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

盛京皇宮崇政殿內,已經得知明軍來犯義州消息的皇太極立即召集未率軍西征的代善等人商議對策。

湯古岱派回的信使連夜趕路,用了兩天多的時間才趕回盛京。之後信使先找到自家鑲白旗的主子多鐸,將探知的情形簡略稟報一番,多鐸一聽便知道事態的嚴重性,隨即馬上帶着信使覲見了皇太極。

因濟爾哈朗、阿敏、莽古爾泰、阿濟格、多爾袞、豪格等人都在率部西征,盛京只有皇太極與代善、多鐸等身份尊貴的親王旗主貝勒留守,故此次議事皇太極特意將范文程、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幾名漢臣也一同召集而來。

“祖大壽早就讓咱們嚇破膽子了,這回咋來這麼一出?湯古岱這奴才打父汗起兵便跟着與明人打戰,算起來也是打老了仗的人,這回怎地明人壯着膽子攻一回就怕了?居然有臉打發人回來求援,我說老十五,這樣的奴才可配不上甲喇章京這等要職,等事了之後直接將他打發去赫圖阿拉守家得了!”

代善對於明軍突然發起進攻一事並不是很在意。雖然他乍聞此信之後心下不免有些錯愕,但他認爲這是祖大壽在做樣子給明廷看。到時候大兵一出,砍幾個漢人包衣的腦袋,回去後向上報捷,詐稱什麼建州來犯,我軍奮起出擊,大勝八旗,斬獲首級上千、敵望風而逃云云。

“二哥,湯古岱可不是孬種!這麼多年來,死在他手下的明狗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這回他肯定是遇上大麻煩了纔打發人回來報信兒!我琢磨着,明軍這回是有備而來,義州現下怕是保不住了!”

多鐸雖然年幼,但腦子可是靈光的很,況且他對自己旗下這些將領的脾氣秉性都頗爲了解,知道湯古岱可不是代善口中那樣不堪,所以他不服氣的出言辯解道。

“什麼?義州難保?哈哈哈哈!老十五你莫不是發癔症了?就憑祖家那幾個酒囊飯袋能打下義州?適才報信之人不是說明人精騎數千嗎?湯古岱手下那一千五百人可是吃乾飯的?這千多人根本不必守城,直接用馬隊衝他後陣步卒,步卒跟進去混戰即可,他馬隊敢連自家步卒也一塊衝殺不成?”

代善聞聽多鐸之言後哈哈大笑起來。

皇太極眉頭微皺,對代善這種不以爲然的舉止很是不爽,但又礙於范文程等漢臣在,所以沒有直接予以呵斥,而是開口將話題岔開,叫着范文程的字親切的道:“憲鬥,汝對此事有何看法?事情緊急,有話只管將來!”

高大魁梧的范文程看上去更像一員武將,而不是一名文人。上個月他剛剛被皇太極封爲內秘書院大學士,職掌撰寫與外邦往來書札,掌錄各衙門奏疏、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並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官員祭文等雜事,世職亦進爲二等甲喇章京,越來越受到皇太極的重視和信任。

“啓奏皇上,禮親王之言是按常理推之,但奴才以爲豫親王所慮也不無道理;自皇上接掌八旗以來。我八旗健卒對陣明軍百無一敗,明人除龜縮於城內據守外別無他法。此次明人突發異舉、棄守而攻,奴才以爲,此等反常之舉下,其必有所恃,可謂來者不善也!奴才猜測,此刻就算義州未下,我八旗健卒亦是在苦苦支撐!故此,奴才建言皇上應當速遣大軍前往救援纔好!”

范文程出列跪倒後稟道。

經過皇太極數年的用心拔擢和重用,原本才具平庸的范文程歷經磨礪後已是才幹日強,識見愈高,也因此使得皇太極對其更爲賞識。

“憲鬥此言甚合朕意!朕亦覺此次事端非同小可,義州城內存有我八旗數年所得之糧草物資,若城破恐爲敵所有!此定是明人探知義州虛實後覬覦其利方升貪念。義州得失事小,我八旗威名不墮乃最要緊之事物!爲此,朕決意遣軍赴義州、錦州一線,若義州失守便即刻奪回,並趁勢圍攻錦州;若義州尚在,那就合兵一處圍攻錦州,好使明人繼續畏懼我八旗健兒之勇!此番漢軍旗全員出動,三順王速回營準備,五日內大軍出征!憲鬥速去籌措糧草,三日內須得集齊三萬大軍十日之需!”

皇太極沒有絲毫猶豫,迅速下達了軍令。范文程、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跪下領旨後出殿回營準備。

“就漢軍旗這夥人去錦州?老八,不是我說你,要打仗還得指望咱們八旗健卒,就算蒙古人也比這些漢軍強出不少!”

代善語帶不滿的提醒道。

不是他瞧不起漢軍旗,而是與明軍交手數年來得出的結論:漢人軍隊不可重用。打打順風仗還可以,一旦碰上硬仗,漢人軍隊容易潰敗後波及友軍。

“二哥不必多慮,朕豈能不知?朕自會抽調八旗勁卒出征,蒙八旗留守盛京的三千人也要一同前往錦州。朕聽聞成親王身子已是大好,此次赴錦大軍便由他掛帥好了!”

皇太極笑道。

剛被晉爲成親王的嶽託三月率部西征,四月間忽染重疾,不得不中途回返盛京休養。作爲皇太極甚爲倚重的八旗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智勇雙全的嶽託是這次征伐建州的最佳統帥人選。

“老大身子骨已是無礙了,昨日還帶人出去射獵一番;老在家閒着也不是個事兒,這回正好帶兵出去鬆緩鬆緩。老八,這回最好多派些八旗精銳,我總覺着這回沒那麼簡單!”

提到自己的長子,代善語氣裡透着滿滿的驕傲。

自己這個大兒子雖然年紀不大,但在族中威望極高,年紀輕輕便被封親王,比大部分叔伯輩的都強的多。

“二哥所言極是!朕也覺着這事兒透着蹊蹺!義州城落在八旗手裡已有數載,城中修建倉房一事也非絕密,可祖家並不缺這些糧草物資,依照祖大壽油滑的性子,不至因貪財而動兵,莫非明廷遣重臣督軍錦州、強逼祖大壽出兵不成?若是如此的話,此事到能講通。畢竟祖家現爲明臣,遼西亦乃明廷所有,祖大壽再怎樣滑不留手也得拿出點真本事來給人看看!若祖家真要老本來,義州怕是很難守得住啊!”

皇太極點頭贊同後分析道。

“湯古岱這奴才着人帶回來的話中帶着不吉利,義州怕真的是保不住了!臣弟手中尚有五個牛錄,這回一併拿出來給皇兄調派。湯古岱這奴才這回不知還能囫圇着回返不,若是他折在義州,還請成親王一定多殺幾個明狗給他報仇!”

多鐸咬牙切齒的開口道。

湯古岱帶回的話裡透着決絕,並委託自家主子代爲照看他的親眷後代。此舉意味着他知道守不住義州,但又無臉逃跑,只能以死來證明八旗兵的榮耀。

多鐸雖然輩分比嶽託高一輩,但戰陣經驗比嶽託少的多,加上尚且年幼,故而皇太極並未選他做主帥,對此多鐸倒是沒有什麼想法。自家人知自家事,比起自己的兩個哥哥阿濟格和多爾袞來說,自己確實上陣太少了。

“十五弟且寬心,不管你旗下折損多少人手,朕到時候亦會給你補回來!只要咱們兄弟同心,這大明的花花江山也不見得不歸咱愛新覺羅家所有!到那時還不是應有盡有?!”

對於多鐸如此識大體的舉動,皇太極當然會投桃報李。

在主力不在的情形下,戰力強悍的鑲白旗能拿出五個牛錄的兵馬來,這對即將南下的八旗來說可是極大的助力。

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
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