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

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

但郭駱駝的眼睛很明亮,他此生從未有過如此大的收穫。

稍稍睡了兩個時辰,天剛剛亮的時候,這隊人馬便朝着庭州而去。

坐在馬車內的郭駱駝繼續在書寫着,西域的成果都需要編寫成書,這將是給大唐,或是給以後的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今天,郭駱駝來到了庭州,裴行儉急忙來迎,道:“郭寺卿,你這是打算回關中了嗎?”

郭駱駝揹着一個行囊,帶着家眷與孩子道:“嗯,回去了,往後伊犁河的事就交給崇文館與樑將軍了。”

在西域,白方不重要,甚至玄奘也不重要,更不要說這個都護。

郭駱駝是西域最重要的人。

在庭州休整了兩天之後,郭駱駝沒有去西州,而是徑直朝着長安方向而去了。

安排了一隊兵馬護送,裴行儉與樑建方送別了郭駱駝一家。

白方遠遠站在後方,他看着遠去的那隊人馬,他很羨慕唐人可以隨時來西域,也可以回到關中的那個家。

即便唐人在外奔波多麼辛苦,都會有一個遠在關中的家。

郭駱駝是所有唐軍中最重要的人,他不是指揮若定的大將軍,也不是一個能夠在戰場上驍勇廝殺的戰士,可他這個人堪比唐軍的千軍萬馬。

他的坎兒井讓唐人統治了西域,收服了西域的人心,也讓唐軍能夠在西域長久駐軍。

關中入冬了,鵝毛大雪籠罩了整片大地。

今天,許敬宗與上官儀兩個老友在咸陽橋邊上的官道等待着。

上官儀在大雪天縮着脖子,身上裹着厚實的棉衣,道:“你當真派人去查問過,他今天就能到?”

朝中給官吏分發了棉衣,這種保暖的衣服向來是搶手貨,兩人也分得了一件。

許敬宗在抖落肩膀上的積雪,他都快成一個雪人了,道:“等見了他之後,你再去山東吧。”

上官儀呼吸一口熱氣,道:“張行成先去洛陽了,沒這麼快動身,朝中還有不少事要準備,能與你們好好吃喝幾天。”

遠處傳來了馬蹄聲,馬蹄聲很密集,但聽動靜走得並不快。

上官儀從咸陽橋擡頭看去,笑道:“來了!”

許敬宗看向咸陽橋,這一隊兵馬護送着兩駕馬車。

等馬車到了近前,上官儀大聲道:“郭兄!”

馬車這纔在官道上停下,郭駱駝走下了馬車,見到兩人也是高興一笑,道:“多年不見了。”

上官儀重重一拍郭駱駝的肩膀,但看到郭駱駝如今消瘦,後背更加佝僂,便笑得心中有些發酸,他低聲道:“你受苦了。”

許敬宗也道:“回來就好,回來了就好好休養。”

郭駱駝道:“下官先去朝中稟報,不敢有耽誤。”

“無妨,我們陪着你一起去。”許敬宗從一旁拉過馬兒,跟着馬車一路走着。

郭駱駝問道:“這兩年關中可還好?”

“很好。”許敬宗道:“葡萄賣得很好,麥黍的收成也更好了,淤地壩建了九座,一直到了洛陽,四年了某家還是京兆府少尹,上官儀如今是御史了。”

郭駱駝坐在車轅上,撫着稀疏的鬍子道:“是京兆府離不開許少尹,也沒人可以替代你。”

許敬宗在寒風中嘆息一聲道:“是啊,別人坐在這個位置,某家還不樂意了。”

一路上,許敬宗向郭駱駝講述着現在關中的變化,以及京兆府是如何排除萬難,步履維艱地建設起作坊。

郭駱駝問道:“既然關中田畝的收成更好了,糧食怎麼漲價了?”

許敬宗解釋道:“正是因近兩年的變化,如今遷入關中的人口有近十萬,而且每年每月都在增長,現在各縣都在開展作坊改建,我們將縣作坊拆開,保留了部分人手,讓各縣縣民各自去發展。”

“你想呀,一個縣作坊只能容納上百個人手,但若讓各縣以戶爲主,各自開辦作坊,作坊多了需要的人手就多了,不僅僅解決了遷入關中人口增長的問題,也增加了產出的稅,每個進入作坊的人得到工錢都要上繳市稅,一舉多得,用太子殿下的話來說,未來數年,關中的糧食還會繼續漲價。”

“人多了,糧食就漲價了,田地也就更值錢了。”

上官儀道:“不僅僅是如此,關中多了很多修砌房子的工匠。”

說着話,他又指向遠處的村縣,道:“你看這些新修的房子,就是遷入關中的人所建的。”

郭駱駝遲疑道:“關中的變化真快呀。”

許敬宗道:“縣作坊還是有所保留的,並不是全部取代。”

上官儀道:“有人說殿下的腳步太快了,但殿下說腳步快一些沒什麼,如果遲早會遇到問題,不如早一些遇到。”

郭駱駝頷首道:“殿下確實是這樣的人,永遠不怕犯錯,就怕不敢做。”

許敬宗撫須,笑着不語。

如今掌權的是東宮太子,三生有幸,他許敬宗沒有跟錯人,殿下從來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而是敢於迎難而上的。

這關中建設,不論是作坊還是淤地壩,或者是崇文館建設,哪一次不是迎難而上,才得來的結果。

如果說郭駱駝是西域人期盼着能夠留下來的一尊神,那麼東宮太子就是關中鄉民期盼着早日登基的儲君。

既然太子都不懼怕後果,臣子們又有什麼好怕的,放手去做就好。

東宮太子年少的時候,有人說這位太子年少孤僻,不近人情。

現在東宮太子已是年過二十,大權在握,有人說這位太子膽大妄爲,嗜殺人,處事嚴厲,手腕強硬。

是因去年到今年,發生了不少事,四個被捉拿的宗室封王,被處置了兩人,太子還因此斬首了數十人,發配了近百人。

馬車就要到了長安城前,郭駱駝命人停下馬車,他換上了許久沒有穿過的官服。

這官服是他在西域一直保留至今的,至今都還很乾淨,因爲迭放太久了,面料上有了些摺痕。

此刻在大雪中,他整理好官服,戴好了官帽,穿好了官靴,儘可能挺直腰背,走向長安城。

宮裡的內侍早就等在這裡,見到郭駱駝回來了,內侍朗聲道:“太子殿下有令,命司農寺卿郭駱駝休沐半月,再去覲見,再入朝中稟奏西域諸事。”

郭駱駝躬身行禮,又道:“臣整理了諸多卷宗,正要呈給朝中。”

內侍太監問話道:“卷宗何在?”

郭駱駝讓開身,掀開身後馬車的車簾。

這駕馬車內堆放着書卷,幾乎是層層迭迭放滿。

內侍神色瞭然,命人將馬車拉走,而後又道:“郭寺卿一路遠道而來,且先回去休息,郭母還在盼望你回來。”

聞言,郭駱駝再一次躬身行禮,道:“謝殿下照料家母。”

內侍面帶笑容道:“無妨,殿下說過臣子皆是大唐的臂膀,不可或缺。”

說罷,許敬宗與上官儀急忙領着郭駱駝一家進了長安。

風雪依舊飄着,淹沒了長安城的房屋,李承幹站在中書省前聽着回來的內侍稟報。

褚遂良看着滿滿當當一車的卷宗,道:“殿下,這也太多了。”

李承幹拿起一卷,道:“看得完。”

太子的一句話看得完,讓褚遂良心中犯苦。

讓人將這些卷宗都搬了出來,放入中書省的書架內,爲此還要抽空其中三個書卷,來存放這些卷宗。

卷宗一共六百七十一卷,看字跡應該都是郭駱駝親手書寫的,寫的都是西域的氣候,土地還有坎兒井,或者是瓜果作物的記錄。

其實這幾年,從西域斷斷續續地,時常奏報送來。

李承幹打開一張巨大的地圖,這是一張西域的詳盡地圖,西起蔥嶺一直到河西走廊,其中還有各種小道以及山脈與荒漠的分佈。

讓李承幹有些吃驚的是,距後世兩千年前的西域,荒漠化並不太嚴重。

那些細線的標註便是他在西域挖的坎兒井所在的位置,並且還註明了深度與出水量,可能澆灌的田畝有多少。

郭駱駝用他自己的認知,劃定了棉花種植的區域,並且劃出幾片瓜果的高產區與人口聚居區。

中書省內傳來幾聲咳嗽,還有不少人在這裡加班,明年要做的事有很多。

李承幹對一旁也在看着地圖的于志寧道:“讓他們都回去休息吧,今年就到這裡。”

“喏。”

于志寧走到了衆人前,吩咐了一兩句,大家都散去了。

房相與趙國公是不加班的,在加班的都是朝中四品及以下的官吏。

如果四品以上的官吏都在這裡,那多半是出了什麼大事。

褚遂良走出中書省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他敲打着自己肩膀道:“京兆府的學識當真是艱澀難懂。”

岑文本望着漫天的大雪,又看看還在翻看卷宗的殿下,低聲道:“你可知京兆府流傳的一句話?”

褚遂良敲打肩膀的動作停下。

岑文本道:“學到老,活到老,爲了建設家園要持之以恆地學習與鑽研,是要學一輩子的。”

衆人三三兩兩走入漫天大雪中,腳步有快有慢地回家。

褚遂良稍稍低下頭,縮着脖子走在雪天中,道:“那些老士族與舊世家的理念,如土地兼併,擁護士族……對崇文館來說實在是枯燥乏味,毫無價值,也不值一提。”

但凡向有經驗的人問詢一番,一個不識字的人都能去兼併土地,下乘手段,千百年,來來回回這幾套,的確不值一提。

崇文館近兩年所主張的生產建設手段,比之高出不知多少境界。

換言之,那些使勁兼併土地的人就是在糟蹋生產力。

朝中一年比一年忙,這位太子要治理山東,查與改,建設與生產,兩頭並進,兩手抓。

太子一次次考驗着朝臣們的能力極限。

朝臣們只能用畢生所學,來報效社稷。

皇宮甘露殿,此刻三個中年男子,正圍着火鍋而坐。

李世民道:“聽聞鄭公的身體有所好轉了。”

長孫無忌道:“鄭公若能康復,當真是好事。”

李世民又道:“東陽說如今還不能掉以輕心,這個冬天若不出意外,往後還能頤養天年,但不能再理朝政了。”

李孝恭背過身打了兩個響亮的噴嚏,道:“臣這鼻子,老毛病了,一到冬季就這樣,臣失禮。”

李世民給他倒上一碗溫酒,道:“你也該注意休養。”

李孝恭雙手端着酒碗,飲下一口道:“敬德也養老了,當年英雄豪傑,如今在朝中還剩下幾人?”

本來最近陛下的心情就不是太好,皇孫越來越能鬧騰,工部才制好的拼圖就被皇孫給折騰壞,陛下好不容易從各地搜尋來的名硯,也被摔碎了好幾個。

實在是不敢在甘露殿放貴重物件,如今的甘露殿比之以往更樸素,比三清殿還樸素。

李世民道:“承幹要將滕王與江王的封地分給鄉民農戶。”

本就是宗室封地,這件事不好評價,但從根本上來說封地的田畝應該算是宗室的,太子殿下這就拿去分了,未免有些逾制。

“聽玄齡說了這件事,朕還未答應。”

殿內安靜了片刻,這個話題不論是誰都不敢參與。

長孫無忌試探着問道:“太子殿下,爲何有這種想法?”

李世民擱下了筷子,看向一旁的李孝恭。

“嗯?”李孝恭先是看看陛下,又看看一旁的長孫無忌,注意到氣氛不對,更沒了從鍋中撈羊肉吃的心思,急忙擱下筷子。

李世民飲下一口酒水道:“也不知是誰教的。”

長孫無忌若有所思,又看向別處,一副正在思索的模樣。

原本坐在胡凳上的李孝恭神色困惑,他連忙站起身行禮道:“陛下!”

“嗯?”

“此事與臣,絕無干系啊。”

“朕怎麼聽說你家漫天神佛,光芒萬丈?”

“誰說的,某家與他一較生死,臣與這種人不共戴天!”

自家兄弟是什麼貨色,李世民自然清楚,這種事肯定不是孝恭教的承幹,他連個宗正寺都管不好,還讓他兒子出力,向來丟人不說,以前讓他多看看書,他是一點都看不會。

“且不說這些,朕還聽說杜荷要將造紙作坊賣給朝中,而且是十分低廉的價格。”

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358.第358章 軍心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第524章 同盟第152章 東宮舊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41章 大勝而歸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84章 戰書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514章 驚蟄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第18章 彪悍的早朝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67章 夏收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169章 願爲前鋒499.第499章 千秋殿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59章 不可分割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471.第471章 河東裴365.第365章 宴席第131章 折衝府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21章 負重鍛鍊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67.第267章 蘇亶第321章 臂膀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57.第257章 活捉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56章 告老辭官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512章 倒春寒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88.第488章 陳子昂
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358.第358章 軍心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第524章 同盟第152章 東宮舊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41章 大勝而歸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84章 戰書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514章 驚蟄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第18章 彪悍的早朝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67章 夏收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169章 願爲前鋒499.第499章 千秋殿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59章 不可分割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471.第471章 河東裴365.第365章 宴席第131章 折衝府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21章 負重鍛鍊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67.第267章 蘇亶第321章 臂膀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57.第257章 活捉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56章 告老辭官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512章 倒春寒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88.第488章 陳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