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不可分割

上官儀身爲太子舍人,以往常常陪着太子讀書,如今經常陪着當今陛下釣魚。

皇帝總說很忙,可在上官儀眼中,陛下很忙也只是忙着釣魚。

當然陛下也不會只顧釣魚,也會看看朝章政事,可這些朝章政事到了陛下手中,多數都不會超過半刻時辰,就被陛下批覆好了。

而後陛下又開始繼續釣魚,對陛下來說好似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國事,只是在奏章上寫了三兩句話。

見陛下剛批覆完的奏章,還沒有內侍帶下去,奏章就打開放在石桌上,上官儀悄悄看了一眼,其實陛下批覆得鞭辟入裡,崇文館遞交奏章,有很多學業優異的學子,卻負擔不起在長安城居住的用度。

如今在長安城的生活成本其實並不低,糧食也要八錢一斗,就算是住長安周邊的村縣,一天怎麼也要二十錢,一個月就需要六百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陛下給的批覆是讓這些貧寒學子去偏遠地方支教兩年,兩年之後,完成支教的貧寒學子就能免去他們將來在長安城的三年房租。

用支教來代替住房年限,只要完成兩年的支教,就能夠讓他們再回長安城讀書三年無憂。

一邊推動在支教,朝中也沒有直接給錢,而是用支教交換長安城住房。

上官儀想起了現在的安邑坊,那裡的房子絕大多數都在皇帝的手中。

而只要有人能夠爲社稷發光發熱,皇帝給他們房子住,不過是舉手之勞。

正在釣魚的李承幹注意到上官儀的目光,道:“怎麼,覺得朕寫得不好嗎?”

聞言,上官儀扭回頭,有些窘迫。

內侍便腳步匆匆而來,帶走了陛下批覆完的奏章。

人與人是不能比的,上官儀暗自嘆息,有些看起來十分麻煩的問題,陛下總是能從一些別的地方找到解決的辦法。

而這些辦法都是以前沒有想到的,或者說陛下對資源的利用與使用已到了一種境界。

爲了幫扶貧寒學子,原本以爲陛下會讓朝中出錢,因爲陛下從來不會放棄學業優異的學子,陛下更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夠加入社稷的建設當中。

爲此,陛下大力開展支教,數十年如一日。

其實在很早以前,陛下還是太子,處理朝中事宜,那時候朝中就有傳言,陛下能夠將一文錢掰開用。

“於菟與你孫女相差幾歲?”

聞言上官儀忙回過神,道:“回陛下,婉兒今年十二歲與太子相差四歲。”

李承幹頷首道:“差四歲……”

聽到陛下的話語,上官儀端坐着,神色十分嚴峻。

李承幹又道:“近來朝中時常有人議論許敬宗,今天送來的奏章上有人又勸諫朕。”

上官儀依舊端坐,目光看着遠處,在陛下還未開口發問之前,不敢言語,保持沉默。

“他們說即便許敬宗是朕的東宮舊臣,朕也不該容他太過放肆,也不該給他太大的權力,他們覺得南詔的事交給禮部去辦,許敬宗此人會將此事辦得太過火了。”

朝野皆知,禮部對南詔圖謀不軌,禮部尚書許敬宗一心想讓南詔併入大唐,其野心都快寫在臉上,可謂是人盡皆知。

如果許敬宗手中有兵權,他多半會親自帶着兵馬前往南詔。

爲了得到南詔,許敬宗派去了禮部的得力人手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三人。

如今的許敬宗不能與當年相提並論,現在的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在他的手中有郭正一,盧照鄰,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五人。

這五人中有郭正一任職禮部侍郎身兼鴻臚寺卿。

盧照鄰任職禮部侍郎,還身兼崇文館的編撰。

往下數三位郎中便是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三人。

此五人就是許敬宗手中最得力的五個人手,還有人說許敬宗還是晉王的老師,只是少一句老師的稱呼。

許敬宗在京兆府時,就與晉王,紀王,還有狄仁傑走得很近。

上官儀想起了當初他來到長安城,窘迫得只能住在弘文館,還是許敬宗接濟了自己。

再看如今,許敬宗位列六部尚書,卻已年事已高,成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

從貞觀年間至今,大唐的朝堂包括六部尚書都已換了一批人,貞觀年間的老臣能走也都走了,現在留下來的也只有這幾個了,許敬宗就是其中之一。

上官儀低聲道:“是否任用許敬宗全憑陛下心意,即是陛下任命,臣不敢多言。”

李承幹收起了魚竿,笑道:“今天的收穫不多,你也早些回去吧。”

“喏。”

上官儀緩緩站起身,先是向陛下行禮,而後提着他自己的魚簍,轉過身時腳步也很慢,一直將心提到了嗓子眼,每走一步都在等着陛下的話語,若是這個時候陛下一句話,他隨時停下腳步站在原地。

只是走了十餘步也沒見陛下召見,回頭看去又見到陛下早已不在釣魚的水榭內,也不在太夜池的岸邊,目光再一搜尋,原來陛下朝着另外一個方向已經走遠了。

內侍詢問道:“可是還有話,未告知陛下?”

上官儀回過神,搖了搖頭又加快了腳步。

幹慶十五年的六月,在夏季的休沐之前。

今天的早朝上,李承幹還在想着今年去哪裡避暑。

直到各部稟報完,李承幹才宣佈退朝,讓朝中各部的大臣們也都回去休沐,關中的酷暑時節到了。

下了早朝,剛離開太極殿,李承幹感受着烈日照在身上的感覺,走在陽光下感覺皮膚都在被炙烤,就連呼吸的空氣都是熱的。

來到太液池邊,這才感覺到些許的涼爽。

李承幹接過寧兒遞來的酸梅湯,又看了看正在教着孟極寫字的蘇婉。

偶爾有一兩陣風吹來,能感受到片刻的涼意。

酷暑之下,就連太液池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

寧兒坐在一旁,低聲道:“聽聞長安城都快成一座空城了,好多人都出去避暑。”

李承乾笑道:“兕子說今年的酷暑來得反常,朕讓各縣調整作坊運作,不得在酷暑時讓村民勞作。”

“陛下愛惜民生,臣妾爲萬民賀。”

李承幹提筆開始書寫,入眼的便是慶賀。

慶賀西域,突厥,吐蕃與中原大唐血脈相連,不可分割。

蘇婉見陛下落筆,看着陛下的筆跡,行書字跡說不上漂亮,但極爲工整,這與陛下平日裡的生活起居一樣。

蘇婉詢問道:“陛下,大唐是要多一個節日了嗎?”

李承幹只寫了這幾個字,隨後擱下筆,道:“若大唐能有這麼一個節日,以後代代相傳,也算是一樁美談。”

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304.第304章 寒冬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53章 崇文館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170章 多錢善賈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77章 立冬宴席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27章 遊園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197.第197章 叔叔們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520章 戰前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360.第360章 歸心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376.第376章 封禪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15章 你猜我猜?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520章 戰前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93.第493章 李孟嘗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70章 多錢善賈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424.第424章 重逢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286.第286章 轉變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第572章 長安再見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13章 耿耿於懷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43.第243章 雪後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79.第79章 家宴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42章 正義的一戰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190.第190章 下蛋了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137章 波斯奇物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47章 伏允的下場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337.第337章 “奇觀”
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304.第304章 寒冬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53章 崇文館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170章 多錢善賈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77章 立冬宴席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27章 遊園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197.第197章 叔叔們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520章 戰前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360.第360章 歸心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376.第376章 封禪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15章 你猜我猜?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520章 戰前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93.第493章 李孟嘗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70章 多錢善賈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424.第424章 重逢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286.第286章 轉變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第572章 長安再見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13章 耿耿於懷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43.第243章 雪後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79.第79章 家宴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42章 正義的一戰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190.第190章 下蛋了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137章 波斯奇物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47章 伏允的下場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337.第337章 “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