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

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

不過區區八臺拖拉機,對紹奎鎮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當地農業建設仍然需要大量人力。

紹奎作爲葡萄牙長時間經營的區域,附近有大量種植園和農場,面積並不算小,要不然當初羅伯茨伯爵也不會選擇把聯軍指揮部設置在這裡。

在葡萄牙人沒有大規模離開之前,整個紹奎鎮就有上萬名黑人奴隸作爲勞動力,爲當地種植園和農場服務。

而在成爲戰場的時候,紹奎地區修建了大量軍事設施,現在紹奎還有大量塹壕,碉堡在外圍區域。

東非政府並沒有大規模拆除這些軍事設施,這也耽誤了紹奎的農業開發,尤其是前陣子暴雨之後,紹奎鎮的塹壕內積滿了雨水,同時,紹奎區域內有大量彈殼,遺留在土地之下,這些都需要清理。

當然,這對於紹奎鎮來說也不算太困難,在葡萄牙投降之後,留給了東非十幾萬黑奴僕從軍,這些都是現成的勞動力。

尤其是紹奎鎮,在戰後就有兩萬黑人被留在這裡維持紹奎的生產和開荒活動,而東非在這裡整整駐紮了一個團的兵力。

……

第一鎮市。

“這裡是東非廣播電臺,現在時間,東非時間1891年5月12日,下午六點整,歡迎收聽東新社消息……”

恩斯特一家在收音機前聆聽着東非第一條有線廣播電臺發出的消息。

東新社是東非國家新聞社的簡稱,在此前東新社的主要傳播途徑還是報紙,而今有線廣播的出現再次豐富了東非信息傳遞的方式。

當然,作爲有線的第一個批用戶,第一鎮市居民是幸運的,他們總是第一批享受到技術進步對生活質量的提升。

“爸爸,抱抱……”一個嗲聲嗲氣的瓷娃娃擾亂了恩斯特聽廣播的心思。

這是恩斯特的第二個女兒,東非的琳娜公主,出生於1885年,今年虛歲七歲,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

過去十年間,從大女兒傑娜出生,到現在恩斯特的兒女總共達到了六人,包括大兒子弗里德里希在內有四位王子,兩位公主。

大皇子弗里德里希,長公主傑娜,二皇子卡爾斯都已經上學,至於雙胞胎琳娜公主和他的哥哥三皇子安東尼奧也要在今年下半年入學,最小的兒子馬克西姆是四年前出生,才五歲,現在黑興根王室總算有點人丁興旺的感覺,至少恩斯特這麼大家業不至於沒有人繼承。

恩斯特抱起二女兒親了一口說道:“寶貝怎麼了,你也想聽廣播麼!”

“什麼是廣播啊,爸爸?”琳娜公主問道。

“廣播就是廣而告之的意思,很多人都能聽到消息,你知道電話吧,廣播就是一個從類似的裝置裡傳出來的聲音,但這個聲音很多人都能聽到,只要他們家裡有收音機。”

琳娜瞪着大眼睛,完全不知道爸爸在說什麼。

當然,恩斯特說的也差不多,現在有線廣播實際上就是靠電話線傳播,所以說是和電話類似的裝置沒有任何問題。

歷史上,在1893年,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連接了700多條電話線,定時廣播新聞,形成正式的有線廣播,東非比這個時間早了兩年。

這不是因爲之前技術不成熟,而是之前東非並不需要有線廣播傳遞消息,不過現在隨着東非城市發展水平提高,有線廣播技術也就可以問世了。

而且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新技術的應用,都要先在歐洲市場展開,就比如電燈,電話等。

而這次有線廣播技術第一個應用的城市是東非本土城市,這也側面說明了東非城市發展狀況。

恩斯特對電力產業的發展是大力支持的,如今東非電氣化水平在世界上都處在第一梯隊。

本土電力產業的發展,也順帶推動了黑興根電力公司等東非電力企業的發展,就在前一年黑興根電力公司在德國,被德國電氣總公司頂下,滑落到第三位,前兩名分別是西門子,德國電氣總公司這兩個德國政府扶持的壟斷企業。

但是,在德國市場的下滑,只是因爲黑興根王室將產業向東非本土轉移的結果,實際上在世界範圍,黑興根電力公司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壟斷企業,在多個國家都能排在前列。

當然,除了黑興根電力公司這家王室企業以外,東非還有多家國營大型電力公司,他們和黑興根電力公司共同壟斷了東非電力市場,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電力壟斷組織。

企業走向壟斷是19世紀的企業發展常態,能更好的參與國際社會競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目前在世界上總共有五個電力主體,基本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市場,首先就是黑興根電力公司,其次是東非國家電力總公司,然後是美國的通用電氣,最後是德國的西門子和電氣總公司。

十分直觀的反映了東非在電力領域的強大實力,而且有恩斯特先知先覺的能力,東非電力發展的大方向是穩定的,就比如交流電在東非和國際社會的推廣極大加快。

在過去十年間,東非是世界新建火電和水電廠最多的國家之一,在東非的中部和東部,電力基本上不再是“奢侈品”,廣泛參與社會生產生活活動,各個主要城市基本實現了“通電”目標。

同時東非電力在東歐,南歐,亞洲等地區有着極大的市場份額,國際電力三足鼎立格局基本穩固。

而且東非有東非國家電力大學支撐,這所東非舉全國之力發展的大學,可以說是世界電力人才和技術最集中的高等學府。

同時,東非每個大城市幾乎都建設有電力相關的院校,爲東非電力普及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在電力領域,東非真正實現了全面發展,幾乎不存在短板。

當然,電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不具有代表性,不能體現東非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機械,化工,造船,醫療等等,東非和歐美國家之間的差距還很大。

在傳統產業領域,問題則更加突顯,這方面英法等國家佔據絕對優勢,就比如在南非戰爭期間,英國幾乎全面禁止了中高端機械對東非的進口,對東非紡織業和採礦業造成了一定影響。

而且過去十年間,東非主要以鋼鐵,鐵路,採礦,電力,汽車四大行業爲着力點,這四個領域東非實現了追趕,甚至是超越,但是其他領域就表現的差強人意。

所以未來東非在其他產業領域必須下功夫,尤其是化工,石油,紡織,醫療等重要產業。

不過這種事恐怕也不容易,因爲新併入大量國土的原因,爲了開發這些新領土,勢必會牽扯東非政府的大量精力,人力,物力和財力。

東非想要實現產業上的突破,就必須先達到量產的基礎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不斷擴產,只有量達到了,才能考慮質變問題。

簡單點說,量變引起質變,現在東非連“量”都不夠,自然無法引發質變,就像一個人,先玩解決“吃飽”問題,才能再考慮其他。

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204章 “流放”?“潤”!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396章 推測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49章 犧牲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403章 撤資第318章 朱壩鎮第608章 會面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20章 雙標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404章 暴富第930章 漢薩省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113章 大借款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345章 援助團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84章 連環計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3章 新家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4章 錫礦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0章 漢薩省第536章 間諜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474章 討論第821章 裁軍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64章 勸說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74章 波斯第1013章 站隊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58章 方針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230章第494章 假情報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71章 “萊茵”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95章 拜訪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27章 地圖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282章 學習營第460章 衝突第619章 繳獲第1437章 徵兵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517章 過剩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63章 站隊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85章 煽動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
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204章 “流放”?“潤”!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396章 推測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49章 犧牲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403章 撤資第318章 朱壩鎮第608章 會面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20章 雙標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404章 暴富第930章 漢薩省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113章 大借款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345章 援助團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84章 連環計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3章 新家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4章 錫礦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0章 漢薩省第536章 間諜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474章 討論第821章 裁軍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64章 勸說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74章 波斯第1013章 站隊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58章 方針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230章第494章 假情報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71章 “萊茵”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95章 拜訪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27章 地圖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282章 學習營第460章 衝突第619章 繳獲第1437章 徵兵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517章 過剩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63章 站隊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85章 煽動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