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

揚州東城一座佔地闊大的宅院裡,一處名爲賞芳園的江南園林坐落其中,園內假山奇石、曲徑通幽,各種奇花異草隨處可見。

這做宅院是揚州城專營木材的大商戶徐啓明的宅第,也是他平時交際宴飲的主要場所。

這日下午申時中,天色還非常光亮,賞芳園裡各處廳堂院落的燈籠已經全部點燃,徐家的十餘名身着青衣小帽的僕從端着各種美味佳餚送至一處院落的月門處,交給兩排等在門外的美貌侍女的手中,然後再由這些侍女將菜餚送入院中的一處花廳內。

寬敞的花廳內燈火通明,兩張相隔不遠、花梨木打造的八仙桌上已經擺滿了美食和美酒,賞芳園的主人徐啓明正在其中的一張桌子上與先到的幾位客人閒談。

“老黃,我聽聞你預備近日開一家車馬行,專事近途與人運送貨物,果真有此事否?你那棉布生意不打算做了不成?要說在這南直隸一帶,你可是數得着的棉布大戶,怎地忽然改了行當?”

徐啓明喝了一口香茗,放下茶盞向一名年約五旬,看上去瘦骨嶙峋的中年人開口問道。

“嗨!還真是三十里地無親信啊!此事雖是不假,可並非用做與人運送貨物,而是我自家運貨專用而已!”

黃姓商人一臉不以爲然的神色回道。

“哦?你家棉布北運不是向來走水路嗎?爲何改成陸路走貨?車馬送貨費時費力費銀,真不知你家資百萬、一向精明無比的黃員外爲何要行此拙事!”

桌上的另一名胖胖的商人出言譏諷道。

“我這不是被逼無奈之下才想了此法嗎?誰不知走水路的好處?可這朝廷一開徵商稅,這到臨清、徐州等處的貨物我還走水路作何?鈔關可不管你運貨去往何處,只知道按額計稅,一錢銀子也少不了,如此一來,這到山東以南的府縣再走水路就不合算嘍!”

“嘿!老黃你可真行啊!這鐵算盤的綽號可是沒白叫啊!你說我等怎地就未曾想到如此妙招?這要是累積下來,一年能省下不少銀子吧?不行!我得跟你學着點,回去後我也辦一處車馬行去!”

胖商人王作海一拍大腿嘆道。

“這法子好是好,可這人吃馬嚼的耗費也是不小,算起來一年也就省下個幾千兩銀子,剛好夠買幾個揚州瘦馬的花銷,畢竟最大宗的貨物要銷往山東以北,還需走水路運送才成,要是換成車馬可就不划算了!都說萬曆爺的時候稅收的狠,可現在比萬曆年間更狠,簡直和明搶一樣!”

黃志的語氣裡透着惱恨之意,並沒有因爲王作海的吹捧而顯得多麼開心。

“朝堂上有奸臣啊!不知是那個奸佞小人出的如此餿主意,這不是與民爭利嗎?朝廷缺銀子就該向那些泥腿子加徵,我等士紳之家總共纔有多少戶?這天下億萬農戶,每戶每年加徵幾錢銀子,那太倉裡的銀子多的就能淌出來!此事須得有人替我等仗義執言才行!這皇帝是要與士紳共天下,而不是跟那些泥腿子!皇上這是被奸人所矇蔽啊!”

徐啓明慨嘆道。

幾人正說話間,又有客人來到花廳外,身爲主人的徐啓明衝着王、黃二人道聲怠慢後起身前往門口迎客。

酉時正,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花廳的兩桌已經坐滿了來賓,徐啓明請的客人全部到齊了。

“在座的諸位都是鄙人之老友,彼此之間也大都相熟,今日諸位員外能於百忙中抽閒來到鄙府,在下深感榮幸之至!來來來,徐某敬諸位員外一杯薄酒以示謝意,幹!”

滿面春風的徐啓明起身舉起酒杯向兩桌上的客人含笑示意道。

加上徐啓明在內,兩張八仙桌上共有十六人,全都是來自揚州、淮安、常州等幾府的富商巨賈。這些人從事的生意也是五花八門,但彼此之間都沒有利益上的糾葛和矛盾,很多人都在一些不同的場合碰過面,有的雖相互並不認識但卻聽過對方的名氣,所以坐下後攀談幾句很快便已熟絡起來。

待大部分客人將杯中酒飲淨之後,徐啓明笑着高聲道:“客房都已安排妥當,聞名天下的揚州瘦馬每人兩名!今晚還請諸位員外盡興!”

儘管桌上的酒**美無比,但在座的都是身家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戶,對這些並不看重,但聽到揚州瘦馬時,衆人的熱情被迅速點燃,一片叫好聲中,場上的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酒過三巡之後,徐啓明挨個敬了一杯酒回到了主桌,衝着門口的內宅管事使了個眼色,管事會意後招了招手,花廳內端茶倒酒佈菜的幾名美貌侍女出了花廳後悄然離開,整個院落裡只剩下廳內的十六人。

“諸位員外喝杯茶稍坐歇息,劉氏商行的劉員外有話要與諸位分說!”

徐啓明看到衆人都有了些許的酒意後,起身高聲說道。

主桌客座主位上一人緩緩站起身來,衝着衆人拱了拱手,赫然正是劉祚的堂兄-----劉興文。

今日的宴會的主角正是劉興文與徐啓明兩人。

自從近一個月前與劉祚、李俊山密商後,劉興文擔當起聯絡幾個相鄰州府的大戶們共同罷市的職責。

劉興文首先想到的便是同在揚州城的徐啓明。

徐啓明之所以掙下了偌大的身家,背後的依仗就是其二叔、現爲南京吏部侍郎的徐文淵。

但徐啓明深知縣官不如現管,雖然靠山實力強大,但他平日裡對有揚州知府背景的劉興文還是顯示出了足夠的尊重,在他的刻意逢迎下,很快邊與劉興文成了莫逆之交。

劉興文第二天便找到徐啓明,將官船販私被扣押、回返後與堂弟密商之事一說,正有此意的徐啓明立即表示了支持之意。兩人一拍即合後,徐啓明馬上就開始着手約人來揚州赴宴之事。

徐啓明對此事不能不熱心,因爲他的木材生意根本離不開水運,而走水運就繞不開運河,那商稅根本逃避不了。

對於罷市對抗朝廷、逼迫朝廷撤除稅關的計策,徐啓明自是十分看好。從他結交的那些大商戶們的口中,徐啓明聽到的是無一例外對朝廷的極度不滿和怨恨,他相信只要有人牽頭,肯定是應者雲集,在北地很可能面臨物資長期短缺的情況下,由不得朝廷不低頭。

在經過近月的溝通和聯絡後,今日的宴會得以順利的進行。

“鄙人劉興文,乃揚州劉氏商行東家,在座諸位有劉某熟悉之人,也有初次相識之人,但不管熟與不熟,我等俱爲商戶,也算有點體面的人家。今日與諸位相聚於此之目的,想必諸位都已大致清楚,那便是大家攜起手來,與朝廷惡政爭鬥一番,還我商人一個公平所在!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更有身懷大義之衆多官紳百姓支持,此事十九能成!劉某還請諸位拿出一點血勇之氣,爲天下之百姓討還一個公道!若諸位對此事還有何建言儘管講來,今晚我等便要將此事全部商議妥當纔好!”

就在劉興文、徐啓明大宴賓客、共商大事之時,賞芳園外不遠處的黑暗中傳來了“啪”的一聲輕響。

“哎呦,可咬死我了!這幫王八蛋在裡面享用美味佳餚,卻要我等在這被蚊蟲叮咬!奶奶的!等此事瞭解,爺定要將他們的衣衫脫光,趕到野外待一夜、嚐嚐這等滋味不可!”

“總旗,這幫傢伙大都是外地過來,今晚定會住在徐家,咱們何苦在此受罪?不如明日天亮之後再過來,等他們離去時再分頭跟上便可!”

“也罷,城門早已關閉,他們也出不得城去,咱們回去歇息,明日卯時前再過來盯着!他孃的,癢死了!走!”

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十五章 譁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章 皇莊4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
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十五章 譁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章 皇莊4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