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

很顯然,工業國應對風險的能力比農業國強,而阿根廷又是農業國中比較特殊的存在,它屬於出口型農業國,因此,反而更容易受到經濟危機的波及,而同時期的遠東帝國連統一的國家政府都不存在,經濟上卻反而還過得去。

這也給予了東非政府重要的啓發,那就是對於農業,也必須進行國家層面的糾正,對衝農業資本的野蠻和無序性。

漢斯萊頓說道:“農業危機下,加強對市場的干預是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舉措,帝國也應該進一步加強特殊時期,在農業領域發展的監管和約束,避免無效投入和資源浪費。”

農業也是要前期投入的,包括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維護等等,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放任農業完全市場化,那東非的農業極有可能陷入歐美農業的困境之中,不僅不能產生收益,反而要賠進去不少。

弗里德里希皇儲對此說道:“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推行《生態環境保護法案》,以此進一步減少國內農業市場的供給,維持農業的健康發展。”

……

1930年是特殊年份,按照慣例,東非首都應該組織一次閱兵,不過今年這次閱兵,因爲經濟危機被取消,改爲恩斯特親自前往軍隊,進行視察。

本德爾鎮。

這座濱海小鎮位於東非東北部,處於亞丁灣沿岸,是東非本土最北方的一處海空軍綜合軍事基地,前世爲索馬里的博薩索市所在地。

本德爾是東非監視亞丁灣的重要前哨,它將東非的軍事勢力範圍,進一步拓展到亞丁灣海域,使得東非對亞丁灣的軍事活動常態化,對東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而恩斯特此行,就是到這個幾乎“鳥不拉屎”的地方,慰問當地的東非基層官兵。

本德爾鎮海軍指揮官沙文正在向恩斯特介紹當地的情況。

“陛下,目前我們本德爾鎮的人口大約爲兩千多人,其中大部分爲軍事人員,海空軍皆在此地有軍事部署。”

“本德爾鎮是目前帝國在亞丁灣海域基礎條件最佳的港口,可以停泊一些小型海面艦艇,如果加大改造力度,也可以拓展爲深水港,停靠萬噸以上的大型軍艦。”

“不過,我們本德爾鎮並沒有獨立改造這種大型港口的能力,人口,資金方面是最主要的限制。”

本德爾也就是前世索馬里的博薩索,作爲原索馬里的主要港口,它的基礎條件其實還是不錯的,前世這裡就能停靠五萬噸級別的船隻。

這裡的地理位置也不錯,前世阿聯酋就有意和索馬里政府合作,擴建博薩索港,從而擴大阿聯酋在亞丁灣的影響力,由此可見,這個偏僻的地方,它具有一定的軍事意義。

不過,對於東非這種超級大國而言,本德爾就有些不夠看了,首先就是沙文提到的人口問題。

東非治下的本德爾人口僅兩千多人,且主要以軍人爲主,而前世博薩索的人口卻高達五十萬以上,在整個索馬里都屬於中大型城市,並且是該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漁業和貨運比較發達。

至於本德爾的人口爲什麼這麼少,這顯然和之前東非對這裡的“剿匪”活動有關,說好聽點是剿匪,實際上是東非對非洲之角的種族滅族,包括本德爾在內的十幾萬平方公里土地,如今連一個土著都看不到。

可能也存在倖存者,不過,經過東非的多次圍剿之後,基本都逃入英屬索馬里蘭去了。

恩斯特對這座東非軍港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畢竟這裡是東非在亞丁灣區域,目前唯一可以依賴的軍港。

他對沙文說道:“本德爾港,在帝國諸多港口中,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卻維繫着帝國在亞丁灣海域的軍事存在,你們的難處,我現在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這座港口,未來或許可以起到作用,成爲帝國在亞丁灣海域商業安全的重要基石。”

“至於本德爾港的改造,之後你們提交一份詳細的調研報告,我會組織人員進行後續考察和評估。”

沙文面帶喜色的說道:“多謝陛下,其實海軍對本德爾也比較重視,在此前,進行過初步的評估,根據我們專業人員的測算,如果能進行初步改造的話,這裡甚至可以停靠五萬噸以上級別的大型軍艦。”

“這樣,帝國甚至能在亞丁灣部署一支航母艦隊,進而控制輻射整個亞丁灣海域,保證戰時,該海域帝國商船的安全,也可以震懾亞丁灣周邊國家和勢力。”

以商業的角度來看,本德爾肯定算不上優良港口,一方面是本德爾地理位置偏僻,周邊人煙稀少,幾乎沒有可運輸的貨物,另一方面,本德爾港的港口條件,現在看起來還不錯,可放在後世就不行了。

20世紀,萬噸級別的海運貨船看起來不小,可後世的商船動輒就在萬噸以上,甚至一萬噸都只能算小型商船,比如許多沿海的小型貨船,漁船,拖輪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所以,就算本德爾港完成改造,它未來在東非也屬於小型港口,即便是五萬噸上下的中型船隻,也沒有太大意義。

當然,如果按照軍事港口計算,那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即便前世最大的航母也纔不過十萬噸排水量,超過五萬噸就能稱之爲大型航母。

當然,在這個時代,即便是東非這種最重視航母的國家,也沒有五萬噸,當下,東非海軍最大的航母是排水量四萬三千噸的圖爾卡納號。

圖爾卡納號已經是當下全世界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航空母艦,而其他國家的航母,最大的也就三萬多噸水平。因此,沙文說本德爾港改造後,能夠停泊一支航母艦隊並不是誇張的說法,當然,如果停靠這樣一支航母艦隊,基本也就是本德爾港的極限了,除非放棄本德爾港的商業價值。

不過,東非本來就不重視本德爾港的商業價值,這裡距離東非最近的鐵路,直線距離都超過六百公里,更別說,沿線幾乎沒有多少人口和經濟活動,所以,即便建設一條鐵路,也沒有太大價值。

這和利比亞鐵路不同,利比亞鐵路對於東非而言,是打通和歐洲貿易的重要環節,是戰爭時期,應對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被封鎖情況下的備用替代方案。

而本德爾港背靠亞丁灣,只能加強東非對亞丁灣的控制,但是對於東非掌控紅海航線,起不到決定作用。

紅海航線最重要的是蘇伊士運河,然後是曼德海峽,然後是紅海航線沿岸的周邊的一系列港口,最後才輪的上亞丁灣地區。

當然,本德爾的存在,也不能說一點作用也沒有,它對於東非封鎖亞歐航線還是很大的,除此外,對於保障亞丁灣海域東非商船的安全也能起到作用。

如今,亞丁灣海域就像前世一樣,屬於海盜比較氾濫的地區,尤其是也門方向的海盜比較活躍,隨便打劫一艘貨輪,就能讓他們賺的盆滿鉢滿,所以有不少人選擇鋌而走險。

在上個世紀,就有東非的商船在亞丁灣被海盜劫持的案例,而且還不止一起,直到後來,東非海軍強大之後,這種情況才發生轉變,進入20世紀後,更沒有不長眼的存在觸碰東非的黴頭了。

甚至原亞丁灣海域的其他殖民者,像英國和法國也會約束自己的勢力範圍,避免他們撈過線,防止東非找到藉口,進一步在亞丁灣海域擴張。

本德爾港成爲東非軍港後,更是如此,海盜見到東非的商船基本會跑的遠遠的,避免打擊報復。

當然,這種海盜想要徹底剿滅,基本也不存在可能性,一般的海盜家庭都十分貧困,而他們只靠着一艘小舢板就敢到海上搏命。

尤其是也門地區,政局動盪,戰爭和衝突頻繁,自然條件惡劣,還有英國的殖民等等,疊加在一起,使得也門堪比人間煉獄。

這種情況下,很多當地的居民,連維持基本的生存都十分困難,因此任何能混口飯吃的行業,哪怕是進行犯罪活動,對於他們而言,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因此,亞丁灣的海盜想要徹底解決,就必須解決周邊區域的貧困問題,而也門顯然無法實現這一點,這也使得也門成了亞丁灣周邊,最盛行海盜的地區。

不過,只要海盜不在太歲頭上動土,東非政府也懶得搭理他們,對於東非而言,亞丁灣海域唯一值得東非重視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英國人。

至於控制曼德海峽西岸吉布提的法國,不是東非自大,東非甚至不需要海軍和空軍出手,陸地上就能把這個法國在紅海航線上的唯一據點從地圖上抹除掉。

而英國就不一樣,從埃及到紅海沿岸,再到也門和英屬索馬里蘭,英國人控制着亞丁灣和紅海沿岸的絕大部分地區,因此,想剔除英國的勢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對於東非來說,也只是有一定難度,需要一場規模頗大的戰爭,才能實現這種目標,否則打掉單個英國殖民地,並不能徹底解決英國在整個紅海航線的存在。

而在如今國際政治格局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東非不可能輕易和某個列強發生直接的大規模軍事衝突,這個道理對英國同樣適用,因此,即便在一戰時期,英國也不敢直接封鎖蘇伊士運河,拒絕東非商船通行。

恩斯特對沙文說道:“帝國在亞丁灣的軍事存在,和英法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帝國缺乏重要的戰略支點,這使得本德爾成爲帝國海空軍在亞丁灣最依賴的軍事基地。”

“而本德爾又遠離帝國經濟發達區域,地理位置偏遠,因此,對於基地基層戰士的一些合理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同時應對杜絕一些不公平事件,或者霸凌行爲的存在,你們還有空軍,都要嚴格注意這一點。”

“當然,戰士的訓練也不應該鬆懈,畢竟這裡是帝國在亞丁灣的門戶,是帝國海空軍在亞丁灣的第一道防線,假設在面臨潛在敵對國家突然發起戰爭的情況下,如果鬆懈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雖然敢在亞丁灣海域挑釁東非的存在幾乎沒有,哪怕比較強大的英國也是如此,但並不意味恩斯特這番話沒有根據,連前世日本都敢偷襲珍珠港,所以,不排除有腦子不靈活的蠢貨做出一些膽大妄爲的舉動,否則的話,也就不會有夜郎自大這個詞了。

而保證軍隊的警戒性和戰鬥力,這一點也需要常態化,即便本德爾這種偏遠地帶,且沒有多少軍事壓力和任務的邊境部隊也是如此。

武備鬆弛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像前世烏克蘭成功偷襲俄羅斯的軍用機場,就證明了這一點,能讓烏克蘭摸到後方,情報部門完全沒有察覺,並且後方機場人員在被襲擊後的第一時間完全沒有應對,甚至人員都不在場,消防也遲遲趕不到現場,這怎麼看都不像軍事單位應該有的表現。

而這也就是歷史上王朝末年所謂“武備鬆弛”的具象化表現,但凡俄羅斯人能在一個環節有所作爲,最後也不至於損失那麼大,在國際社會上丟人現眼。

而這不僅僅是俄羅斯會遇到的情況,任何國家的軍隊發展,都應該隨時監督,並且發現問題,進行整頓。

因此,恩斯特特意強調了這一點,至於本德爾港駐軍是否會因此遭罪,那不是恩斯特要考慮的,軍隊因爲職責所在本來就不是享受的羣體,既然進入了軍隊,那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當然,嚴格要求基層官兵的同時,東非政府也要做好後勤等工作。

因此,恩斯特說道:“軍事和訓練上要嚴肅,士兵的生活又要活潑,兩者要分的清,所以,平時要加強戰士們的訓練強度,不能弄虛作假,同時又要隨時保持警惕性,面對各種可能突發的情況。”

“同時,你們在軍營伙食,士兵的心理健康,部隊的文娛活動上要多動心思,保持本德爾港駐軍的精神活力,當然,也要提防一些惡習在軍營裡的傳播,比如賭博,酗酒等等。”

東非國防軍在治軍問題上,早就摸索出來了一套詳細的流程,但是能否完美執行,離不開管理和監督,尤其是本德爾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區,最容易出現這種問題,所以恩斯特難得過來一趟,自然要吩咐好相關事宜。

第385章 煽動第861章 分贓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03章 車展第1262章 慫恿第732章 雙輸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13章 大借款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367章 鐵甲艦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01章 城市化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22章 卡賓達第520章 發電廠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28章 打探第357章 索加第811章 送行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03章 萊茵宮第404章 暴富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68章 餐具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90章 勸離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31章 居所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426章 回歐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615章 交流電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62章 後續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24章 幸福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4章 飲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章 坦噶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199章 討論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304章 坎帕拉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624章 要人第795章 難兄難弟
第385章 煽動第861章 分贓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03章 車展第1262章 慫恿第732章 雙輸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13章 大借款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367章 鐵甲艦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01章 城市化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22章 卡賓達第520章 發電廠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28章 打探第357章 索加第811章 送行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03章 萊茵宮第404章 暴富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68章 餐具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90章 勸離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31章 居所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426章 回歐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615章 交流電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62章 後續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24章 幸福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4章 飲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章 坦噶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199章 討論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304章 坎帕拉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624章 要人第795章 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