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

果然未出張遠所料。

考慮到明軍火銃可以從營柵圓木間進行施放、而包衣們根本經不住幾輪轟殺,繼而無法進行毀壞營柵的緣故,嶽託並未下令清軍在下午冒險展開攻擊,而是打算等天黑之後拆掉營柵於明日再行聚兵來打。

入夜之後,上千名漢人包衣在清軍的監視保護下,拿着斧頭大鋸涌至明軍北門兩側營柵前,開始了對這些原木的破拆,而營內的明軍對此卻是毫無反應。

明軍的營柵埋在地下的部分幾達全場的三分之一,由於缺少鐵料的緣故,大多數包衣手中的工具都因沒有及時修補而鈍化,刨出一根粗大的圓木就要花費好長時間。

剛開始時因爲怕明軍會出兵進行阻止,所以包衣們都是摸黑作業,這也導致整個工程的進展非常緩慢,快一個時辰了才挖出了數十根圓木。

後來在看到明軍並無動靜時,孔友德干脆下令點燃火把,以使幹活的包衣能在看的見的情況下加快進度。

這一舉措果然奏效。

在能見度得到極大提升的情況下,整個拆毀作業進展速度隨即加快。

兩個時辰之後,北面的營柵全部被清除乾淨,明軍的整個防線徹底暴露在了清軍的視野之中。

孔友德在下令清軍與包衣們回撤歇息後,自己也趕去了嶽託的營帳交令。

第二天辰時剛過,隨着嘹亮的號角聲響徹四野,一千五百名鑲紅旗清軍士卒在一名甲喇章京的率領下出營列隊,另一個營盤中,三千名漢八旗的士卒也隨着智順王尚可喜的旗幟出營擺好了陣勢。

沒過多久,三千名漢人包衣在百餘名清軍的驅趕喝罵下,亂糟糟地從一側向明軍營地前彙集。

一名漢軍旗的統領站在包衣隊伍前大聲嚷嚷幾句後轉身離開,包衣隊伍開始緩緩向前移動,目標直指兩地外地明軍營地。

包衣隊伍的兩側各有一百名清軍騎馬持着刀弓監視,只要有其中臨陣脫逃的,便會遭到這些督戰清軍的無情砍殺。

處在這三千名包衣最前端的是百餘輛盾車,推車的是經過挑選出來的已經被八旗同化了的幾百名漢人。

這批漢人出於種種原因,在日常間表現出來的是對八旗的高度認同和歸屬感,渴望擁有旗人的身份,平時也是被用來管制自己原先的同胞,並且對待漢人的態度比旗人更加惡劣。

因爲嶽託事先通過孔友德給這數百人許諾,只要今天表現出衆,戰後回到盛京便會給他們擡旗,從此他們將成爲漢八旗中的一員,也會被原先的同胞尊稱一聲旗人老爺了。

得了主子許諾的這羣漢人敗類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滿懷着對未來會成爲老爺的憧憬,舉步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包衣隊伍前行之後,兩側的鑲紅旗和漢軍旗清軍開始緩緩而動,打算瞅準時機撲上去與明軍展開廝殺。

秦軍營地前面已經顯露出來的左右兩個原本孤立的炮臺,現在已經變成了像座堡壘一樣。

炮臺底座前方二十步範圍內是兩道中間有出口的矮牆,每道矮牆後面都有一百名銃手坐地等候,磚土結構的底座從地面起向兩側加寬,各自構築了一個一人高的小型平臺,各擺放虎蹲炮一門,炮手兩人。

這種佈置組成了上中下三道立體火力打擊網,加上一直延伸到兩側營柵的矮牆後面六百名銃手、二十門置於矮牆前面的虎蹲炮,足可以讓清軍碰個頭破血流。

爲了與防守西面營寨的陳勇部互相支援,張遠還下令將兩個營寨隔開的木柵拆掉一個大的缺口,並且在營寨之間的通道上預埋了地雷若干。

要是再有清軍探馬想從中間往前探查,結果肯定是被炸個人仰馬翻。

左側寬大的炮臺上面,張遠正在凝神觀望着兩側清軍的動向,兩名親兵侍立在他的右側,一人手持盾牌,腰懸長刀,脖子下面掛着銅質的喇叭;另一人手中拿着兩面黑紅顏色的三角旗,身背長弓,腰間懸着裝滿三棱箭的箭壺。

擺在炮臺中間、已經裝填好彈藥的佛郎機炮斜指向了前方,裝滿木炭的銅盆燒的正旺,一柄火鉗放在一側,主炮手正在目測着清軍與炮臺的距離,兩名裝填手略帶緊張的注視着主炮手的後背,隨時等候着他下達指令。

片刻之後,打頭的三十餘輛盾車亂糟糟的涌入原先的營門之內,但張遠並未下達攻擊的指令,甚至看都未看這羣包衣一眼。

在看到矮牆後面的明軍並沒有起身準備射擊的動作後,不知道誰吆喝了一聲,前排推車的包衣紛紛嘶吼着突然加速向前衝去,跟隨在後的包衣們也是振作精神吶喊着涌了上去。

而兩側的清軍步卒在號令下也是加快了步伐,向着矮牆衝去。

“準備!”

隨着張遠的一聲令下,炮手迅速伸手抄起火鉗探入盆中,冰冷的火鉗在燃燒正旺的火盆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了橙紅色。

“放!”

主炮手將火鉗從炭盆中抽出,一下子摁在佛朗機炮尾部的引信上,急速燃燒的引信如同一條火蛇一樣,扭曲着身子發出嗤嗤的輕微響聲,倏忽之間突然消失。

“Duang”的一聲巨響聲中,一斤重的彈丸激射,順着早已調整好方位的炮口飛向了右側的清軍前隊。

緊接着右側炮臺的佛郎機炮也發出了怒吼,明清兩軍準備已久的第二次戰鬥正式打響。

推着盾車衝在前面的包衣被大炮的巨響嚇了一跳,腳步也是不由自主的緩了一緩,後隊整個人羣的喧囂叫嚷也被嚇得停了下來。

待發現炮彈不是向自己這邊落下後,幾十輛盾車重新提速向前衝去。

兩顆彈丸先後落在清軍陣營中,在分別擊中兩名清軍後落地順勢向前彈跳數次,在造成數名清軍傷亡後才停止了運動。

緊接着,“轟”“轟”的爆炸聲突然連環響起,隨即是一片慘叫聲,硝煙瀰漫中,殘肢斷臂夾雜着盾車碎裂的木頭飛向了空中。

前排推着盾車的包衣們,踩響了秦軍在矮牆前面四十步左右埋設的地雷。

沒等兩側的清軍做出反應,兩座炮臺的炮手已經將引藥池和炮膛內的火藥殘渣迅速清理乾淨。

一名裝填手快速地將發射藥包和彈丸填進炮膛中,用一根木質頂杆將之頂到炮膛底部,炮手在引藥池中撒上引藥後插上引信,另一名裝填手迅速將佛郎機炮的子銃換好,之後用力將氣門密閉,炮手隨即用火鉗點燃引信,第二枚彈丸隨着巨響聲飛向了清軍。

清軍在佛郎機炮不斷的巨響聲中有序地分散開來,依然向前行進着,而被地雷炸的屁滾尿流的包衣們則是止步不前。

雖然有成爲旗人的巨大誘惑,隨之而來的也會有奴才伺候自己,但要是命都沒了,還享個屁的福啊?

前排的八旗鐵桿包衣們開始猶豫起來,被炸死炸傷的十餘名同伴就躺在自己身側,幾輛翻倒在地的盾車彷彿在昭示着自己的命運。

“嗖嗖”地尖嘯聲中,幾名猶豫不決的推車包衣被飛來的利箭貫穿頭部後重重地倒地身亡。

“繼續前行!後退者死!前行者重賞!”

兩側督戰的清軍嘶吼聲傳來。

回頭看到幾十步外張開的一把把強弓,前排的包衣不約而同的擡起車把,硬着頭皮向前衝去。

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五十一章 親情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
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五十一章 親情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