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

就在多爾袞兄弟倆商議和安排後路時,已經性命垂危的皇太極在一千護軍的護衛下返回了盛京的皇宮裡。

“鰲拜,皇上這是怎麼了?李存德!快想法子救治皇上!需要何種藥材事物快講!月珍,速速前往庫房將百年山參取來熬製湯藥!”

看到鰲拜將昏迷不醒的皇太極抱入殿中後輕輕地放在了錦榻上,哲哲、海蘭珠、布木布泰幾人都是慌了手腳,幾人趕忙圍上前去,最後還是哲哲反應迅速,她目視隨後提着寶貝藥箱一瘸一拐地進入殿內的李存德厲聲吩咐一句後,緊接着又將貼身的女官打發了出去。

“李御醫,拜託您定要全力用心醫治,只要醫好了皇上,本宮賞你兩名絕色女子!”

布木布泰一臉焦急之色,雙目含淚擡頭對李存德哀求道。

“諸位主子且往一邊,待奴才診治一番再說,鰲統領,煩請你將皇上的衣甲解下!幾位主子,速速備好清水汗巾!”

待鰲拜近皇太極的衣甲解開之後,一股惡臭味隨即散發了出來,李存德顧不上許多,一屁股坐在布木布泰搬過來的錦凳上,開始給瘦得不成人形的皇太極診脈施診,哲哲與布木布泰站在一旁,流着眼淚看着皇太極蠟黃消瘦的臉頰,心裡如同刀絞一般。

冷靜下來的海蘭珠抹了一把眼淚,扯了扯鰲拜的手臂之後,轉身悄悄地出了內寢殿,鰲拜愣怔一下,看到皇后和莊妃都在聚精會神的看着李存德給皇太極醫治,他隨即輕手輕腳地跟了出去。

“巴圖魯,究竟出了何事?皇上這般模樣,顯是歷經長途奔波勞累,你身上的衣甲也是破損多處,莫非南邊戰事不利?你可要跟我說實話才成!”

心思細膩的海蘭珠忍着心中的駭異之情輕聲發問道。

在看到皇太極和鰲拜、李存德狼狽不堪的樣子後,直覺告訴她,這回怕是大禍臨頭了。

“宸妃主子,這回咱們大軍在南邊吃了大虧,回返途中又被明人給埋伏,八旗主力丟了大半,十幾萬明人大軍已是在後面衝着盛京來了!奴才拼命護着主子才逃了回來,這回怕是有些大麻煩,現下只有趕緊讓皇上醒了拿個主意才成!宸妃主子,禮親王可在?”

雖然鰲拜並沒有把具體戰事細節講出來,但海蘭珠的心裡卻是翻起了驚濤駭浪,腦子裡也是一片空白,身子也輕輕顫抖起來。

能讓號稱八旗第一勇士、被皇太極欽賜巴圖魯稱號的鰲拜說出有大麻煩這句話,可見局勢已經惡化到什麼地步。

“其他各旗的王爺貝勒呢?鄭親王、成親王、睿親王有無回返?大軍還剩餘多少人馬?明人大軍何時能打到盛京?”

就在這時,哲哲的聲音從鰲拜的背後傳了過來。

在發覺殿內少了海蘭珠和鰲拜的身形後,哲哲這纔想起現在得趕緊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何事,隨即她出了寢殿,正好聽到鰲拜的回話,於是她當即接茬問道。

“奴才見過皇后!啓稟皇后,當時奴才護着皇上與後陣斷後,明人騎兵於前路殺來,方圓十餘里地皆成戰場,場面混亂的很,鄭親王等人是生是死奴才並不知曉!至於我大軍還剩多少人馬,這個更是不好計算,明人頂多不出十日便會打到盛京,現下是攻是守還得儘快拿出主意纔好!”

就算再不懂軍略,但哲哲聽到鰲拜這番回話後,心中便知這回八旗怕是大勢已去,皇太極還不知道何時才能醒來,可現在必須有個說了算的人站出來那主意才成,可是禮親王代善已經帶着人馬往東迎擊明軍而去,宮裡的主子只剩下她們幾個不懂軍略的女人,這可如何是好?

“姐姐,豫親王不是留在京裡嗎?現下事情緊急,還是將豫親王召入宮中商議一番吧!”

海蘭珠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兩白旗和兩黃旗不和是不假,可到了如此關頭,八旗還是要一致對外才好。

“啓稟皇后,局勢已是十分危急,奴才在宮裡也幫不上忙,不如這樣吧,奴才出宮既遣人出京往南,去收攏打散的兵馬,奴才去徵些糧食等着給陸續回返的大軍就食,皇后可着人去幾位親王府上打聽消息,一旦有王爺回返便即刻召入宮中商議對策,奴才告退了!”

一聽到海蘭珠說多鐸還在盛京,並且打算將他召入宮中問計,在皇太極醒來之前不願摻和這些事情的鰲拜不等哲哲詢問自己,趕忙找了個正當的藉口後給兩位女主子打了個千出宮而去。

鰲拜說走就走,哲哲和海蘭珠心緒煩亂之下也沒了主見,兩人商議一番後遂決定依着鰲拜所說,差人去幾個王府打探動靜,只要濟爾哈朗等人回來就即刻請到宮裡議事。

就在兩人做出決定不久之後,在李存德的精心救治之下,又有一碗幾百年老山參熬製的湯汁喂下,已經氣若游絲的皇太極終於悠悠醒轉過來。

“皇上您醒了?!天可憐見!我就說吉人自有天相!皇上身子康健的很,只要醫治及時準保無事!”

“皇上可覺腹中飢餓?我這就吩咐下去!不,我親自給皇上做碗銀耳羹!”

看到皇太極緩緩睜開了眼睛,哲哲幾人都是大喜過望,海蘭珠已是急忙轉身離開寢殿吩咐人做御膳去了。

皇太極眼珠子轉動一圈,看着眼前熟悉的環境和幾張大喜過望之下流着眼淚的的面孔,本來昏昏沉沉的腦子漸漸清醒過來,他心裡知道,明軍大隊人馬並沒有緊緊跟在後面追過來,一切似乎還來得及。

“鰲拜呢?豪格可是已經向北?朕睡了幾天了?着人即刻讓禮親王、豫親王入宮議事!”

皇太極費力地吩咐了幾句後,本來已見平穩的呼吸又變得急促起來,額頭上已是隱見汗珠。

“皇上您可千萬先保重身子要緊,天大的事也得等您好轉了再說!”

布木布泰趕忙拿起軟巾給他輕輕拭去額上的汗水,剛剛消失的淚水不由自主又流了下來。

“回皇上的話,豪格早就於三日以前便領着丁口走了!巴圖魯剛把您擡回宮裡也就一兩個時辰,禮親已於王五天前帶着幾千人馬去往東面,豫親王正在趕來宮裡的途中!皇上切莫心急,巴圖魯遣人往南收攏兵馬了!”

哲哲擦了擦淚水,平復了一下心境後柔聲答道。

皇太極聞言心裡稍微放心,正待繼續安排其他事情,一名太監匆匆來到寢殿門口大聲跪稟道:“啓稟皇上,睿親王、豫親王請求覲見!”

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十五章 譁變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十章 困難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
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十五章 譁變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十章 困難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