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不可分割

上官儀身爲太子舍人,以往常常陪着太子讀書,如今經常陪着當今陛下釣魚。

皇帝總說很忙,可在上官儀眼中,陛下很忙也只是忙着釣魚。

當然陛下也不會只顧釣魚,也會看看朝章政事,可這些朝章政事到了陛下手中,多數都不會超過半刻時辰,就被陛下批覆好了。

而後陛下又開始繼續釣魚,對陛下來說好似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國事,只是在奏章上寫了三兩句話。

見陛下剛批覆完的奏章,還沒有內侍帶下去,奏章就打開放在石桌上,上官儀悄悄看了一眼,其實陛下批覆得鞭辟入裡,崇文館遞交奏章,有很多學業優異的學子,卻負擔不起在長安城居住的用度。

如今在長安城的生活成本其實並不低,糧食也要八錢一斗,就算是住長安周邊的村縣,一天怎麼也要二十錢,一個月就需要六百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陛下給的批覆是讓這些貧寒學子去偏遠地方支教兩年,兩年之後,完成支教的貧寒學子就能免去他們將來在長安城的三年房租。

用支教來代替住房年限,只要完成兩年的支教,就能夠讓他們再回長安城讀書三年無憂。

一邊推動在支教,朝中也沒有直接給錢,而是用支教交換長安城住房。

上官儀想起了現在的安邑坊,那裡的房子絕大多數都在皇帝的手中。

而只要有人能夠爲社稷發光發熱,皇帝給他們房子住,不過是舉手之勞。

正在釣魚的李承幹注意到上官儀的目光,道:“怎麼,覺得朕寫得不好嗎?”

聞言,上官儀扭回頭,有些窘迫。

內侍便腳步匆匆而來,帶走了陛下批覆完的奏章。

人與人是不能比的,上官儀暗自嘆息,有些看起來十分麻煩的問題,陛下總是能從一些別的地方找到解決的辦法。

而這些辦法都是以前沒有想到的,或者說陛下對資源的利用與使用已到了一種境界。

爲了幫扶貧寒學子,原本以爲陛下會讓朝中出錢,因爲陛下從來不會放棄學業優異的學子,陛下更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夠加入社稷的建設當中。

爲此,陛下大力開展支教,數十年如一日。

其實在很早以前,陛下還是太子,處理朝中事宜,那時候朝中就有傳言,陛下能夠將一文錢掰開用。

“於菟與你孫女相差幾歲?”

聞言上官儀忙回過神,道:“回陛下,婉兒今年十二歲與太子相差四歲。”

李承幹頷首道:“差四歲……”

聽到陛下的話語,上官儀端坐着,神色十分嚴峻。

李承幹又道:“近來朝中時常有人議論許敬宗,今天送來的奏章上有人又勸諫朕。”

上官儀依舊端坐,目光看着遠處,在陛下還未開口發問之前,不敢言語,保持沉默。

“他們說即便許敬宗是朕的東宮舊臣,朕也不該容他太過放肆,也不該給他太大的權力,他們覺得南詔的事交給禮部去辦,許敬宗此人會將此事辦得太過火了。”

朝野皆知,禮部對南詔圖謀不軌,禮部尚書許敬宗一心想讓南詔併入大唐,其野心都快寫在臉上,可謂是人盡皆知。

如果許敬宗手中有兵權,他多半會親自帶着兵馬前往南詔。

爲了得到南詔,許敬宗派去了禮部的得力人手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三人。

如今的許敬宗不能與當年相提並論,現在的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在他的手中有郭正一,盧照鄰,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五人。

這五人中有郭正一任職禮部侍郎身兼鴻臚寺卿。

盧照鄰任職禮部侍郎,還身兼崇文館的編撰。

往下數三位郎中便是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三人。

此五人就是許敬宗手中最得力的五個人手,還有人說許敬宗還是晉王的老師,只是少一句老師的稱呼。

許敬宗在京兆府時,就與晉王,紀王,還有狄仁傑走得很近。

上官儀想起了當初他來到長安城,窘迫得只能住在弘文館,還是許敬宗接濟了自己。

再看如今,許敬宗位列六部尚書,卻已年事已高,成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

從貞觀年間至今,大唐的朝堂包括六部尚書都已換了一批人,貞觀年間的老臣能走也都走了,現在留下來的也只有這幾個了,許敬宗就是其中之一。

上官儀低聲道:“是否任用許敬宗全憑陛下心意,即是陛下任命,臣不敢多言。”

李承幹收起了魚竿,笑道:“今天的收穫不多,你也早些回去吧。”

“喏。”

上官儀緩緩站起身,先是向陛下行禮,而後提着他自己的魚簍,轉過身時腳步也很慢,一直將心提到了嗓子眼,每走一步都在等着陛下的話語,若是這個時候陛下一句話,他隨時停下腳步站在原地。

只是走了十餘步也沒見陛下召見,回頭看去又見到陛下早已不在釣魚的水榭內,也不在太夜池的岸邊,目光再一搜尋,原來陛下朝着另外一個方向已經走遠了。

內侍詢問道:“可是還有話,未告知陛下?”

上官儀回過神,搖了搖頭又加快了腳步。

幹慶十五年的六月,在夏季的休沐之前。

今天的早朝上,李承幹還在想着今年去哪裡避暑。

直到各部稟報完,李承幹才宣佈退朝,讓朝中各部的大臣們也都回去休沐,關中的酷暑時節到了。

下了早朝,剛離開太極殿,李承幹感受着烈日照在身上的感覺,走在陽光下感覺皮膚都在被炙烤,就連呼吸的空氣都是熱的。

來到太液池邊,這才感覺到些許的涼爽。

李承幹接過寧兒遞來的酸梅湯,又看了看正在教着孟極寫字的蘇婉。

偶爾有一兩陣風吹來,能感受到片刻的涼意。

酷暑之下,就連太液池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

寧兒坐在一旁,低聲道:“聽聞長安城都快成一座空城了,好多人都出去避暑。”

李承乾笑道:“兕子說今年的酷暑來得反常,朕讓各縣調整作坊運作,不得在酷暑時讓村民勞作。”

“陛下愛惜民生,臣妾爲萬民賀。”

李承幹提筆開始書寫,入眼的便是慶賀。

慶賀西域,突厥,吐蕃與中原大唐血脈相連,不可分割。

蘇婉見陛下落筆,看着陛下的筆跡,行書字跡說不上漂亮,但極爲工整,這與陛下平日裡的生活起居一樣。

蘇婉詢問道:“陛下,大唐是要多一個節日了嗎?”

李承幹只寫了這幾個字,隨後擱下筆,道:“若大唐能有這麼一個節日,以後代代相傳,也算是一樁美談。”

371.第371章 虎牢關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07.第207章 演武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321章 臂膀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75章 莫要內耗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55章 狄家父子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301.第301章 親衛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88.第488章 陳子昂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4.第274章 新年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80章 漠北恩怨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191.第191章 查到底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385.第385章 登基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34章 儲君心事第137章 波斯奇物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72章 精氣神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第11章 圖表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257.第257章 活捉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72章 精氣神351.第351章 少了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第161章 監察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79.第379章 歸長安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84.第484章 比試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
371.第371章 虎牢關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07.第207章 演武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321章 臂膀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75章 莫要內耗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55章 狄家父子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301.第301章 親衛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88.第488章 陳子昂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4.第274章 新年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80章 漠北恩怨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191.第191章 查到底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385.第385章 登基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34章 儲君心事第137章 波斯奇物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72章 精氣神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第11章 圖表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257.第257章 活捉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72章 精氣神351.第351章 少了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第161章 監察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79.第379章 歸長安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84.第484章 比試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