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第840章

阿平頓。

阿平頓是東非西南部新巴登省的第二大城市,位於奧蘭治河北岸,是原格里瓜蘭共和國首都。

而在今年六月份,阿平頓市民收到了好消息,據小道消息,阿平頓要修建鐵路了。

“要修建鐵路,消息準確嗎?”

在阿平頓,一車車建築材料從東部源源不斷的運來,託了英國人當初修建金伯利鐵路的福,所以很多鐵路建設的原材料可以就近從金伯利附近運過來。

“當然,這條鐵路從布拉瓦約,途經哈博羅內和卡圖,最後抵達阿平頓。”

無怪乎阿平頓市民對鐵路興趣大,作爲東非的邊疆小城,這裡的交通實在太不方便。

本身阿平頓就在南部邊境,距離東非的政治經濟中心更是遙遠,這次鐵路建設將大大提升阿平頓的交通能力。

阿平頓鐵路主要經過新巴登省的東部,基本上和奧蘭治河平行,因爲新巴登省東南地區是整個新巴登省自然條件最好,且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區域。

布阿鐵路的建設,主要作用除了國防需求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將新巴登省的礦產資源運輸出來。

這條鐵路大部分經過新巴登省,少部分在馬塔貝萊省境內,然後再接入布拉瓦約的中央鐵路線,走勢爲東北,西南走向,是東非發展卡拉哈里地區的重要項目。

卡拉哈里地區,也就是以卡拉哈里盆地爲核心的區域,在東非算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

當然,卡拉哈里地區在東非嚴格意義也算西南非洲區域,只不過卡拉哈里地區東南部和奧卡萬戈三角洲還有發展價值,而西南非洲的自然條件實在太差。

東非的新巴登省也就是前世南非北開普敦省奧蘭治河北部地區和博茨瓦拉東南,可以說新巴登省佔據了前世南非北開普敦省和博茨瓦納共和國的精華所在。

前世北開普敦省在南非礦產中佔據重要地位,出產了全國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鑽石,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鐵礦石,百分之九十的鋁,幾乎全部的銅,以及大量的錳資源。

當然,北開普敦的銅礦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區,東非新巴登省境內只有少量分佈,但是東非並不是一個缺銅國家,在東非很多省份都有銅礦分佈,中部地區的銅礦儲量更是世界級的,馬塔貝萊省(津巴布韋),霍亨索倫行省(贊比亞)黑森省,施瓦本省(剛果東部和南部)銅礦儲量都非常可觀。

而且這個“少量”分佈只是和開普敦殖民地的北開普敦地區對比,數量依舊十分可觀。

英國開普敦殖民地轄區內除了銅礦和鑽石規模比較大以外,主要礦產都分佈在東非境內。

尤其是新巴登省豐富的鐵礦石資源,這是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所必須的。

而新巴登省本身顯然不適合工業發展,除了位於邊境地區以外,當地自然環境比較乾燥,處於卡拉哈里沙漠南邊,當地經濟主要以牧羊,葡萄種植爲主。

水資源匱乏對於新巴登省工業發展是致命的,而且當地環境承載力極差,很有可能造成卡拉哈里沙漠擴大化,或者土地鹽鹼化。

在這一點上東部的奧蘭治地區,情況就比新巴登省要強的多,年降水量至少能維持在五六百毫米水平,東部更是能達到九百毫米以上,最西部的金伯利也能保持在四百毫米左右。

而新巴登省的降水量只能維持在三百毫米左右,稍微再差一點,就和沙漠地區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阿平頓也成了東非日照時間最長的城市,同時當地的葡萄酒品質也在全國排在前列。

東非主要有兩大葡萄牙優質種植區,一個是北部靠近北非的地方,一個就是南非高原,尤其是阿平頓產區,質量完全可以叫板世界其他頂級葡萄種植區,當地也是東非重要的葡萄酒產地。

值得一提的是新巴登省的首府是前博茨瓦納首府哈博羅內,而前世南非北開普敦省省會則是金伯利,但現在金伯利只是奧蘭治地區的重要城市。

所以說哈博羅內和金伯利都挺吃虧,一個喪失了做首都的機會,一個喪失了做省會的機會。

而阿平頓則完全不受影響,反而因爲當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被東非所看中。

阿平頓是奧蘭治河西段最適宜居住的區域,再往西就是西南非洲和開普敦殖民地西部,那裡的氣候條件更加惡劣,並不適宜人類居住,如果不是奧蘭治河經過,沿河兩岸可以發展少量灌溉農業的話,估計都不會有人類存在。

東非的奧蘭治蒙德就在奧蘭治河出海口位置,而靠近着大海的奧蘭治蒙德實際上完全被沙漠所包圍,這也算“望洋興嘆”了,大西洋沒有分潤一點雨水給奧蘭治蒙德。

奧蘭治蒙德東,北方向是面積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浩蕩沙漠,幾乎沒有人煙存在,而距離奧蘭治蒙德最近的城市就是阿平頓,直線距離四百七十多公里。

阿平頓雖然距離奧蘭治蒙德最近,但是兩地的交通完全依靠步行或者駱駝,反而是鯨灣港到奧蘭治蒙德走海路更加便利。

這也是英國人在南非戰爭時期沒有對西南非洲進攻的主要原因,全是沙漠,人多了恐怕後勤都能把自己拖死,而且對東非造不成任何威脅。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英國人自己到開普敦西北地區也十分困難,要經過沙漠戈壁和山地,繞過這些區域要跨過奧蘭治河,而奧蘭治河北岸還有可能遇到東非邊防士兵。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阿平頓的戰略價值了,奪取阿平頓就可以沿着東北方向,進攻東非內陸,可惜開普敦殖民地人口太少,而東非又在新巴登省駐有重兵,所以無法完成這一軍事創舉。

而今布阿鐵路的建設,就是爲了預防未來英國人再次和東非爆發衝突奪取阿平頓,亦或者可以作爲東非軍事前沿陣地,將後方的兵員和物資通過布阿鐵路源源不斷的輸出到前線。

當然,布阿鐵路在經濟上的考慮也很多,尤其是東部的豐富礦產資源,包括鐵,錳,鑽石,銅,鋁等等。

當然,建設布阿鐵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奧蘭治河通航性太差,奧蘭治河深入東非南部,但是出海口卻在大西洋,而且地形起伏較大,導致河流落差大,和東非大部分河流類似,就比如阿平頓附近就有前世世界第五大瀑布——奧赫拉比斯瀑布。

東非能在世界上排的上號的瀑布太多,但這些瀑布也截斷了東非的幾條主要河流。

維多利亞瀑布,也就是東非的國王瀑布,截斷了贊比西河,當然,即便沒有國王瀑布,贊比西也不可能全線通航,國王瀑布只是贊比西河上規模最大的。

剛果河上游的基桑加尼瀑布,下游的李(利)文斯頓瀑布都是前世知名度比較高的,還有圖蓋拉河瀑布,歐文瀑布等等。

對於這一點恩斯特都麻木了,所以東非大力發展鐵路交通也就說的過去了,從那個角度來說東非對鐵路的依賴都是最強的。

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82章 出口第163章 年底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262章 慫恿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381章 國禮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182章 中間商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03章 威脅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3章 誘拐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51章 人口(續)第488章 情報戰第191章 青檸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93章 籠中鳥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460章 衝突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92章 菜市場第144章 貿易第830章 蓄水池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36章 軍售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71章 “萊茵”市第968章 分歧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84章 談判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7章 日常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09章 事後第97章 日常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80章 緩衝區第298章 香蕉園第1450章 摻沙子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487章 太特城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12章 美食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475章 出手第163章 年底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03章 威脅第1004章 鐵路併網
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82章 出口第163章 年底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262章 慫恿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381章 國禮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182章 中間商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03章 威脅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3章 誘拐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51章 人口(續)第488章 情報戰第191章 青檸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93章 籠中鳥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460章 衝突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92章 菜市場第144章 貿易第830章 蓄水池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36章 軍售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71章 “萊茵”市第968章 分歧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84章 談判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7章 日常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09章 事後第97章 日常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80章 緩衝區第298章 香蕉園第1450章 摻沙子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487章 太特城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12章 美食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475章 出手第163章 年底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03章 威脅第1004章 鐵路併網