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

果然不出衆人所料,明州錦衣衛千戶所發來的奏報內容與松江府一樣,也是有關朝廷官吏遇襲一事,但此次較爲幸運的是,並沒有相關人員在事件中傷亡,但新明州港大部分已經建好的基礎設施被搗毀焚燒,本來計劃在明年夏初便可以投入使用的港口工期被迫推遲。

這次破壞明州港的行動是在夜間進行的。

在當天的工程歇工之後,工部以及明州府負責協助工作的官吏們在忙碌一天後,大都回到附近的鄞縣城內安歇,被僱傭的青壯也基本上回返家中。施工現場只留下了少數外地的民工,以及幾名工部吏員留守值夜,以防有人偷拿施工材料,一切都如往常一樣的平靜安詳。

當晚酉時左右,先是數十名手持刀槍的黑衣人突然現身港口,這夥人持兵高聲威脅留守人員不得從木屋中出來,隨後大批不明身份的人員打着火把趕到港口,手持工具對港口設施進行了破拆。

整個破壞過程持續了兩個多時辰才告終,等到這批人全部撤走之後,留守人員才戰戰兢兢地從屋裡出來,並在確認那夥人確實全部離開後,這纔對現場進行了勘察。

由於縣城城門夜晚是不準開啓的,再加上留守人員害怕遇到危險,所以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後,消息才被送入城中。

隨後明州各級主官以及錦衣衛千戶所千戶紛紛帶人趕赴現場進行探查,但最終卻是一無所獲。一衆官員們經過簡短商議,決定把此事上報朝廷,請求內閣予以定奪。

由於錦衣衛的消息傳遞渠道比當地官府要快捷許多,所以此事便被錦衣衛率先送達了京師。

“松江、明州兩處在建港口接連出事,此般行爲絕非偶然!分明是有人蓄意破壞朝廷開海大計!此等公然蔑視朝廷之行已與造反無異,必須要儘速堅決予以強力回擊,徹底清除不安定因素,維護朝廷政令暢通無阻!

臣自請赴明州處置此事,以求查明此事之同時,儘快使開海之策付諸實施!”

在看罷明州急報後,一直沒有多言的孫傳庭率先起身施禮高聲奏道,語氣裡透着一股濃濃地肅殺之氣。

出身北地的孫傳庭其實本身對所謂的江南士紳集團所知甚少,對他們的觀感上既不好也不差。

在他的心目當中,正是因爲江南太過富庶安定的環境,才使得這羣人耽於享樂之中,終日沉迷流連於酒色之間,以至於他們對北地數千萬黎民艱難困苦之境缺乏足夠的認知,對於朝廷意圖通過開海獲取大量財富反哺萬民的舉動並未過多關注與支持。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之舉,只要條件具備,享盡榮華富貴也是人之常情,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之事。

只要這些人能遵從朝廷號令,對朝廷的政令能夠奉行無礙,那將來再根據實際情況,對江南出身的官員進行有選擇性地使用便可。

但這次松江府和明州府接連發生地惡性事件讓他頓時清醒過來,在面對有人想從自己手中奪取利益的時候,這羣人可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自己既蒙皇帝超擢爲內閣次輔,那就絕不容皇帝和朝廷的權威遭到無視及挑釁。

“孫卿此論甚合朕意!

現今江南之地之所以繁華安定,是建立在北地無數大好男兒以鮮血與性命換來的!若是沒有無數人之無畏犧牲,一旦賊虜壞我神州大地,那江南之繁華盛景也將毀於一旦!

但是,如今就是有一小撮利己分子,無視數年來北地赤地千里、餓殍遍地之慘狀,終日沉醉於個人私利之中,視朝廷利民之策爲洪水猛獸,認定朝廷開海徵稅就是搶奪其個人私產!

豈不知,不管是興修水利、屯田開荒、安置流民、海外購糧、軍卒糧餉、朝官俸祿等等,哪一項不是耗費巨大?據戶部統計,此種種所費,每歲至少需銀五百萬兩以上!如此鉅額銀錢,若不去設法開源節流,那當從何處籌集?!

海貿巨利,世人皆知,僅僅靖海伯一脈每歲於海貿中獲利便以千萬計!遑論其他數以萬計之海商!朝廷守此寶山而坐視他人獲利而歸,其人坐享安定太平之時,卻從無報效朝廷之心,世間安有此般道理?

朝廷設海關征稅,並非爲滿足我朱家以及一衆朝官之個人私利,此一點須當使其知曉方可!

孫、盧二卿此番南下後,要將此間道理曉諭衆人,若其中有幡然悔悟者,大可以遵紀守法之良民以待;但若是有人對此置若罔聞,執意聚衆以抗朝廷,那便全部以反賊論處!

望卿二人謹記,務必使其盡知,莫在鋼刀加頸之時才悔不當初!勿謂言之不預也!”

朱由檢神態嚴肅地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對開海和徵稅的重要性做了充分說明,並且在最後對這兩次事件的處置給出了最終要求:先禮後兵。

其實朱由檢心裡清楚,江南利益集團多年以來早就形成對朝廷政令置若罔聞的風氣,就算孫、盧二人南下後把話說的再重,也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對於這種內心已經膨脹到極致,已經自認天下無人能治的人,那就只能用鐵和血來教他們如何做人。

歷史已經證明,大明的皇帝對待士紳太過優待和軟弱。除了太祖太宗之外,往後歷代大明皇帝都把名聲看的太重,一旦出臺任何傷害士紳集團的政策,隨即便在朝臣們的攻擊下鎩羽而歸。

正是這一次次的縱容和忍讓,使得很多官紳養成了皇帝又能把我們怎麼樣的心態,總是擺出一副光着膀子、拍着胸脯、刀槍不入的姿態,當看到對方動了真格的時候,最後卻是毫不意外的屁滾尿流。

滿清雍正強推的士紳一體納糧不就是明證嗎?整個過程中殺的人頭滾滾,在朱明王朝時叫囂不已的江南士紳,最後哪一個不是服服帖帖的予取予求?

“望二位卿家此次南下後不負朕望,儘速將開海一事全面推開!”

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
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