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追擊2

在許知遠的引領下,盧象升入城後徑直來到府衙之內,到了二堂後,盧象升坐在了主位,許知遠等人側坐相陪。

僕從端上茶水後,許知遠笑道:“督臣,賊已遠遁,何不卸甲更換便服,好好放鬆一番,下官已在花廳安排了酒宴,好給督臣洗塵。”

盧象升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放下茶杯後笑道:“謝過貴府好意,酒宴就不必了,吃個便飯就可;着甲是習慣使然,久之竟忘了自己還是個文臣,呵呵!等騎兵追擊流賊返回,戰況統計完成,全軍用飯後歇息一個時辰,本官會率軍北上,追擊闖賊本部,今日潰敗並非闖賊本部,高迎祥纔是我朝之心腹大患,只要將高闖剿滅,其餘賊寇不成氣候!”

許知遠笑道:“督臣實乃我朝之棟樑,以文臣之姿行武將之事,百戰百勝,據聞,流賊對督臣畏懼之極,竟然稱督臣爲“閻王”,可見督臣名聲之響亮,足可讓流賊望風而逃,下官等皆是自愧不如啊,呵呵呵呵!”

王仁元和趙與之也是對盧象升的才能讚不絕口,盧象升苦笑着搖頭道:“何來的百戰百勝,世上哪有常勝之將,本官不過是一心報答聖恩,不懼生死而已,與賊交戰數年,期間的艱難險阻數不勝數,全憑將士們對朝廷的忠義之心苦撐下來罷了,數年征戰,不知多少大好的兒郎埋骨異鄉,想起來本官也是覺得有愧與他們的父母親人啊!”

王仁元拱手道:“下官最敬佩的便是督臣的忠義,下官聽聞,每逢戰陣,督臣不畏矢石,居然帶頭衝鋒陷陣,這是何等的勇氣!不瞞督臣,適才流賊登城,下官亦是手握利刃,想親自與賊拼殺,但戰陣之上血煞之氣撲面而來,流賊兇悍勇猛,下官兩股戰戰,刀幾乎不能持,所以一想到督臣之勇猛,下官五體投地!”

趙與之也是讚道:“王大人所言也是下官之心聲,下官也是初次上陣,總算見識過戰陣之兇險了,這還只是守禦之戰,與督臣所歷之疆場無法並論,就是如此小規模之戰鬥,下官已是不想再經歷二次;督臣亦是文官,更是進士出身,爲大明出生入死,實乃我輩之楷模,亦是我等文官之驕傲!”

許知遠接着道:“下官等人也算是經歷過生死之人了,適才城破在即,我等也已打算與城俱亡,好在督臣及時趕到,方纔救了我等之性命,別人不知如何,經歷生死之後,下官對一切似已看破,恕下官直言,倘若流賊之亂平定,以督臣之忠義,之才能,如若不入閣主事,下官會對朝廷失望之極!”

王仁元和趙與之也是連連點頭,幾人算是共患難過了,彼此攻伐算計之心依然消失殆盡,此刻的眼光境界已是得到了昇華,剛纔所言俱是發自內心,並非阿諛逢迎,盧象升雖是重臣,但畢竟行的是武事,在朝堂的話語權很小。

盧象升擺手道:“貴府心意本官領了,本官所爲並非爲了榮華富貴,而是不忍見百姓生靈塗炭,流離失所,皇上將如此重任交付於我,本官整日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負我皇上之信任;好在我皇上英明果決,從諸多方面給與我巨大支持,從崇禎八年下半年至今,近一年時日,局面已是大有好轉,本官在南,洪督在北,照此情況持續下去,流賊終將會覆滅,某深信不疑!”

喝了一會茶水,盧象升詢問起滁州攻防之役的具體情況,許知遠將戰事講述一遍,包括最後他們三人準備赴難之事,隱去了委託董奇高護送幼小逃亡南直隸一節,講到最後,三人都對董奇高的才具勇略讚不絕口,並表示準備向朝廷上奏本,替董奇高表功。

盧象升聞聽之後,也是對三人的氣節深表讚賞,他開口道:“三位大人以及那位董守備,能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之境況下,力抗賊人而不失土,本官定會上本替幾位表功;此役我天雄軍傷亡也是不小,尤其一些重傷號,需要靜心休養,我軍馬上又要出征,故這些傷號還請貴府暫時安置一下,最好能請到醫術精湛的郎中好好醫治,日常也需有人精心照料,最好是鄉里那種粗使婦人,畢竟還是婦人懂得照料人,本官會留下銀錢,以供醫藥傭人之資,定不會使貴府作難,本官也會留下數人看護,等他們傷勢徹底無礙,自會一併離開!”

許知遠正色道:“督臣放心,將士們也是爲解我滁州之危方纔受的傷,此事我滁州責無旁貸,定會讓受傷的將士們徹底調養好身子;至於銀錢之事,督臣之言下官實難接受,我滁州上下,俱是心懷感恩之人,下官如若將此事傳出,相信士紳百姓會爭相捐資助養!”

盧象升笑着拱手致謝:“貴府所言有理,倒是本官矯情了,哈哈哈!”,衆人一起開懷大笑起來。

此時僕從過來稟報宴席準備妥當,請諸位大人入席,盧象升遂去了花廳就餐,武大定、胡春自有府衙之人陪同吃飯。

席間盧象升並未飲酒,品嚐幾道佳餚之後便要了飯食,因爲久在軍中的緣故,加上日常練武,盧象升食量驚人,滁州還在長江以北,所以當地人主食也是饅頭,幾兩一個的大饅頭,盧象升一口氣吃了八個,把許知遠等人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根本想不到一個正派進士出身的文官,吃起飯了狼吞虎嚥,絲毫沒有文雅之態,並且還這麼能吃,幾人心中感慨不已,對盧象升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幾分。

吃過飯後,盧象升要返回軍營,許知遠等人送到城門處,盧象升上馬帶着武大定、胡春縱馬而去。

回到已經簡單紮好的營地,追擊流賊敗兵的李重進已經率部返回,騎兵們脫了盔甲,卸下馬鞍等物,正站在已經清理乾淨的滁水裡洗刷戰馬,從衆人的表情神態來看,這次追擊收穫不小,川兵步卒們也是個個喜笑顏開。

營地裡來了無數的士紳百姓,他們自發前來,攜帶的勞軍物品堆積如山,酒肉菜蔬糧食到處都是,他們表達完謝意,留下東西就走,不斷有人回城,不斷有人前來,整個營地如同趕集一般熱鬧無比,這一切讓從來視百姓如豬狗的遼東騎兵和川軍,心下也是感動異常,很多人的心態從此開始轉變。

來到大帳後,盧象升坐在大案後面,天雄軍中軍官楊茂功,已升爲副總兵的李重進,川軍總兵秦翼明,遊擊高其勳等人逐一上前稟報戰況。

此役官軍大獲全勝,從開始步卒交戰到後面騎兵和川軍追擊,共計斬殺賊人近四萬人,遼東馬隊追出了三十餘里,最後只有賊人的馬隊和一些大頭領向北逃竄,官軍馬力也已耗盡,李重進方纔作罷,回途中自是搜撿屍體,每個人都是收穫頗豐。

官軍傷亡千餘人,其中陣亡四百三十七人,傷六百五十三,巨大部分傷亡的都是天雄軍,流賊拼死攻擊,給天雄軍造成了巨大傷亡,遼東馬隊陣亡七人,都是戰馬失蹄摔倒後被賊人亂刃砍死,川軍追擊距離較短,加上善於小組作戰,所以無人陣亡,只有數人輕傷。

盧象升笑道:“此次大勝可謂少有,本官自會給朝廷上本,詳述此役,諸將等着論功行賞就可!”

衆將都是喜不自勝,看來這回大家又要升官了。

盧象升接着道:“你等方纔也看見了,滁州士紳百姓是如何善待官軍,不管百姓還是官軍,都是皇上的子民,所以以前種種軍中陋習須得改正了,如此方可不負百姓擁戴之情!”

李重進和川軍二將訕訕不已,天雄軍向來軍紀嚴明,其他兩軍可是沒少騷擾禍害百姓,看來以後這些毛病得改改了,幾人同時想到。

盧象升接着道:“全軍加餐,輜重營同等!吃過飯歇息兩個時辰,全軍拔營向北,我們要再去會會闖賊高迎祥!”

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八章 皇莊4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
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八章 皇莊4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