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

崇禎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經過二十天晝夜不間斷航行,北海艦隊抵達日本長崎港近海,幸運的是因爲東海海域已過風暴期,艦隊一路航行途中並沒有遇到巨浪滔天的險狀。

在抵達目的地附近之後,李定國當即安排人手乘坐快船駛入港口,通過一直停泊在此的靖海侯府船上的留守人員,與留駐長崎的靖海侯府大管家鄭七取得了聯繫,並隨後將其帶到了朱慈烺所在的旗艦“青州”號上。

作爲奉命執行分化日本內部勢力、挑起日本內亂的主要實施者,一年來,鄭七數次奔波往來於大明與九州島之間,在監督大明援助軍械物資安全的同時,還利用他在平戶藩的人脈,廣泛蒐集有關日本方方面面的情報信息,並將之及時反饋回京師,以供朝堂大佬們進行判斷。

倒幕聯盟處於瓦解態勢的消息就是鄭七安排人手傳回大明的。

在得知平戶藩突發內訌、田川昱皇等人遇害、幾路外樣大名紛紛領軍回返後,鄭七便迅速判斷出,這次倒幕行動前景已經十分暗淡,朝廷此前的策略面臨失敗的風險,於是他立即將消息送回國內,以免因爲信息傳遞遲緩而誤了大事。

基於鄭七務實嚴謹的作風和態度,以及一年來所取得的成就,朱慈烺特意出面接見了他,並命隨身太監趙信宣讀了朝廷給他的嘉獎。

初授鄭七爲從五品奉訓大夫,勳階爲協正庶尹,長子入理工學院讀書。

這種嘉獎雖並非實授,但至少表明了朝廷的態度:有功必賞、不論出身。

鄭七與鄭芝龍是沒出五福的近親,自十幾歲便跟着鄭芝龍,替他打理各種俗事雜務,可以稱得上是鄭芝龍的左膀右臂,能力不可謂不強,但由於種種複雜難明的原因,鄭七一直沒有脫離鄭家,

內閣建議朱由檢給出的升賞,目的就是繼續分化瓦解鄭芝龍的勢力,讓他的主要幫手們紛紛自立門戶,最後看準時機挑起鄭家內訌,徹底化解鄭家在海上的影響力。

朝堂重臣裡,有相當一部分人瞧不上海盜出身的鄭芝龍,更有一部分人覬覦鄭家富可敵國的家產,總想着找尋錯處打倒鄭家,然後瓜分其豐厚的家產和海上渠道,要不是朱由檢一直壓制着,這位離開自己安身立命的老家、跑到北京求平安的靖海侯早就被吃抹乾淨了。

對於朝堂上某些人對鄭家的企圖,朱由檢自是心知肚明,這一切都是因爲利益。

在海軍實力大漲的前提下,鄭家已經失去了原先獨霸海上的地位,朝廷對其依賴越來越小,而這時候鄭家繼續壟斷與日本、朝鮮的海貿,據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削弱鄭家是朱由檢樂見其成之事,但僅限於此,妄想徹底清算鄭家,這是朱由檢絕不允許的。

鄭家畢竟在他最難的時候出手相助過,爲他挽回危局做出過不可或缺的貢獻,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種事他可做不出來。

鄭家壟斷東亞海貿航線這種事根本無所謂。

謹小慎微的鄭芝龍早就下令,鄭家所有船隊不再懸掛鄭家認旗,也不再向其他商船徵收保護費,鄭家船隊出入都要向海關足額繳稅。

人家一切都按照律法行事,已經是大明守法公民了,你還想怎樣?

只要照章納稅,你管他是不是壟斷?

貿易就是競爭,你們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商品賣到這兩個地方去就行,至於抱怨說人家只認鄭家的貨品,那和朝廷有啥關係?

難道要朝廷下令鄭家讓出市場?

這不是胡扯嗎?

朝廷是給你家開的呀?

你想咋就咋?

這次朝廷給鄭七授勳銜這手玩得漂亮。

日本這事大功告成之後,鄭七回到靖海侯府,鄭芝龍也不敢再用他了。

奉訓大夫可是朝廷從五品經制官員,要是還在侯府當管事,你鄭芝龍這是想鬧哪樣?

還有無朝廷規矩?

只要鄭七自立門戶,不管以前兩人是多麼密切的關係,這一下子就會生出嫌隙來,鄭七的人脈關係也會被他帶走,鄭芝龍的勢力就會進一步被削減。

先是鄭芝鳳從鄭家獨立出來,現在混得風生水起,接下來是鄭七,中間還穿插着南海艦隊一些依附鄭家的邊緣人物被拔擢到北海艦隊,這一步步下來,原本的巨無霸已只剩下個骨架了。

鄭七萬萬沒想到,竟然能在遙遠的異國他鄉見到尊貴的大明太子,並且自己還能獲得如此大的驚喜,在感激涕零的磕頭謝恩後,鄭七便將當前的局勢做了簡述。

現在的形勢對聯軍已經非常不利。

上個月雨季九州島的雨季已經結束,經過兩個月充分修整的幕府大軍,在道路狀況恢復之後,兵分三路開始向西南方向步步推進。

藤堂藩首先遭到幕府軍圍攻,在苦苦支撐數日後,只有一千兩百名武士的藤堂氏最終不敵一萬幕府軍的進攻,家主藤堂雅虎陣亡,家人或是潛逃,或是被俘後慘遭殺害,到手還沒捂熱乎的田地財物丁口,眨眼間便成了別人的戰利品,武士們戰損過半後,剩餘的大部分選擇了投降。

緊接着,實力稍強的山內藩也被兩萬幕府大軍攻到眼前,山內曲也率領一千八百名武士,以及剛剛整訓不久的一千名幕府軍戰俘,堅守本藩十天後也被攻破陣地,山內曲也帶着兩個兒子和部分家產,在兩百名親信武士的拼死護衛下向南逃竄,但幾天後還是被幕府軍騎兵找到蹤跡後俘殺。

松浦氏家主松浦餘人在得知幕府大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後,在明知無法抵抗的情況下,乾脆帶着家人財產,以及手下一千五百名武士直接一路南逃,並在十幾天後找到了正在宮嶺縣赤木鎮整修的聯軍主力。

沒等池田輝政等人商議好對策,幕府軍主力三萬人已經氣勢洶洶逼到十里之外,雙方與第二天發生激戰,士氣低落的聯軍再次敗北。

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
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