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駭人!

時間很快,便到了午時。

自凌晨夜半時分,高闕之戰爆發,也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時辰。

雙方都於天大亮後默契的停戰,而後,又各自以更加猛烈的攻勢、更爲堅決的守勢,再度展開陣地攻防戰。

——沒有弓弩,沒有遠距離打擊手段,雙方便只能通過最原始的投擲,來爭取造成遠距離殺傷。

漢軍將士這邊,是用到了擲矛的上古戰鬥方式。

倒是匈奴人,用出了出弓箭外,同樣存在於戰鬥方式之中的:扔石頭,亦或是扔石制鈍器。

但終歸不是可以齊發、齊射,並形成殺傷面的遠程打擊方式,雙方的這些‘鬼點子’,終究也只是聊勝於無的性質。

戰爭的關鍵,還是取決於雙方面對面,劍對劍的短兵相接。

漢軍一方還算穩得住陣腳。

畢竟這場戰鬥,漢軍將士並不需要擔心背後的高闕南關牆外,又或是側翼的懸崖峭壁。

高闕內部的構造,使得雙方在這場戰鬥中,都只需要專注於正面的敵人。

只需要防禦正前方的敵人,也同樣只需要攻擊正前方的敵人。

這種戰鬥方式,漢軍將士顯然很擅長。

——不就是步兵對壘,正面交鋒嘛~

打自春秋戰國,華夏軍人就已經在熟悉、掌握這種作戰方式的精髓了。

反觀匈奴人,顯然不大習慣這種只能正面打,根本沒有騰挪空間的戰鬥方式。

一來,作爲草原遊牧之名,匈奴人的戰鬥思維模式,本就偏向於騎兵大集羣的作戰方式。

那騎兵大集羣,是怎麼作戰的?

顯然不是面對面相互衝鋒、拼殺,而是需要極爲寬闊的戰場縱深,以供騎兵集羣輾轉騰挪,反覆拉扯。

雙方之間的戰鬥、傷亡,大半出現在追逐戰,迂迴、包抄供給側翼,更或是段敵後路,捅敵人後背等戰爭場景。

而眼下,即便胯下無馬,高闕內的匈奴守軍,也還是難免被這種思維慣性所影響。

——這麼狹窄的戰場,怎麼打?

戰爭這個東西,不就得找個幾百里長寬的開闊地,然後騎馬你追我趕嘛?

沒有馬就算了,連戰場寬度都沒有,只能這麼面對面對戰,這還怎麼打?

無法迂迴側翼、包抄敵人後路的戰爭,怎麼可能打的贏?

於是,匈奴守軍將士越大越彆扭,越打越急躁。

尤其是隨着傷亡越來越慘重,匈奴守軍將士們心中,也開始涌現出陣陣恐懼。

說來,匈奴人,其實算是草原遊牧部族當中,最擅長,也最不懼怕正面作戰、肉搏,短兵相接的部族。

當年,那場決定草原霸主歸屬的史詩級決戰當中,匈奴人在戰役的最後階段,正是通過悍不畏死的肉搏廝殺,將東胡王庭最後的信心和勢力土崩瓦解。

那一站過後,折蘭人的癲狂、驍勇傳遍草原,折蘭部成爲了單于庭鎮壓慕南的三駕馬車之一,更是成了草原能止小兒夜啼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正正的匈奴人,其實是不怕短兵相接、正面肉搏的。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相較於在馬背上衝殺、追逐,匈奴人甚至更願意,也更擅長下馬肉搏!

自有漢以來,也無數次發生過匈奴騎兵衝向漢軍步兵集羣,主動跳入漢軍步兵陣列的腹地,然後主動下馬拼殺的事情。

但這其中的關鍵在於:真正的匈奴人。

在匈奴人統治草原,統御草原百蠻,成爲草原各部共主的當下,匈奴人,自然就是遊牧民族的代名詞。

折蘭人可以說自己的匈奴人,樓煩人也已說自己的匈奴人,白羊部、休屠部、混邪部——乃至於烏孫部的部族,也都可以說自己是‘匈奴人’。

但這裡的匈奴人,卻只是廣義上的:受匈奴單于庭統治,屬於匈奴帝國一份子的人。

而真正的匈奴人,則指的是匈奴單于庭直轄的本部,曾作爲‘匈奴部’存在於草原之上的,根正苗紅的匈奴人。

在幾十年前,這些人在頭曼單于的領導下,本就弱小的部族愈發羸弱,任草原上的哪個部族,都能在他們頭上拉屎撒尿。

後來,冒頓單于鳴鏑弒父,這些人便追隨着新的王者,將迫害匈奴部的罪人:頭曼單于弒殺,而後尊立新主。

再後來,匈奴部在冒頓單于的率領下,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匈奴部每強大一分,都有這些人的影子和貢獻在其中。

最後的最後,草原三分爲:東胡,月氏,匈奴。

原本三部可以相安無事,維持着那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然後遵循‘弱者聯合起來對抗強者’的原則,與月氏人一起對付草原霸主:東胡。

但最終,冒頓單于卻堅定地表示:要想成爲草原新的霸主,匈奴部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實力,將東胡王庭掀翻於王座之下!

冒頓單于做到了。

匈奴部,成爲了草原新的霸主,也完成了‘匈奴部’到‘匈奴單于庭’的華麗轉變。

直到這時,曾屬於匈奴部中堅力量,爲匈奴的日益強大做出無數貢獻的‘匈奴人’,才終於得到了勇者的獎賞。

——現如今,草原各部之間,彼此征伐不休,所爲者不過草場、鹽場,亦或彼此之間的物資、人口掠奪。

但匈奴單于庭本部,卻絕不會捲入這樣的爭鬥之中。

整個單于庭本部,控弦之士四十萬,可以鎮壓草原上的任何一個部族,甚至可以和草原上所有部族一同開展,並戰而勝之!

每一年,單于庭本部都會追隨單于庭的腳步,巡視草原,走到哪吃到哪。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匈奴單于,只有在面對草原其他部族的時候,纔是草原共主。

而在匈奴本部面前,匈奴單于,則是他們的王。

一如折蘭王、白羊王、樓煩王——匈奴單于,便是匈奴本部的‘匈奴王’。

這些人,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匈奴人。

相較於畜牧,他們祖上其實更擅長捕魚。

相較於騎馬,他們其實更喜歡,也更擅長摔跤。

相較於彎弓搭箭,他們更擅長投擲。

相較於利刃,他們也更喜歡鈍器。

和草原上的每一個遊牧部族一樣:匈奴人,也有獨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習性,乃至於作戰方式。

其中,最爲匈奴人感到自豪的便是:偉大的匈奴本部勇士,不同於草原上,任何一個不敢正面應敵,只如老鼠般東躲西藏的膽怯者——匈奴勇士,永遠敢於正面迎敵!

無論是對外作戰,還是部族內部的糾紛,匈奴人都希望通過最爲純粹的1v1真男人大戰,通過最原始的方式決出勝負。

在部族內部的糾紛當中,雙方通過摔跤來一決勝負時,當其中一人摔倒在地時,高傲的匈奴人,會主動後退,給對方重新站起的機會。

不是因爲傻。

而是匈奴人堅信:真正的勝利,是不能通過陰謀詭計得來的。

用陰謀詭計、乘人之危得到的勝利,是無法得到他人尊重、敬畏的,甚至都不能算作是‘勝利’。

而在戰場上,匈奴人也幾乎不會採取迂迴、包抄,亦或是暫避鋒芒,以退爲進之類的戰術調動。

——就是一個打!

——就是一個衝!

匈奴人有信心,能憑藉自己的實力和悍不畏死的勇氣,將每一個膽敢朝自己發起衝鋒的蠢貨撕碎!

匈奴人,也確實在草原上做到了這一點。

直到那一站,與東胡人爭奪草原霸主的決戰,意識到自己仍舊不夠強大、至少沒有東胡人強大的匈奴人,終於見到了比自己還勇敢、還悍不畏死的另一羣瘋子。

折蘭人。

於是,折蘭部成了最受匈奴單于庭本部歡迎、親近的部族。也成爲了三駕馬車中,唯一一個不需要擁有牧場、畜牧羣,便能直接得到單于庭供養的部族。

因爲匈奴本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算是草原上最懂折蘭人的一羣人。

匈奴本部清楚地知道:折蘭人,天生就是爲了戰鬥而生。

他們不該把時間、精力,浪費在和牛羊作伴,和乳製品爲伍的生活瑣事當中。

他們應該戰鬥。

他們應該無休止的戰鬥,應該出生在戰場上,並於戰場上找到自己的歸宿,結束自己燦爛輝煌的一生。

而眼下,高闕內,哪怕一個折蘭人。

更沒有匈奴本部,那些永遠都有一個悍不畏死、勇往無前之心的‘真·匈奴人’。

呼延當屠、且當二人,也只是四大氏族之一:呼延氏的貴族。

而草原上,除了折蘭瘋子,和單于庭本部那些戰爭狂人,便再也找不到第三類人,是不具備遊牧之民‘趨利避害’之本能的了。

趨利避害,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甚至打得過也不是不能跑,纔是草原遊牧之民的生存之道。

現在,雙方的戰場被侷限於高闕內,這讓天生習慣了‘大戰場’,並習慣於先找好退路、準備好逃跑路線,而後再打仗的遊牧之民無所適從。

再加上傷亡越來越大,戰況越來越慘烈,匈奴守軍一方的軍心、士氣,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極其微妙的變化。

草原上有一句俗語。

活着,便是一切。

只有活着,纔是比撐犁天神還要大的事。

只要活着,就什麼都能有、就什麼都有機會。

生存,纔是草原上的頭等大事……

“漢人,已經佔據高闕了……”

“繼續打下去,也無法將漢人趕回河對岸吧……”

一時間,匈奴將士各懷心緒。

手中的刀、劍沾滿鮮血,將握柄處搞得溼乎乎、黏糊糊的。

整個高闕內,也從原先的冷灰,變成了一片刺眼猩紅。

——每時每刻,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每一呼、一吸之間,便有人死在這場‘不對等’戰爭中。

WWW⊕ тTk дn⊕ CΟ

匈奴人,開始恐懼了……

“不許退!”

匈奴陣列後方,呼延當屠拔刀怒斬,將一名打算偷偷後退,溜去北關牆的匈奴守卒砍翻在地。

而後,便在一衆匈奴守軍異樣的目光注視下,堅定不移的吼道:“想想你們的家人!”

“想想你們的部族!”

“一旦失去高闕,就算撐犁孤塗不怪罪、撐犁天神不降罪,漢人,也將奪走屬於你們的一切!”

“——你們的女人,會成爲他們孕育後代的工具!”

“——你們的草場,會成爲他們畜養馬屁的樂土!”

“你們的親人、部衆,你們的財富——乃至於你們的生命!!!”

“漢人,什麼都不會給你們留!”

關鍵時刻的一番吼呵,總算是讓守軍將士動搖的心神稍稍一定。

是啊。

遊牧之民南下搶掠,無不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漢人的財富,一定要帶走。

漢人的女人,一定要搶走。

漢人的城池、房屋,一定要燒掉。

若是反過來,漢人,想必也會這麼做……

“對面的匈奴人,聽着!”

正當守軍將士遲疑間,百步外的南關牆方向,也隨之響起一陣蹩腳的匈奴語。

便見一名漢人大將走出陣列,手握一個前窄後闊的奇怪物什,操着一口比鮮卑人還蹩腳的匈奴語,再吼道:“高闕,已經不再屬於你們了!”

“想想你們的親人!”

“想想你們的部衆!”

“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不要將生命,白白丟在這高闕之上!”

“回去找你們的親人,回到你們的部族,放下刀劍,跳下馬背!”

“畜養你們的牛羊牧畜,過你們自己的生活!”

“不要再助紂爲虐,成爲單于庭殘害草原遊牧之民的幫兇!!!”

與呼延當屠方纔那番話高度重合,意義又截然相反的一番話,直說的匈奴將士紛紛愣在原地。

便見那大獎稍側過身,指了指身後的南關牆。

“我漢家的五十萬大軍,今晚便會抵達高闕!”

“此刻,關牆外,投石器、攻城車,還有碾人木,也都已備好!”

“——本將,不忍屠戮無辜的遊牧之民!”

“天黑之前退出高闕者,不殺!”

“天黑之後,高闕內,凡遊牧之民,一個不留!!!”

那漢將話音落下,也不等有人迴應自己,當即便折身退回到了漢軍陣列的後方。

同一時間,南關門處,也傳來一陣刺耳的‘吱嘎’‘吱嘎’聲。

“是……”

“是投石車!”

“漢人,要在這高闕內,用投石車砸死我們!”

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588章 新的文明載體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66章 帝王的本能告假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58章 我有卵子!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340章 驗金石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86章 絞肉機?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334章 草原王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399章 金布律?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81章 洗牌第108章 誓師第546章 墨者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520章 洗腦?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571章 還真是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38章 宗祠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88章 賊心不死!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324章 試探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69章 詭寂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207章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517章 上林宴第351章 新軍!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26章 歲末第381章 洗牌第202章 狗賊莫走!歇一天第17章 樑《孝》王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227章 開戰!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556章 玄之又玄?
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588章 新的文明載體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66章 帝王的本能告假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58章 我有卵子!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340章 驗金石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86章 絞肉機?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334章 草原王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399章 金布律?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81章 洗牌第108章 誓師第546章 墨者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520章 洗腦?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571章 還真是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38章 宗祠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88章 賊心不死!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324章 試探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69章 詭寂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207章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517章 上林宴第351章 新軍!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26章 歲末第381章 洗牌第202章 狗賊莫走!歇一天第17章 樑《孝》王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227章 開戰!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556章 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