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

那名小旗聽到成國公府後一愣,隨即緩緩回直身子,將刀收入鞘中後面無表情的開口道:“不管成國公還是魏國公,到這兒都得按規矩來!看在國公爺的面子上,某就不讓你等退回去了,就在這排着吧!”

鄭老五驕橫慣了,他斜眼看到一車一車的鹽包不斷從另一邊運走,不禁心裡着急。他威脅道:“你們指揮使駱大人見了咱家公爺也是畢恭畢敬,咱們國公府乃與國同休的勳貴!在咱們國公府眼中,你不過是個奴僕,趕緊閃開!不然告到駱大人那裡,你可吃不消!”

那名小旗笑了笑道:“某是奴僕,你又算什麼東西?!再敢聒噪,休怪某不客氣!”說罷將一隻手揚起。

遠處有輕微的弓弦響動,隨即破空之聲傳來,眨眼間,兩隻利箭斜插在兩隊人面前狹窄的空地上。不遠處高高的倉房頂上兩名弓手側身持弓而立,俯瞰着場下衆人。

鄭老五臉色鉅變。本想着拿國公府和駱養性的名頭逼迫對方,誰知道人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這下尷尬了。他眼珠一轉,反身向後幾步,登上一輛馬車,朝着後面長長的車隊揮手高聲喊道:“後面的都散了吧!倉房裡的鹽成國公府全部買下!你等排着沒用!都散去吧!”

後面排隊等候的衆人早就對國公府剛纔的行徑異常不滿,聽到鄭老五如此霸道之言,頓時紛紛叫嚷起來。

“咱們一大早來排隊,憑啥你國公府全買下!”

“你國公府上回並未參會!這回就不該前來買鹽!”

“國公府莫非想全部買下,加價讓我等從他哪兒購買不成?”

“這是大明的京城,不是你國公府的京城!”

鄭老五大怒,他朝着人羣怒喝道:“有種的站出來,在某面前分說!老子好心告訴你等,你們這羣賤貨不信!那好,走着瞧!你等今日一粒鹽也休想買去!”

那名小旗留下兩人看住成國公府的車隊,防止他們再強行插隊後,轉身回了倉房。

大半個時辰後,成國公府終於到了最前排。鄭老五走進倉房外的涼棚裡,不耐煩的向桌子後面的幾名賬房問道:“倉房還有多少鹽?成國公府全包了!”

一名賬房顯是知曉適才發生的事情,笑着開口道:“這位貴客,煩請出示上次鹽商大會的與會憑證!”

鄭老五楞了一下,問道:“憑證?什麼憑證?”

那名賬房笑道:“貴客上回未參加景春樓之會?那可對不住了!”

鄭老五呵呵一聲:“對不住?你是說無有憑證就買不得鹽?”

“然也!”

“啪!”的一聲脆響,怒極了的鄭老五急趨向前,一巴掌狠狠的抽在那名賬房的臉上。那名賬房痛叫一聲,一隻手捂臉,一隻手戟指鄭老五,眼神中既驚又怕。

鄭老五恨恨的道:“你等這是吃了狗膽不成?一再羞辱國公府!今日這鹽要是敢不賣給咱們,老子今日就砸了你這爛攤子!”

那名小旗聞聲帶着幾個人趕了過來,上下打量鄭老五一番後,笑道:“某真是開了眼了!一個小小的管事竟如此囂張,這大明是盛不下你了吧?來人!綁了!”

一名校尉猛地跨前幾步,一腳踹在鄭老五的小腹上,鄭老五吃痛之下雙手抱腹彎腰。緊接着那名校尉身子探前,一掌斜切在鄭老五耳根之上,鄭老五身子一歪撲倒在地,兩名校尉拿着繩索竄過去,片刻之間便將鄭老五捆的結結實實,然後拖着鄭老五去往一邊。

那十餘名國公府僕從見狀便要涌身向前,幾聲咔啦的機括聲,隨着幾聲慘叫響起,幾名僕從捂着大腿倒地不起。數步之外,幾名手持短弩的校尉冷冷的看向其餘衆人。

剩餘的僕從眼見的今日討不了好去,急忙拖起倒地之人,翻身疾行,將受傷之人擡上馬車,然後帶着車隊從另一側迅速離開。

這場短暫的衝突過後,後面的車隊變得秩序井然,再無喧譁聲響起。所有人在支取新鹽時都是陪着笑臉,神情畢恭畢敬。

後面的魏國公、襄城伯等數家沒有與會的勳貴家管事,看到成國公府人如此下場,直接就帶着車隊反身離去。

不到半個時辰崇禎便接到了這場小衝突的報告,看了幾眼後便放到一邊。

錦衣衛自有自己的驕傲。駱養性原先低調怕事,那是因爲沒有得到皇帝的支持,他當然要裝孫子。

一年多過去了,自打皇帝重新定位了錦衣衛的重要性,幾次敲打他之後,駱養性數代耳濡目染下的錦衣衛特性便被激發出來。

雖然他見到重臣和成國公等勳貴依舊恭敬,但這種恭敬已變成了一種表面上的禮節,而非發自內心的敬畏了,能讓他敬畏的現在只有皇帝一家而已。

自從皇帝授意他盯緊幾家勳貴之後,駱養性便清楚,這幾家的輝煌即將成爲過去。眼下的風光很快便被雨打風吹去,只是皇帝還未明確具體如何處置罷了。

知道成國公幾家並未參與上次的鹽商大會後,駱養性便給京城所有千戶下令,沒有與會者不得售鹽。要是有人依仗權勢硬來,直接逮治就成。有了上峰的明令,輪班的校尉們纔有了底氣,要不誰也不會去對抗國公府如此的龐然大物。

崇禎對錦衣衛現在的信息及時送達還是比較滿意的。皇帝不可能像後世的腦殘劇裡一樣,可以隨時隨地的出宮,搞什麼調戲民女,打抱不平之類的破事,白龍魚服是及其危險的。要是被人摸準了規律,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個正德小皇帝就是愛出宮遊玩,對大臣的勸諫置若罔聞,最後導致了不慎落水後,發燒一個多月後駕崩。

不用細想,崇禎就知道這事肯定有古怪。

萬乘之尊的皇帝,乘船居然能落水,這是多麼的令人不可思議!當時誰站在皇帝身邊?皇帝是怎麼落水的?落水又沒淹死,爲何之後發燒月餘竟然一直不好?爲何其駕崩之後,給其治病的御醫都被處死?這難道不是殺人滅口?

這天下名義上是朱家的,實際上是文臣們的。這些文人狠起來,什麼事都做得出。

鞏凡物已經到達長蘆,崇禎下旨調派了五百名錦衣衛跟隨前往。

按照崇禎的吩咐,除了留足人手開挖鹽田外,其餘的鹽戶開始修整鹽場通往外界的道路。

崇禎對大明的路況極度不滿。就拿他去過幾次的皇莊來講吧,從京城到皇莊幾十里路程,只能並行兩輛馬車,並且大部分路面坑窪不平。坐着沒有減震裝置的馬車,顛的人煩悶欲吐,這還是京師附近的官道,大明府縣的道路狀況可想而知。

怪不得穿越大神們回去都修路,習慣了後世寬敞平坦的馬路,現代人確實受不了這種見都沒見過的路況。

崇禎讓內閣從工部都水司調派一名主事和幾名吏員前往長蘆,規劃和監督道路的施工。名義就是修建道路,以便海寇作亂時大軍能及時平滅。工部雖然對內閣的命令感到莫名其妙,但只能照章執行。

壽光鹽場已由錦衣衛經歷司的派員接手,派去之人只需募集人手擴大鹽田面積,日常管理按照原先的標準即可。壽光本地赤貧百姓極多,優厚的條件下招募人手不成問題。

鞏凡物所要做的就是迅速開闢鹽田,儘快多出鹽,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因爲運輸條件的限制,壽光雖然有大量曬鹽,但每次運到京師的食鹽量並不多。北城倉房裡的五萬餘石鹽已經眼看銷售殆盡,現在只能等着裝鹽的船隻和馬車從天津衛的碼頭運來。

乾旱的天氣極度利於曬鹽。只要鹽田開出,在太陽暴曬和高溫的蒸煮下,幾日便可得到大粒的粗鹽,然後經過人工碾碎之後便可得到現在叫雪白,其實是微黃的食鹽。

長蘆鹽場只要順利進行,用不了多久,京畿一帶的食鹽便可就近取用。壽光鹽將會主要面向山東、河南、湖廣等地。

等長蘆鹽場規模擴大後,山陝寧夏等地也會成爲傾銷的市場,到時微黃的曬鹽就會變成白花花的銀子流入內帑和國庫中。

想到這些,崇禎睡夢中都笑醒過幾次,把周後嚇得不輕,以爲皇上魔怔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
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