奴人‘一統草原’,本就包含了河西地區。

自也就妄論河西諸部了。

按照漢人的價值體系來說,匈奴這個‘百蠻大國’,其實還挺像宗周分封天下諸侯的。

匈奴單于,就像是周天子,爲‘天下共主’,卻並不對整個草原,保持太過強烈的掌控力度。

單于庭則類似於周廷,主要負責單于庭直轄的一畝三分地,以及草原各部的上供。

這不就是周王室,將主要的經歷放在‘周土’的治理上,順帶讓天下諸侯朝貢周天子嘛……

至於軍事調動,那就更像了。

——周天子一令即出,天下諸侯無不景從。

與之如出一轍的,是匈奴單于一聲號角,草原各部,也同樣要精銳盡出,衝向單于鳴鏑所射的方向。

尋常時日的治理,也是很像的。

正如周天子幾乎不干涉諸侯國內務,甚至都不管諸侯,是怎麼佔下自己的封土的;

匈奴單于庭,也完全不理會匈奴各部族的內部事務,原則上,也不大插手各部族之間的紛爭。

如周天子在位,天下諸侯紛爭迭起,戰亂不休;

如匈奴單于一統草原,各部族彼此征伐、兼併……

甚至可以說,如今的所謂‘匈奴帝國’,其實就是遊牧文明爲主體的,另類的宗周分封制政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河西諸部,包括幕南諸部,以及幕北地區的部族,其實都是匈奴單于庭‘分封’於草原各處的諸侯。

對於這些部族而言,匈奴單于庭,那就是宗主國。

在宗主國和外敵之間,河西地區的‘匈奴諸侯’們,自然知道該怎麼選。

更何況宗主國隨時可以胖揍自己一頓,敵人卻遠在千里之外,甚至都並未同自己接壤。

但在河套地區易主後,問題就開始變得複雜了。

原本由單于庭,或者說是其他‘諸侯’掌控的河套地區,落在了整個匈奴帝國的敵人:漢室手中。

曾經隸屬於匈奴帝國的‘河套諸侯’們,也都轉投成爲了漢人的‘諸侯’——至少表面上臣服於漢人了。

而河西諸部,與宗主國:匈奴單于庭,以及匈奴帝國之間的版圖連接,就只剩下了河西以北的高原、山脈,以及一個勉強算是連接幕南-河西的高闕。

這個時候,河西諸部其實已經有點難受了。

作爲‘周天子’的匈奴單于庭,以及其他的‘諸侯’們,都被堵在高闕出不來;

雖然小顧人馬、使團之類,也還是能從高闕踏足河西,亦或是跋山涉水,跨越高原來到河西,但大股人馬——尤其是值得一提的軍隊,卻是無法從幕南支援河西了。

偏偏漢人又佔據了河套,緊接着便開始覬覦河西。

河西諸部正惶恐不安,又出了個二五仔:渾邪部,把休屠部給屠殺殆盡,還把休屠澤獻給了漢人!

雖然河西諸部都知道,渾邪部大概率不會真的把休屠澤,拱手讓給漢人掌控。

渾邪部的打算,大概率是以此爲進身之階,讓漢人做自己的靠山。

然後再狗仗人勢,狐假虎威——仗着有漢人做自己的靠山,轉而在河西地區逐步擴張。

但對於河西諸部而言,被如狼似虎的漢人,從河套地區逐漸向西壓縮身存空間,和被掌控休屠澤的渾邪部,一步步擴張蠶食,本質上並沒有太大不同。

——都是被吞併,都是被消滅!

區別只在於是被漢人吞併,還是被渾邪部吞併。

看上去,後者稍微好接受一些。

但從渾邪部屠殺休屠部的‘劣跡’來看,渾邪部對待河西地區的親戚們,未必就會比漢人更溫和!

而現在,情況更加糟糕了。

高闕丟了!高闕,也被漢人給奪走,河西地區的‘諸侯’們,徹底和作爲宗主國的單于庭,以及其他的諸侯們——已經和匈奴帝國的版圖徹底斷聯!

沒有高闕,幕南地區的單于庭,以及各部族,非但無法爲河西地區提供支持,亦或是在側翼牽制漢人,甚至已經是自身難保,大敵當前!

如果說,河套、高闕皆爲匈奴帝國所有時,河西地區的‘匈奴諸侯’們,是百分百效忠於單于庭;

而在河套被漢人奪走後,有一小半‘河西諸侯’,開始考慮改換門庭,且另有小半部族決定觀望。

那現在,高闕也被漢人奪走了。

河西諸部,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臣服於漢人的部族,多半已經下定了決心。

原本在觀望的部分,也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臣服。

此外,還有極少數的一小撮野心家——如渾邪部,想要渾水摸魚,在混亂中強大自身,以達成自己的野望。

排除以上種種,剩下的,仍舊忠誠於單于庭、堅決擁護單于庭在草原——在河西地區的統治,堅決抵制漢人的河西部族,已經不到一半了。

甚至即便是這不到一半的‘匈奴忠誠’,其實也已經被逼到了退無可退的絕境。

和漢人打?

單于庭都沒打過,河套都丟了,高闕都沒了!

就河西這二兩肉,哪夠漢人塞牙縫的?

可臣服漢人,又讓大家疑慮重重。

雖然說,草原上的生存之道,是亙古不變的:弱者依附強者,強者依附更強者,更強者依附最強者;

雖然草原遊牧之民,沒有漢人那麼強烈的華夷之防,以及對‘被對方同化’的恐懼。

但不同的文明主體,仍舊讓遊牧之民,生出不可避免的恐懼。

——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改變的抗拒。

對於河西諸部而言,最好的日子是什麼樣的?

什麼都不要變,還是匈奴單于庭鎮壓草原!

各部之間打生打死打出狗腦子,聯姻和親再處成好兄弟,不過是內部的良心競爭、優勝劣汰而已。

如果真的有選擇,讓河西諸部選:一,讓匈奴人統治河西,二,讓漢人統治河西,三,讓河西人自己統治河西?

首先被排除的選項,或許會是二。

但最優的選擇,絕不會是三!

而是一!

繼續由匈奴人通知河西,一切都不做變動!

因爲相較於自由,遊牧之民更渴望安定。

安定,就意味着對改變的抗拒。

因爲沒人知道改變過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可能好,可能壞;

總歸是未知。

但不改變是什麼樣,大家都是肉眼可見:好也就是這樣了,壞也壞不到哪去。

事實上,不只是遊牧之民——華夏農耕文明,本質上也是渴望安定、抗拒變化的。

因爲變化,在拉高上限的同時,也同樣在降低下限。

上限是很難達成的,且需要費很大力氣的。

但下限,卻是很容易就能跌下去的。

就像一個農人,繼續種地,固然吃不飽肚子,發不了大財,但大概率餓不死。

發不了財、吃不飽肚子,這便是上限不夠高。

而大概率餓不死,便是下限不太低。

若是改變——農人不種地了,轉而去行商,亦或是爲官?

上限固然是從吃不飽肚子、發不了財,猛然拔高到發家致富、權傾天下!

卻並非是必定能達到。

反倒是下限,從原先的大概率餓不死,直接被降低到:雖是可能身死族滅,甚至是不得好死。

是你,你怎麼選?

可能會有人說: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但實際上,沒有人會拿自己的自行車,去播那虛無縹緲的摩托。

因爲自行車,是自己一分一秒的辛苦工作,攢下一塊兩塊的血汗錢,才終於買回來的。

而摩托,只有小概率能搏的到,卻大概率只會把自行車搭進去。

所以只有兩種情況,纔會讓人去拼、去搏這種小概率事件。

要麼,是窮途末路——別說自行車,連坐公交車的一塊錢都沒有了,再不搏就要餓死了!

要麼,是有很多自行車,搭進去一輛也無傷大雅;

可若搏到了,那搏回來的卻不是摩托,而是蘭博基尼!

對於河西諸部而言,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河西諸部現在的日子好嗎?

顯然不好。

吃了上頓沒下頓,今年白災明年瘟疫,動不動死人。

貴族才能吃的上肉,牧民才能吃得上奶酪等乳製品,不說是水深火熱,也起碼是生活慘淡。

可還是沒人願意改變。

因爲改變,只有極小的可能,讓大家都吃飽喝足,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好日子。

更大的可能,是連這踏踏實實的苦日子、窮日子都沒有了——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好死,它總歸不如賴活着啊……

更何況河西諸部的日子,也沒到窮途末路,再不改變就要活不下去的程度……

於是,開春過後的第一場戰爭,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在休屠澤打響。

作戰雙方:聯合起來的河西諸部頑固派,對陣‘竊據’休屠澤的渾邪部,以及小部分各懷鬼胎的河西部族。

緊隨其後,便是第二場高闕爭奪戰打響。

——匈奴右賢王:攣鞮伊稚斜,發右賢王本部,以及幕南各部族,合一十四個萬騎,共八萬於兵馬,正是發起了對高闕的反攻!

同一時間,雲中城陷入包圍。

代北馬邑,燕北漁陽,爲匈奴人大軍壓境。

最後,甚至就連河套內部,也開始出現一些不穩定因素。

就像是一個報廢的機器,時隔多年被更壞了新的零部件。

隨着高闕之戰爆發,漢匈雙方之間,幾乎所有可能發生戰爭、可以發生戰爭的地方,都開始被戰火硝煙的味道所充斥……

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晚點更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376章 無題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551章 曹美人第586章 外藩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42章 程不敗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566章 如果?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15章 活該!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586章 外藩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71章 還真是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59章 社稷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593章 兩手準備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19章 考題第449章 戰鼓擂第38章 秦老匠第206章 孤兒軍回家晚了第522章 漲工資!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454章 故年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544章 百家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550章 皇長子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90章 變天了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536章 絕戶計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292章 蒙王?第131章 序幕第226章 朕!第353章 吞金獸!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38章 宗祠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524章 划算我再改改第5章 登門賠禮第170章 窮酸好武
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晚點更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376章 無題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551章 曹美人第586章 外藩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42章 程不敗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566章 如果?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15章 活該!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586章 外藩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71章 還真是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59章 社稷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593章 兩手準備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19章 考題第449章 戰鼓擂第38章 秦老匠第206章 孤兒軍回家晚了第522章 漲工資!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454章 故年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544章 百家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550章 皇長子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90章 變天了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536章 絕戶計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292章 蒙王?第131章 序幕第226章 朕!第353章 吞金獸!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38章 宗祠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524章 划算我再改改第5章 登門賠禮第170章 窮酸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