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高闕即下!

僅僅只是喊話,顯然還不足以讓匈奴人潰散而逃。

當然,也是因爲匈奴人想要逃,並非回身往後就能逃走。

——在秦人修建這座高闕時,北關牆,纔是這座高闕大概率會‘迎敵’的一面。

所以,北關牆比南關牆更高、更厚。

從外部攻打北關牆,難度遠高於攻打南關牆。

自然,此刻的匈奴守軍將士,想要在呼延當屠的眼皮底下,從內部登上北城牆並逃走,也幾乎是天方夜譚。

但一顆種子,也就此種進了匈奴守軍將士心中。

——不是不能逃。

真到了那生死存亡之際,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逃……

邦!

邦!

邦!!!

午時已過,太陽也已稍稍傾斜向西方。

漢人口中所謂的‘器械’,也終於開始發出轟鳴聲。

接連三聲巨響過會,是三顆比人頭稍大些的石塊,燃着溫暖的火焰,在空中劃出一道靚麗尾焰,略過匈奴將士頭頂,徑直砸向了~

北關牆外。

砸過頭了。

但很快,伴隨着一陣絞盤轉動聲,漢軍一方的投石器,也都再次調整好角度。

隨着又一陣‘邦邦’聲,匈奴守軍陣地,頓時一片人仰馬翻,哀嚎遍野。

雖然只是人頭大小的石塊,但經過數百步距離的拋物運動,其具備的動能,竟已是能將正砸中的匈奴兵士給砸爛!

砸中腦袋、前胸,自是不必多說,壓根兒就不可能活的下來。

甚至即便是砸到手、腳、肩等不算要害之處,也同樣是一副碰之即死,觸之即殘的畫面感。

最主要的是:視覺衝擊太過強烈!

眼睜睜看着身邊的戰友,被一顆從遠處飛來的石頭,砸的硬生生倒飛出去,身體更是被砸爛的不成樣子!

甚至可以說,被砸中的人,也許還更幸運些。

至少他們沒有經受太大的痛苦,幾乎是眨眼的功夫,便失去了生機。

而那些沒有被砸中的人,卻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時刻經受‘什麼時候會砸到我呢?’‘我也會被砸成那個樣子嗎?’的恐懼之中。

天寒地凍,軍心士氣本來就脆弱。

本以爲‘固若金湯’的高闕,此刻卻被漢軍將士攻入內部,甚至直接將整個高闕作爲戰場,匈奴將士本就心神不定。

再加上先前,那漢人大將臨陣喊降,以及此刻,投石車所製造出來的慘狀……

“撐犁天神懲罰了我們!”

“我們不該再和漢人爭奪高闕!”

一聲驚懼交加的吼叫聲想起,呼延當屠面色一沉,當即便是一道寒光閃過,一顆人頭落地。

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匈奴將士,嚴寒恐懼的看向對側漢軍整列,又滿是晦暗的看向身後,正親自充當‘督戰隊’的主將:呼延當屠。

高闕陷落,似乎便已經成爲必然……

邦!

又一聲震天巨響,本以爲是一顆平平無奇的石塊砸來,又要奪走幾個倒黴蛋的生命。

但緊隨其後想起的瓦罐破碎聲,卻讓所有匈奴將士——包括呼延當屠,都不由微微一愣。

循聲望去,卻見那個被漢軍投石器咋來的陶罐,此刻已是完全破碎。

而瓦罐碎片濺射到的一大片區域,此刻,竟都燃燒着藍綠色怪火……

“漢人,得到了鬼神的庇佑!”

又一聲驚呼,又一道寒光,又一顆人頭落地。

可接下來的一陣邦邦巨響,卻像是一柄柄重錘般,砸向每一名匈奴守軍將士的心頭,併發出陣陣悶響。

沒有任何意外,仍舊是瓦罐破碎,仍然是藍綠色火焰濺射;

不多時,幾十個破碎的瓦罐,在本就擁擠的匈奴守軍陣地中,劃出了幾十個圓形的‘禁區’。

感受着那火焰的異樣炙熱,匈奴守軍,終於陷入騷亂之中……

“呼延當屠!”

“你要違背神明得意志嗎!”

“殺回去,殺出高闕!!!”

這一會,呼延當屠無力再鎮壓軍心,只在象徵性的爭取後,無奈被親衛護送着,消失在了匈奴守軍陣地。

本就混亂的匈奴守軍將士,在主將也淹沒於混亂之中後,愈發陷入無以復加的混亂。

你推我搡,互相擁擠着,朝着北關牆的方向而去。

沒有弓箭。

這個天氣的戰爭,沒有弓箭。

所以,北關牆的‘督戰隊’,並沒能對迎面衝來的匈奴潰兵,造成任何武力威懾。

關門被打開,緊接着就是烏泱泱的潰兵,毅然決然衝進高闕外的天寒地凍之中。

而北關牆上的‘督戰隊’,也在短暫的遲疑後,各自試探着,混在潰兵之中,朝着關門外推搡而去。

整個過程,持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直到日暮西山,夕陽西下,才終於結束。

整個過程當中,郅都和程不識二人,都在竭力約束不下:絕不可追擊。

只隨着匈奴人潰散,自北出了高闕,漢軍將士則一點點前推陣地。

來到先前,那一處處被點燃藍綠色火焰的‘禁區’時,漢軍將士本能的躲開,眼底卻盡是說不清的興奮之色。

——華夏上下五千年,最重鬼怪之說的,便是當今漢室。

甚至就連世人眼中的‘在世聖人’,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都在面對國士賈誼時,留下了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歷史名場面。

此刻,這些藍綠色火焰,對匈奴人的打擊有多大,對漢軍將士的振奮便有多大。

——鬼神之力啊!

得鬼神相助,哪還有打不贏的仗?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往往就是這樣。

你覺得你必勝,你未必能取勝。

但若是你堅信自己必勝的同時,敵軍又覺得自己必敗,那戰爭結果,便基本可以確定了。

你覺得自己必勝,所以會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下意識的,做出有助於勝利的判斷決策和舉措。

而敵人認爲自己必敗,便也會不受控制的、本能的,去做出推動戰爭走向失敗——甚至是儘快走向失敗的方向。

於是,本該成爲數十年內,最值得注目的漢匈高闕之戰,在天子榮三年冬十一月十日夜半爆發後,於短短一日後——於天子榮三年冬十一月十一,黃昏時分,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戰鬥。

漢家,正式接管高闕!

原本作爲前哨站、前線重鎮存在的博望城,徹底成爲了漢屬高闕的後勤中轉站,以及漢室在河套北部地區的第二道防線!

但戰爭,還遠沒有結束。拿下高闕,僅僅只是漢家的戰略目的得以達成。

漢家當然希望戰爭就此結束。

但匈奴人,絕不甘心於如此簡單的,將高闕拱手相讓。

加下來的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是從現在的凜冬,一直到匈奴單于庭自西歸來的秋後,高闕或許都將經受匈奴人接連不斷的進攻。

就算最終,漢軍將士仍舊守住了高闕,將所有匈奴人都攔在了關牆外,戰爭也仍舊不能算是完全結束。

——哪怕沒能奪回高闕,且也接受了‘高闕易手’的現實,匈奴人也不會就此作罷。

從今往後,高闕北關牆外的數十里區域,很可能被匈奴人安排三到五個,甚至更多大型部族日常性助手,以求將漢軍將士堵在高闕,不能北出高闕威脅慕南。

換而言之:這是一場拉鋸戰。

奪下高闕,還僅僅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還要守住高闕,並在匈奴人的嚴防死守下,早日將高闕,打造成漢軍北出河套,踏足慕南,威脅匈奴統治根基的前沿陣地。

而眼下,郅都、程不識二人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即刻調巨石、壘木、砂石若干,將高闕北門徹底封堵!”

“要堵死!”

“自即日起,非天子詔、太后旨、調兵虎符三者齊具,另本將點頭,決不可開高闕北門!”

“——違令者,坐叛國!!!”

“另傳令博望城,使遂營盡出,於高闕南河面搭橋。”

作爲一名久經沙場,飽經戰陣,且對國家戰略有深刻認知的高級將官,在高闕確定到手後,程不識的第一反應,是最大限度保護勝利果實。

而此戰,漢家最大,同時也是唯一的勝利果實,便是高闕。

將高闕北關門徹底堵死,即是程不識現實角度的考量,也是在向日後的所有駐守高闕的漢軍將士,展露‘高闕絕不可失’的決心。

至於在高闕南側,連接高闕-博望城的河面大橋,則是爲了保障高闕的後勤供應,併爲博望城隨時增兵支援高闕,儘快創造客觀條件。

——此戰,爲了儘快渡河參戰,程不識並未能讓麾下中軍主力分批次過河。

幾萬人烏泱泱涉冰渡河,導致了至少有數百人,在渡河過程中跌落於破裂冰面之中,長眠於大河。

當時是戰時,兵貴神速,程不識別無他法。

但現在,高闕即下,高闕至博望城的這一片區域,皆已爲漢室所掌控。

再不在大河之上,趁着凜冬冰封搭座橋,日後就又要生出新的麻煩。

戰鬥結束,日暮降臨,接下來的事,自然也就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高闕內,燃起了一堆又一堆篝火,飄起了一道又一道炊煙。

匈奴人關在高闕內,沒來得及帶走的百十頭奶牛,都被程不識下令烹殺,好讓將士們吃頓好的。

高闕內的遍地狼藉,殘肢斷臂,也被將士們快速打掃。

匈奴人的屍體,在割取首級後堆在了一起,一把火點燃於關牆內,權當是讓將士們取暖。

漢軍將士的遺體,則被整齊排列於關牆腳下。

或許過幾日,程不識會下令集中火葬,並祭奠英靈。

戰場打掃完,又吃下一頓振奮人心的全牛宴,將士們也依舊沒能第一時間得到休息。

北關牆,被程不識安排了一萬將士駐防,並另有一萬將士於北關牆內搭設軍帳,以作爲突發危機時的機動力量。

餘下的兵士,今夜倒是能湊合住在匈奴人留下的氈帳之中,強忍腥臭休息一夜。

等明日,要麼得新搭軍帳,又或是着手在高闕內,建造可供漢軍將士休息,更適合漢家寶寶體質的營房。

程不識,也同樣沒有休息。

在天徹底黑下來後,程不識和郅都二人,出現在了高闕北關牆之上,謹慎的藏身於搶奪後,眺望向關牆北側的幕南大地。

——天空中月明星稀,一眼望不到頭的草原,讓程不識、郅都二人一陣感懷唏噓。

但最終,程不識的注意力,還是回到了高闕本身。

“今天逃出去的潰兵,多半要凍斃於今夜。”

“如果匈奴人決意奪回高闕,那至多三日後,便又是一場攻防戰。”

“——只是這次,換做是我漢軍將士,駐守高闕。”

說着,程不識緩緩側過頭,望向郅都的目光中,早已佈滿血絲。

“郅將軍認爲,未來三日,是否應該排出兵士,於高闕外挖掘陷馬坑?”

聞言,郅都卻是略有些詫異的一挑眉角。

見程不識不似作僞,而是真的在徵求自己的意見,郅都心中,卻更感一陣差異。

——經朝那一戰,以及去年的河套-馬邑一戰,程不識,已經逐漸被軍中將士私下裡稱爲:程不敗。

只是這‘不敗’二字,並非全然是稱讚。

中高級將官,以及那些有點見識、有點戰略目光的底層將官,是真的在讚歎程不識的不敗戰績。

而絕大多是底層兵士,則是在以‘不敗’二字,反諷程不識作戰時瞻前顧後。

近幾個月,長安城甚至有這樣一句笑談廣爲流傳。

敵人可能賺了,但程不識永遠不虧;

敵人可能勝了,但程不識永遠不敗!

程不敗,這麼個‘不敗’法……

“博望侯,已經下令將高闕北門徹底堵死。”

“再派人出關,構築工事,怕是隻能用吊籃吊下關牆。”

“一旦匈奴人來犯,這些出關構築工事的將士,只怕來不及吊回關牆?”

郅都意有所指的一問,卻只引得程不識面無表情的一點頭。

“確實如此。”

“出關構築工事的將士,只要碰到匈奴人,幾乎就無法活着回來。”

“且他們構築的工事,也未必就能在接下來,匈奴人反攻高闕的過程中,起到多麼關鍵的作用、對匈奴人造成多麼重大的殺傷。”

“但終歸是會有些用處。”

“所以,想要與郅將軍商討一番:以‘終歸有點用處’的工事,換將士們出關去賭命,是否值得。”

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586章 外藩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35章 稅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522章 漲工資!第86章 王孫,且去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586章 外藩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38章 宗祠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82章 屠龍勇士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48章 墨家?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340章 驗金石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53章 竇王孫第484章 爆!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23章 好好好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564章 反應會很大第19章 做大哥的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74章 拍板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466章 點將!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80章 魔改第546章 墨者第487章 僵持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71章 還真是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49章 戰鼓擂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542章 程不敗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579章 戰略藍圖第486章 絞肉機?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
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586章 外藩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35章 稅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522章 漲工資!第86章 王孫,且去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586章 外藩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38章 宗祠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82章 屠龍勇士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48章 墨家?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340章 驗金石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53章 竇王孫第484章 爆!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23章 好好好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564章 反應會很大第19章 做大哥的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74章 拍板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466章 點將!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80章 魔改第546章 墨者第487章 僵持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71章 還真是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49章 戰鼓擂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542章 程不敗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579章 戰略藍圖第486章 絞肉機?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