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

自從與李若鏈密會之後,方文的心裡終於踏實下來,皇天有眼,自己苦捱了這麼久,終於有了值得依靠的外力相助,如若不然的話,三年後任滿之時,自己只能留下一個不稱職的名聲,灰溜溜地離開蘇州府,將來的前途也將十分的暗淡。

按照他與李若鏈秘議的結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在數日之後,蘇州府的大權將會被他牢牢地掌控在手中,那些絆腳石會被錦衣衛一一搬走。而他要做的就是儘快恢復蘇州城內的正常生活秩序,讓市井商鋪短時間內正常運轉起來,待這一切平穩之後,他會從本地徵募與自己一心的讀書人補上六房的缺口,使衙門政務重新暢通,然後就是等待朝廷派遣的佐貳官的到來了。

雖然才過了幾天的時間,但對於方文來說卻是異常的漫長。他迫切的希望能儘快聽到錦衣衛的捷報,但外面卻始終沒有相關的訊息傳來,遣了僕從出衙查探,也只得到罷市已經開始的迴音,可錦衣衛卻絲毫沒有動手的跡象。

強裝鎮定的方文按捺住內心的焦慮,在幾個院落來回溜達一圈之後去了書房。

他的父母妻兒都還在老家西安府,赴任蘇州後他本想派人將家小接來,但在認識到面臨的尷尬處境之後,他也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府堂可在?下官有要事請見!還請府堂容下官入內面稟!”

門外突然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正拿着一本書卷發愣的方文瞬間回過神來:任元山!他爲何忽然到此?要事請見?莫非有何詭計不成?不對,依照他日常的行事風格,就算想坑害於我也不會親至內宅,到底有何要事?

錦衣衛動手了!一定是!莫非他已看出其中關竅,故此想借機脫身不成?不見他!任你平日間囂張無比,今日卻落到有求於我的份上!此次就讓你嚐嚐廠衛的手段吧!

可同知之位空缺後,朝廷再選派一名佐貳前來,到時一旦再與我相處不諧該如何是好?就算最後被我奪權,但前後兩任佐貳官皆與我難以共事,一旦傳到孫公耳內,我便是做的再對也會使孫公對我生厭!

心思電轉之間,方文整整衣袍坐穩身子開口道:“門外何人?進來回話!”

房門吱呀一聲被輕輕推開,方文目光看着書頁,用餘光打量着邁步而入的任元山,還沒等他接着發問,任元山一撩官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直着身子、滿臉悽苦之色的大聲道:“府堂救我!”

話音未落一個響頭磕了下去。

饒是方文恨極了任元山,但見他如此情形也是吃了一驚,他趕忙放下手書冊站起身來,趨前幾步扶住任元山的雙臂開口道:“同知這是何意!快快起來!你我同朝爲官,且論年齒的話,同知長我許多,怎能行如此大禮!”

任元山見狀心下一喜:這事有門兒!終是年輕了些,經不住大事啊!

“除非府堂答應救我,否則下官無論如何也不起來!今日便跪死於府堂面前也罷!”

任元山帶着哭腔開口道。

“同知且起身,再言其餘!若你再如此的話,本官立刻便走!”

隨着方文雙臂的發力,任元山順勢慢慢站起身來,悲悲切切的道:“往日間於公務之上,下官多有得罪之處,還望府堂看在你我共事近一載的份上,大發慈悲拉下官一把!府堂如能助下官逃過此劫,下官在此立誓:此後定視府堂爲再生父母,處處皆唯府堂馬首是瞻,絕不有絲毫違逆!若有違今日之誓,人神共誅之!”

當任元山聽到錦衣衛插手進來的消息後,馬上就聯想到了方文忽然抱病不出一事,把兩者聯繫到一起,他立刻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方文肯定早就知道了錦衣衛到來之事,並且與之有過密謀。雖然不知道方文是如何打賞錦衣衛這條線的,但此事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不管是黃志、王作海等一干鉅商,還是他和焦雲峰等參與謀劃罷市的所有人員,這一回都很難善了。

任元山對錦衣衛的強勢崛起早就有所耳聞。他非常清楚,只要是錦衣衛介入的案子,所有人不死也要脫層皮。在罷市一事上,他們這夥人都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這回恐怕就連身在南京的徐文淵也會受到牽連,自己的謀算已經全部落空了。想要從中脫身的話唯有找到方文那裡,徹底放下身段苦苦哀求,看看能不能打動方文,求他在錦衣衛高官面前作保,將自己從泥潭裡拉出來,要是落在錦衣衛手中,丟官去職已是小事,抄家喪命實屬尋常。

“任兄此言何意?本官偶染小恙,暫無法視事,故此於宅中將養歇息,並將府衙大權交於任兄,此舉不正合任兄之心意嗎?任兄何來如此驚人之語?本官實是糊塗的很!”

方文回到座椅上坐好,臉上帶着玩味的表情笑着開口道。

看到任元山狼狽不堪的樣子,方文的心裡猶如三伏天吃上幾塊冰鎮西瓜一般的舒爽:你也有今日!平時在我面前囂張跋扈、以下犯上的醜惡嘴臉去了哪裡?

“都是下官豬油蒙了心,平日間才做出種種違逆府堂之舉!下官現下亦是悔之晚矣!還望府堂大人大量,饒過下官這一遭!府堂有無想過,若是下官去職,朝廷再遣官員接任此職,若其背景深厚,性情又如下官這般糊塗,到時府堂一旦與之不睦,傳到朝廷重臣耳中,於府堂之名聲大爲不利啊!府堂年不滿三旬,實在是前途無量啊,若不愛惜羽毛,對府堂之仕途將會影響深遠啊!若府堂此次能保住下官,自此之後蘇州府便是府堂之天下啊!下官所言雖有誅心之意,但亦是句句屬實,還望府堂慎思之!”

任元山之言與方文剛纔所考慮到的基本一致,也非常合乎情理。方文心裡清楚,只有徹底掌控整個蘇州府,自己的施政纔會一路暢通,也更容易做出一番政績,才能爲將來升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就在方文陷入沉思之時,院子裡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須臾之間,幾名錦衣校尉來到門前,其中一人高聲道:“方知府可在?鎮撫使有請方知府去往堂前會面!”

方文聞言大喜,他立刻站起身來回道:“請這位上差回稟欽差,下官換上官服即刻便到!”

李若鏈的到來說明城內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剩下的就是如何料理後事了。

任元山扯住方文的衣袖低聲哀求道:“府堂!下官之性命現下操於府堂手中,還望府堂救命!”

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
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